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新會商室投入運行

2021-01-13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 通訊員齊丹報導 雲端數據觸手可及,海量數據秒級讀取,工作環境安靜無塵,預報氛圍高效集約……5月31日,中央氣象臺會商室天氣預報業務工作區改造完畢並投入業務運行。

  會商室不僅是中央氣象臺的核心工作區,也是全國天氣預報行業的品牌形象窗口。升級改造後的會商室處處體現創新理念和滿滿科技感。

  步入會商室正門,中央氣象臺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度全球GRAPES數值預報產品,六萬多個自動站數據,衛星、雷達等綜合監測產品,全國預警信號分布情況,全國天氣會商重點提示和應急信息,業務綜合運維監控平臺信息等通過多個屏幕映入眼帘。這是中央氣象臺的多源監測預報資料智能顯示平臺,它位於會商室中心位置,確保預報員在各自工位上都可對相關數據和業務流程進行實時監控。目前,該平臺不僅具備可視化、實時滾動更新等功能,也可對預報員進行智能提醒,確保預報預警信息不被遺漏。

  會商室還布設了中央氣象臺自主研發的觸控式、交互式、二三維一體化天氣監測預報系統——「智慧寰球」。該系統基於中央氣象臺MOAP框架,可對全球1天至10天,空間解析度10公裡(中國區域解析度可達5公裡)3小時間隔無縫隙智能網格預報產品進行可視化表達,並支持人機互動。

  藉助「雲桌面」預報業務系統,預報員不局限在指定工位就可隨時登錄所需平臺,完成相關業務工作。該系統通過網絡和機頂盒,為預報員雲端虛擬桌面,有效解決了主機過多、辦公空間有限、網絡資源緊缺等問題。

  此外,會商室還安裝了「天空之眼」實景天氣視頻採集系統。該系統對接全國實景天氣採集系統,由華風創新網絡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可對80多個國家氣象臺站和5A景區進行實時監控,使預報員能夠在會商室內掌握相關地區的天氣實景、實況,為預報提供最直觀參考。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9年6月4日一版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櫛風沐雨七十載 逐夢前行鑄輝煌——紀念中央氣象臺成立70周年
    1950年3月,中央氣象臺落地生根,開始走上了一條砥礪前行路。成立之初的中央氣象臺是一支約40人組成的隊伍,下設預報科、通信科、機要科、資料室、管理科及辦公室等科室。如今,中央氣象臺的業務觸角敏銳地感知來自各行業、各領域的需求,設立了天氣預報室、數值預報中心模式研發室、數值預報中心系統業務室、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生態和農業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環境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室、預報系統開放實驗室等10個業務處室,人才隊伍也壯大至363人。
  • 中央氣象臺:櫛風沐雨七十載 逐夢前行鑄輝煌-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1950年3月,中央氣象臺落地生根,開始走上了一條砥礪前行路。  成立之初的中央氣象臺是一支約40人組成的隊伍,下設預報科、通信科、機要科、資料室、管理科及辦公室等科室。如今,中央氣象臺的業務觸角敏銳地感知來自各行業、各領域的需求,設立了天氣預報室、數值預報中心模式研發室、數值預報中心系統業務室、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生態和農業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環境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室、預報系統開放實驗室等10個業務處室,人才隊伍也壯大至363人。  70年前,缺資料、缺設備、缺人才的客觀條件,讓準確預報未來天氣變化難上加難。
  • 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
    分管辦公室、計劃財務處;聯繫生態和農業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中國氣象局災害監測預警評估中心)和預報系統開放實驗室。分管業務科技處、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運行辦公室;聯繫天氣預報室、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室。
  • 湖南空管分局氣象臺預報室開展模擬中南航空天氣預報競賽活動
    通訊員吳佩報導:為了迎接第一屆中南航空天氣預報競賽,湖南空管分局氣象臺預報室於4月30日上午開展了一次模擬競賽活動,旨在讓預報員進一步熟悉比賽規則,儘早進入競賽狀態。此次模擬競賽內容包括預報5月1-7日廣州、武漢、海口三個機場發生雷雨的具體時間段,競賽結果採用TS評分。
  • 中央氣象臺啟動定量降水預報極大值預報業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寅報導 4月15日,中央氣象臺啟動了在定量降水預報產品中預報並標註雨區中心極大值的工作。此項業務在2014年主汛期到來之前開展,將有效提升中央氣象臺定量降水預報的精細化水平,有針對性地滿足用戶需求,並為決策服務和專業化氣象預報等提供參考。
  • 吉林空管分局氣象臺設備室凍雨天氣除冰護航
    中國民航網通訊員 宋宇寧 報導:近日受極端冰雪天氣影響,機場跑道旁氣象設備出現冰凍情況,吉林空管分局氣象臺設備室為保障航班正常運行,為航空用戶提供精確氣象數值,連夜組織線上動員會議並成立除冰小組。 作業當天,設備室除冰小組穿好工作服,攜帶除冰鏟、除冰劑,梯子等工具,驅車前往外場設備安放地點。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析春運天氣
    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工馬傑和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高工姚鳴明。  專家: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工 馬傑  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高工 姚鳴明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佳 王若嘉 新華網記者 郝多
  • 海南空管分局氣象臺觀測室開展報文應急處置研討會
    為梳理和完善氣象報文應急處置預案,切實提升預防報文「遲錯漏」事件處置能力,2019年7月18日,海南空管分局氣象臺觀測室開展案例分析會,針對近期「航空氣象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報文發布時間與查詢時間不一致情況進行分析。本次會議特邀氣象臺設備室資料庫小組成員參加,共同尋找確保氣象報文入庫新方法。
  • 讓黨旗光芒在每個預報服務崗位上閃亮——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
    6月2日至7月19日,中央氣象臺累計發布暴雨預警48天。131期!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6月2日至7月23日,中央氣象臺發布氣象風險預警131期。……江河告急!汛情緊急!受持續性降雨影響,我國多地江河湖泊水位超警戒,當前全國防汛救災形勢十分嚴峻。
  • 【中央氣象臺今天解除暴雨藍色預警】中央氣象臺今天介紹,從21日...
    文 / TIER2020-07-23 12:58:39來源:FX168 【中央氣象臺今天解除暴雨藍色預警】中央氣象臺今天介紹,從21日以來淮河流域北部出現的強降雨過程,預計今天進入尾聲。中央氣象臺今天解除暴雨藍色預警。
  • 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
    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15日11:45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
  • 中央氣象臺組織3月下旬南方強對流預報技術交流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鑫華報導 4月17日下午,在國家氣象中心業務科技處的組織協調和指導下,2020年3月下旬南方強對流天氣過程預報技術總結視頻交流會暨第三期暖季試驗聯合視頻會商在中央氣象臺和各省會商室組織召開。
  • 中央氣象臺衛星雲圖
    當前位置: 天氣網 > 天氣預報 > 中央氣象臺衛星雲圖 中央氣象臺衛星雲圖 播放 上一幀
  • 中央氣象臺推出海洋氣象導航系統:御風越海 走向深藍
    對此,中央氣象臺果斷建議,改變航線至風力小的南緯20度至30度之間,避開西風帶。根據建議,「pioneer號」順利到港。類似的故事還很多。「pioneer號」調整航線的背後,是一款「私人訂製」版導航——中央氣象臺船舶氣象導航系統。
  • 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今天下午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11月28日至12月2日,我國大部地區將遭遇入冬以來最強冷空氣,多地將出現入冬以來最低氣溫,黃淮及其以北地區降溫幅度將達到寒潮標準;新疆和東北地區有較強降雪;南方大部地區降溫同時並伴有陰雨,江南等地有大到暴雨。
  • 【九省份局部有大到暴雨】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中央氣象臺7月11...
    >2020-07-11 10:53:50來源:FX168 【九省份局部有大到暴雨】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中央氣象臺7月11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 中央氣象臺:未來7天南方強降雨天氣將繼續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7天,南方還將繼續強降水天氣。15-7-4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我國平均降水量為104.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5%。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檢測室正研級高工周兵分析,降水頻繁重複在長江中下遊地區與6月14日這一帶地區入梅關係密切,而厄爾尼諾現象則導致降雨量明顯 「升級」。未來,厄爾尼諾現還將繼續對我國帶來較大影響。  國家氣象中心預計:7月中下旬,江南大部、華南東部還繼續處在偏多的狀態,華北大部降水偏少,東北地區的北部將會出現階段性的低溫。
  • 華北空管局氣象中心邀請中央氣象臺首席做強天氣預報分析技術報告
    近來預報室不斷展開研究,總結經驗,在一批老預報員的帶領下總結出一些經驗,但是對於一些類別的對流預報仍需要加強研究,以獲取更多的方法和經驗,其中連續多段雷雨的預報就是難點之一,為了解決這個難點問題, 7月28日華北空管局氣象中心預報室邀請中央氣象臺強對流天氣室首席預報員張濤做了題目為「2019年首都機場連續性雷雨天氣過程分析」的授課。
  • 昨日,莒縣五蓮突降暴雨,降雨量把中央氣象臺都驚到了!
    >讓我們充分了解到了什麼是雨量分布極為不均昨天市區的雨多數時間是在醞釀但莒縣、五蓮卻下起了瓢潑大雨莒縣更是達到了191.5毫米短時強降雨量更是驚人連見多識廣的「中央氣象臺一個小時莒縣、五蓮依次下了90多毫米中央氣象臺微博也感嘆這可是北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