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幻起步比較晚,客觀上來說與世界科幻水平有一定差距。不過自從《三體》後,本土的科幻作品也逐漸邁入正軌,《流浪地球》的大賣更是將科幻推進大眾的視野。在大家對科幻作品的關注下,中國科幻作家也非常給力,又有一名中國科幻作家的作品為大眾讀者帶來希望,那就是博峰文化推出的《星艦聯盟》系列叢書,是羅隆翔十年磨成的長篇科幻大作。
這部作品的背景是悲情而昏暗的。
在未來,因AI叛亂,地球人迫不得已離開地球,向宇宙深處流浪。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丟失了地球的坐標,從此故鄉只存在於夢裡。在經過一代代不懈努力後,地球人建立了一支龐大的星際艦隊,擁有了獨特的星艦文明。這支星際艦隊有強大的軍隊保護自己,有高超的科技支持在太空中流浪,有發達的頭腦到處經商,他們因此自稱「星艦聯盟」。
最初,這支流浪者隊伍很弱小,在兇險的宇宙間用無數人的生命換取整個文明的延續。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偉大的人」被用技術延續生命,而底層的人只能當炮灰。流浪時間久了,人們也想回到大地,當他們在一顆氦閃不斷的紅巨星附近找到了一顆宜居的行星時,再也不想離開。
但流浪者兄弟會的韓烈,敏銳預見紅巨星將要爆炸,強令所有人返回星艦,並躍遷到二十光年外,為此,不惜發動了叛亂。直到二十年後,當紅巨星爆炸的閃光傳來,人們才發現,當年星艦躍遷的瞬間,紅巨星將就發生了爆炸。從此,韓烈的名字以英雄的身份相傳。人們常說,為眾抱薪者,凍斃於荒野,但即使如此,還願意捨身拯救凡夫螻蟻的人,則稱得上是神。
到最後,雖然千年萬年後物是人非,但他們仍然保留著敬天法祖的傳統,也許他們能找回故鄉,也許永遠也找不到,但心有故鄉,所在之處就是自己的故鄉。正如結尾所說:祭祖不是給祖先看的,而是給孩子們看的。後世的人們,總要踏著祖先的榮光,帶著祖先的精神與勇氣,去開拓新的未來。
其實我們看科幻小說,往往就是藉助作者的想像力, 體會那種我們沒法想像出的世界。 這本書幾乎敘述了從人類在太空中流浪到能夠在太空中變成強大的星艦聯盟宇宙,這個篳路藍縷的過程。
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能夠體會到生活在一種安定平靜的世界中的珍貴。我們無法想像氧氣,水這些東西都變成奢侈品,也不能感受「當你是老弱病殘的時候只能被冷凍」是什麼景象,所以這本書中描繪的很多內容還是非常的殘酷的。當人類文明從宇航時代倒退千載,從零開始建立一套完整的工業文明體系需要多久呢?這是一道盛大的考題。書中赤裸裸地向我們揭露了這樣的現實: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就有戰鬥。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很幸運地看到:當人類文明從宇航時代倒退千載,人們依然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