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伊隆·馬斯克為他的巨型星艦樣品揭幕,並且說不久之後就可以升空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特斯拉公司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在德克薩斯州的博卡奇卡村為巨大的太空交通工具「星艦」MK1型樣品揭幕,並且宣告這款載具在不久後即可發射升空。
攝影:洛倫·埃利奧特。圖源:Getty Images
據《紐約時報》報導,馬斯克稱,在這之後,這款高164英尺(約合公制50米)、重200噸的星艦樣品將進行一次無人試飛。在這次實驗中,星艦將會升空12英裡(約合公制19千米),之後完好無損地降落在地面上。馬斯克告訴天文在線:「這將會是一次史詩般的升空和返回。」
伊隆·馬斯克在揭幕現場。攝影:洛倫·埃利奧特。圖源:Getty Images
這款樣品當天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獨創的隼1號火箭共同亮相。製成這款樣品的材料是不鏽鋼,而非碳複合材料或者鋁基材料。天文在線指出,這種材料讓它可以用比較低的成本獲得「非凡的熱學屬性」:
301型不鏽鋼在極低的溫度下不會變脆,而在重新進入大氣層產生的極高的溫度中,只要溫度不超過1500攝氏度,它就不會融化。因此,星艦隻需要很少量的玻璃狀隔熱層。
不鏽鋼的另一個優點是成本低。對於一個自掏腰包製造星艦、還想要製造很多艘星艦的公司來說,低成本非常重要。他說,碳纖維材料一噸就要花費13萬美元,而一噸不鏽鋼只需要2500美元。
據天文在線報導,馬斯克認為:「使用不鏽鋼使我們到目前為止在設計上做出的最成功的決策。它容易焊接,可以適應多種天氣。說實話,我真要愛上不鏽鋼了。」
2019年9月29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推特上發布了這樣的消息:「11年前的今天,我們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發射升空任務。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完成了78次發射,並且研製出了世界上僅有的運作中的可多次利用的軌道級火箭和飛船——它可以發射進入太空、返回地球、並再次升空。」
馬斯克也在推特上發布了分別註明「正在運載」和「吊裝星艦下半部」的照片。
「正在運載」。圖源:Twitter
「吊裝星艦下半部」。圖源:Twitter
人們已經習慣了馬斯克宣稱一些天馬行空的事,比如星艦最終將會載著人類的第一批殖民者前往火星。他說進一步完善後的星艦將會配備一座超重力增壓平臺,這會將火箭的高度升高到387英尺(約合公制118米),並且讓它的運載量增加到22萬磅(約合公制100噸)。六個月後,這些工作完成了,星艦就可以進行軌道飛行。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馬斯克還補充說,星艦「很可能明年就會載人飛行」。報導稱,星艦看上去並無不妥之處,但是它的商業模型似乎不可靠,因為對於絕大多數的商業行為來說,這個火箭實在是太大了:
專家認為,星艦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它不違背物理學定律,也不需要填補不可逾越的技術缺陷。畢竟星艦用到的許多設想在幾十年前就有人研究過了,只是現在才建造出來。
遠比技術問題更讓專家們困惑的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如何利用星艦賺錢。馬斯克自己也承認,和發射衛星用到的平臺相比,星艦實在是大得多。
目前,馬斯克不得不承認,星艦可以填補的商業市場空間並不大——「沒有什麼和星艦密切相關的市場需求」。
星艦可能的用處在於建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網際網路衛星網絡(天文學家擔心,這項計劃可能干擾科學研究、製造太空垃圾),也有可能用在極為昂貴的國際間旅行中。天文在線稱,馬斯克告訴他們,星艦可以在30分鐘內從紐約到達東京,「實際上就是一發洲際彈道飛彈。沒有什麼能比洲際彈道飛彈更快了。星艦隻是去掉了核彈的部分、增加了著陸裝置。」
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頻道的報導,馬斯克還說:「對於任何在無人涉足的領地上的探索,我們都很難做出精確到預測。但是我確實認為進展會非常快。」
博卡奇卡村的星艦樣品和火箭。圖源:Reuters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稱,馬斯克還預測,長期看來,星艦的成本將會低於最初的估測,「更接近二三十億,遠低於一百億美元。」 「飛船可以多次使用,這一點非常關鍵,」他補充說,「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無論是飛機還是汽車、馬、自行車——都是可以多次使用的。如果一輛車只能用一次,那就幾乎沒人花得起開車的錢了。所以我們最關鍵也最需要的突破就是可以迅速投入多次使用的軌道火箭。」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行政長官吉姆·布裡登斯泰恩對此並沒有這麼熱衷。他在一條推特中明確地提到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馬斯克,建議這家公司應該轉而關注已經多次延遲的商業航行人員發展計劃。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載人項目和它的競爭對手波音公司的CST-100星際航線計劃一樣,都有意取代已經退役的太空梭,但是前者已經比原計劃延遲數年了;一艘龍飛船在2019年4月爆炸,儘管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後來查清了原因所在。
C201型龍飛船。圖源:NASA
布裡登斯泰恩寫道:「我很期待看到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布的公告。同時,商業航行人員計劃已經推遲好幾年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希望這家公司可以用同樣的熱情來關注美國的納稅人投資的項目。現在是給予他們回報的時候了。」而馬斯克一方否認星艦項目中的工作對龍飛船計劃的進程產生了任何幹擾(儘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總檢察長和前任副行政長官洛麗·加弗都認為龍飛船計劃推遲是因為資金短缺)。
馬斯克說,在五六個月之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會製造出更多臺星艦,同時將會不斷增加火箭引擎的產量,預計在2020年可以達到每天一臺。
根據紐約人民廣播電臺的報導,馬斯克稱:「我們將會以太空級別的標準瘋狂地生產飛船。」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Tom McKay- X. Liu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