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汕頭南澳島北回歸線-自然之門
汕頭南澳島上的「自然之門」北回歸線標誌塔,每年夏至的正午,太陽光直穿而過,立竿無影。廣東汕頭南澳島北回歸線標誌:自然之門汕頭南澳島北回歸線塔
-
汕頭市南澳島海上燈塔如夢如幻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 林少麗 聶金秀 記者羅勉 汕頭市南澳島沿海有許多座燈塔,這些燈塔建在礁石邊,立在浪花裡,造型不一,新舊有別。不管海面是浪潮洶湧還是平靜如湖,她們都安靜地站立著,守望著眼前的一片海域,守護著進進出出的船隻。在人們心中,燈塔已不僅是一盞燈,它有著超凡的意義。那塔上發出的光芒是夜航的引路燈,更是人們心中的一盞明燈,照耀遠方,指向未來的憧憬。
-
廣東汕頭南澳島,一個位於北回歸線上的小島,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提到南澳島,可能有的朋友會感到陌生。它是位於廣東汕頭的一個小島,也叫南澳縣。由於它四面環海,又是我國北回歸線上穿過的唯一海島。因此這裡的海景顯得特別漂亮,但是之前由於去南澳島旅遊參觀只能坐船過去,所以有的朋友可能聽過這裡,但是覺得過去不方便,也黯然止步於此。
-
汕頭南澳島自駕遊攻略
南澳島大橋開通後,上島更加方便,非惡劣天氣情況下可24小時上島。除了交通的便利,島上的交通也在不斷改善,新的環島路和美化的海岸線為島上的美景錦上添花,讓人有更好的駕駛體驗。對於偏遠的自駕去南澳島比較適合兩日遊、三日遊。自駕一日遊一般有環島一日遊,以海島歷史文化為樂趣的主題如宋京、金銀島、將軍府、南山寺等環島景點,以海島山水風光為主題如後院生態村、風電場、黃花山森林公園等環島景點一日遊,期間青澳灣作為海島的核心景點一定要去,這裡有最美海灣、4A遊泳區、地標性的熱帶魚 廣場,同時青奧灣吃、住、玩、購都比較方便。
-
南澳島,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劉文起 南澳島在廣東的東邊,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與洞頭縣不一樣的是,南澳島的地理位置好。離臺灣、香港、廈門都只有100海裡上下,離汕頭只有11.8海裡,是很好的商埠,明朝就有「海上互市」之稱。南澳島又處在北回歸線上,風景優美,亦稱「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南澳島更加吸引我的,是它的歷史遺存。《南澳志》載: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末的少帝趙罡、趙昺,在元兵追趕下曾駐蹕澳前村。
-
南澳島旅遊攻略,最完整的情況都在這裡了!
首先介紹下南澳島,南澳島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是由37個大小島嶼所組成,陸地面積130.90 平方公裡(其中主島面積128.35平方公裡),海域面積4600平方公裡,現有7萬多常住人口。島上風光旖旎,景色秀美。有「海、山、史、廟」相互交叉的特色,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是南澳生態旅遊的主色調。
-
我國首次發現古海嘯文明遺址,位於廣東南澳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孫立廣-謝周清教授研究小組,對廣東省南澳島的海岸沉積剖面進行研究,揭示了該島一千年前遭受南海海嘯襲擊的歷史,證實我國歷史上曾發生過海嘯衝擊大陸海岸帶的事件。研究小組對廣東省南澳島的地質調查發現,分布在南澳島東南端的宋井海岸的巨型礫石、破損的宋代石臼和九溪澳灣最內側的磨圓較好的礫石,指示了強烈的水動力搬運過程。以上證據證明南澳島遭受了海嘯襲擊。
-
廣東南澳島的夏至日,陽光垂直穿過「地球」,奇幻海島等你來探秘
這次小兔兒來到了被稱為「東方夏威夷」的夢幻小島——南澳島。南澳島是廣東汕頭市南澳縣的一個海島,這裡的風景十分壯美,每年都吸引了眾多遊客。南澳島不僅極具海洋風情,還帶著一些神秘色彩。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澳島旁邊有一個東京島,玉帝賜給掌管南澳島的島神一個酒盅,賜給東京島的島神一個鼎蓋。
-
科學家發現廣東省南澳島曾經存在高度文明,宋朝時被大海嘯毀滅
南澳島位於廣東省,是南海之中的一片綠洲,生長著茂密的熱帶植物,很多野生動物棲息在此,是一個美麗的島嶼。古往今來,南澳島是東南沿海通商的中轉站,素有「潮汕屏障、閩粵咽喉」之稱。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孫立廣、謝周清教授,率領科學研究組對南澳島的海岸沉積剖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研究發現:南澳島在將近一千年前,曾經遭受過巨大海嘯的襲擊。研究組對南澳島進行地質勘察時,在島嶼東南方宋井附近的澳前村,和島嶼東側的九溪澳、青澳灣的海岸沉積中,發現含有大量貝殼碎片和宋代陶瓷器殘片的層位。
-
小眾旅遊南澳島在馬蜂窩「出圈」深耕內容生態鏈價值凸顯
小眾旅遊爆發馬蜂窩旅遊大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以來,南澳島生態旅遊區的旅遊熱度同比上漲136%,南澳島相關的旅遊內容也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態勢。出於安全考慮,今年國慶八天小長假期間,李欣前往周邊城市汕頭的南澳島。「全程不塞車,海灘甚至空無一人,實在是太爽了。」結束了為期兩天的南澳島之旅,李欣急忙在馬蜂窩上分享自己這趟遊玩的驚喜。她坦言,我一直很嚮往能生活在馬爾地夫、塞班島、三亞水天一線的絕美城市,沒想到在我生活周邊就有這種好地方。南澳島的美並非只吸引李欣一人,「安利」這趟奇妙之旅的遊客還有很多。
-
廣東南澳島海域地震震源區地質結構研究取得新進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李淑)記者17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夏少紅團隊,通過在南澳島海域開展主動源反射地震與海陸聯合廣角地震綜合探測,詳細刻畫了1918年南澳7.5級大地震震源區的三維地殼結構,明確了海底發震斷裂(濱海斷裂帶)的位置和特徵
-
揭示南澳島海域地震活動區深部發震構造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李淑)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夏少紅團隊,通過在南澳島海域開展主動源反射地震與海陸聯合廣角地震綜合探測,詳細刻畫了1918年南澳7.5級大地震震源區的三維地殼結構,明確了海底發震斷裂(濱海斷裂帶)的位置和特徵,揭示了南澳島海域地震活動區的深部發震構造。
-
南澳島上又有新發現!這個地方,你見到第一眼就會愛上!
> 村上春樹說「見人見多了想看海,看海看多了想見人」厭倦了城市的華燈璀璨總會想找一個放空自己的海灘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南澳島
-
南海海洋所南澳島海域地震震源區地質結構及發震構造研究獲進展
,刻畫1918年南澳7.5級大地震震源區的三維地殼結構,明確海底發震斷裂(濱海斷裂帶)的位置和特徵,揭示南澳島海域地震活動區的深部發震構造。,刻畫1918年南澳7.5級大地震震源區的三維地殼結構,明確海底發震斷裂(濱海斷裂帶)的位置和特徵,揭示南澳島海域地震活動區的深部發震構造。
-
粵東南澳島相思樹開花引兩岸同胞共賞
粵東南澳島相思樹開花引兩岸同胞共賞 2012年05月22日 08:4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21日雖不是節假日,但南澳縣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依然遊人如織。
-
臺灣六十個農業新品種落戶粵東南澳島
南澳島與臺灣隔海相望,北回歸線從主島橫穿而過,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引進種植臺灣農業新品種具有優越的農業生態環境、相似的氣候特點和自然條件。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南澳島就瞄準臺灣省引進世界名優水果、通過選育或雜交培育而成的優質水果。
-
廣東南澳有我國唯一海島上北回歸線標誌塔,形似一扇門,遊客愛來
廣東南澳島,作為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每年都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尤其是南澳大橋開通後,很多周邊省份的遊客也自駕前來。來南澳看海,吃海鮮成為周邊遊的首選,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在島上住一晚,體驗獨特的海邊漁港風情。島上的景點不少,其中最出名的要數自然之門了。
-
廣東南澳島海域地震震源區地質結構及發震構造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OMG)研究員夏少紅團隊,通過在南澳島海域開展主動源反射地震與海陸聯合廣角地震綜合探測,詳細刻畫了1918年南澳7.5級大地震震源區的三維地殼結構,明確了海底發震斷裂(濱海斷裂帶)的位置和特徵,揭示了南澳島海域地震活動區的深部發震構造,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地學期刊《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上。
-
南海海洋所南澳島海域地震震源區地質結構及發震構造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夏少紅團隊,通過在南澳島海域開展主動源反射地震與海陸聯合廣角地震綜合探測,刻畫1918年南澳7.5級大地震震源區的三維地殼結構,>明確海底發震斷裂(濱海斷裂帶)的位置和特徵,揭示南澳島海域地震活動區的深部發震構造。
-
南海尋鯨記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記者王自強、張麗芸)8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南海尋鯨記》的報導。「鈴!鈴!」清晨6點30分,兩聲急促的警鈴,驚醒了睡夢中的科考隊員。甲板上傳來驚呼:「一大群熱帶斑海豚!估計超過100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