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經評曹德旺「出走」:單憑玻璃行業,就能判定中美製造業成本高低嗎?

2020-11-25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經】

近日,曹德旺接受第一財經訪問,談福耀玻璃在美國投資6億美元建工廠,論及了他在美設廠總利潤的計算方法。這個訪談引發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很多媒體把曹德旺對一項具體投資的解說,包裝為「中國除了人便宜,什麼都比美國貴」的唬人文章,並進一步引申闡發,一時間有關中美製造業成本對比的話題再次被人們熱議。

我之前在2015年8月寫文章,揭穿了美國波士頓諮詢(BCG)發布《全球製造業成本報告》炮製的「中國製造業成本接近美國」的謬論。因此,我對各國製造業成本問題比較關注。現在有一個知名中國企業家真的出於成本考慮,到美國大舉投資建工廠了。這能否說明,由於中國製造業成本越來越高,美國製造業成本真的低於中國了?

曹德旺的「野望」

本文通過分析玻璃生產的過程指出,BCG發布的成本報告正好能和曹德旺的訪談相互印證,說明美國僅僅能在「產品主要製造成本是天然氣、美國天然氣資源成本遠低於中國、美國當地政府給優惠、且與中國向美國出口相比」的情況下,相對中國有一點成本優勢。美國重新發展製造業其實困難重重。而中國製造業在人力成本大幅上升的背景下,是需要政府重視企業的呼求,但並非一味降成本,而是應該順應趨勢,進行全球化生產布局。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當地時間10月7日,由福耀集團投資的全球最大汽車玻璃單體工廠正式竣工投產

曹德旺是著名的「玻璃大王」,他創立的福耀玻璃集團排行國內第一,世界第四。中國每三輛汽車中就有兩輛使用福耀玻璃,全球市場份額20%。極具雄心壯志的曹德旺緊盯汽車玻璃市場,想把福耀集團做成世界霸主。

2016年10月7日,福耀玻璃邁出了發展計劃中的重要一步,美國工廠竣工了。曹德旺董事長在竣工慶典上表示,俄亥俄州是美國汽車生產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代頓工廠,福耀將成為美國汽車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通過進一步加強與當地企業的合作,福耀將為美國汽車產業提供更加優質的玻璃配套服務,並將助力深化中美經貿合作。所以,福耀的美國工廠是面向美國汽車市場的,這需要注意。

曹德旺很早就關注美國汽車市場,1995年就進入美國,經過三年虧損之後找到營銷辦法,2002年福耀玻璃佔據了美國汽車玻璃市場的12%。但是,當年美國對中國玻璃發動反傾銷案,PPG公司申請對福耀玻璃進行調查。2002年4月,美國商務部裁定福耀在美國的傾銷幅度為11.8%。

真正讓曹德旺超過一般企業家的,是他接下來的舉動:他勇敢而冷靜地決策,支付巨額資金組織律師隊伍在美國打官司,將美國商務部和PPG等幾家美國企業一起訴至美國國際貿易法院。2003年12月,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對福耀上訴書上9項主張中的8項予以贊同,同時將該案退回美商務部重審。2004年10月,仲裁結果出爐,美國商務部以後對福耀玻璃僅徵收0.13%的關稅,返還約400萬美元稅款。這起訴訟是中國加入世貿之後的第一起贏得反傾銷訴訟的案例。而這次勝訴,也給福耀玻璃做了一次最好的廣告,從此迎來了快速發展。

玻璃製造業的特殊性

10多年前說的是反傾銷,是中國工廠製造的玻璃遠隔重洋賣到美國,顯然中國玻璃的製造成本有不小的優勢。那麼10年以後,玻璃行業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這需要介紹一下玻璃生產工藝。

玻璃生產中,有一個工藝叫「浮法玻璃」,一般人應該聽說過,但未必清楚是什麼。我上小學時邊上就有一家燈炮廠,經常去玩,學校還組織到生產線參觀過,但白熾燈炮玻璃只是簡單工藝。浮法玻璃生產工藝由英國皮爾金頓公司50年代末開發出來,意思是把玻璃溶液浮在錫槽中的錫液上成形,不間斷的玻璃液流可以長達數公裡,象鋼爐一樣開了工就永不停止地製造玻璃液流,生產效率有很大提升。

由於西方技術封鎖,中國由洛陽玻璃組織技術攻關,於1971年建成了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生產出了第一塊浮法玻璃,之後還進行了三次重大技術改造。這個技術重要到了什麼程度?1981年,國家科委在洛玻召開「洛陽浮法玻璃工藝」國家級技術鑑定會,這是我國繼萬噸巨輪、萬噸水壓機之後的第三次國家級技術鑑定會。洛陽浮法與英國皮爾金頓浮法、美國匹茲堡浮法並稱世界三大浮法工藝。

圖為浮法玻璃生產線


這個浮法工藝,重要一步是在熔窯裡,將重油、爐煤氣、天然氣等燃料與富氧噴入燃燒,將配料熔化成玻璃液。這能耗很大,也可能有較大汙染。中國平板玻璃產量2013年就超過世界50%,由於發展過程中可以理解的原因,生產線多數使用重油與爐煤氣,不太注重汙染問題。發生霧霾等老百姓反應強烈的嚴重汙染事件後,中國政府提升了對環保的重視。對浮法玻璃生產的影響是,中國2014年以後新上的生產線基本是燒天然氣的,雖然成本高,但是因為環保要求沒辦法。

中國天然氣成本高是資源限制,能源條件就這樣,煤不缺但受限於汙染。美國搞了頁巖氣革命之後,天然氣價格確實比中國低很多。頁巖氣生產極其耗水,中國水資源不如美國豐富。

按BCG在2015年發布的成本報告,美國製造業的勞動力、電力成本、天然氣的成本數值是這樣的:

1. 勞動力綜合成本,數值是18.2。

2. 電力成本,數值是1.1。

3. 天然氣成本,數值是1.5。

以上是美國的基準值,中國2014年對應的成本數值是:

1. 勞動力綜合成本,10.2。相比美國的18.2,意思大致是,花同樣的錢,在中國完成的工作量接近2倍。

2. 電力成本,1.8,比美國高一些。

3. 天然氣成本,4.4,比美國高很多。

而曹德旺和第一財經的訪談中正好說的是這三項。

第一財經:能源呢?

曹德旺:能源,電價是中國一半,天然氣只有中國的1/5。

第一財經:勞動力呢?

曹德旺:藍領是中國8倍,白領是中國的2倍多,白領便宜,藍領貴。

第一財經:綜合勞動生產率是中國高還是美國高?

曹德旺:這樣算吧。做一片夾層玻璃在中國要1塊2,在美國要5塊5,我們預算是6塊5,差5塊。差5塊的時候我在美國做是5塊5,頂掉了不要了。我們出口美國,出口是先徵後退,在這基礎上還要交4%,這樣,一塊玻璃出口需要交1塊多錢,這就省去了1塊多。那麼在美國還有電價便宜,氣價便宜,還有很多優惠條件,總的來說,算起來他那裡比這裡,總利潤會差10%。

曹德旺最後一段算利潤的話有點象行業黑話不好懂,但是前面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說得很清楚。他說的是美國代頓市這個工廠,BCG報告說的是所有製造業。電價中國1.8比美國1.1,和曹德旺說的「電價是中國一半」基本對得上。

中國工業用電價格比美國高是有一個特殊情況,中國民用電價格不高,國家有補貼,要照顧低收入群眾,工業用電規模大價格高些,工業整體效率夠高也沒有問題。而美國正相反,民用電價格很高,有月服務費、管道費之類的附加費。

天然氣成本美國1.5中國4.4,曹德旺說的是「天然氣只有中國的1/5」,倍數更高了,可能是俄亥俄州天然氣成本更低,也可以理解。關鍵在於,這裡提到天然氣是合適的,因為浮法玻璃工藝天然氣是主要成本佔40%多。

我在去年的闢謠文章裡就指出,不應該用天然氣成本來估算製造業成本,這是用美國的國情來套其它國家,不同行業有不同情況。曹德旺這樣說沒問題,但我們要清楚這是指浮法玻璃這個特殊行業。

我們再來解讀一下曹德旺後面的利潤估算。「做一片夾層玻璃在中國要1塊2,在美國要5塊5」,這應該就對應BCG報告中指的「勞動力綜合成本」。報告中說中國10.2,美國18.2不到中國兩倍,按曹德旺的估算,中國的優勢更大。這顯然是因為,中國玻璃工人的工作效率超過美國人,才能有這麼高的成本優勢。

這並不是一個壞事,說明中國工人效率高,加工資有道理,曹德旺說四年漲了三倍。如果是其它發展中國家工作效率比中國工人低不少,這樣漲工資工廠就完蛋了。

關鍵我們要看到,曹德旺提了「出口美國,先徵後退」。在美國工廠生產汽車玻璃,在美國汽車產業鏈中使用。對等的比較條件應該是,在中國工廠生產,在中國汽車產業鏈中使用。由於福耀玻璃一直向美國出口汽車玻璃,所以他這樣比較也是自然的,但就不是一個對等的成本比較了。在中國生產汽車玻璃,輪船走上萬公裡運到美國,還交各種稅,還有錢賺,一直是這個模式,現在也不是沒錢賺了。只是因為種種有利於美國的優勢,在美國本地生產會「多賺百分之十幾」。

曹德旺在訪談中還提到了「美國土地不要錢」,「很多優惠條件」,這其實都是有背景的。福耀玻璃這個工廠要招2000多個工人,是對美國製造業與當地政府就業的重大支持,接手舊廠房改造花了3000萬美元,當地政府送還了3000萬美元,就等於「土地不要錢」了。還有稅收減免等優惠。

因此,我們對這個「美國製造成本低於中國」、「中國除了人便宜,什麼都比美國貴」的案例,要有正確全面的認識。曹德旺是就本行業實話實說,提供的是寶貴的一手信息。但是也要認識到,這是汽車玻璃行業的特殊情況。行業產品主要製造成本是天然氣,成本更低的因為環保不讓用,美國天然氣成本由於資源優勢遠低於中國,美國當地政府因為製造業振興與就業給很大優惠。再與「在中國製造向美國出口」的情況相比,在美國本土製造相對中國有一點優勢。

我個人認為,福耀玻璃開美國工廠,更大原因是要與美國汽車產業鏈緊密給合,開了美國本土工廠更有利於在美國擴張,所以巨資投入6億美元,曹德旺說之前琢磨了20年。如果僅僅是「多賺百分之十幾」的考慮,並不值得搞這麼大動作,隨便一個小風險就能把利潤吃掉了。例如美國工會進來折騰了,天知道後面出什麼事。

福耀也曾在俄羅斯設廠

而且福耀玻璃到國外投巨資開工廠並不是第一次,之前在俄羅斯就做了。2013年9月7日,福耀位於莫斯科西南卡盧加州首府的工廠開工,生產供汽車使用的疊片玻璃和鋼化玻璃。該廠第一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為年產100萬套汽車玻璃,未來還將有兩條具有同樣生產能力的生產線投產,項目投資總額為3億歐元。但是當時以及現在,並沒有人說「俄羅斯製造成本低於中國,中國製造業競爭力堪憂」。

東南衛視報導福耀集團在俄羅斯設廠(資料圖)

福耀在俄羅斯搞生產,是因為俄羅斯有600萬套汽車玻璃需求,而且還能供應歐洲市場。福耀俄羅斯工廠的產品按計劃約有三分之二輸往歐洲,三分之一在當地市場上銷售。俄羅斯汽車生產廠商瓦茲和德國的大眾將成為福耀玻璃的主要客戶。在俄羅斯設廠生產的其他汽車公司,如現代和福特這兩家公司,也對福耀設在俄羅斯工廠生產的產品感興趣。

實際上,這是國際汽車玻璃製造公司的標準做法,在全球成本合適的地方建廠生產,就近覆蓋輻射重要市場。俄羅斯和美國天然氣便宜,當地市場還不小,福耀在俄美都建了廠,是很好的開拓全球市場的舉動。

如果要象某些人臆想的,一直在中國生產汽車玻璃出口到全球,那反而不正常,只有在過去中國人工成本資源成本都不高,汙染成本也不太考慮的時候才會做。過去的特殊情況,並不說明中國製造業成本低多好,也不說明競爭力有多高,這表明中國以前很落後只顧掙錢。現在發展起來了,象福耀這樣的中國大公司主動到全球有資源優勢的地方去經營,會是以後正確的發展方向。中國企業到全球去經營,並不是產業離開中國了,根基還是在中國的,這樣的公司越多中國經濟越強大。

福耀去俄羅斯開廠,沒人覺得有問題。去美國就引發了鼓譟,說中國製造成本比美國都高了,曹德旺跑了。這是因為俄羅斯發展製造業的聲音不大,而美國「製造業回歸」吹得滿世界都是。如果把美俄類比,這難道不說明,美國也變得象俄羅斯一樣,依靠自然資源的優勢,和中國競爭?如果這樣,我認為這種事是越多越好的。

2016年7月德勤《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中文版北京發布會上,我就發言指出,美國和中國的製造業競爭還是應該在高科技產業上,老大老二正面競爭。如果美國是用資源優勢和中國競爭,那並不能說明美國製造業有多少競爭力,這也一向不是中國產業競爭力的優勢所在。

中國民營企業需要尋找「信心共識」

實際上曹德旺在上述訪談中也指出,美國發展製造業也有嚴重問題。

第一財經:所以從勞動生產率來看還是?

曹德旺:中國高,勞動生產率還是中國高。因為我們中國能夠招到年輕的工人,美國提出來恢復製造業大國,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勞動力,年輕人不幹,都跑到華爾街或者矽谷去。

第一財經:那你工廠兩千多工人都怎麼招來的?

曹德旺:招的都是跟我年紀一樣大的人。(註:曹德旺今年70歲)

第一財經:製造玻璃或者製造其他的產品,勞動力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曹德旺:美國就是這個問題。全球各國現在都有問題,只是問題的性質不同。

曹德旺還對記者唱衰中國經濟表示了不滿,並表示了對中國發展的信心,並呼籲大家一起來添磚加瓦。

第一財經:你剛才提到中國哀鴻遍野,你對中國現在整個經濟形勢是怎麼判斷的?很多人都很悲觀,尤其是製造業。

曹德旺:我認為你們媒體有問題,中國問題先從媒體身上解決。你看美國那麼強大的一個國家,它經濟這個事情正常運營是波浪的。要求他這樣平下來一直往上升,在變化波浪當中前進向上爬。應該允許他上允許他下。我認為不能說是悲觀,應該對中國經濟的看法要堅持一個客觀的態度來評價。

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建設中國、發展中國、保衛中國,是中國國土上每一位精英的責任。這些精英應該站出來說,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困難我們必須正面對待。

整天講明年會好,明天會好。誰不想明天好。不切實際的去做那明天會好嗎?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我們應該改變這個方式。特別你們這些做傳媒的。

我也在宣傳給人家信心。信心要把問題講清楚才行。不管怎麼樣,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你不做那以後怎麼辦?

曹德旺希望有信心,指出信心的前提是「把問題講清楚」。政府與媒體也應該如此,把行業的具體問題分析清楚,而不是進行抓眼球的輿論炒作。

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有時經營會碰到各種問題,如資源成本上升、人力成本上升、稅務負擔重等等。這些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但也不能不管什麼行業都是這一套說法,具體行業要具體分析。

福耀玻璃是上市公司,有公開的數據報表,2015年利潤26億,2016年中報利潤14.57億,增長19.87%。從數據上看經營並沒有碰到多大困難,汽車市場2016年增長很不錯,全年利潤都不會差。所以福耀玻璃還能去美國建工廠,真開工了。如果真的碰到了經營困難,美國工廠多半會象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那樣,說是買了地實際都空著。

中國工人人力成本上升,不管是如曹德旺說的「四年漲三倍」,還是機構報告說的「2016年中國工人工資實際漲幅將全球第一」,這都是天經地義的。即使這樣,中國工人工資仍然很低,能與白領工資相比的行業也不多,完全應該繼續漲工資。包括資源成本上升,要治理汙染,這都是必須接受的事實。因此,中國政府與企業、社會,要應對這個挑戰。繼續向發達國家學習,提升產業效率,增加研發投入,提升工人技能,這是正常的考慮。

另外,也需要有全球化思維,不要一味地將高耗能高汙染的產能堆積在中國本土,要主動操作轉移到其它資源成本有優勢的國家。即使是美國,看著象是發達國家,但只要它資源成本合適市場機會合適,也是可以考慮的。而曹德旺,就是這個路線的優秀代表,代表了中國企業家與優秀企業的魄力與闖勁。我們應該這樣理解曹德旺,而不是利用他的訪談開一個中國製造業的吐槽大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一塊汽車玻璃成本多少?玻璃大王曹德旺說出扎心實話:也就20塊
    一塊汽車玻璃成本多少?玻璃大王曹德旺說出扎心實話:也就20塊 買車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是非常的困難,但是在平常修車的時候,花費往往都是非常高的,就像換一小塊玻璃往往都是需要幾百塊錢,但是一塊汽車玻璃成本多少?玻璃大王曹德旺說出扎心實話:也就20塊!
  • 曹德旺盯上光伏玻璃
    但在2020年的開年,兩家企業迎來了一個不願看到的對手:汽車玻璃行業的全球第一、明星企業家曹德旺創辦的福耀玻璃,終於宣布將進軍光伏玻璃產業。相關的公告在1月8日發出。有評論認為,曹德旺的進入,對於行業裡的企業——包括信義光能、福萊特,特別是行業內更多的中小企業來說,並非好消息:港股上市的信義光能,在1月11日周一開盤之後迅速走低,全天累計下跌了10.41%;AH 兩地上市的行業第二福萊特,A股1月11日下跌6.58%,H股下跌7.95%,12日繼續下跌1.34%;包括旗濱集團、南玻A等在內的其他光伏玻璃企業,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 年勇:忽悠新概念會付出沉重代價,曹德旺:沒有低端產業,只有低端品味
    02 沒有低端產業,只有低端品味的人 無獨有偶,玻璃大王曹德旺在今年早些時候也針對製造業、高低端產業有過類似表態。 被稱為玻璃大王、中國製造業在美國建廠並告贏美國商務部的曹德旺,要提醒大家的是,「產品沒有低端和高端之分,只有存在需要和不需要的問題。」
  • 曹德旺的傳奇人生,鑄就汽車玻璃世界巨頭,全國第一世界第二
    其實我國在汽車零部件行業也有一家和華為一樣的厲害的企業,那就是曹德旺創立的福耀玻璃,它和華為都成立於1987年,經過三十多年的成長,成為了汽車玻璃的巨頭,這又是一家非常「硬氣」的民族企業!正因為創始人的硬氣,才成就了今天的福耀玻璃!
  • 被成為「玻璃大王」,細看他的人生經歷,你會如何評價曹德旺?
    說到我國的愛國企業家,大家肯定會想到曹德旺,近日,曹德旺又到湖北去考察引得網友的廣泛熱議。曹德旺是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還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據說,在中國,每四輛汽車,有三輛用的都是福耀的玻璃。就算是在國外,這個比例也超過四分之一。
  • 如何成為製造業大國?曹德旺直言不諱,提出兩大「解決方案」
    如何成為製造業大國?曹德旺直言不諱,提出兩大「解決方案」 推薦語:還記得小的時候,那時候網際網路還沒有那麼發達,小朋友的夢想還是那麼單純,他們以長大後當科學家、當醫生等為榮。 可是現在呢?
  • 玻璃大王曹德旺:「用理性的眼,做感性的事!」
    ,而且成本更是低得驚人。雖然他們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小的問題。因為所做的景觀地燈都是用邊角料加工而成的,質量相對來說不怎麼穩定。而且,交貨的時間也不能確定,這就對郭經理的「生意」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郭經理如此大費周章,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曹德旺準時準量的供貨,甚至還對質量提出了一些要求。如此說來,原來是這些人有求與他啊!
  • 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公司高管五分之一是湖北人
    從汽車的產銷數據,我們就能推斷經濟增長的情況。」8月11日,在「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表示。福耀玻璃集團成立於1987年,目前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74歲的曹德旺也被外界稱為「玻璃大王」。福耀玻璃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
  • 疫情下信用危機逼近、汽車行業拐點到來…曹德旺說做好了過「苦...
    經歷過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的曹德旺,對目前汽車行業負增長、貿易環境變化、新冠疫情帶來的「苦日子」有著深刻的理解:「疫情引發了信用危機,但是信用危機是早就埋下了禍根的,很多投資不是有效投資,投入、產出不能成正比」,「我們要正確、積極地面對現實,不要自我安慰,要迎接這個挑戰,中國的問題要中國人自己處理,沒有人會幫助我們。」
  • 拍攝中國73歲富豪,花40年造一塊玻璃,一年賺...
    主角,竟是中國人歐巴馬拍的第一部電影講中國人歐巴馬的電影公司剛剛開張Netflix就下了7個訂單而歐巴馬的第一部電影主角選擇了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這位73歲的福建農民曾在30年內將一家瀕臨破產的水錶玻璃廠
  • 曹德旺:房地產、基建投資和產出不成正比 有效性問題要引起重視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曹德旺:不盲目樂觀也不悲觀 做好足夠思想準備理性面對2021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世界。回頭看2020年,企業受疫情影響如何?疫情帶給中國企業什麼啟示?如何看待政府救市政策的效果?新京報圍繞這些問題採訪了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曹德旺表示,2020年福耀受疫情影響不大。
  • 汽車玻璃百年史
    曹德旺大為好奇,心想車玻璃那麼貴重嗎?司機告訴他,一片就價值幾千塊。當時中國汽車玻璃大都依靠進口,這讓曹德旺看到了中國汽車玻璃巨大的空間,從那時起福耀玻璃從水錶玻璃轉型生產汽車玻璃,福耀的原始技術正是來自上海耀華玻璃廠,這也是福耀玻璃名字的由來。
  • 累積捐110億,將工廠開到美國的玻璃大王,曹德旺究竟有多厲害
    曹德旺出生於1946  年,當你了解到日後這樣一個美國玻璃大王,你或許無法想像曹德旺早年的生活經歷是多麼的悽慘。  1983年,曹德旺極有遠見的承包了這家年年虧損的鄉鎮小廠  ,在外人看來,曹德旺的做法是極其不理智的,人們無法預料這間破舊小廠能給曹德旺帶來什麼利益。可是曹德旺卻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  兩年後,曹德旺開始轉型,將主業改為汽車玻璃,也正因為他的改變,原來中國汽車玻璃市場100%依賴國外進口的歷史也從此被改變。
  • 光伏玻璃市場徹底火了:有企業砸100億擴產 曹德旺也要入局
    有企業砸100億擴產,曹德旺也要入局!兩大龍頭最高暴漲80%…原創 證券時報 劉燦邦光伏玻璃市場的火熱依舊在延續,自去年12月中旬工信部放開光伏玻璃產能置換限制以來,龍頭福萊特(A+H)與信義光能(H)的區間最高漲幅超過80%。與此同時,光伏玻璃的擴產仍然動力十足,除了龍頭以外,彩虹新能源(00438.HK)、福耀玻璃等紛紛入局。
  • 福耀玻璃:全球汽車玻璃行業市佔率第一!
    這也讓福耀玻璃的老闆曹德旺的身價漲了一倍,超過了200億。不過比起身家大漲,曹德旺卻有更大的煩惱,那就是公司利潤持續下滑。2018年福耀玻璃的利潤是41.20億,同比增長是30.86%。不過實際上這一年福耀玻璃出售了北京福通股權,獲得了6.6億的投資收益。如果去掉這筆投資,福耀的實際利潤增長並沒有這麼猛。
  • 超過福耀玻璃,成國內第一的汽配廠商,年入近百億,在國外很有名
    我國是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一個國家,縱觀世界上這麼多的國家,卻沒有一個能夠和中國的歷史相互媲美,而我國走到現如今,湧現出來了許多出彩的企業人,這其中就包括前段時間大火的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超過福耀玻璃,成國內第一的汽配廠商,年入近百億,在國外很有名曹德旺在我國汽車行業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管是我國的國產汽車,還是一些合資車型,它用到的玻璃肯定都是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今天小編給大家來講的是關於汽車的配件,一輛汽車肯定是少不了各種各樣的配件作加持,而這家企業它就成功擠掉福耀玻璃廠,成為國內排名第一的汽配廠商。
  • 機械行業專題報告:從底層邏輯把握製造業投資機會
    前言機械板塊投資機會分為五大主線:國產替代:底層邏輯分兩類,一類是供應鏈安全,代表性板塊有半導體設備、核心零部件;另一類是製造業比較優勢, 代表性板塊有板式家具、縫紉設備。機器替人:底層邏輯是人工紅利加速消失疊加勞動力成本上升,代表性板塊有工程機械(挖機、叉車、AWP等)、工業機 器人、工具機等。
  • A股製造業上市公司去年利潤稅負為179%
    上市公司年報中,納稅科目涉及至少18項;2015年行業平均利潤稅負,採掘業最高,金融、保險業最低  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在美國投資建廠,以及「除了人力,什麼都比美國貴」的一番話,點燃了企業稅負的話題。
  • 曹德旺背景不簡單,白手起家是不存在的,父親曾是上海灘商界大亨
    玻璃大王身份背景不簡單也許一提到曹德旺,大家腦中首先浮現的詞就是中國「頭善」,曹德旺旗下的福耀玻璃企業是中國玻璃製造的頂尖頭牌,曹德旺也因此被授予「玻璃大王」的稱號,而據不完全統計,曹德旺到如今進行的慈善捐款達到120多億元,中國頭善的名號也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