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開發高效率的工藝,使海水在30分鐘內就能飲用

2020-08-12 cnBeta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獲得清潔、安全的飲用水是一個必要條件,但令人擔憂的是,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沒有滿足這一要求。一項新研究使用了一種名為金屬有機框架(MOF)的材料來過濾海水中的汙染物,每天產生大量的淡水,同時使用的能源比其他方法少得多。

MOF是一種多孔性極強的材料,具有很高的表面積,這使其非常適合抓住分子和粒子。在這種情況下,該團隊開發了一種被稱為PSP-MIL-53的新型MOF,並將其用於捕捉鹹水和海水中的鹽和雜質。當該材料被放入水中時,它能選擇性地將離子從液體中抽出,並將其保留在其表面。在30分鐘內,MOF能夠將水中的溶解性總固體(TDS)從2233 ppm降至500 ppm以下。這遠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600 ppm的安全飲用水閾值。

利用這種技術,該材料每天每公斤MOF能夠生產多達139.5 L的淡水。而一旦MOF中的顆粒 "滿載",就可以快速、方便地進行清洗,以便重複使用。為此,將其置於陽光下,使其在短短四分鐘內釋放出捕獲的鹽分。雖然使用或開發中的海水淡化系統並不少,但該團隊表示,這種新的MOF比其他技術的作用速度更快,而且在整個循環過程中需要的能量更少。

「通過蒸發的熱法脫鹽過程是能源密集型的,而其他技術,如反滲透,有很多缺點,包括高能耗和膜清洗和脫氯中的化學品使用量。」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王煥廷說。「太陽光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能源。我們通過利用陽光進行再生,開發出一種新的基於吸附劑的海水淡化工藝,為海水淡化提供了一種節能和環境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

相關焦點

  • 海水曬30分鐘後便可飲用,澳洲太陽能海水化淡技術登場
    而海水佔地球的全部水量約96.5%,但是人類基本的需求是淡水而不是海水。最近,澳洲Monash University就推出了「30分鐘就搞定」的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可快速又環保地將海水化淡,過濾水裡的鹽份和汙染物,消耗的能源也比過去的技術少。
  • 中澳科學家開發出超薄篩膜:30分鐘內將海水轉化為清潔飲用水
    中澳科學家開發出超薄篩膜中國廈門大學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聯合團隊已經開發出一種二維納米材料的超薄篩膜,這種篩膜可以過濾水中的鉛和汞等潛在有害離子,並能夠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將苦鹹水和海水轉化為清潔的飲用水。
  • ...海水30分鐘後就能喝?中澳科學家這項研究,或將解決全球飲用水危機
    現在有了一種最新的淨水技術:將一個桌球一樣的材料放進一桶水中晃一晃,就能吸進水中的鹽分及其他雜質,淨化出安全可飲用的水。再放一些乾淨的水,把它放在太陽底下曬幾分鐘、晃一晃,就能再次用於淨水。這就是《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8月10日發表的最新研究。
  • 淨化海水30分鐘後就能喝?中澳科學家這項研究,或將解決全球飲用水...
    現在有了一種最新的淨水技術:將一個桌球一樣的材料放進一桶水中晃一晃,就能吸進水中的鹽分及其他雜質,淨化出安全可飲用的水。再放一些乾淨的水,把它放在太陽底下曬幾分鐘、晃一晃,就能再次用於淨水。這就是《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8月10日發表的最新研究。
  • 突破性技術,30分鐘內將微鹹水和海水轉變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
    一個全球研究團隊已經能夠在不到30分鐘,使用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和陽光將微鹹水和海水轉變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和陽光,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將微鹹水和海水轉化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在一項可以為全球數百萬人提供飲用水的發現中,研究人員不僅能夠過濾掉水中的有害顆粒,並每天每千克MOF產生139.5L清潔水,而且還以更高的能量執行此任務比目前的海水淡化方法更有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優質飲用水的總溶解固體(TDS)應小於百萬分之600(ppm)。研究人員能夠在短短30分鐘內實現TDS <500 ppm,並使MOF再生,並在陽光下四分鐘內重新使用。
  • 黃勁松團隊開發大面積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工藝 丨論文速遞
    近日,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黃勁松教授團隊開發出了大面積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工藝。他們發現通過縮短刮塗製備的鈣鈦礦薄膜在空氣中的退火時間可以有效提高鈣鈦礦組件效率。該發現可進一步推動低成本,高通量,高效率鈣鈦礦組件的工業化生產。
  •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海水的「清潔工」
    一個由澳大利亞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研發的金屬有機框架(MOF)PSP-MIL-53,可以吸附海水中的鹽分,在30分鐘內將海水淡化為乾淨的飲用水。
  •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海水的「清潔工」
    一個由澳大利亞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研發的金屬有機框架(MOF)PSP-MIL-53,可以吸附海水中的鹽分,在30分鐘內將海水淡化為乾淨的飲用水。並且只需在陽光下晾曬4分鐘,PSP-MIL-53就可以循環再利用。
  • 最新黑科技面世,半小時內將海水變為飲用水
    有限的三分陸地上,生活了超過75億人,眼看著擁有七分海洋的無限水資源,現實是這顆星球上只有3%的水是可飲用的淡水。將鹹海水或微鹹水轉化為安全清潔飲用水的技術有可能改變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所以眾多科學家忙著做這個項目。最近澳大利亞科學家及國際同行研究出一種材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有希望的一項創新。
  • 直擊渤海水脫鹽全過程:40分鐘海水味變「甘甜」
    原標題:直擊渤海水脫鹽全過程:40分鐘海水味變「甘甜」   時間:4月17日   地點:北控曹妃甸海水淡化公司   事件:探訪海水淡化生產線   怎樣的技術可以讓海水「神奇」地變成乾淨可飲用的淡水?淡化後的海水什麼味道?
  • 專家表示:海水淡化水很健康 民眾可放心飲用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實習生 吳姣)「淡化水經過礦化之後完全能夠滿足人體所需的各種礦物質和營養物的需求,大家可以放心飲用。」昨日,在國家海洋局成立50周年之際,中國海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雷波等專家在參加中國科協「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時,回答了人們對海水淡化安全性的疑問。
  • 只需30分鐘,鹹水變飲用水!科學家的這個方法太絕了
    據報導,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一個全球科研團隊,在上面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找到了一種可以快速淡化海水的新方法,在未來或可以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飲用水資源。分鐘,鹹水變飲用水在文章中,科學家表示,他們是利用金屬有機框架和陽光,只需要3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而且水質也完全符合各項標準,同時,也更加方便、快捷,在節能環保方面,這項新技術也更加有利於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 海水淡化廠產品水水質與飲用安全分析
    淡化廠產品水水質的實驗測定及數據分析證明,淡化水的飲用是安全的,淡化水是優質飲用水。應加大淡化水飲用健康安全的宣傳力度,消除不必要的疑慮,使社會公眾和水務部門普遍接受淡化水。1. 典型膜法海水淡化水水質分析目前,大多數國家沒有相關的標準來規範用於飲用的海水淡化水。
  • 科學家取得突破性技術,無需電力,10分鐘就將海水變成淡水
    科學家取得突破性技術,無需電力,10分鐘就將海水變成淡水大家都知道,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面,海洋的面積達到了71%,海洋也佔據了整個地球上面水資源的97%,但是很明顯,因為海水當中的特殊成分,使得海水不能夠直接飲用,甚至不能從事工業的生產活動,人類能夠直接使用的水資源,只有淡水,但是淡水其實只佔據了地球全部水資源的3%。
  • 科學家取得突破性技術,無需電力,10分鐘就將海水變成淡水
    科學家取得突破性技術,無需電力,10分鐘就將海水變成淡水大家都知道,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面,海洋的面積達到了71%,海洋也佔據了整個地球上面水資源的97%,但是很明顯,因為海水當中的特殊成分,使得海水不能夠直接飲用
  • 西媒:科學家發明快速淡化海水新方法
    據西班牙《20分鐘》網站8月10日報導,《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日前刊登一項研究成果,一個全球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和陽光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將微鹹水和海水轉化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
  • 澳洲科學家發明一種新技術,只需要30分鐘,海水輕鬆變飲用水
    澳洲科學家發明一種新技術,只需要30分鐘,海水輕鬆變飲用水!前言:地球上的水資源其實分布特別廣泛,但是絕大部分的水資源不能直接為人類所用,比如海水,比如冰川淡水,而這些水又佔據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資源,其餘可供人類使用的水資源少之又少。而每個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水資源分布又不均勻,這就造成了資源過剩的國家洪澇頻發,而缺乏水資源的國家不得不面臨用水荒的問題。
  • 海水淡化水距飲用還有多遠
    《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明確,海水淡化水可以作為飲用水源,要加強宣傳,消除公眾對海水淡化水作為飲用水源的疑慮。 現實中,海水淡化水要成為飲用水,卻面臨著多重關口: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對水源的規定未提及海洋。普通居民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 冷凍法海水淡化處理工藝是什麼?
    建設工程教育網是國內大型的工程類遠程教育基地,憑藉其多年輔導經驗,聘請國內權威考試輔導專家,依託專業、龐大的教學服務團隊,採用高清課件、移動課堂等先進教學方式,強力推出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
  • 我愛發明海水能喝了-海水淡化機 我愛發明20170323發明人:王桂林團隊
    由於沿海附近的地下水一般是微鹹水,含有較多的鹽分不能飲用。來自深圳的王桂林及其團隊,經過三代研發,終於研發出成熟的海水淡化機,它成本低,操作簡便。既能解決沿海地區微鹹水,也能隨船出海,解決漁船遠航時的飲用水問題。發明人:王桂林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