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神舟」四號遨遊太空,搭載過哪些「神秘乘客」?

2020-12-07 騰訊網

2002年12月30日凌晨,「神舟」四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整船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6天零18小時,環繞地球108圈後,返回艙1月5日晚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準確著陸。

「神舟」四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樣無人飛船,除沒有載人外,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完全一致。「神舟」四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和返回,表明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技術日臻成熟,為最終實現載人飛行奠定了堅實基礎。那麼,沒有載人的飛船上到底搭載了哪些「神秘乘客」?

帶了兩個「模擬人」上天

兩名面帶微笑的「模擬人」在眾多新聞媒體頻頻閃爍的鎂光燈中,搭乘我國「神舟」四號飛船開始了他們的航天旅行,並隨飛船安全返回地面。

「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內坐著的這兩個「模擬人」,擔負著考核飛船艙內環境的適人性任務。「神舟」四號飛船實時傳回的各項數據表明:「模擬人」提供的生理信號和代謝指標正常,飛船安全滿足載人飛行的醫學要求。

「模擬人」為何受到如此關注?因為它是飛船從無人到有人狀態轉變的最關鍵的一個支持系統。「模擬人」,即擬人載荷系統,是在特殊的空間環境條件下模擬人體的相關功能,例如人體的耗氧、產熱等各項生理指標,用來定量考核飛船的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醫學監督系統和飛船的相關系統的功能。它的成功研製為實現載人飛行提供了可靠保證。

獲得多項實驗數據

「神舟」四號飛船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趙光恆介紹,「神舟」四號飛船上裝有實驗設備52件,其中返回艙15件、軌道艙20件、附加段17件。這52件設備中,有33件是頭一次上星,有19件設備曾經上過「神舟」二號和「神舟」三號衛星。

微波遙感———比「相機」更靈活的觀測手段

多模態微波遙感器是這次衛星上的一個「大件」,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試驗設備。「神舟」四號飛船裝載的多模態微波遙感器是由我國自己設計的,這次首次上天進行試驗,它包括微波輻射計、微波高度計、微波散射計三個部分,三部分各司其職,能夠綜合觀測到更豐富的信息。

精密定軌———確定飛船自己的位置

「精密定軌實驗主要是為了配合微波遙感探測器中的高度計。比如,要通過高度計輻射回來的電磁波信號計算海平面的高度,首先要確定飛船自己是多高。」「神舟」四號飛船的精密定軌採用多種手段,包括船載GPS、雷射反射器和無線電應答機。

空間環境監測———繪製太空「安全示意圖」

空間環境及其變化是載人航天十分關注的問題,關乎載人太空飛行器和航天員的安全。「神舟」飛船第四次飛行試驗應用任務中安排了綜合性空間環境的監測。「神舟」四號飛船除了繼續進行高層大氣探測,同時還配置了對航天員和飛船安全至關重要的高能輻射、低能輻射探測,實時監測飛船軌道空間的各種環境參數,為航天員和飛船的安全防護提供重要依據。

微重力流體物理實驗———看一滴油在太空中如何運動

流體物理學研究是微重力科學的重點領域,「神舟」四號飛船進行的這項實驗,研究在太空失重狀態下,流體包括液體、汽體等平衡與運動的規律看一滴油在太空中如何流動、如何維持平衡等。

還有這些「小傢伙」

紫花苜蓿:退耕還草作貢獻

紫花苜蓿只是一種草,飼草,即為牲畜提供飼料的草。種上這樣的草,牲畜就可以改放養為圈養,起到保護植被的作用,有利於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政策的實施,對保護生態環境意義重大。正是紫花苜蓿的這些特殊性,其種子才會光榮地被科學家選中,當上了驕傲的太空乘客。

紅豆杉·紫杉醇:抗癌治病少不了

世界公認的抗癌新藥紫杉醇需要從紅豆杉中提取,因此,如何人工快速培育紅豆杉,是高效提取紫杉醇的有效方法。將幹種與菌種同時送上天,就是希望通過太空特殊環境的作用,培育生長周期快、紫杉醇含量高的良種紅豆杉,使其在抗癌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沙參·麻黃·五味子:初次登天為藥效

在「神舟」四號搭載的一批中藥種子裡,新面孔最多,像沙參、麻黃、人參、西洋參、五味子、刺五加、冬蟲夏草等,都是第一次上天,科學家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以此提高藥效與產量,造福人類。

據有關專家介紹,根據以往搭載的情況看,中藥在太空走一遭之後,其藥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前搭載過的板蘭根、杜仲等,都獲得了明顯的改變,效果大不一樣。

辣椒·玉米·西紅柿:反覆搭載為哪般

水稻、棉花、玉米、辣椒、西紅柿等等,這差不多是太空飛行器搭載的「常客」,為什麼要反覆搭載?經向專家了解得知,每次搭載的品種不同,搭載的單位也不同,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熟面孔。比如這次在「神舟四號」上搭載的辣椒,品種多達17個,西紅柿有五六種,黃瓜也有四五種。

海河傳媒中心出品

來源:綜合人民網、科技日報、解放軍報

整理:王彥淇

編輯:陳汝寧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在看」支持吧

相關焦點

  • 名家推薦 | 他的作品曾三次搭載神舟飛船遨遊太空
    從古至今有多少的藝術名家,他們的作品或者收藏在博物館中,或者保存在民間藏家手裡,但又有幾位藝術家有這樣的榮幸,讓自己的作品搭載著神舟飛船,遨遊在太空之中呢?九年前,「神舟八號」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滿載著中國人民的自豪
  • 揭秘神舟十一號的神秘乘客:含農作物、藥材種子等
    揭秘神舟十一號的神秘乘客:含農作物、藥材種子等 2016-11-23在軌飛行33天後,於本月18號順利返回,並帶回了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搭載的有關物品。  昨天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這些搭載在飛船上的「神秘乘客」究竟都是什麼?一起來了解!  神舟十一號搭載物品五花八門  下午3點,開艙儀式開始。
  • 神舟十一號搭載金立M6 中國智造閃耀太空
    原標題:神舟十一號搭載金立M6 中國智造閃耀太空 在經歷了33天的太空遨遊之後,神舟十一號飛船載著景海鵬、陳冬兩名航天員,已經成功返回祖國。很多人跟老冀一樣估計都會很好奇:除了WORD航天員之外,神舟十一號飛船還把哪些東東帶上了太空?
  • 神舟七號搭載的國旗落戶西藏
    9月30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搭載國旗捐贈儀式、航天員陳全科普講座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距離活動開始還有20分鐘,同學們就已按捺不住好奇的心,左瞧瞧右看看,熱烈地開始討論起來。一面「特別的國旗」上午10時,神舟七號飛船搭載國旗捐贈儀式正式開始。
  • 「超級抗原」搭載「飛船」連續四次太空育種實驗
    隨著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日前在內蒙古主著陸場安全著陸。返回艙搭載著瀋陽協合集團4個超級抗原生物菌種在太空遨遊半個月之後於7月3日回到瀋陽,這也是瀋陽協合集團繼搭載神舟七號、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飛船後,連續四次太空育種實驗。
  • ...搭載「胖五」火箭遨遊太空的野生花卉種子回來了!哪些種類?為啥...
    搭載「胖五」火箭遨遊太空的野生花卉種子回來了!哪些種類?為啥「上天」?6月20日我市搭載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胖五」)遨遊太空的79樣份、萬餘粒野生花卉種子返回大慶並交到所屬企業手中這些種子近期將進行播種今秋出苗明年市民有望看到「太空種子」
  • 「神八」「太空乘客」有遼寧6個生物菌種
    將來有可能在部分領域取代抗生素   記者侯永鋒報導 與「神舟八號」無人飛行器一起去遨遊太空的「乘客」中,唯一一批生物菌種———超級抗原,來自遼寧瀋陽。11月22日,瀋陽協合集團對外宣布,超級抗原搭載「神舟」系列飛船成功進入太空,進行了二次太空育種。本次搭載「神八」升空的6個菌種均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用於生物製藥的研發後,將來「有可能在部分領域取代抗生素」。   據介紹,6個超級抗原生物菌種中,有4個曾於2008年9月25日搭載「神舟七號」升入太空,在富含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微磁場的特殊環境中接受空間誘變育種。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升起了中國夢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熟的標誌,就像小孩子成長在標記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國航天的一個個新高度,標記在浩渺太空。從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飛船十次升空,載著夢想出發。
  • 河工大育種材料搭載神舟十一號開啟太空實驗旅程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天津10月17日電(記者張建新)17日,搭載有河北工業大學理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天津貝可爾科技有限公司育種材料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生物物理所繼神舟八號、神舟十號、實踐十號以及天宮二號之後的第五次太空搭載實驗。
  • 神舟四號飛船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飛船、神舟二號飛船、神舟三號飛船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飛船在太空成功地實施了太陽能帆板展開、軌道機動、姿態確定等數百個動作,成功實施變軌,並進行了兩次軌道維持。    「神舟」四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樣無人飛船,除沒有載人外,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完全一致。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
    「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這次發射,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圖)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神舟」一號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於次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神舟」二號飛船於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7天後成功返回地面。這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各種儀器設備性能穩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數據。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
  • 神舟五號搭載楊利偉,他聽到"敲窗"聲是什麼?飛船上有哪些東西
    目前,美國人的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探測器早已飛出了太陽系,美國人的地平線探測器還對冥王星進行了仔細的勘察,這些成就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遙遙領先的。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 神舟飛船採用三艙一段,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與國外第三代飛船相比,神舟飛船具有起點高、具備留軌利用能力等特點。
  • 神舟九號飛船
    ,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      技術改進    被稱為「改進型」飛船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與之前的神舟飛船相比,主要變化是配備了交會對接相關設備,飛船的軌道艙增加了前艙門,數據管理和控制的計算機功能更強大,太陽能帆板發電效率更高,回收艙進行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再設計。此外,飛船內部的環境設計也更為人性化,更好。
  • 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搭載兩名航天員 將對接天宮二號  據新華社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按流程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8月13日從北京空運至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
  • 宇宙飛船簡筆畫:中國神舟六號
    發射時間: 2005年10月12日9時0分0秒  發射火箭: 神箭--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584秒  返回時間: 10月17日凌晨4時32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四子王草原秋韻  飛行時間/圈數: 115小時32分鐘/飛行77圈
  • 國產手機第一次:金立 M6 隨神舟十一號飛船上太空
    11月23日消息,昨天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北京舉行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據悉,神舟十一號本次除了帶回大量科學實驗樣本外,還攜帶一款國產智慧型手機完成了33天的太空遨遊。
  • 神舟十一號出徵太空的各種英文表達(純乾貨,內附測試)
    小夥伴們可能還記得前不久天宮二號的成功發射,而北京時間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火箭起飛575秒後,船箭分離,約600秒後,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7時4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上過太空的大紅袍你了解嗎?
    12月19日下午15:00(明天),老武將在直播間帶大家去尋訪,上過太空的大紅袍專家團隊將嚴格按計劃,對跟隨「神州八號」上天的大紅袍種子,開展專題研究。2011年11月1至17日,搭載「神舟八號」飛船「遨遊太空
  • 追隨神舟飛船軌跡:神舟十一號邁入第四階段
    階段一:無人飛船  代表成員: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  神舟一號  發射時間: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運載火箭:長徵二號F  任務:環繞地球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