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

2020-11-2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進入21世紀,由水資源短缺所引發的危機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發達國家紛紛將目光投向海水淡化,大力發展本國的海水淡化產業。在國家的推動下,我國的海水淡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但由於多方面的制約,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狀況並不容樂觀,我國海水淡化產業只有突破瓶頸才能得到較快發展。

關鍵詞:海水淡化閃蒸反滲透超聲納米

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水資源的重要性,其市場價值正在迅速上升。甚至有人說,21世紀的淡水就如同20世紀的石油一樣,將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在我國,淡水資源形勢十分嚴峻,既患貧,更患不均。尤其是佔國土一半以上的北方地區,生產、生活用水短缺問題已嚴重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質量。淡水供應的資源性短缺導致地下水連年超採,由此又帶來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鹽鹼化等諸多嚴重問題。然而儘管我國是缺水大國,但同時也是水資源大國。我們缺少的是適合於生產生活直接使用的淡水。我國擁有超過1.8公裡的大陸海岸線。在地球水資源總量中佔有97%以上份額的海水資源並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現在,海水淡化已經發展成為大規模開闢新水源的成熟技術,也是解決沿海地區缺水問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海水淡化概況

現代海水淡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始於乾旱的中東地區,但並不局限於該地區。由於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離海洋120公裡以內的區域,因而海水淡化技術近20多年迅速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

應用。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個國家和地區,淡化水大約養活世界5%的人口。海水淡化,事實上已經成為世界許多國家解決缺水問題,普遍採用的一種策略選擇,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

2海水淡化技術的現狀

海水淡化方法有數十種,但目前工業上採用的主要是多級閃蒸、反滲透、多效蒸發等。其中又以前兩種方法為主,它們佔到整個淡化市場份額的85%以上。所謂閃蒸,是指一定溫度的海水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條件下,部分海水急驟蒸發的現象。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將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裝置仍以多級閃蒸方法產量最大,技術最成熟,運行安全性高彈性大,主要與火電站聯合建設,適合於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裝置,主要在海灣國家採用。反滲透則是將海水加壓,使淡水透過半透膜的淡化方法。該方法適應性寬,無論大中小規模,也無論海水或苦鹹水都可選用,是近30年發展最快的海水淡化方法。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大中型海水淡化廠均以反滲透為首選,在海灣國家也有相當規模的應用。多效蒸發是讓加熱後的海水在多個串聯的蒸發器中蒸發,前一個蒸發器蒸發出來的蒸汽作為下一蒸發器的熱源,並冷凝成為淡水。其中低溫多效蒸餾是蒸餾法中最節能的方法之一。除以上三種主要的淡化方法外,壓汽蒸餾、電滲析也是比較成熟的海水淡化方法,但一般規模不大。在實際選用中,究竟哪種方法最好,也不是絕對的,要根據規模大小、能源費用、海水水質、氣候條件以及技術與安全性等實際條件而定。實際上,一個大型的海水淡化項目往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就主要工藝過程來說,包括海水預處理、淡化(脫鹽)、淡化水後處理等。其中預處理是指在海水

進入起淡化功能的裝置之前對其所作的必要處理,如殺除海生物,降低濁度、除掉懸浮物(對反滲透法),或脫氣(對蒸餾法),添加必要的藥劑等;脫鹽則是通過上列的某一種方法除掉海水中的鹽分,是整個淡化系統的核心部分,這一過程除要求高效脫鹽外,往往需要解決設備的防腐與防垢問題,有些工藝中還要求有相應的能量回收措施;後處理則是對不同淡化方法的產品水針對不同的用戶要求所進行的水質調控和貯運等處理。

海水淡化過程無論採用哪種淡化方法,都存在著能量的優化利用與回收,設備防垢和防腐,以及濃鹽水的正確排放等問題。

3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

3.1多級閃蒸法

閃蒸是將原料海水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引入閃蒸室,閃蒸室內壓力低於將要進入的鹽水所對應的飽和蒸汽壓力,熱鹽水進入後即為過熱水而迅速汽化,所產生的蒸汽冷凝後即為所需的淡水。多級閃蒸就是以此為原理,使熱鹽水依次流經多個溫度、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逐級蒸發降溫生產淡水。

3.2多效蒸餾法

多效蒸餾是使用最早的海水淡化技術,在20世紀60年代前,多效蒸餾一直是最主要的商業化海水淡化技術。其是在單效蒸餾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蒸發技術,分低溫和高溫多效蒸餾。低溫多效蒸餾是指鹽水的最高蒸發溫度不超過70℃的海水淡化方法,其特徵是將一系列的水平管或垂直管與膜蒸發器串聯起來,並被分為若干效組,後面一效的壓力均低於前面一效,從而後面一效的蒸發溫度均低於前面一效,利用前一效內加熱海水獲得的蒸汽作為熱源加熱後面一效的海水,從而得到多倍於加熱蒸汽量的淡化效果。

4海水淡化技術的新發展與趨勢

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與工業應用,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在此期間形成了以多級閃蒸、反滲透和多效蒸發為主要代表的工業技術。專家普遍認為,今後三四十年在工業應用上,仍將是這三項技術「唱主角」,但反滲透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從地區上來講,中東海灣國家仍將以多級閃蒸為首選,因為它具有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單臺設備產水量目前已高達日產淡水4~5萬噸)、適應於汙染重的海灣水以及預處理費用低的優勢;然而在中東以外地區將以反滲透或膜法為首選,因為膜法的能耗和成本都具有優勢,以北美地區為例,近期的發展已經表明,在淡化和水處理方面都將以膜法為主。從裝置規模來說,單機日產4~5萬噸、或總日產30~40萬噸的淡化廠已相繼在多處建成或正在興建。所以大型或超大型化不僅在中東,在其它地區也都是自然的發展趨勢。然而建設大型淡化廠的前提在於能源基地的建設。對於膜法,自然要有電力支持,對於蒸餾法則要有大型火電站所提供的低壓蒸汽與淡化裝置相匹配,而且電、水生產必須聯合設計,協調運行。目前一個受人重視的能源措施是核能淡化。核電站可以支持大型反滲透淡化廠的能量需求;而低溫核反應堆則可以直接為蒸餾淡化廠提供低壓蒸汽。核能淡化廠自然都要求較大的生產規模才可能發揮其規模效益優勢。淡化技術本身的研究開發和更新從來沒有停止過,儘管上述三項工業應用技術發展勢頭不減,但一些新的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重視,如冷凍法、流通電容吸附法、露點蒸發法以及幾種方法的集成技術等。現有淡化技術的各個環節也都在不斷改進和更新,如低壓膜法預處理技術,無論對反滲透還是蒸餾法,都比傳統預處理優越。低壓膜法預處理既可以縮短工藝,又可以大幅度提高產水率或造水比。反滲透的餘壓能回收效率從20世紀70年代的30%提高到現在的90%以上,這使得海水反滲透的耗能量和淡水成本大幅降低。納米複合材料的採用大大提高了膜片強度與耐老化能力,並進而提高了出水率。超聲波在反滲透工藝中的應用不但解決膜汙染的問題,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產水量,降低了單位出水的能耗。目前各種新型高效和廉價的能量回收裝置相繼出現,這都為今後海水淡化成本的進一步降低甚至在苦鹹水反滲透中廣泛採用提供了條件。

5結語

在我國現有經濟和技術條件下,海水淡化技術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改良現有工藝降低海水淡化成本、解決濃鹽水排放對環境影響等問題將成為一個時期內海水淡化研究的主要方向。在集中地規模化工業應用中,蒸餾法與反滲透法並重。在分散的家庭終端,反滲透則是主要的發展趨勢。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當前,水資源短缺是各國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通過海水淡化能夠有效緩解水資源不足問題。本文對海水淡化技術進行簡單介紹,對傳統技術優點與缺點進行簡單闡述,並簡單分析海水淡化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最後,簡單介紹核能、風能以及太陽能等新型淡化技術。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促進我國海水淡化工藝發展,以提高人們用水質量。
  • MVR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對於海水淡化的技術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本文將對目前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基於MVR技術的新型海水淡化技術。
  • 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趨勢與探討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隨著淡水資源的緊缺,世界各國爭相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目前中東國家中的沙特、以色列等國家70%的淡水資源來源於海水淡化,美國、韓國等也積極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海水淡化,就是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的技術過程。海水淡化已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緊缺問題的重要途徑。
  • 2020-2026年中國海水淡化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海水淡化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經過多年的科技攻關,中國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海水利用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技術經濟日趨合理。部分技術如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技術、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水平。截至**中國海水淡化已基本具備了產業化發展條件。  我國海水淡化各項政策陸續出臺。
  • 2018年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三年行業發展將提速
    2018年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三年行業發展將提速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海水淡化:反滲透為主流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等穩定供水
  • 海水淡化新技術的應用和展望
    元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安屹立總經理近年來,由於氣候的異常變化導致水資源短缺,沿海經濟發展和人口急劇增長及工業飛速發展造成供水壓力等在「2011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元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安屹立總經理為大家介紹了海水淡化新技術的應用並對海水淡化應用前景做出了展望。海水淡化與傳統的依賴地表水方式相比具有可靠性、不受氣候乾旱影響;獨立性,與跨區域調水相比控制性較強等顯著特點。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海水淡化發展現狀分析
    海水淡化(又稱海水脫鹽)是分離海水中鹽和水的過程。從海水中取出水,或除去海水中的鹽,都可以達到淡化目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基本上也分為這兩大類。其中得到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是反滲透法、電滲析法和蒸餾法。
  • 2020年中國海水淡化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近年來,我國海水淡化有了較快的發展,產業化發展態勢良好。截至**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03個,工程總規模達到90.08萬噸日,較**年增長了16%;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為20萬噸日。同時,海水直流冷卻、海水循環冷卻和海水化學資源利用技術得到不斷應用,年利用海水作為冷卻水量達883億噸。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其應用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回收率,廉價高效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抗汙染能力等。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將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裝置仍以多級閃蒸方法產量最大,技術最成熟,運行安全性高彈性大,主要與火電站聯合建設,適合於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裝置,主要在海灣國家採用。多級閃蒸技術成熟、運行可靠,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降低單位電力消耗,提高傳熱效率等。
  • 2020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現狀與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建設持續加速
    2020年海水淡化發展現狀與技術趨勢分析 建設持續加速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有海水淡化工程115個,工程規模1573760噸/日,其中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7個,工程規模399055噸/日,較2018年大幅增長。
  • 他山之石|海水淡化技術開發和產業發展的國際經驗
    他山之石|海水淡化技術開發和產業發展的國際經驗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為實現國家提高海水淡化產能目標,借鑑世界上海水淡化技術較為成熟的國家和地區淡化產業和管理經驗,對於探索我國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提高水資源量、改善水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
  • 海水淡化-機遇與挑戰並存
    根據國家《海水利用專項規劃》發展目標,到2010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80-100萬立方米/日,海水利用對解決沿海地區缺水問題的貢獻率達到16-24%,實施較大規模(十萬噸級)海水淡化和循環冷卻等產業化示範工程,創建國家級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範城市和產業化基地,海水利用產業國產化率達60%以上,使海水淡化水基本能與自來水相競爭,並成為可為缺水城市提供安全可靠優質淡水的重要水源。
  • 【技術篇】聚焦未來水資源——海水淡化
    【技術篇】聚焦未來水資源——海水淡化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海水淡化是人類追求了幾百年的夢想。早在400多年前,英國王室就曾懸賞徵求經濟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從20世紀50年代以後,海水淡化技術隨著水資源危機的加劇得到了加速發展,在已經開發的二十多種淡化技術中,蒸餾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都達到了工業規模化生產的水平,並在世界各地廣泛應用。現在世界上有十多個國家的一百多個科研機構在進行著海水淡化的研究,有數百種不同結構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設施在工作。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海水淡化廠,每天可以生產幾千、幾萬甚至近百萬噸淡水。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
    接下來的一千三百多年,這種簡單的蒸餾式海水淡化技術幾乎沒有發展,其應用也局限於零星地出現在遠洋船隻上。直到歐洲文藝復興之後,實驗科學得到發展,才有人開始通過實驗研究並改進海水淡化過程。1675年,沃爾科特(William Walcot)在英國獲得了第一件關於海水淡化的專利。海水淡化逐步獲得更多關注。
  • 新材料有望提高海水淡化和金屬回收效率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開發了一種可以高效過濾海水中的鹽以及分離海水中金屬離子的新材料,有望提高海水淡化和金屬回收效率,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由澳大利亞、美國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報告說,他們製備出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這種特殊的材料能夠模仿生物細胞膜的過濾功能,高效地過濾海水中的鹽以及分離海水中金屬離子。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是近年來十分熱門的一種新型多孔材料,在催化、儲能和分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 海水淡化行業前景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全球海水淡化技術中反滲透佔總產能的65%,多級閃蒸佔21%,電去離子佔7%,電滲析佔3%,納濾佔2%,其他佔2%.下面進行海水淡化行業前景分析。《2019-2024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
  • 解救焦渴地球——聚焦海水淡化技術
    《科學通報》發表哈爾濱工業大學李鳳臣為通信作者「海水淡化技術應用研究及發展現狀」一文, 對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進行了重點分析和展望;介紹了各傳統海水淡化技術的基本工藝流程和工作原理, 總結了其性能和技術特點。當前在工業上大規模應用的海水淡化技術有多級閃蒸、多效蒸餾和反滲透法。
  • 2016年我國海水淡化市場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進行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對沿海缺乏淡水資源的國家和地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目前,全球已有150多個國家在開發及應用海水利用技術,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國沿海和中西部地區擁有極為豐富的地下苦鹹水資源,海水淡化成為解決我國淡水緊缺的重要途徑。
  • 水危機的進擊——海水淡化處理技術(一)
    水危機的進擊——海水淡化處理技術(一)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技術超過20餘種,包括冷凍法、反滲透法、低溫多效、多級閃蒸、電滲析法、壓汽蒸餾、露點蒸發法、水電聯產、熱膜聯產以及利用核能、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海水淡化技術等等,以及微濾、超濾、納濾等多項預處理和後處理工藝。
  • 青島科大董立峰教授團隊在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已達到6530萬噸左右,解決了2億多人的飲水問題。此外,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的總量每年約7000億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膜技術應用於海水淡化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的,此後逐漸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現在膜法海水淡化已經佔領了淡化水60%以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