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採地下巖石熱可能為全世界提供足夠的綠色能源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開採地下巖石熱可能為全世界提供足夠的綠色能源


2008年10月17日 13: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只需開採地下巖石熱,就有可能為全世界提供足夠的綠色能源

  文/呂靜

  在南澳大利亞,有一個名叫印納明卡的小鎮,其周圍1000公裡都是荒漠。

  印納明卡的永久居民只有12人,但每一年,都有超過5萬的旅遊者來到此地,體驗澳大利亞荒涼的內地。要讓這些參觀者保持舒適涼爽,小城鎮每年花在柴油上的費用大致是25萬美元。

  不過,到了明年,這個鎮子的用電就免費了,他們所用的電能採自地下「熱巖石」。

  澳大利亞標本

  常規的地熱能取自淺表火山巖床表面自然流出的熱水,相比之下,熱巖石或者叫工程地熱系統(EGS),依靠的是通過地下5公裡巖石並在其中循環加熱的水,石塊已經被水衝壓得多孔滲水。不管是哪種地熱能源都不會釋放出很多溫室氣體,可以說,地熱能是零排放的綠色能源。但是火山巖很稀少,EGS則可以利用普通類型的地下熱巖石收穫大量熱能。這樣,就提高了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供應可持續的、人們買得起的綠色能源的可能性。

  在澳大利亞的很多地方,地表之下5公裡都分布著炙熱的巖石,通過開採石油鑽探的結果發現,在很多地方這種巖石分布在較淺的地方。巖石的熱保持性使得它們很適合作為地熱發電站的基礎。而巖石的縫隙又可以使得它們能利用水來提取能源。印納明卡的地熱發電廠計劃將於今年聖誕前開始送電,屆時這座小鎮將用上第一次從庫伯盆地天然氣田附近鑽出的熱巖井所產生的電力。

  那麼,到底有多少能源儲存在熱巖石中?從中提取能源是不是很昂貴呢?在印納明卡周圍,有4000平方公裡花崗巖的溫度超過250℃,這些巖石是有縫隙的,在壓力之下能夠容納熱水,要使能量變成可以利用的形式,並將巖石冷卻,就需要鑽出一組能夠抽取和注入水的井。冷水可以從一個井注入,再從另一個井吸出熱水,於是熱能就被提取出來,並可以進一步轉變為電能。當水冷卻後可以重新注入井口(也可能採用太陽能表面設備預熱冷水)。

  每立方米的巖石大概都蘊含150千瓦時的能量,從中我們大致可以提取100千瓦時的電力。這樣算下來,澳大利亞每年所用的電力是15平方公裡的花崗巖能,由於印納明卡地區至少有4000平方公裡的花崗巖,那麼,光是這一個地區就能產生夠澳大利亞用上266年的能源。

  冰島首都雷克雅末聯合國大學地熱訓練項目主任弗雷德雷伏森(Ingvar Fridleifsson)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2008年一次會議上地熱能報告的作者,他說:「在地球的上層殼中,蘊含著超多的能源。假如EGS能夠被證實在商業規模上是經濟的,那它在很多國家的發展潛力將是無限的。」麻省理工學院最近的一個研究認為若美國政府投資10億美元,到了2050年就能為美國提供大約1億千瓦的電力,這個數字是美國現在整個電網的6%。

  經過十幾年的研發,地熱能開採現在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最早的歐洲實驗性EGS工廠建在法國的蘇爾茲,是1500千瓦的發電站,目前即將開始連續發電;第二個3000千瓦的EGS電站建在德國的蘭道,它後來居上,已經在售電。該電站得到了大量政府補貼。同時,美國能源部已經宣告了對EGS從研究轉向商業化的投資計劃,這勢必將提高美國人再次成為熱巖石技術大玩家的希望——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人就在新墨西哥的芬頓山最早證實了這一概念。

 [1] [2] [下一頁]

編輯:張慶華】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從太空巖石中開採水可能為星際旅行「提供燃料」
    據透露,小行星專家越來越相信,富含水的太空巖石可以開發出下一代火箭燃料。未來的水勘探者也許有一天會認為近地小行星比月球更適合開採。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的星球附近大約有1000個富含水的小行星可能比月球表面更容易接近。雖然大多數小行星直徑只有幾英尺,但其中超過25顆足夠大,可以提供大量的水。
  • 不可再生能源是怎麼形成的?它們要怎麼開採?
    我們從地下開採煤炭,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它燒成能源。我們開採煤炭有兩種方法:地下開採和露天開採。當煤離地表很近時,我們可以採用露天開採。為了得到煤炭,公司必須首先清理該地區。他們拿走了樹木和土壤。這樣煤炭就可以更容易地從地下開採出來。但是整個棲息地在這個過程中被破壞。優點和缺點煤是可靠的能源,我們可以日夜依靠它,不論是夏天和冬天,它都可以為我們提供燃料和電力。但遺憾的是,煤燃燒時,會向大氣釋放許多有毒氣體和汙染物。
  • 斯坦福教授稱可從巖石中提取天然氣提供能源
    ,但是,新的研究顯示,我們可以使用更加經濟的方法生產天然氣,該項研究的就是將地下頁巖地層的中尋找。而研究人員所發現的從頁巖中提取天然氣的方式,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能源供應。  在今年的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歐巴馬指示能源部部長史蒂芬(Steven Chu)成立一個研究小組,研究頁巖氣體生產上的安全以及所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史丹福大學的地球物理學教授馬克(Mark Zoback)最近發表了一篇報告,其中就談到了用頁巖中的氣體作為能量的來源之一。
  • 為了告別霧霾,科學家正在喚醒這種地下沉睡的能源…
    與太陽能、風能不一樣,它不受天氣幹擾,一天24小時、一周7天、一年365天都存在的它是綠色能源。在滿足人類能源需求的同時,它不排放汙染物,不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更不會加重溫室效應。所以在環境成本上,它競爭力強。
  • 「地下鍋爐」開啟地熱資源開採利用新模式
    人民網石家莊4月29日電 近日,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與河北省煤田地質局合作,在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馬頭營幹熱巖地熱深井內開展了超長重力熱管取熱試驗,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實現中深層地熱資源的「無泵式」開採,實現了乾熱巖地熱資源開採技術的重大突破,為地熱資源利用開闢了新模式、新路徑。熱管取熱原理示意圖。
  • 中國地熱能源重大發現,探明儲量巨大,可開採資源能用千年
    中國近年來飛速發展,實現了經濟和科技領域的飛躍,我們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可是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在如今全球資源緊張的環境下,新能源領域的探索,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中國在探索新能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月球上的氦3能夠為人類提供1萬年的能源,為什麼現在不去開採?
    圖:氦3的原子結構氦3作為一種熱核反應的材料是非常安全的,利用氦3與氘(氫的同位素)進行聚變的產物是沒有放射性的質子按目前的世界能源需求,100噸氦3就能滿足全球的能源所需。按這種算法,足夠人類使用1萬年。按每年所需氦3的數量,只需要發射兩三艘飛船去到月球運載回來就行了。而且在上世紀60年代就能完成的登月計劃,在現在來說更加容易。那麼為什麼不去呢?
  • 最具風險的石油開採:不會出現採空區,卻在地下醞釀超級地震!
    甚至有大型坑道可以通過採煤化設備進入地下,進行機械化大規模開採,這些煤炭採空後留下的空穴是非常大的,之後煤炭採空,坑道廢棄,年久失修,而且失去了煤炭的支撐,因此這個區域可能就會塌陷,在地面上看來,就是某個區域地面開裂或者下陷!
  • 「地下超級鍋爐」可發電供暖
    來源:光明日報記者日前從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獲悉,該局與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合作,在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馬頭營幹熱巖地熱深井內,開展「超長重力熱管取熱試驗」取得關鍵技術重大突破,實現了中深層地熱資源的「無泵式」開採。
  • 「一口井」讓乾熱巖取熱不再難
    也為水熱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一種「只採熱、不採水」的解決方案。蔣方明說,他們在近期進行的現場試驗中,在地下取熱段巖石平均溫度為119℃的地熱條件下,地面獲得了溫度最高達90℃的飽和水蒸氣,持續採熱功率接近200千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博士後黃文博告訴記者,重力熱管採熱系統類似在地下數千米深處建設了一個「超級鍋爐」,「鍋爐」的「燃料」即是乾熱巖中的熱能。
  • 我國深層含水層地下儲熱研究取得新進展
    基於「地熱+」多能互補模式研究——由淺層含水層儲熱向深層含水層儲熱拓展含水層儲熱是一種利用地下含水層作為介質將熱能存儲於地下含水層中的儲能系統。它通過地下水井從含水層中抽取和灌入地下水實現熱能儲存和開採利用。
  • 中東的石油開採了那麼久,地下都挖空了,未來會出現大地震嗎?
    中東地區是世界的油桶,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一半以上,產量則佔到了30%以上,出口份額佔到全世界45%。1932年巴林石油公司在賈拜爾杜漢沙漠地區發現了中東第一口油井「埃米爾一號」以來,已經開採了將近90年!挖出了那麼多石油,中東地下都已經挖空了,會不會未來產生大地震呢?
  • 綠色升級換代完成 南川頁巖氣實現全電力開採
    6月1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南川區有關部門獲悉,就在最近,隨著南川頁巖氣勝頁2-8HF井配套設備電力化,南川頁巖氣開發從鑽井到壓裂再到採氣等所有施工環節都完成了從柴油到電的動力能源替代,實現綠色升級換代。
  • 長寧地震頻發是頁巖氣開採惹的禍?
    一時間,人們對於頁巖氣的開採是否誘發了長寧頻繁的地震產生疑問。在頁巖氣開發過程中,通常需要用到水力壓裂技術,即向地下注入高壓流體,壓裂巖石,為頁巖氣的運移提供更多的流動通道。網上的一些評論稱,開採頁巖氣時,水力壓裂破壞了地層穩定的應力狀態,從而誘發了地震。然而,事實是否果真如此?
  • 大部分液態淡水都在地下 堪稱「地下海洋」的地下水都從哪兒來?
    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由於白天沙地被太陽曬得很熱,夜晚天氣變冷接近地面的水蒸氣就會凝結成水滴滲入到沙裡去,成為地下水源。沙漠地區面積廣大水蒸氣天天這樣凝結水向地下滲入,再加上沙層孔隙大,滲進去的水就不易再蒸發出去,所以也就成為豐富的水源了。
  • 一文帶你了解擁有千億級市場的光熱稠油開採太陽能EOR技術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利用太陽能聚光集熱技術來提供稠油熱採所需的熱能,亦即「太陽能EOR技術」,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能源技術,隨著電力和天然氣價格的逐步上漲,綠色環保的太陽能EOR技術將迎來勃勃市場生機。
  • 熱點評論 | 開採可再生能源或將威脅生物多樣性
    研究者周二警告稱,可再生能源正在推動新一代的採礦,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威脅全球生物多樣性。尋找化石燃料替代品的迫切需要,點燃了對用於綠色技術的金屬和礦物的需求。地球上的物種正面臨著嚴重的多重威脅,這些威脅來自氣候變化和棲息地的大規模破壞。人們擔心地球可能已經進入了所謂的大滅絕時期。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小組IPBES去年警告說,由於人類對土地和物質的貪得無厭,面臨滅絕的物種已多達100萬種。於明年舉行的一場重要峰會將就這一問題未來十年的走向制定議程。
  • 安康開採花崗巖石設備原理
    江西震山斧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我們專注於液壓鑿巖機,液壓劈石技術產品的研發與創新,公司產品:「大型機載分裂機,劈裂棒,巖石劈裂機,劈裂機,液壓劈裂機,巖石分裂機,劈石機器,液壓分裂機
  • 能源——從小行星上獲取是否可能?
    據估計,這塊太空巖石的直徑約為120-270米,就像是被擲向地球的一幢摩天大樓!對於人類來說,它仍是個龐然大物。值得慶幸的是,2011ES4號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極低,僅在太空與地球完成一次驚險的擦肩。一些網友調侃道:「感謝小行星不殺之恩!」
  • 【知識點】選修四——燃燒熱與能源
    1、燃燒熱概念:25℃、101kPa時,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叫做該物質的燃燒熱,單位為kJ/mol2、注意事項①規定25℃、101kPa壓強,測出反應所放出的熱量②規定可燃物的物質的量:必須是1mol;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