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還記得矽谷「鋼鐵俠」伊隆·馬斯克在2017年第68屆國際宇航大會上所展露的雄心壯志。
乘坐SpaceX旗下「星艦(Starship)」,以27000公裡的最高時速飛行,乘客在紐約時間早間7點出發,僅需39分鐘就可以跨越11897公裡的距離,在上海落地。
原本的長途航程被大大縮短,從東京到新加坡、從洛杉磯到多倫多、從曼谷到杜拜,所需飛行時間都不超過半小時。有了星艦,一小時之內,人們可以在地球上的任意兩個城市之間自由來去。
三年之後,當有人又一次翻出這個視頻,回憶起第一次觀看時的往昔歲月,馬斯克告訴他:這終將實現。
那麼,美夢什麼時候能夠成真?馬斯克又回答道:星艦正式商用之前會有多次試飛,首次全球「點對點」客運試飛或將在2到3年內進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SpaceX已經有所動作,目前正在招聘負責設計和建造離岸火箭發射設施的離岸運營工程師,工作地點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Brownsville,就在SpaceX位於得州博卡奇卡(Boca Chica)的火箭測試基地附近。
馬斯克還表示,為支持火星、月球和超音速環球飛行,SpaceX正在建造「浮動太空港」,為「巨無霸」星艦提供發射場進行發射和回收。
馬斯克的奇思妙想:打造世界最強火箭!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星艦,那就是:大!
根據SpaceX官網,有望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強大運載火箭」的星艦高達120米,直徑9米。相比之下,人們較為熟悉的Falcon 9僅僅是一個高70米、直徑3.7米的小娃娃。
按照馬斯克的設想,星艦主體包含兩大部分,其一是可以重複使用的第二級太空飛行器星艦,負責往返運載乘客和貨物,可搭載乘客100人,有效載荷能力超100噸。
其二是負責推動太空飛行器升空的第一級助推器超級重型(Super Heavy),預計總升空質量超過350萬千克。
上個月,馬斯克還在推特上透露,超級重型將裝配31個「猛禽(raptor)」引擎,並且分享了一張星艦火箭底部裝上引擎的照片。「猛禽」可以說是馬斯克的「秘密武器」,單臺推力高達2000千牛,而Falcon 9所使用的「梅林」引擎推力還不到1000千牛。
鑑於星艦身形巨大,負責承載這款火箭升空的「浮動太空港」自然也不能太小家子氣。
SpaceX此前預計,「浮動太空港」最少長300米,寬100米。由於高超音速飛行會帶來令人難以忍受的噪音,這一設施預計普遍離岸32千米,人們需要通過水下挖掘隧道才能進入。
為了確保穩定性,「浮動太空港」的重量預計將達到數萬噸甚至數十萬噸,面積比Falcon 9海上無人回收平臺要大10倍以上。另外,它將配備高達150米的龐大發射服務塔,幾乎相當於建造一幢摩天大樓。
這些誇張而驚人的設想看似遙不可及,但馬斯克已經敦促SpaceX員工將星艦視為頭等大事。
一心嚮往「火星移民」的馬斯克本就計劃要在2030年將1000名人類送上火星,到了2050年,登陸火星的人類數量則將達到100萬人。
為了達成這個大目標,他還必須實現一系列小目標——每年要建造100艘星艦,十年打造1000艘,1艘星艦平均每天3次航班,每次航班載荷超過100噸,每個人都有機會進行火星之旅。
有評論預計,由於星艦可以重複回收利用,發射成本大大降低,未來人們前往火星的票價或許只需要1200美元。馬斯克也稱,「只要他們願意,每個人都能去,沒有錢去火星的人會得到貸款」。
現在,人類站在2020年仰望未來,與馬斯克的豪言壯語相距僅有十年。這樣的夢想會實現嗎?我們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