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馬斯克的「星艦」:三年內搭載乘客進入太空

2020-10-09 新浪探索

伊隆·馬斯克提出了一個確保人類長期生存的計劃——我們必須成為一個擁有太空文明的星際物種

  伊隆·馬斯克提出了一個確保人類長期生存的計劃——我們必須成為一個擁有太空文明的星際物種。這位特斯拉和SpaceX的執行長在擔任播客「Sway」的嘉賓時,透露了下一代發射載具「星艦」(Starship)的細節,以及一些人類未來「暗淡的前景」。

  馬斯克指出,「太陽最終會膨脹併吞沒地球」,因此人類需要前往火星。他表示,這肯定會發生,但不會很快發生。這位億萬富翁還指出,SpaceX的可重複使用「星艦」將是把他的計劃變成現實的關鍵,其設計用途之一便是執行火星任務,包括作為貨船和載人太空船。他認為,人類在未來兩年內就可以乘坐火箭飛行。

  英國華威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太陽膨脹併吞噬地球的情況的確會發生,但至少在60億年內,太陽的生命還不會走到盡頭。

  多年來,馬斯克一直希望能徵服火星,他也從不怯於透露自己的計劃。將這一夢想變為現實的關鍵是SpaceX公司的大型火箭——「星艦」。該火箭一直在該公司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博卡奇卡基地進行測試和建造。

伊隆·馬斯克還指出,SpaceX的可重複使用「星艦」火箭將是把他的計劃變成現實的關鍵。

  「我認為我們將在明年的某個時候發射星艦,應該是8月左右。我們將在無人的自動模式下運行,」馬斯克說,「我認為兩年後進行載人飛行應該是安全的,三年後就絕對可以。」

  當被問及是否計劃搭乘該火箭旅行時,馬斯克表示自己沒有考慮過,但並不排除這種可能。此前馬斯克曾提出,SpaceX需要在9年時間內生產1000枚星艦,才能將100萬人送往火星。他表示自己的公司正在實現這一目標。

  「我們可以降低太空成本,為納稅人節省了很多金錢,」馬斯克說,「我們正在推進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發射技術。可重複使用對進入太空非常重要。將火箭作為消耗品其實有些愚蠢。你建造了一臺不可思議的機器,它最後卻墜入海洋,只在海底留下碎片。這簡直瘋了。」

目前的太空遊戲中還有其他很多玩家,包括擁有私人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亞馬遜公司創始人

  目前的太空遊戲中還有其他很多玩家,包括擁有私人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目前,藍色起源和SpaceX公司正在互相競爭,試圖用他們的飛船將下一個人類送上月球,並成為第一個將遊客送入太空的公司。

  另一方面,馬斯克和貝索斯也都著眼於人類的長期生存,儘管他們對如何確保人類的延續有不同的想法。馬斯克把移居到不同的星球作為首要任務,貝索斯則設想人類進入大型空間站。「但無論如何,如果你有先進的火箭,你就可以決定是要生活在空間站上,還是生活在火星上,」馬斯克說,「現在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我們甚至不能回到月球。」

  「我認為這有點可悲,我們能夠在1969年登上月球,但現在已經是2020年,我們甚至都不能重返月球。我們當然希望確保文明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他繼續說道,「我有點擔心,我們正在放慢進步的速度,我們正在放慢改變的速度,我們正在變老。」

  馬斯克於2019年公布了第一艘「星艦」的原型,其主要目標便是將人類送上火星。他原計劃在今年3月進行該火箭的低軌道升空飛行,並在2020年年底實現載人升空。不過,自2019年以來,「星艦」計劃經歷了一些波折,馬斯克也在本月早些時候的另一次採訪中提到了這一點。

  「我希望我們能做很多次飛行,」馬斯克說,「一開始的型號可能行不通。這是一個未知的領域。還沒有人製造過可以完全重複使用的軌道火箭。所以僅僅做到這一點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伊隆·馬斯克的「BFR」是什麼?

SpaceX公司的「星艦」將部分重複使用,並有能力直接從地球飛到火星

  早在2005年,SpaceX就將「BFR」作為計劃中超重型火箭的名稱。2016年,SpaceX公布了12米直徑的設計,並將整個系統稱為「行星際運輸系統」(ITS)。2017年,SpaceX公布了9米直徑的新設計,該火箭改回了「BFR」,SpaceX的總裁格溫·肖特維爾表示其全稱是「大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但伊隆·馬斯克曾解釋,他是從遊戲《毀滅戰士》中的BFG武器獲得了靈感,而該武器的名稱是「Big Fucking Gun」,所以BFR偶爾也被媒體稱為「Big Fucking Rocket」。

  這位SpaceX公司執行長表示,這枚火箭將在2022年首次前往火星,只攜帶貨物,然後在2024年進行載人飛行。他還指出,SpaceX公司的其他產品將被「拆解」,以支付發射費用。

  SpaceX公司的「星艦」將部分重複使用,並有能力直接從地球飛到火星。馬斯克相信,該火箭一旦建成,還可以用於地球上的旅行,乘客可以在一小時內到達地球上任何地方。(任天)

相關焦點

  • 伊隆·馬斯克的「星艦」:三年內搭載乘客進入太空
    ,伊隆·馬斯克提出了一個確保人類長期生存的計劃——我們必須成為一個擁有太空文明的星際物種。這位億萬富翁還指出,SpaceX的可重複使用「星艦」將是把他的計劃變成現實的關鍵,其設計用途之一便是執行火星任務,包括作為貨船和載人太空船。他認為,人類在未來兩年內就可以乘坐火箭飛行。英國華威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太陽膨脹併吞噬地球的情況的確會發生,但至少在60億年內,太陽的生命還不會走到盡頭。多年來,馬斯克一直希望能徵服火星,他也從不怯於透露自己的計劃。
  • SpaceX「星艦」計劃2年內試飛
    或許有人還記得矽谷「鋼鐵俠」伊隆·馬斯克在2017年第68屆國際宇航大會上所展露的雄心壯志。乘坐SpaceX旗下「星艦(Starship)」,以27000公裡的最高時速飛行,乘客在紐約時間早間7點出發,僅需39分鐘就可以跨越11897公裡的距離,在上海落地。
  • 技術狂人伊隆·馬斯克系列:馬斯克的太空火星殖民夢想終將實現
    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想探索太空,做太空人的夢想。時至今日,你還在為夢想奮鬥嗎? 你是否有想過,或許在不久將來,真的可能實現移民太空的夢想。他,就是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馬斯克兒時就有一個想移民外星的夢想
  • 星艦揭幕之後,前往火星,還有多遠?
    伊隆·馬斯克為他的巨型星艦樣品揭幕,並且說不久之後就可以升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特斯拉公司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在德克薩斯州的博卡奇卡村為巨大的太空交通工具「星艦」MK1型樣品揭幕,並且宣告這款載具在不久後即可發射升空。
  • 馬斯克的星艦「爆」了
    【文/觀察者網 龍玥】當地時間11月20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航天飛船——星艦(Starship)MK1原型機,在進行地面測試時發生機身破裂,並噴發出大量氣體,硬體四處飛射。SpaceX發言人稱,該測試沒有導致人員受傷,不是嚴重的挫折。
  • Space X發布星艦 預計2024年載人登陸火星
    新京報訊(記者 陸一夫)北京時間9月29日,美國商業航天公司Space X首次發布「星艦」Starship,該飛船未來將搭載人類登陸火星。Starship高度118米,其中飛船高50米,預計可以搭載多達100人進行長時間的太空飛行。
  • SpaceX首次試飛「星艦」,將承載100人進入太空
    ——人類殖民太空的關鍵?星艦是目前載貨能力最強的開發中火箭,SpaceX表示,星艦將成為人類殖民太空的關鍵,每次可以攜帶100人進入太空,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突破。星艦改變了絕大多數太空飛行器只有一個小窗口的不便,星艦內部空間存在較大的玻璃窗,能夠觀看更加廣闊的宇宙空間。
  • SpaceX「星艦」衝擊18公裡,人類殖民太空還需要多久
    「星艦」,是人類殖民太空的關鍵希望,配備至少30個猛禽發動機的星艦,將攜帶100人左右前往月球或火星,未來還有可能前往更加遙遠的深空。星艦的高度在50米左右,由於其體型巨大,空間充足,也被稱之為「超級重型」運載火箭,為了讓太空殖民經濟可行,所有的星艦都被設計成可快速重複使用,就像是太空的「航班」。
  • 搖籃中的SpaceX星艦飛船 即將蹣跚起航
    SpaceX還表示,搭載猛禽發動機的星艦飛船能夠「以比目前獵鷹火箭更低的單次發射成本」將衛星送入軌道。星艦飛船還可以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月球和火星。當SpaceX為星艦飛船增加空間燃料補給能力後,其能向月球或火星表面運送多達100噸的有效載荷,或者運載100人進行長時間星際旅行。馬斯克表示,星艦飛船還可以將圍繞地球的洲際飛行從數個小時縮短到幾分鐘。
  • 當年「神舟」四號遨遊太空,搭載過哪些「神秘乘客」?
    那麼,沒有載人的飛船上到底搭載了哪些「神秘乘客」? 「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內坐著的這兩個「模擬人」,擔負著考核飛船艙內環境的適人性任務。「神舟」四號飛船實時傳回的各項數據表明:「模擬人」提供的生理信號和代謝指標正常,飛船安全滿足載人飛行的醫學要求。 「模擬人」為何受到如此關注?因為它是飛船從無人到有人狀態轉變的最關鍵的一個支持系統。
  • 未來已來:詳解馬斯克「星艦飛船」和近期太空計劃
    「這是我見過的最鼓舞人心的事情,」馬斯克站在星艦飛船Mk1原型宇宙飛船前說。「我要感謝SpaceX團隊、供應商以及博卡奇卡和布朗斯維爾的所有人。感謝你們的支持,感謝這麼棒的團隊做出這麼棒的工作,建造了這麼棒的太空飛行器。」9月28日也是SpaceX公司火箭首次進入軌道的11周年紀念日。在概述了SpaceX的歷史之後,黑色著裝的馬斯克介紹了星艦飛船的細節。
  • 網友調侃星艦SN9因目睹SN8原型在測試期間爆炸而「嚇癱在一旁」
    私營航天企業 SpaceX 在自家「星艦」系列原型的開發上採用了快速迭代的策略,本周的新進展是對 SN8 展開了簡短的發射測試。測試開啟前,伊隆·馬斯克就迫不及待地在 Twitter 上分享了矗立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發射臺架上的星艦 SN8 號原型火箭。
  • SpaceX獲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許可:執飛星艦飛船原型機
    快訊 | 詳情 SpaceX獲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許可:執飛星艦飛船原型機 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的飛行許可,可以執飛星艦(Starship
  • 原型機測試全部失敗 馬斯克要求加快星艦火箭的研發速度
    5 月 30 日,他的航天公司將兩名 NASA 太空人送入太空,這是 SpaceX 公司具有歷史意義的首次發射,也是美國太空計劃向前邁出的關鍵一步。SpaceX 公司的獵鷹 9 號火箭和船員龍太空艙將太空人送往軌道和國際空間站。
  • 馬斯克的SpaceX星艦:具體是什麼樣的?
    馬斯克的SpaceX星艦(SpaceX Starship),又稱:星際飛船,是由SpaceX推出的下一代發射載具,這一概念於2017年9月由伊隆·馬斯克正式公布。SpaceX一直在其位於德州南部的工廠開發一系列星艦原型,如圖所示在德州南部的博卡奇卡(Boca Chica)的星艦原型,星艦將是一種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能夠將多達100人運送到紅色星球,這可能會改變太空旅行的規則。2016年,馬斯克在墨西哥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概述了他的理論依據:「歷史將沿著兩個方向分叉。一條路是我們永遠留在地球上,然後最終會滅絕。」
  • 最大規模的載人飛船:SpaceX首批星際飛船乘客可乘坐一百人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首批星際飛船乘客將在2023年1月份開始繞月之旅,此次繞月之旅將持續一周時間。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成為SpaceX籤約的第一位繞月飛行太空乘客。
  • 馬斯克「恭喜」SpaceX 星艦爆炸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火星火箭「星艦」(Starship)昨日進行試飛,起飛6分鐘後,星艦在落地時發生爆炸,價值2.16億美元的星艦原型瞬間燒成一團火球。作為馬斯克挑戰載人航天的重要基石,星艦自誕生以來,已經歷過多次試驗,甚至失敗,直至如今SN8爆炸。
  • 「神八」「太空乘客」有遼寧6個生物菌種
    「神八」「太空乘客」有遼寧6個生物菌種   「神八」「太空乘客」有遼寧6個生物菌種
  • 《三體》中的這些太空星艦,你都了解它們名字的寓意嗎
    在地球與三體對抗的過程中,儘管前期人類明知在科技被智子封鎖的情況下,地球人不是三體人的對手,但還是沒有放棄,並組建了太空軍。太空軍以一個獨立的軍隊國家的形式存在,主要由亞洲、歐洲和北美三個分部組成,總共擁有2022條星艦。
  • 星艦世界閱讀指南——星艦世界編年史
    2、星艦聯盟的體積:大概綿延2-4個光年,沒有固定外形,看星艦聯盟的星艦群以什麼形式排列而定。在大多數時候,如果星艦聯盟暫時不在太空中移動的話,會盤成盤狀像一個迷你的銀河系一樣緩緩自轉。3、人口:500億左右,這數量已經龐大到沒法在任何行星上定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