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雖然是浩瀚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文明,但是人類仍然是非常渺小的,對於宇宙的了解也非常片面。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希望可以揭開宇宙的奧秘,前段時間,終於又有好消息傳來,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在觀測人馬座矮星系的時候,發現了18顆金屬豐度極低的恆星,這些恆星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揭示宇宙古老恆星的奧秘。
充滿無限可能的銀河系「衛星星系」
1994年,科學家們在觀測宇宙的時候,在距離地球大約7萬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個環繞著銀河系運行的小星系,這個小星系便是人馬座矮星系,它又被稱作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一直到2003年大犬座矮星系被發現之前,人馬座矮星系都是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河外星系。
同時,作為矮橢球星系,多年來科學家們也一直將探測的目光投放在人馬座矮星系之上,因為認為矮橢球星系極可能是宇宙中最早的一批星系之一,通過對它們的觀測研究,或許可以找到貧金屬恆星,以此來幫助我們了解早期的宇宙、早期的銀河系環境。
拿這次科學家們在人馬座矮星系之中發現的18顆貧金屬恆星來說,這就是一次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發現。因為從1994年以來,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科學家們從未像這次一般,一次性在人馬座矮星系之中發現數量如此多的貧金屬恆星。
什麼是貧金屬恆星?
所謂的貧金屬恆星,又被稱作「第二星族星」,現代研究認為,它們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它們除了含有必須的氫元素和氦元素之外,其它的元素含量都是非常低的。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好奇,科學家們是如何判斷哪些恆星是貧金屬恆星的呢?這裡就需要以太陽為參考進行劃分了。
在現代科學的研究中,為了更好地區分和統一標準,科學家們便以我們在浩瀚宇宙中最熟悉的恆星——太陽,以太陽的金屬豐度作為一個基本的數據標準值,之後再把太陽中鐵元素、氫元素的比例都設定為0,這樣一來,引入對應的數據,就可以輕易判斷一顆恆星它的金屬豐度究竟如何了。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如今我們所在的恆星系統,誕生的時間已經屬於宇宙演化的過程中比較晚的階段了,因為大約在138億年之前,宇宙就已經出現了,而太陽系誕生的時間才不過50億年左右的時間。
從恆星演化來看,太陽至少是宇宙中的第三代恆星了,這個時候,宇宙中各類元素都已經非常豐富了,所以,如果一些恆星的元素數據和太陽相比,鐵/氫比仍然為負值,那麼,就意味著它是早期恆星,屬於貧金屬星。
貧金屬恆星有哪些研究價值?
科學家認為,在早期宇宙剛剛誕生的時候,宇宙中的各類物質元素事實上並不豐富,一直到第一代恆星出現後,通過內部燃燒不斷向外拋射各類形成的元素,整個宇宙才開始慢慢變得豐富了起來。
所以,由此可以推測,早期的恆星中內部含有的元素是非常貧瘠的,拿這次科學家們利用位於智利的麥哲倫—巴德望遠鏡,觀測到的位於人馬座矮星系中的18顆貧金屬恆星來說,未來通過對它們的研究,便可以得知早期宇宙的環境究竟如何。
此外,科學家們還有一種猜想,那就是所謂的貧金屬恆星,也並不是宇宙中最早的恆星居民,研究認為,最早的恆星居民應該是0金屬恆星,因為通過建模分析,早期的宇宙中是沒有金屬元素的,一切都是後來通過恆星演化才出現的。
不過遺憾的是,0金屬恆星一直到今天都不曾被發現,所以,只能暫時認為貧金屬恆星就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居民。
研究者表示,在這次現身於半人馬座矮星系的18顆貧金屬恆星中,其中有9顆的金屬含量非常低,基本上是可以接近為0的,這意味著,這些恆星的誕生時間,或許要更加古老。
接下來,科學家們也希望可以藉助更高解析度的光譜一起,來通過觀測證實這18顆貧金屬恆星的真實身份,同時希望可以通過對它們的研究,幫助我們揭開古老恆星的奧秘,為我們帶來一個最真實、最古老的早期宇宙,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