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華「尋蟲記」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記者鄒嬋娟 通訊員胡運海

左圖:田俊華在狗身上採集蜱蟲。記者鄒嬋娟 攝

右圖:蜱蟲。

圖片來源於網絡

閱讀提示

今年3月以來,僅協和醫院就陸續收治了20餘例以發熱為主要表現的蜱蟲病患者,而從2009年至今,該院已累計收治200餘人次。「蜱蟲病」再次被關注,尤其是到了夏季旅遊高峰期時,防蟲、驅蟲更是成為市民的主要旅途攻略。

昨天,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了一項針對蜱蟲以及「蜱蟲病」的研究結果:由該中心主任周敦金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病毒,由武漢專家命名為「淮陽山病毒(HYSV)」,今年7月17日通過了武漢市科技局組織的鑑定,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這個團隊中,31歲的市疾控中心蟲媒專家田俊華專門負責現場工作,他從2010年5月開始,在湖北、河南疫區44個縣開始了他的尋蟲之旅,兩年與牛、狗為伍,與同事一起採集近兩萬隻蜱蟲,為發現「蜱蟲病」新病毒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10年,武漢展開對蜱蟲的調查行動,因為之前頻繁出現的蜱蟲咬死人的事件,讓大家意識到對於「無形體病」的認識太少,一旦誤診,死亡率很高。該行動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所、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的15名成員組成團隊,對病人生活環境進行細緻調研。田俊華主要負責現場工作。

田俊華看起來黑黑瘦瘦,不過撩起袖管,胳膊卻驚人地白皙。他說,不光是他,整個團隊全都是黑皮膚,因為去野外找蟲子,不管多熱,他們都會穿上長袖長褲,臉暴露在太陽底下最多。與村民接觸得多了後,當地人都這樣總結田俊華一行人:「遠看像要飯的,近看像賣炭的,一問是防疫站的。」

昨天,田俊華告訴記者,疑似「無形體病人」主要分布在淮陽山地區,地處桐柏山、大別山一帶,大多數患者住在偏僻的地方。2010年4月,在對一名河南新縣患者進行調查時,由於沒有進村的路,他只好背上沉重的調查物品,步行5公裡前往患者的家中。終於到達時,他的上衣早已被汗水浸透。

在湖北紅安的一次調查中,正趕上大雨,要去的患者家被一條大河隔開,為完成任務,他毫不猶豫脫下衣服遊過河。在湖北麻城一個偏僻的山村,由於患者居住在海拔較高的山頂,通往山頂的水泥路還未修好,加上山上又下起了雨,他為了能找到蟲子,執意爬上了山……

吃得最多的是什麼?麵包!田俊華說,因為蜱蟲分布在丘陵或是山區,路途遙遠不說,更是要深入叢林,背包裡備得最多的就是麵包,有時一連幾個月都吃麵包,「說沒吃膩是假的」。現在課題研究已經結束,看到麵包,田俊華都會胃裡翻滾,嘴裡泛酸。

田俊華經常要在黃牛、山羊和狗等動物體表採蜱,這還真需要一定的勇氣和膽量。

提到牛,田俊華樂了。他說,牛沒有人想的那麼溫馴,生人接近多半都會蹬蹄子,一個不留神就會被踢到。所以每次要為牛取蟲時,他都會摸著牛的頭跟它說:「身上有蟲子多難受啊,不如我幫你捉蟲子吧。」就這樣自言自語一刻鐘後,感覺牛不怎麼排斥他了,才開始進行取蟲工作。

田俊華的「對牛彈琴」儘管被當地人稱作笑話,但是效果頗佳,同行的其他成員最後也採取田俊華的方法,儘可能安撫好牛的情緒後再取蟲。

山區的牛一般都是散養,農家很少會用繩子拴住它們。這也導致田俊華為牛取蟲時,牛一個不留神就跑了,一溜煙進了林子就不見了。丟牛的事一共發生了三次。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0年9月在荊門時,田俊華要為一頭黃牛取蟲樣本,已經跟牛主人打好招呼,擔心長時間取蟲,牛若不固定會影響進度,田俊華準備用繩子拴牛時,牛突然暴怒,撒開蹄子就朝小樹林跑,沒一會就不見蹤影。田俊華傻眼了,這可怎麼辦?牛主人提出了三倍的賠償。

田俊華不死心,最後了解到,此地的散養黃牛都會「回家」,於是他從下午守到晚上,終於等牛回了家。

除了牛外,最讓田俊華頭疼的要數狗。狗沒有牛那樣配合取蟲,必須要在狗主人的幫助下取蟲,儘管如此,田俊華還是經常被狗咬傷。

2010年6月,在廣水的一個村子裡,田俊華為一隻土狗取蟲,狗主人儘管摁住了狗,但最後還是掙脫,掉頭就咬了田俊華一口,手上頓時流血,田俊華沒有慌張,去農戶家找來肥皂對水,用肥皂水衝洗傷口10分鐘後,處理完手上的工作,趕緊回到武漢接種疫苗。

從動物身上取蜱蟲也有講究的,必須是活蟲。

採集蜱蟲理應用手持鑷子或者戴手套進行,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田俊華經常要徒手捉蜱。蜱蟲吸滿血後很容易被弄破,手上如果有傷口,比較容易受到感染,風險很大。

怎樣才能從一頭牛身上取下有用的蜱蟲?田俊華說,要一個人牽牛,他與另外一個隊友取蟲,最高紀錄是兩小時取蟲3000隻,結束後眼睛都成了對眼,看東西都是恍惚的。

兩個人兩小時捉3000隻蟲,這意味著每人至少一分鐘要取10隻蟲。田俊華說,天天跟蟲打交道,取蟲自然就熟練了。

在那段時間裡,田俊華沒日沒夜奔波在野外,搞調查、捉蜱蟲,經常趕夜路到11點以後,生活完全沒有規律。最忙的時候,一個月連續22天在野外工作。

田俊華所在的課題組,在湖北與河南省的流行區和非流行區44個市縣進行傳播媒介蜱的生態流行病學調查,從牛、羊、狗、草地等採集17731隻蜱。結果在長角血蜱與微小牛蜱中首次發現了與患者樣本具有高度同源性的新病毒,因為是在淮陽山地區一帶發現,依照國際病毒學命名原則,首次將此病毒命名為 「淮陽山病毒(HYSV)」,同時,首次將淮陽山病毒(HYSV)所導致的臨床上符合病毒性出血熱的疾病命名為 「淮陽山出血熱(HYSHF)」,提出了淮陽山出血熱病例的臨床診斷建議標準。

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周敦金昨天介紹,研究最後表明,「蜱蟲病」患者致病元兇並非蜱蟲,而是被帶有淮陽山病毒的蜱蟲叮咬後,感染並發病。但值得提醒的是,即使被帶病毒的蜱蟲咬了也不一定感染,患者感染病毒也不一定發病。因此,被蜱蟲叮咬時不必驚慌,可用驅蚊劑、煙霧或者酒精麻醉蜱蟲再從皮膚上摘除。

周敦金說,有了病毒,疫苗研發將變得十分容易,因此這一研究成果對未來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意義重大。同時,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可以有效治療淮陽山病毒,及時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治癒。

相關焦點

  • 南澳島「尋塔記」
    汕頭橄欖臺的主持人王薇將帶大家一起在南澳島開啟一次獨特的「尋塔記」。
  • 法布爾與《昆蟲記》:人性對蟲性的深度剖析
    法布爾一生貧窮,節衣縮食,只想為蟲子寫一部」歷史「——《昆蟲記》。不過,這並不能否定《昆蟲記》是一本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爾以人性解析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人類世界具有知識、趣味、美感與思想的文字。在思想與科學並駕齊驅的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一本描寫蟲子的成為了不朽名作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有很多科學家熱衷於將研究成果寫成文學著作,法布爾只是眾多學者中的一位。
  • 【我愛記常識】古代的「蟲」指的是什麼?
    【答案】D在古代,「蟲」泛指包括人在內的一切動物。具體分類是:禽類為羽蟲,獸類為毛蟲,蟲類為介蟲或甲蟲,魚類為鱗蟲,人類為倮蟲(所謂「倮」,就是無羽毛鱗甲蔽身之意)——合稱「五蟲」。《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說,毛蟲的精華是麒麟,羽蟲的精華是鳳凰,介蟲的精華是神龜,鱗蟲的精華是蛟龍,倮蟲的精華是聖人。
  • 帽峰山訪尋蟲蟲帝國
    身穿幻彩盔甲的奇步甲正在吃大蚯蚓肥大如成人大拇指般粗的鬼臉天蛾幼蟲自然觀察記孩子們一開始就很多問題啦我的自然筆記帽峰山尋蟲訪蝶活動安排 活動時間:上午場9:30_12:00  下午場:14:30—17:00活動地點:導航廣州帽峰山消防大隊停車場
  • 南海尋鯨記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記者王自強、張麗芸)8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南海尋鯨記》的報導。「鈴!鈴!」清晨6點30分,兩聲急促的警鈴,驚醒了睡夢中的科考隊員。甲板上傳來驚呼:「一大群熱帶斑海豚!估計超過100頭了!」
  • 高山尋「鷚」記
    常在巖石附近及灌木叢中尋食。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領巖鷚除繁殖期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呈家族群或小群活動。      拍到這麼高清的領巖鷚數毛照,得讓多少鳥友羨慕不已啊
  • 風土之泥塑記|淮濱「泥叫吹」:活在民間的民俗符號
    農閒廟會之隙,或售集市,有蟲魚鳥獸,販夫走卒,皆栩栩如生。童稚喜焉,央其爺娘,於是嗚嗚之聲遍諸田園。而操其業者日繁,其藝臻善,青出於藍也。有學者偶聞之,尋跡淮濱,溯源沙冢。見傳世石模,乃大驚,遂命其名,定其位,而以之文化遺產也。囑其所從並執政者惜之護之,全其本色,清水芙蓉,泥土芬芳,勿使為銅臭染也。
  • 尋蟲記(15)最美蠟蟬伯瑞象
    尋蟲記(15)最美蠟蟬伯瑞象
  • 記者親歷科考隊尋石記:劃破夜空的天外來客在哪?
    記者親歷科考隊尋石記:劃破夜空的天外來客在哪?
  • 大禹是一條蟲,怎麼考證?
    特別是對禹的來歷,他引《說文》,說禹為蟲,更在人們中引起不同的議論。以致有些人以為他連真實的夏史也反對,導致了對古代歷史文化認識上的空白。為此,這裡以顧先生關於夏史的一些論述,來說明他是怎樣研究夏史的。一、禹的傳說及啟和三康的故事的考辨說禹的本義為蟲,並不始於顧先生,就我所知,是他的老師崔適首先提出來的。
  • 「雕蟲」並非一隻「蟲」
    當下,「雕蟲」之「蟲」已被理解為動物界的「蟲」。如王力先生稱其書齋為「龍蟲並雕齋」,龍蟲並舉,其義明也。他說:「我的文學作品(包括翻譯的作品)以及一切普及性文章(包括一些演講)都該算『蟲』」。   「雕蟲小技」更是人們習用之語,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蟲」為何義?
  • 小說推薦之古言穿越:氣質絕佳的孤女富豪尋夫記——《玉堂金閨》
    評價:本文又可以被稱為穿越女尋夫記。想嫁人不難,但是如何嫁給自己想嫁的人,古今都是難題。前半部李恬尋夫是最大看點,後半部爭位只是平平。悲劇人物:四皇子。老皇帝喜歡的人只有姚明月,想要傳位的只有大皇子。其他皇子,妃子,都是犧牲品。
  • 【蟲譜大觀】捻翅蟲(捻翅目Strepsiptera)
    雌蟲頭胸部扁平而硬化,從寄主腹部鑽出暴露體外,以其頭、胸部之間處與雄蟲交配受精。大約3000萬年前(漸新世)的雄性捻翅蟲(蟻(蟲扇)科Myrmecolacidae)化石,被包裹在多米尼加共和國出土的琥珀中。
  • 【蟲心未泯】鼠年話鼠蟲
    巍巍昆蟲記恭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草蟲的畫法、創作、齊白石最全草蟲圖,經典巨創《百蟲圖卷》
    馬蜂食蟲不食蜜,但多伴花飛舞,尋露解渴之故也。蜜蜂喜食花蜜,又有工蜂攜蜜回巢,最勤勉可嘉也。馬蜂集群做巢,但外出活動,不過三三兩兩,若見大群,必有急情,使人生畏。蜜蜂尋花覓蕊,多三五結群,曾見牡丹瓣中,集結十數蜜蜂,一經震顫,齊飛而起,又散入花叢之中,觀之頓覺「春意鬧」。故畫馬蜂,不宜多作,一兩尾可也;畫蜜蜂可少可多,少則春意矜持,多則爛漫熱鬧。
  • ——記濟南市市中區紀檢幹部尋明佳
    這是2月10日清早,濟南市市中區紀檢幹部尋明佳在工作群中的鏗鏘承諾,彼時,他已到達濟南西客站公交樞紐候命,即將擔負省外來濟人員排查及隨車護送的一線重任。「關鍵時刻黨員就要衝在前」尋明佳是濟南市市中區紀委區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室的一名黨員幹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啟動後,市中區委招募組建黨員突擊隊,他第一時間報了名,次日便來到英雄山路58號檢測點,承擔起小區卡口登記檢測的任務。
  • 「耕石記疫 以藝抗疫」石家莊印人的「雕蟲」小記
    這枚雕蟲小技印鈕尚滿意。每天都在關注疫情的變化,就在前天,又有重大動向。上級對這次疫情生發地及周邊十二個村莊,實施緊急疏散。無極作為近鄰,接納疏散來的村民數千人,這些人被安置到縣城東北處的無極中學院內。任務之重,壓力之大,前所未有。團結就是力量,相信石家莊疫情的拐點即將來到。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克時艱,儘快驅散妖魔。共祝石家莊平安,無極祥福!
  • 備考2019:《昆蟲記》 考點匯總
    1、《昆蟲記》中,法布爾不但仔細觀察食糞蟲勞動的過程,而且不無愛憐地稱這些食糞蟲為_清道夫   2、孔雀蛾是一種 很漂亮 的蛾,它們中最大的來自歐洲 ,全身披著_紅棕色____的絨毛,它們靠吃_杏葉__為生。   3、法布爾稱讚黃蜂___的建築才能,認為在這一點上黃蜂_遠勝於羅浮宮的建築藝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