自我營銷:德魯克沿用一生的6條法則 | E起洞察

2020-12-10 MBA中國網

作者 | 威廉·科恩

來源 | 華章管理(ID:hzbook_gl)

編者按

回顧德魯克的成功之路,可以發現德魯克遵循眾多法則,包括來自戰略、銷售和營銷方面的各種理念。

其中就包括自我營銷。他曾說:「做必要的自我營銷和推銷是一種社會義務,儘可能讓更多多的人了解並利用你對社會的貢獻。」

本文,德魯克先生將通過6條法則,針對「如何發揮自我營銷最大效果」這一話題分享洞見。

專打空擋

德魯克曾把一個創業策略稱為「專打空擋」。然而,德魯克在著作《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中錯誤地以為「專打空擋」的思想出自美國內戰時期的一位將軍。

其實,這並不是來自內戰或其他戰爭中的將軍,而是出自棒球名人堂球星小威利·基勒(Wee Willie Keeler)之口。

小威利的身高為5英尺4英寸,是大聯盟球隊有史以來個子最矮的球員之一。儘管他身形矮小,但自1898年賽季結束之後,他是棒球史上每個賽季結束時平均擊中率最高的球員,其平均擊中率高達0.385,擊中次數高達1000多次。

他的策略很簡單:

把球打到對方球員未能很好防守的區域,因為他們技術不夠,或者忽略了分配給自己的指定區域。為了成功,每位球員都會盡全力擊球,努力實現全壘打,這是通往巔峰的一個辦法。

然而,小威利卻盡力把球打到防守不周的外場區域,他「空擋打」。

這種方法類似於當今盛行的藍海戰略。這個營銷理論在金偉燦和勒妮·莫博涅合著的同名專著中有詳細解釋。該理論基於他們對100多年來30個不同行業中的150個戰略商業形勢的分析。

兩位作者堅信的核心內容是:企業可以建立沒有競爭的市場空間(被他們稱為藍海)來獲得成功。

這與紅海正好相反,在紅海中有許許多多的競爭者,它們就像攻擊獵物的鯊魚一樣與競爭者殘酷對抗,鮮血染紅整塊海域。

把一個領域的經驗教訓應用到另一個領域

德魯克堅信,任何領域或行業的重大進步通常來自某人從其他領域或行業帶來的進步,他運用了這一原則。

例如,他在《21世紀的管理挑戰》一書中寫道:「人員管理屬於營銷工作。」

他不僅指出要吸收銷售人員的說服能力,而且還指出整個營銷過程,包括要考慮必須被納入諸如營銷戰略和規劃的管理情境中,那些與營銷有關的內容。

做自己的執行長

換句話說,德魯克主張,在通往巔峰的道路上,自己需要成為負責任的那個人。這要求你要認清事實並做出分析,為自己所做的決定承擔責任。

如果覺得自己需要額外的培訓或教育,你不必坐等組織內的其他人來決定送你去哪裡接受培訓。採取一切可能的行動,獲得自己認為需要的東西。

遵循創新之道

制定計劃,成為變革型領導者,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創新。你必須保持創新,這對你的進步至關重要。

與不進行創新的組織一樣,無論你目前有多麼成功,只要不保持創新,最終都將失敗。

把營銷和銷售理念運用到職業生涯中

德魯克指的是,應該像運用來自其他行業的理念一樣運用這些理念。他曾專門開設課程,探討被他稱為「向老闆推銷自己」的話題。

我還記得他講過,你首先要就自己的具體工作內容與老闆達成一致,如果可能,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然後你很快就會發現老闆更喜歡哪種溝通方式。

德魯克說,所有人都會喜歡以下兩種溝通方式之一:書面或者口頭。他接著說,用老闆喜歡的方式與他溝通至關重要。

要運用這些理念,你首先應該明白,新員工入職時就必須掌握這種能力。

通往巔峰需要掌握營銷和銷售技術

你首先要理解營銷和銷售才能遵循這些理念。

營銷的定義很多,德魯克的定義主要在於描述營銷與銷售的區別。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與德魯克的想法聯繫緊密,他被很多人認為是「現代營銷學之父」(Father of Modern Marketing),和德魯克有點兒相似。科特勒是芝加哥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美國莊臣(S. C. Johnson)榮譽教授,他把營銷定義為:「營銷是一個社會過程,是個人和團體通過創造並與他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來獲得自己需要和想要的東西的過程。」

請注意,根據科特勒的說法,營銷是一種交換,不是以某種方式欺騙或矇騙他人。

這讓我想起這句話:你只有通過幫助他人取得成功,才能獲得自己的成功。換句話說,你只有幫助他人實現目標,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德魯克反對搞辦公室政治。德魯克曾與一位教授共事,這位教授由於和德魯克合作而受到嫉妒,有時甚至會受到同事的語言騷擾。德魯克告訴他:「完全不用理會這些人,堅持做好自己的工作。」

要把營銷用作抵達巔峰的輔助手段,思考自己的目標和所選擇的目標市場的情況,可能需要用到網際網路、廣告、促銷、面對面銷售、宣傳以及不同的分銷渠道。

德魯克就是這麼做的,他會運用一切可動用的資源,這還需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可能,最好做到用他人喜歡的方式去對待他們,這就更進了一步。

在行進的過程中,你可以從所處情形的目標市場和分銷渠道獲得情報。只要做法得當,正和營銷定義的一樣,在交換對方所提供東西的過程中,雙方都能獲得一些東西,不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

◆拓展閱讀◆

修煉未來格局,歡迎報考長江商學院

•end•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申請長江商學院EMBA

相關焦點

  • 德魯克:身為管理者,你必須堅守的6大原則
    為此,究竟怎樣才能守住原則,洞察先機,開創新局,迎接勝利呢?德魯克告訴我們,務必秉持六項守則,它們是「自我管理」的最高指導原則。原則一:需要做什麼?而不是我想要做什麼當我越多地接觸企業的CEO,我越發現他們想做什麼,諸如,想完成什麼偉大的夢想,實現多高的願景,打造一家了不起的集團,躋身於全球500強的行列,成為某一領域的霸主等等。
  • 彼得 德魯克:現代管理學之父
    從1971年起,他長期在加州克萊爾蒙特大學任教,該校後來以德魯克之名成立了「德魯克管理研究生院」。德魯克一生著述頗豐,共著書39本,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大師中的大師」。   1954年11月,德魯克的《管理的實踐》一書出版,精闢地闡述了管理的本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
  • 德魯克:一座凝固的燈塔
    一、他,是一座凝固的燈塔2005年,德魯克去世後一周,我特別想做一期雜誌來紀念這位管理大師。於是召集了幾位老朋友到的辦公室聊這個事情。後來,我們做了三版報導,名字叫《德魯克的背影》,我自己寫了一篇小文章叫《德魯克:凝固的燈塔》。
  • 問道德魯克 | 管理思想精髓的17個關鍵詞
    ☞小結:組織-任務-責任-實踐德魯克對於心地善良、有追求卓越的創業家,描述了一個極富挑戰性的願景:創建一個強大又美好的組織,成為美好社會的基石。踏上組織探險之旅,也是創業家的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之旅。首先,要主動擺脫創業初期「超級明星帶一群助手」的慣性,主動打造和依靠管理團隊。
  • 4個懷舊營銷案例觀察:在消費者的回憶中洞察
    當營銷從業者試圖尋找一個基於「大多數」目標受眾的洞察時,便會發現其困難程度也在成倍增長。那營銷從業人員如何從錯綜複雜的消費者生活中尋找一個「萬金油」的洞察呢?當我們的受眾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社交網絡的粘度也與日俱增,而有一種情懷也逐漸瀰漫在所有人群的周圍(不是霧霾)。所以答案是回到過去!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逝世 享年95歲
    德魯克於1954年首次提出「管理學」的概念。他於1973年出版的《管理:任務、責任、實踐》一書被許多國家的企業與學術界奉為管理學「聖經」。西方學術界普遍認為,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德魯克的研究成果對現代企業的組織及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又善於把深奧的管理學理論用通俗的語言進行表述,這使他的學術思想廣為流傳。
  • 動物也會營銷自我?話說動物的自我營銷本能
    儘管動物的生存是如此簡單,可是它們仍然具備一種自我營銷、自我宣傳的本能。這略顯憂鬱的神情,也許是我們的錯覺動物們是如何做自我營銷的?這些雄性小鳥為了證明自己的能耐很厲害,一次就會在地面上掛出來幾十條甚至上百條劃痕。一邊這樣做,一邊昂首挺胸,闊步前進。它們心想:我是如此能幹,不選我,還有誰可選呢?而根據科學家對恐龍化石的研究,恐龍也是使用類似刮擦地面的方式來進行求偶的。與上述的鳥兒類似,雄性園丁鳥善於建造更加漂亮的新婚洞房。
  • 【世界觀】二次元營銷的三元法則
    愛德曼「品牌分享」報告顯示,絕大多數消費者(70%)相信品牌數字營銷的唯一動機是出於以自我為中心、希望通過分享以增加收益的目的。全球消費者調查機構Trendwatching提供了另一種解答。其最新發布的《超越人口統計學的消費主義(Post-Demographic Consumerism)》報告中提出了「二次元消費者」這一概念。
  • 記住這3個最賺錢的營銷法則!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忙碌一生卻一無所獲,始終在為溫飽掙扎,而有些富人幹活很少,賺錢卻頗為輕鬆。其實,窮人與富人之間的最大差距就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 猶太人的經商方法中有許多觀點至今在經商中都非常有利,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猶太人認為3個最賺錢的營銷法則。
  • 宜家吳曉露:洞察先機構造營銷閉環
    在2020第二屆數據智能營銷論壇暨第三屆CMO增長峰會上, IKEA宜家家居Head of Insights吳曉露接受鳳凰網採訪,解讀國際家居零售巨頭的疫情應對策略,探討品牌營銷新思路。她認為,消費者的行為是營銷的重要起點,線上線下渠道的打通始終要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不同形式觸達實現價值轉化。她表示,後疫情時代零售品牌營銷的核心是對消費者的洞察能力、觸達能力 和運營能力。
  • 2萬字深度|德魯克:理解人是理解其它一切的前提
    在基督教的教義神學中,人性內在的自我對立和衝突、人的自我傲慢偏見與自救的無能為力、喜好與厭倦等等都是「麥子與稗子」共存的寫照。基督教人性論為不完美的社會結構組織(包括基督教會)提供了生存理論的現實性解釋,從聖奧古斯丁到馬丁·路德都是如此。人的本性中最特殊且最珍貴的就是人的自由,在基督教神學中,人的自由不完全是指著人在法律意義上的自由,更多是指人的靈性的、意志的「自由」。
  • 智慧的本質,不過是對事物的洞察與理解
    1、智慧的本質,不過是對事物的洞察與理解。2、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不斷替換博弈工具的過程,初始用道德,而後改智力,再後智商情商並重,最後學習用智慧。智慧不過是高品質的人性,唯其提升自我,克制環境所帶來的一切不足,才能接近於快樂與幸福本身。
  • 做好營銷的終極武器,在於洞視本質的能力
    編輯導語:怎麼才能做好營銷呢?這是很多營銷新人甚至是在市場呆了幾年的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對於一名好的營銷人來說,最本質的能力就是發現問題、定義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做好營銷的終極武器。營銷中的策略、戰略、戰術,來源於軍事用語。
  • 女人生存法則:六條讓你終身受益!
    也不打扮了,也不注重穿著了,心裡只有老公和孩子、女性朋友在家裡的地位直線下降,如何才能真正的找回自我、學會生存,學會獨立! 如何才能讓自己做智慧女人享受幸福人生,嘔心瀝血總結了女性六大生存法則讓你受用終身:法則一:女人一定要過有「薪」的生活。
  • 致趣百川營銷洞察:不懂人性的弱點,你的營銷只是自嗨
    科學派認為,應該以科學的理論來指導廣告運作,將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等多門學科的理論引入廣告營銷,並且發展出基於科學依據的廣告理論。但事實上,這並不代表排除了感性和直覺的因素,反而是用理性去把握感性。營銷的本質是人性的洞察,而應用心理學就是將這些人性洞察歸納總結。
  • 德魯克共學日:團隊共學德魯克,成為有效管理者!
    其中張一鳴談到在組織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了德魯克的很多啟發:「知識型組織中,每一個人都是管理者」,這是德魯克關於管理者的重新定義。德魯克對於目標管理的思考,啟發了我們對於組織有效性的重視和OKR的實踐。德魯克和科斯的想法,促使我思考企業邊界是什麼,以及如何從外部視角衡量組織內部的交易成本。
  • 網易雲商發布:化零為整 進軍一站式數字營銷服務
    打破孤島,亟需一站式解決方案德魯克說過: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數位化轉型要求企業擺脫「路徑依賴」,轉變固有的商業邏輯,這使得許多企業面臨從轉變心智模式、明確轉型路徑,到採用合適的新興技術等全方位的挑戰。
  • 預見營銷未來,巨量算數「思考+工具」打造內容消費趨勢洞察第一站
    在營銷科學分會場,巨量引擎營銷中心總經理王丁虓分享了巨量算數(官網訪問連結:https://trendinsight.oceanengine.com/)如何通過巨量引擎的前瞻思考、實戰經驗、深度分析及趨勢洞察,為品牌在數據和內容為核心的新生意時代提供靈感和風向標。 洞察的前提,是數據體量與質量。
  • 十二條宇宙的法則
    十二條宇宙法則神聖合一法則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萬物是彼此緊密相連的我們的每一個行動、言語、思考與信念除去以上 12條宇宙法則之外也列出了被高我管理的 21條次級法則21條次級法則實際上是與宇宙法則有關的人類特性這些特性如下向上驅動力 仁慈 憐憫 勇氣 奉獻 信念 寬恕
  • 你的3條營銷法則
    2018年,營銷將向哪裡去?消費和觸媒進入場景化,用戶對個性化提出更高要求,營銷人如何在更深層次的市場邏輯下找到營銷前行的方向?Martech軟體越來越流行,AI、區塊鏈也帶來了較大衝擊,新技術全方位滲透營銷日常。(1)Martech正在讓營銷更有效營銷自動化(MarTech)是一個合成詞,Martech領域權威Scott Brinker認為Martech是營銷、技術和管理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