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俊傑/文
咱們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專家,人輕言微。對於科學界的一些理論,有自己的看法。可是,說出來也沒有人理你,沒人把你當回事。
其實這個熱力學第二定律,到達的「熱寂」,我是不贊成這一理論的。宇宙無限循環,生生不息,怎麼會「熱寂」死亡呢?
第二定律認為熱量從熱的地方流到冷的地方,對任何物理系統,這都是顯而易見的特性,毫無神秘之處。
就最廣泛的意義而言,第二定律認為宇宙的「熵」與日俱增。
例如,機械手錶的發條總是越來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緊,但這就需要消耗一點能量;這些能量來自於你吃掉的一塊麵包;做麵包的麥子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吸收陽光的能量;太陽為了提供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氫來進行核反應。(摘錄)
總之宇宙中每個局部的熵減少,都須以其它地方的熵增加為代價。
在一個封閉的系統裡,熵總是增大的,一直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
這時,系統內部達到一種完全均勻的熱動平衡的狀態,不會再發生任何變化,除非外界對系統提供新的能量。(摘錄)
然而,熵增加定理作為宇宙中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宇宙的發展。自組織系統源於宇宙,又脫離了宇宙熵增的主線。它利用物質和能量的熵值差異讓自身保持有序,與混亂的趨勢相抗衡。
信息的力量
Maxwell demon和信息熵
統一了電和磁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Maxwell在1867年提出了一個設想。有一個機智的小精靈(後人稱之為Maxwell demon),能觀察和分辨所有分子的運動速度和軌跡,把守著一個裝有氣體的容器內隔板上的小閘門。他看到高速運動的分子飛過來就讓它跑到左邊,看到低速運動的分子飛過來就讓它跑到右邊。假定這個閘門是無摩擦力的,於是小精靈無須對分子做功,便能讓左邊的氣體越來越熱,讓右邊的氣體越來越冷。這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並且讓科學家懵了半個多世紀。
那怎麼解釋呢?(摘錄)
敬請關注百家號《老賀故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