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科學家發明快速淡化海水新方法

2020-08-12 參考消息

據西班牙《20分鐘》網站8月10日報導,《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日前刊登一項研究成果,一個全球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和陽光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將微鹹水和海水轉化為安全、清潔的飲用水。

在這項或將為全球成百上千萬人提供飲用水的發現中,研究人員不僅能夠過濾掉水中的有害顆粒,並實現每天每千克MOF產生139.5升純淨水,還使這種方式比目前的海水淡化方式更節能。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良好優質的飲用水應符合溶解性總固體(TDS)<600ppm的標準。研究人員成功在短短30分鐘內實現了TDS<500ppm,並使MOF在陽光下短短4分鐘內再生。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王煥庭指出,這一研究為設計對刺激敏感的材料以實現節能和可持續的水淨化和脫鹽開闢了新的方向。

「海水淡化已被用於解決世界範圍內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由於微鹹水和海水的可用性,以及海水淡化過程的可靠性,可以將處理後的水以對健康危害最小的方式整合到現有的水資源系統中。」他解釋說。

他補充說:「但是,蒸髮式熱脫鹽工藝會消耗大量能量,而其他技術(例如反滲透)也有很多缺點,包括能耗高以及在清洗和脫氯中使用化學藥品等。」

他表示:「陽光是地球上最豐富並可再生的能源。我們開發的一種利用陽光進行再生的新型吸附脫鹽工藝,無論從能源還是環境可持續角度都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金屬有機結構是一類由金屬離子組成的化合物,這些金屬離子形成一種晶體材料,具有任何已知材料的最大表面積。

王煥庭表示:「我們的研究為功能材料的設計提供了一條有趣的新途徑,以利用太陽能來減少能源需求並提高水淡化的可持續性。這些對日光敏感的MOF具有許多潛在功能,可用來實現用於可持續採礦和其他相關應用的低能耗和環保的礦物提取方式。」(編譯/韓超)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利用陽光淡化海水,科學家發明海水淡化新方法,節能還能循環利用
    但是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依靠現有的海水淡化技術,進行大規模海水淡化獲取淡水耗資巨大,因此目前只有經濟相對發達且非常缺水的地方還會用這種方法製造淡水。8月10日西班牙媒體報導稱《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有研究團隊成功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和陽光實現了快速的海水淡化
  • 科學家的逆天新技術,只需半小時,輕鬆將海水變成淡水
    每年,新加坡都會從馬來西亞高價購買淡水,所以,多年來新加坡也一直在尋找海水淡化的新技術,希望可以避免本國的淡水資源受到別國的控制,擔心未來一旦沒有淡水可以進口,本國居民將無水可用。最早是歐洲的航海家為了解決遠途航行的用水問題,後來海水淡化逐漸成為新興的研究項目,成為了眾多科學家的科研目標。多年來,人類主要使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蒸餾法、碳酸銨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等,目前主流使用的方法,是蒸餾法和反滲透法。
  • 澳洲科學家發明一種新技術,只需要30分鐘,海水輕鬆變飲用水
    澳洲科學家發明一種新技術,只需要30分鐘,海水輕鬆變飲用水!前言:地球上的水資源其實分布特別廣泛,但是絕大部分的水資源不能直接為人類所用,比如海水,比如冰川淡水,而這些水又佔據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資源,其餘可供人類使用的水資源少之又少。而每個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水資源分布又不均勻,這就造成了資源過剩的國家洪澇頻發,而缺乏水資源的國家不得不面臨用水荒的問題。
  • 科學家的這個方法太絕了
    據報導,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一個全球科研團隊,在上面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找到了一種可以快速淡化海水的新方法,在未來或可以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飲用水資源。,他們是利用金屬有機框架和陽光,只需要3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而且水質也完全符合各項標準,同時,也更加方便、快捷,在節能環保方面,這項新技術也更加有利於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 發明狂人發明海水淡化技術 產量是現有技術3倍
    斯特林發動機為倫敦牧師羅伯特·斯特林於1816年發明,通過氣體受熱膨脹、遇冷壓縮而產生動力,因此必須保持散熱良好。孔令斌在研究中發現,如果用海水作為斯特林發動機冷卻液,不僅能幫助發動機散熱,還能淡化海水。而現有通用的海水淡化技術,利用負壓蒸發海水,並將其分離成濃海水和淡水。淡化過程中熱消耗極大,並且一半以上高鹽分濃海水將再次排放至大海。怎麼解決這一難題?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海水淡化是通過一定方法從海水製取可供生產生活使用的淡水的過程。它是沿海地區解決大規模缺水問題最現實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據估計,2019年全球採用海水淡化生產的淡水已經超過180億噸,可供近5億人生活使用。人類關於海水淡化的夢想持續了數千年之久。
  • 電滲析海水淡化有新「膜」法
    3.5%鹽度的海水經過均相離子交換膜電滲析處理,再輔以適當的後處理,就可達到直飲水標準。」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傅榮強博士昨日表示,該院研發的均相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法海水淡化技術,生產1噸淡水僅耗電2.5千瓦時,電滲析法必高能耗的情況將被改變。目前已獲5項發明專利。傅榮強表示,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手段,目前採用最多的是反滲透法。
  • 優美環境 | 新一代海水淡化機開創者,海水淡化的專家
    我們都知道,海水淡化是人類追求了幾百年的夢想,古代就有從海水中去除鹽分的故事和傳奇,英國王室就曾懸賞徵求經濟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海水淡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始於乾旱的中東地區,但並不局限於該地區。隨著科學新技術材料的不斷出現,我國科學家分析總結國內外設備的優缺點,新一代海水淡化機在中國誕生了。除卻大型的工廠海水淡化機,小型家用、船用海水淡化機應運而生。
  • 金屬有機骨架新材料可淡化海水 提取鋰離子
    新材料既可淡化海水又可提取鋰  總編輯圈點  科技日報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房琳琳)據《每日科學》官方網站消息,一個國際合作團隊日前發現,用一種金屬有機骨架(MOFs)新材料,可以為海水淡化和從海水中提取鋰離子提供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 納米木膜淡化海水 或可成為新一代海水淡化「神器」
    ,可淡化海水。」&nbsp&nbsp&nbsp&nbsp近期,國外一所大學的研究者們,成功地用木材製成了一種厚度為0.5毫米的超薄過濾膜——納米木膜,來淡化海水、淨化水質。相對於傳統的海水淡化技術,此法不僅節能環保,而且造價低廉,或可代替市場上廣泛使用的由石油衍生的塑料過濾膜,成為新一代海水淡化的「神器」。
  • 海水淡化工程淡化水後處理分析
    2.2冷凍法與蒸餾工藝相反,冷凍法藉助於淡水低溫下冷凝成冰的原理,實現脫鹽的過程和方法。通過添加冷凍劑來實現海水降溫冷凍脫鹽的方法是間接冷凍法。具有較大的換熱面,操作效果不佳。直接冷凍可以採用真空蒸發的方法實施冷凍脫鹽,或是可以採用外界加入冷凍劑,藉助二次冷媒的方式來實現冷凍脫鹽和海水淡化。
  • 海水淡化膜的高效清洗方法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可用於清潔海水淡化膜的可去除塗層。這種無毒塗層可以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品,替代用於清洗海水淡化反滲透系統的有害化學品。反滲透海水淡化過程是利用壓力將海水通過半透膜過濾,從而生產出新鮮的飲用水。
  • 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分析
    關鍵詞:海水淡化技術;研究進展;發展趨勢前言:水資源對人類生存有著重要作用,雖然水資源將大部分地球表面覆蓋,然而96.5%屬於海水,無法直接使用,而僅有0.26%的地下水、湖水與河水等淡水資源可以被人們直接利用。在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們在水資源需求量方面日益增加,而基於無節制浪費、水生態汙染以及超限度開採等影響,導致世界水資源出現短缺問題,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 海水淡化行業前景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全球海水淡化技術中反滲透佔總產能的65%,多級閃蒸佔21%,電去離子佔7%,電滲析佔3%,納濾佔2%,其他佔2%.下面進行海水淡化行業前景分析。《2019-2024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
  • 水處理知識篇:海水淡化方法介紹與比較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海水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多組分水溶液。由於其含鹽量非常高,而不能被直接使用,目前主要採用兩種方法淡化海水,即蒸餾法和反滲透法。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海水淡化技術。1、反滲透法(RO)將海水加壓,使淡水透過滲透膜而鹽分被截留的淡化方法。
  • 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
    淡水供應的資源性短缺導致地下水連年超採,由此又帶來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鹽鹼化等諸多嚴重問題。然而儘管我國是缺水大國,但同時也是水資源大國。我們缺少的是適合於生產生活直接使用的淡水。我國擁有超過1.8公裡的大陸海岸線。在地球水資源總量中佔有97%以上份額的海水資源並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現在,海水淡化已經發展成為大規模開闢新水源的成熟技術,也是解決沿海地區缺水問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 新材料有望提高海水淡化和金屬回收效率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開發了一種可以高效過濾海水中的鹽以及分離海水中金屬離子的新材料,有望提高海水淡化和金屬回收效率,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由澳大利亞、美國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報告說,他們製備出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這種特殊的材料能夠模仿生物細胞膜的過濾功能,高效地過濾海水中的鹽以及分離海水中金屬離子。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是近年來十分熱門的一種新型多孔材料,在催化、儲能和分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 碳纖維助力海水淡化
    它們也可以為海水淡化做出重要貢獻,從而消除即將來臨的飲用水短缺的問題。碳纖維在新項目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西班牙科斯塔布蘭卡的港口城市丹尼亞不遠處,工程師們目前正在建設第一家基於微生物輔助淡化技術的飲用水處理廠,這是「低能耗飲用水微生物淡化」項目(MIDES)的一部分。作為Horizon 2020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得到了歐盟的支持。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海水淡化發展現狀分析
    海水淡化(又稱海水脫鹽)是分離海水中鹽和水的過程。從海水中取出水,或除去海水中的鹽,都可以達到淡化目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基本上也分為這兩大類。其中得到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是反滲透法、電滲析法和蒸餾法。
  • 中新道布局海水淡化領域
    日前,中新道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工程項目業務推廣、技術開發及金融資本領域的合作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新道在海水淡化領域的布局,引起業界的普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