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世界閱讀指南——星艦世界編年史

2020-12-05 科幻新書推薦

星艦聯盟實力構成(以聯盟紀元5000年時為準)

1、最外圍是戴森球體,包裹著整個星艦聯盟,由某種連作者都弄不懂的特殊能量場組成,讓整個星艦聯盟像黑洞一樣無聲無息地隱藏在宇宙中。三顆相互圍繞著旋轉的人造黑洞位於戴森球體的前方,用引力潮汐碾碎行星或恆星,作為星艦聯盟的食物。

2、星艦聯盟的體積:大概綿延2-4個光年,沒有固定外形,看星艦聯盟的星艦群以什麼形式排列而定。在大多數時候,如果星艦聯盟暫時不在太空中移動的話,會盤成盤狀像一個迷你的銀河系一樣緩緩自轉。

3、人口:500億左右,這數量已經龐大到沒法在任何行星上定居了。

4、星艦數量:類地型星艦500艘左右,其中有城市的不足100艘,其它400艘是只有生物圈、極少有人踏足的備份星艦,或是用作農場、牧場的星艦。由於星艦建造技術掌握在最高科學院手裡,科學院跟星艦聯盟關係又不是太好,所以只要有機會造,聯盟政府都爭取多造。最早的7艘星艦是用地球上的七大洲來命名的,從第8艘星艦開始,就用上古神話中虛構的神祗(通常為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也有其它神話的神祗)來命名了。

5、其它人造星體:人造太陽(帶可控核聚變的衛星),每艘星艦上都有(阿斯特瑞亞星艦除外,它的人造太陽毀於聯盟內戰,而且最高科學院不願重建);星艦船塢,製造星艦的地方,是一團瀰漫的塵埃雲;飛船墳場,報廢飛船聚集成的人造星體;星際工廠,小行星大小的太空工廠,《龍喉海洋》的故事就發生在星際工廠。

6、交通:靠帶空間跳躍功能的小飛船來往於各艘星艦之間,2小時內來往於4光年範圍內的一切星艦。其實最高科學院手上有更先進的交通方式,但不願提供。

7、科學家:分成兩類,一類是最高科學院那種神級科學家,另一類是聯盟政府的普通科學家,兩者的區別是神跟普通人的區別。

8、科學審判庭:誕生於聯盟內戰時期的狂熱分子組織,整天叫著要燒死一切不信科學的人,聯盟內戰結束後,這個組織活動越來越低調,現在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9、平民的生活:由於最高科學院不願提供太多的先進科技,平民的生活跟地球時代沒太大的區別,比現在稍微先進一點。

軍事力量(以聯盟紀元5000年時為準)

軍事力量是星艦聯盟最讓人膽寒的力量之一,但所有的軍艦都是最高科學院製造的,軍人們只懂得使用,不懂得它的工作原理和製造方法。

星艦聯盟有使用古代戰艦類別來劃分軍艦類別的傳統。

1、巨行星堡壘:帶引擎的巨型氣態類木行星(小說中暫時還沒出現過),一種可移動的軍事要塞,聯盟軍隊可以停泊在它的衛星軌道上補給。這類巨無霸採用地球時代的著名皇帝來命名,數量較少,有居魯士大帝號、尼布甲尼撒大帝號、腓特烈大帝號、漢武大帝號等。

2、巡天戰列艦:一種長雪茄形狀的飛船,體積大概是月球的三分之一,實際上是一門裝上了飛船引擎的巨炮,發射速度極慢,通過發射微型人造黑洞摧毀星體(在《龍喉海洋》中用過一次)。這種巨艦因為功能單一,在星艦聯盟中數量也不多。通常採用古代部落首領或戰神的名字命名,比如《龍喉海洋》中的炎帝號。

3、航天登陸艦:一種功能單一、裝甲厚重的橢球形軍艦,體積跟巡天戰列艦差不多,唯一的用途是向行星投放搭載航天陸戰隊和地面作戰裝備的登陸艙(畢竟跟摧毀行星相比,佔領行星的作戰任務更常見),也可以搭載少量其它小型飛船,在《小鎮裡的高塔》、《陌路星塵》中出現過。也是用神話中的戰神命名。

4、航天母艦:實際上就是軍艦搬運船,一種松果形狀、表面滿是環形山的巨艦,體積跟月球差不多。環形山下是大大小小的飛船發射井,在星艦聯盟,只有上述四種巨型軍艦自帶遠程空間跳躍功能,其它軍艦進行遠徵時,統統需要塞進航天母艦內部去。在《在他鄉》、《龍喉海洋》等出現過。也是用神話中的戰神命名。

5、巡天驅逐艦、巡天護衛艦、艦載機等

這堆東西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航程遠、體積大、火力強、速度慢的飛船就被劃歸為巡天驅逐艦,相反的就是艦載機,介於中間的就是巡天護衛艦。這堆東西統統都沒有空間跳躍能力,全都要塞進航天母艦內部才能進行遠程空間跳躍的遠徵。

6、在軍政府時代、聯盟內戰時代還出現過一種隨意改裝、拼接,不守規矩的私制飛船(體積通常不大),不管是噸位、火力還是別的什么元素,全都是按製造者自己的喜好隨意亂改,無法按照正常的飛船類別分類。

7、航天陸戰隊

星艦聯盟僅存的步兵部隊,通常穿著堅硬的動力鎧甲(類似太空衣的金屬加強版,跟很多星戰題材遊戲中的步兵類似),擅長近距離射擊和近身格鬥(遠距離的就直接用飛船上的武器轟擊了),多用於登陸敵人的星球展開巷戰,或是佔領敵人的飛船時在飛船狹窄的過道、艙室中展開短兵相接的戰鬥。

社會及經濟

1、流放者兄弟會時代:屬於星艦誕生之前的時代,依靠破舊的移民飛船在太空中艱難地流浪,尋找適合定居的星球,所以物資供應非常短缺,生活艱苦,7000萬人左右,實行非常嚴苛的物資配給制度,除了承擔太空探索和維持飛船正常運轉的必需工種的工人外,其他人不得不在休眠倉中沉睡,以最大限度節省資源,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飛船的計算機系統中建造有巨大的虛擬城市,供這些人生活在夢境中。

2、軍政府時代(從韓烈發動政變到星艦聯盟初具雛形的時代):生活物資已經不像流放者兄弟會時代那樣緊缺,人口5億左右,但由於韓烈決心推動星艦建造,大量的物資被用於建造星艦,普通人的生活仍然艱苦。這個時代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大量的人為了建造星艦而付出生命;後期由於技術進步,不再用人命的犧牲來建造星艦,但卻導致了嚴重的失業問題,引發社會動蕩,社會分裂成幾大派別互相敵對。在熬過這個痛苦的轉型期後,社會逐漸穩定,物資配給制度結束,重新建立起類似地球時代的社會、經濟結構。

3、聯盟內戰時代(最高科學院統治時代):很多科學家為了有足夠高的智力和足夠漫長的生命來鑽研那些複雜的科學研究,選擇了改造自己的身體,成為智力和生命都超越普通人的特殊生命體,他們和普通人的差異越來越大,互相之間的鴻溝和誤解也越來越深,普通人已經無法理解他們的超級科技,普通人分裂成兩大陣營:一方無條件膜拜、盲從和信任這些科學家,把他們視為神祗;另一方則對這些幾乎不能再算是傳統人類的科學家懷著各種懷疑和恐懼,兩大陣營的敵對很快引發了慘烈的內戰。這時的星艦聯盟最高執政官只是盲從附和的應聲蟲,對局勢沒有任何掌控力。這場內戰沒有贏家,最後以最高科學院出走(前往普通人無法到達的更高維度的宇宙)、星艦聯盟科技停滯為結局。

4、聯盟政府時代:對普通百姓而言,這是一個和平、幸福的時代,科技、社會、文化等和地球時代類似,但是要富足得多。同時,這也是一個不同群體之間相互脫節的時代。對普通人而言,他們眼中的生活就是「平靜的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只有少數人才意識到,這個世界的科技已經徹底停滯,星艦聯盟實質上已經淪為一個三流文明,只是背後有最高科學院撐著才能躋身超一流的行列,聯盟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極力巴結、討好最高科學院,從他們手中購買一些先進飛船,維持星艦聯盟貌似強大的形象,任何試圖揭破星艦聯盟這層國王的新衣的外星文明都會被星艦聯盟無情地摧毀。

文化(以聯盟紀元5000年時為準)

在經歷了漫長的太空旅程之後,星艦聯盟在文化上出現了一種「復古」傾向(其實也是在科技長時間停滯之後,在文化上尋求心理安慰的結果,用古代帝國那種強大而又科技發展緩慢的時代孕育出來的文化來安慰自己),同時也是對失去地球故鄉、對故鄉傳統文化的懷念,表示不忘自己是地球人,這點在《在他鄉》中就體現得很明顯。

在星艦聯盟,冰冷的金屬朋克式建築屬於流放者兄弟會時期和星艦聯盟早期的「古代」建築文化風格,更貼近自然的小橋流水、青石路面、寬宅大院才是更讓人接受的文化風格(當然高樓大廈的現代城市也為數不少),而這些古典元素又是根植於科技超強的星艦上,那些婆娑樹影下的紅牆綠瓦古建築上頭的夜空經常會有巨型飛船掠過,巨大的浮空島嶼上那仙山一樣的古建築襯著下方非常先進的高架橋式快速公路也是常見的高科技和古典元素的混搭畫面。

即使是在最高科學院,這種科技與文化的反差也很有影響力,星艦系列重要的女主角之一,最高科學院的韓丹就偏愛漢服、二胡、茶之類的傳統文化,在未完成的《莉莉絲的夜歌》中的最後一個章節,就構思有3000年後,韓丹打著油紙傘,走在細雨連綿的仿古步行街上,偶遇自己後代的情節。

對這個世界來說,金銀珠寶、電子信息產品不算難得,只有那些嚴重依賴於環境跟地球生物圈極接近的條件下才能種植、製造出來的繅絲織品、珍品茶葉、竹筋紙傘才是地球文明獨有的奢侈品。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各人性格,星艦系列的另一個女主角秦薇月就喜歡追逐流行文化,對傳統元素毫不在意。

與其它地球人後裔的關係

兩個字:極差。

原因有下面幾個:

1、星艦聯盟的祖先是被作為罪犯流放的,在身份上已經被打下了「壞人」的烙印,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導致很多其他殖民星的地球人後裔對他們充滿偏見。

2、在流放者兄弟會時期,當他們被趕出太陽系後,沒有任何一顆地球人殖民星願意收留他們,導致他們只能踏上永無盡頭的流浪生活,不少人在流浪中遭遇各種危險而遇難,這段過節讓不少殖民星上的地球人後裔充滿憂慮,擔心星艦聯盟會清算舊帳。

3、類似沒落貴族對新貴的莫名仇恨,見不得曾經顛沛流離的流放者兄弟會變成風光無限的星艦聯盟。

4、由於星艦聯盟用戴森球體隱藏了自己的行蹤,其它地球人後裔遇到困難時,很難向他們求助,偏偏別人又認為強大的星艦聯盟有義務幫他們,每次捅了簍子而星艦聯盟又來不及給他們收拾殘局時,仇恨就又深了一分(升米恩鬥米仇)。

家族

相關焦點

  • 《魔獸世界》7.2新事件殲星艦殲滅戰
    導 讀 在魔獸世界PTR最新的補丁上線了一個叫做Sentinax Beacon的事件,譯為殲星艦殲滅戰,
  • 魔獸世界7.2新事件殲星艦殲滅戰攻略
    魔獸世界7.2新事件殲星艦殲滅戰需要注意什麼?不少玩家還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魔獸世界7.2新事件殲星艦殲滅戰攻略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新書速遞|實力科幻作家羅隆翔「閉關」數年推出《星艦聯盟》系列
    各部作品除了各成單元之外,也在《星艦聯盟》編年史的脈絡中串聯成整個體系。可以說, 《星艦聯盟》的世界格局十分宏大,堪稱一部全新的文明流浪史。 與《流浪地球》依然聚焦於「地球為主體」的世界觀不同,《星艦聯盟》系列將目光放到了更為浩瀚的宇宙世界。可以說,作者儘管創作了不同風格和類型的章節,但所講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都與《星艦聯盟》的世界格局十分契合。
  • 王牌星艦
    王牌星艦是一款非常高科技的策略類遊戲,在這個遊戲中有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玩法,還有非常多的武器裝備可以讓玩家去隨意地使用,參與到精彩的戰鬥中打敗更多的對手,在副本任務中也可以去進行的挑戰,開始激情的對決廝殺,玩家不斷地通過豐富多彩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戰鬥力,對敵人造成更大強大的傷害。
  • 星艦權威指南:星艦與獵鷹9,有哪些新功能和改進之處?(一)
    星艦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提出了最大的挑戰:一款可完全且快速重複使用的超重型運載火箭,能夠將150噸重物送入低地球軌道。這比土星五號的負載更大,並且可以完全重複使用! 但是,星艦的目標遠遠超出了地球軌道。該火箭將是第一個將人類帶去火星並返回的系統。 為了實現使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的目標,SpaceX必須採用一系列新技術,開發新材料並建造有史以來最先進的火箭發動機。
  • spacex星艦再次試飛成功!有人稱星艦成功後已無需其他火箭
    Spacex公司今早使用星艦SN6再次成功進行150米跳躍飛行!spacex的星艦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超重型獵鷹火箭,也就是星艦的一級;第二部分就是我們常說的星艦,也就是星艦的第二級。第一級主要任務是將第二級送到地球軌道,第二級則是進行星際飛行及重返大氣層。
  • 星艦SN9和星艦SN10同時矗立在發射臺
    這段視頻中,SpaceX將星艦SN10置於Pad A,星艦SN9位於Pad B,視頻來自NSF。
  • Spacex星艦終獲得世界航天界的認可,拿到NASA載人登月計劃合同
    >這次載人登月中,星艦入選,反應了NASA對於載人登月活動的可靠性、低成本及可持續性的渴望。星艦雖然相對阿波羅登月的傳統方式有很大的變革,具有更高的靈活性、低成本和重複利用。與阿波羅方式相比,只需要把星艦送到地球軌道,並在地球軌道上重新加滿燃料,就可以直接前往月球,不需要指揮艙、登月艙這些傳統的裝置,可以通過垂直起降的方式自主往返月球和軌道站之間。
  • 馬斯克的星艦「爆」了
    SpaceX創始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透露,可能會放棄修復MK1原型機,此後直接進行MK3的設計,馬斯克還曾希望該星艦能搭載100人。20日,專注於報導SpaceX等航天新聞的Space.com稱,SpaceX的第一艘全尺寸星際飛船——星艦MK1原型機在德克薩斯州南部進行了一次低溫壓力測試,不鏽鋼機體的星艦MK-1出現異常,頂罩被崩飛。
  • 影響的不僅僅是科學《星艦迷航》勇敢前行50年
    幾次暫停製作之後,《星艦迷航》獲得了小眾經典的地位,同時塑造了進取號星艦上一批在艦長詹姆斯T柯克(威廉夏特納飾演)領導下無可比擬的船員形象。《星艦迷航》獲得聯播,誕生了6套系列劇集,一直播放到2005年;系列中還包括了13部電影,其中《星艦迷航:超越星辰》在2016年7月上映。
  • 送給科幻迷的新年好禮,博峰文化《星艦聯盟》典藏版火熱上架京東
    作為一部長篇銀河系科幻史詩,《星艦聯盟》堪稱中國太空歌劇的奠基之作。整個《星艦聯盟》系列圖書分五冊,由《偃師千乘》、《莉莉絲的夜歌》、《在他鄉》、《以前的黃昏》、《星濤流年》組成故事系列。各部作品除了各成單元之外,也在《星艦聯盟》編年史的脈絡中串聯成整個體系。
  • 星艦9試飛!
    億萬富翁,特斯拉創始人,矽谷鋼鐵俠,外星人…… 伊隆 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有可能在當地時間本周二在德州的Boca Chica的基地進行星艦9的試飛
  • SpaceX星艦原型機著陸時爆炸,馬斯克:任務成功
    (觀察者網 訊)經歷兩次緊急中止後,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最新飛船「星艦」(Starship)SN-8原型機於當地時間12月9日進行了試飛。但由於燃料箱壓力低,「星艦」在著陸時爆炸,現場爆發巨大火球。
  • SpaceX星艦原型機著陸時爆炸,馬斯克:任務成功
    (觀察者網 訊)經歷兩次緊急中止後,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最新飛船「星艦」(Starship)SN-8原型機於當地時間12月9日進行了試飛。但由於燃料箱壓力低,「星艦」在著陸時爆炸,現場爆發巨大火球。
  • 星艦SN6完成跳躍測試,星艦SN7.1正進行測試前期準備
    Space X星艦SN6飛船在北京時間9月4凌晨1:47在博卡奇卡測試場完成150米跳躍飛行測試。星艦SN6測試時間快而平穩,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裡,星艦SN6飛船底部的一臺猛禽發動機點火工作,將星艦主體抬升到150米高度隨後並平穩降落在地面,此次星艦SN6的飛行姿態看起來比
  • 星艦本身不能飛出大氣,助推星艦的超重型火箭開始製造
    為了完成這樣的目標,馬斯克建立了SpaceX,專注於將大量人類低成本送往火星,實現這個目標的交通工具就是星艦(Starship)。很多人對星艦存在誤解,以為只靠星艦就能飛出大氣,實際上它辦不到。星艦是一個載人或者載貨的平臺,有一定飛行能力,但不足以擺脫地球引力。為了將它送往月球或者火星需要一個助推器,也可以說是火箭的第一級,被稱作超重型火箭。火箭第一級在下,星艦在上,在地面上時第一級點火,將星艦送到一定高度,第一級與星艦分離,星艦再點火飛往月球或者火星。
  • 美國將啟動百年星艦計劃
    2010年,NASA提出「百年星艦」宇宙探索計劃,旨在未來一百年內,探尋到一個商業模式,開發出成熟的長距離載人宇宙方案。  據英國《每日郵報》9日報導,這一計劃終於在兩年後找到了贊助商。7日,「百年星艦」計劃獲得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並得到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資助。9月13日,相關人員將在休斯敦舉行研討會,正式開啟這一龐大項目。
  • 星艦揭幕之後,前往火星,還有多遠?
    因此,星艦隻需要很少量的玻璃狀隔熱層。不鏽鋼的另一個優點是成本低。對於一個自掏腰包製造星艦、還想要製造很多艘星艦的公司來說,低成本非常重要。他說,碳纖維材料一噸就要花費13萬美元,而一噸不鏽鋼只需要2500美元。據天文在線報導,馬斯克認為:「使用不鏽鋼使我們到目前為止在設計上做出的最成功的決策。
  • spaceX~星艦(Star ship)用途
    星艦是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試驗階段飛船,材質是不鏽鋼,為了在耐熱和強度上找到平衡點,而星艦發射時放在火箭上面段,飛高了,下面級燃料用完,下面級靠空氣動力學飛回去,星艦自己繼續送人和貨物到空間站或者行星,重複使用。自己即是整流罩又是飛船,不同於太空梭掛在一邊,星艦重在上面。
  • 新書預告|致敬流浪地球,《星艦聯盟》系列全五冊11月正式上市
    玉林科幻作家羅隆翔「閉關」數年,創作了一系列格局宏大、內容精彩紛呈的科幻著作,組成一套五本的《星艦聯盟》,將在11月由博峰文化、微像文化與萬榮出版社合作強勢推出。 《星艦聯盟》系列由《星艦聯盟:在他鄉》《星艦聯盟:以前的黃昏》《星艦聯盟:偃師千乘》《星艦聯盟:星濤流年》《星艦聯盟:莉莉絲的夜歌》五部組成,描述了當地球失守,機器人叛軍全面奪取統治旗幟,人類僅存星星之火,遠離地球故鄉,白手起家仍能創造新的流浪文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