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資源不夠用?月球是否可以成為「第二礦場」?

2020-12-05 咪子百科

在如今各個國家為有限的全球資源而進行爭奪的今天,就有人提出我們可不可以去月球進行開採資源。我們所知月球礦產極其豐富,那麼人類有可能會去月球進行開採嗎?

地球資源不夠用?月球是否可以成為」第二礦場「?

眾所周知,月球作為我們地球的衛星從40多億年前就一直存在於地球的上空,為地球抵擋來自宇宙的傷害。而月球距離地球的距離有隻有38.4萬米。所以自古以來人類便對月球有著非常多的研究和相關的傳說。當然在以前對於月球的研究也僅限於在地面上對其進行觀測。直到50多年前,人類的航天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我們才有幸能親自登上月球,實地進行相關研究。

關於月球的話,便存在有太多的奧秘,直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停止對月球的研究和探索。當然其中的緣由不僅僅是因為好奇,而是月球上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經過對研究月球的土壤,發現了月球中含有大量的氦-3。這個發現對於人類來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喜訊。因為氦-3是一種非常高效且清潔的能源。這種能源在我們地球的含量非常少,而月球上卻蘊含著好幾百萬噸的氦-3。據有效數字統計1百噸的氦-3可以支持全世界用上一年之久。而像石油煤炭這種化石能源100噸根本用不了多久。除了氦-3之外,月球上稀有金屬的含量都比我們地球上的礦藏多得多。

我們了解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研究,除了要用到人類的高級智慧外,還需要大量的資源進行扶持,而地球上的資源畢竟有限,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爆炸式的發展,百年間對於地球上的資源消耗已經是非常巨大的。目前在核聚變技術還未成熟的情況下,人類急需新的資源來供我們使用。既然月球上擁有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那麼我們有可能去進行開採嗎?然而結果卻是不太可能。

之前有說到月球距離,地球非常近,但是以人類現在的航天技術想要到達月球並進行開採礦產資源,還是有很大的技術難度的。由於月球上並沒有什麼大氣層而已,幾乎是真空狀態,且月球上的溫度是非常低的,人類不可能在上面進行長時間的開採,更何況由於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太陽所散發出的輻射能夠傳遞到月球上毫無遮擋,再加上月球屬於衛星,災難常有發生。

而且就算開採到了,如何運回地球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想要開採月球資源或許將在未來科技發展後會實現。

以上就是關於月球採礦的內容了,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留言,您的支持就是小編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如果人類把月球上的大量資源運回地球,會發生什麼?
    ,而尼爾·阿姆斯特朗也成為第一位在月球上漫步的人。如今更有我國的「嫦娥系列」在進行著月球探索,據以往的月球勘測來說,發現月球存在許多資源,而如果人類把月球上的大量資源運回地球,會發生什麼呢?,也可以說幾乎不存在,但是在月球上就很豐富,大約有100萬噸蘊藏在月球表層,這種元素可以用來進行核聚變,也可以作為人類宇宙探測的主要燃料,清潔高能,如果可以在月球上實現大規模開採並帶回地球,那麼可以非常大程度的解決能源問題。
  • 月球距離成為「地球」還有多遠?科學家:僅差一步,需要一場屠殺
    其實人類倒不是非得一定要離開地球,而是因為地球並不會作為人類永遠的庇護所。畢竟,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且地球上的環境很大原因都取決於太陽,如今正值壯年期的太陽,再過10億年,就會越來越熱,那個時候地球上的氣溫,要比現在至少翻2倍,如今溫室效應已經讓人類感覺很熱了,10億年後將近60度的高溫,人類是絕對受不了的,而此刻仍然寒冷的火星,則在10億年後會成為新的「地球」。
  • 核聚變不產生放射性元素,月球上的這種新能源或遭各國瘋搶
    古往今來,人們都對月球抱著很大的好奇心,月球也成為了人類較早登陸的天體之一,這可不僅僅是因為神話故事裡月宮住著嫦娥。人類不斷地探索者宇宙,一方面是為了解決很多未解之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外太空有很多稀有資源,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人們需要這些外來資源。
  • 最大的鑽石坑,俄羅斯鑽石坑是真是假,米爾內鑽石礦場
    說起鑽石資源許多人就會想到南非,但是據說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坑在俄羅斯。那俄羅斯鑽石坑是真是假呢?米爾內鑽石礦場是世界最大的露天鑽石礦坑之一,但長期以來那裡卻是一個迷,主要是俄羅斯國家對那裡進行的保密項目。
  • 水分子現身月球光照區 但離成為「資源」還有很大距離
    換句話說,即使在太陽輻射下,水也能在月球表面存在著。月球光照面的水從何而來?此次發現是否會改寫此前月球水的來源理論?月球光照面的水資源是否可以被我們所利用?6微米波段出現水分子信號確切地說,這並不是月球上首次發現水。月球上可能存在水的線索,是通過水組分的信息一點點「拼湊」出來的。
  • 月球發現大量稀有資源,探月變成「挖礦」,資源歸屬成最大問題
    而除了移民外星球外,科學家還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開採太陽系中的星體,比如隕石、衛星等等,而距離地球最近的月球當然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了。從探測器傳回的圖片我們不難發現,月球是一顆「貧瘠」的星球,這裡沒有液態的水、生命甚至空氣,但月球卻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並且,有些資源還是地球缺乏的。
  • 人類可能本身就來自外星,而地球只是我們的第二棲息地
    而動物的脊椎和腰,若不受外力作用發生創傷,幾乎不會發病。另外人類無法感知地球上即將發生的災難,而動物可以。而這種力很有可能是月球引起的,我們可以設想月球是因為撞擊而突然闖入地球軌道的。然後在引力的相互作用下慢慢朝著地球靠近最終被地球俘獲,初期的月球是以橢圓軌道運行,但近地點與遠地點相差太大,潮汐作用也最強,數次疊加之後的潮水極有可能形成數千米高的巨浪以至席捲全球。這樣的災難顯然不能持續很久,否則幾乎所有陸地動物都將從此滅絕,永無重生之日。
  • 未來的人類可以在月球上種樹種草種花,把月球變成第二個地球嗎
    過去的地球現在的地球我們最初始的地球上,植物茂盛自然美麗,但是自從有了人類後,特別是最近50年我們的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能力簡直是創造了歷史性的奇蹟。從此地球的大自然正迅速的惡化,照這樣的破壞速度總有一天我們的地球將在不適合人類居住。至於說有一天我們的地球真的不再適合人類居住,那麼我們也沒有必要把地球破壞完了再去破壞月球,這是不明智的選擇。當然以我們普通人的能力是不可能阻止地球被破壞的命運的。
  • 將來會成為人類重要能源的月球資源「氦3」
    據科學家測算,按目前發展的速度,有可能在100年的時光就會耗盡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燃料資源。目前,世界各國都已把節約使用目前的傳統能源和開發利用新型能源作為戰略步驟,如我們比較熟悉的近期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核能、地熱能、氫能、海洋能等。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種在遠期可能成為地球重要能源的物資,那就是氦-3。
  • 找不到第二個地球,把月球塑造成地球怎麼樣?有沒有可能?
    近幾年科學家們一直沒有放棄找尋宇宙中的「第二個地球」,雖然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和地球相似的星球,這些星球上的環境或許也適宜生命存在,但決不適宜人類生存。即是適宜生存,單是距離上的原因,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遠遠達不到要求。
  • 太空採礦將成為地球資源短缺的解決方案
    打開APP 太空採礦將成為地球資源短缺的解決方案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1-18 11:03:58 NASA希望在未來數年內可以將發射成本進一步壓縮到每公斤100美元以下。這一趨勢,讓太空開採倡導者兼Skycorp的執行長丹尼斯·溫戈越來越確信,太空開採的新時代已近在咫尺。他再次強調說:「在月球上開展工業活動,可以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美好。」 溫戈認為,將原材料從月球運回地球,無異於「將泥土從雅加達運回美國」。
  • 動物之森礦場不長石頭怎麼辦 動森礦場不刷石頭解決辦法
    動物之森礦場不長石頭怎麼辦?為了快捷便利的刷取石頭,很多玩家都在遊戲中打造了礦場,但不少人都遇到了礦場不刷新石頭的問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動森礦場不刷石頭解決辦法了,一起來看看吧!  動物之森礦場不長石頭怎麼辦  石頭沒有刷新很大的原因可能就是礦場沒有規劃好,存在一定的漏洞。
  • 離地球最近的金星,是否會成為第二個地球?
    處在太陽系內宜居帶上,只有金星、地球和火星三顆,金星距離地球更近。 它與地球大小、質量、密度都相近,重力加速度也接近,相差都不超過10%,比起火星好太多了。並且。金星體積和質量較大,不像火星那麼小(地球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不至於快速冷卻導致能量消失。最關鍵的是, 金星也是個巖石行星,擁有大氣,看起來資源是夠的。
  • 未來,月球是否會成為人類最理想的天文觀測基地?
    自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實施後不久,已有人開始探討在月球上開展天文觀測的可能性,於是誕生了「月基天文學」的概念。早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有關科學家曾在美國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對涉及開展月基天文觀測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較詳細的探討。隨著空間技術的進展,在未來幾十年內人類完全有可能開始籌建月球工作基地,並進而開發、利用月球上的資源,把望遠鏡放到月球上去很可能成為首選項目之一。
  • 資料:月球資源可供地球使用萬年
    月球上可利用的能源主要有太陽能和核聚變燃料。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太陽輻射可以長驅直入,因此月表太陽能輻射強烈,有豐富的太陽能,可以在月球表面建立太陽能發電廠,從而獲得極其豐富而穩定的太陽能。不但可以解決未來月球基地的能源供應問題,甚至還可以用微波將能量傳輸到地球,為地球提供新的能源。
  • 月球發現氦3資源,地球上不足1噸,而月球數量超過100萬噸
    導語:地球資源緊缺問題日益突出,月球成為了人類唯一「救星」,但是前景卻比我們想像中危險許多。科學家又該如何應對呢?資源問題的糾紛,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各國矛盾的主要導火線。沒有資源,就沒法生產,工廠會因此倒閉,工人會大量下崗。
  • 土星衛星竟擁有大氣層和水循環系統,科學家:有望成為第二地球
    眾所周知,地球的資源並不是源源不斷,並且由於近年來人類不加節制的使用地球的資源,有些資源已經接近缺乏狀態,所以,在偌大的宇宙空間尋找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事。曾經,科學家們一直把火星作為研究對象,因為它是最有可能成為人類移居的星球,但是如今,科學家發現了另一個寶藏星球,它就是土衛六星。土衛六星是太陽系的第二大衛星,它和地球有著十分相似的地方。首先,它是除地球外唯一一個表面具有穩定液體的星球,其次它也是唯一一個擁有牢固永久大氣層的星球。
  • 月球發現稀有資源,地球只有不足1噸,月球卻超過100萬噸!
    導語:月球發現稀有資源,地球只有不足1噸,月球卻超過100萬噸!前段時間,我國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功拍攝到月球背面照片後,一時間在全世界都產生了非常巨大的轟動,因為在此之前,由於技術層面的原因,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月球背面進行探索。從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的確取得了非常大成就。
  • 太空探礦者競相開採月球資源 未來,月球旅行有望成現實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地球上一些最富有的風險投資人不久將會在月球上開啟採礦作業。如果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那也不一定是壞事。  宇宙的淘金熱  這些太空時代的探礦者所尋找的寶藏是無窮盡的。月球表面不僅存在大量的貴金屬和稀有的同位素,而且還有其他大量的自然資源。  這些資源中很多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 我們已經知道月球上資源很多了,那我們能把它們帶回地球嗎?
    由於在發展的過程中人類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資源,因此人類為了尋找能夠替代的資源也是耗費了無數的精力。對於一些重要但是含量較低的資源更是如此。而月球同樣也是一個很好的實驗地點,由於月球兩面的溫差輕易就能夠超過兩百攝氏度,在這種環境下進行一些超導體的實驗也會很容易獲得數據結果。因此在新時代月球勢必成為一個新的戰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