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是如何思維的》|法蘭西風格

2020-12-04 中國財富網官方

2003年2月,紐約——在聯合國安理會的一次辯論中,法國外交部部長多米尼克·德維爾潘就是否批准使用武力攻打伊拉克的薩達姆·海珊政權發表了講話。德維爾潘以經歷過「戰爭、佔領和暴行」的「古老國家」和「古老大陸」的名義,預見性地聲稱,攻打伊拉克政權將給這一地區的穩定帶來災難性後果:「選擇開戰,在理論上似乎最有效。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在贏得戰爭之後,必須建立和平。」在強調「使用武力不合理」之後,他在演講結束時表示,他相信國際社會有能力建設一個更加和諧的世界:「我們是理想的捍衛者,良知的守護神。我們肩負的重大責任和無上榮光,應該引導我們優先選擇和平解除(伊拉克的)武裝。」

德維爾潘的講話受到了世界各地的歡迎,因它代表了「建立一種基於人道主義而非武力的新型政治」的共同願望。而在德維爾潘的觀點及闡述方式上,人們可以清楚地辨識出一種風格,一種毫無疑問的法蘭西風格:魅力十足的男子氣概和高談闊論的激情,這得益於法國公共演講的優良傳統;訴諸理性與邏輯,把討論的問題分成兩個對立面(衝突與和諧、一己私利與共同利益、道德準則與強權政治);德維爾潘給人的感覺是:他像是在講述一種基於幾百年來痛苦經歷的古老智慧,和一種建立在法國文化優越感之上的自信的樂觀主義。事實上,儘管德維爾潘沒有明確地這麼做——但卻因此而更加引人注目——這次發言,事實上挑戰了喬治·布希領導的美國及其殷勤的盟友英國,並向國際輿論的法庭指出,美英兩國的行動威脅了和平與穩定。這種對卑鄙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無聲的妖魔化,以及他特有的以普世原則為名的法國式主張,是德維爾潘演講藝術的高潮——而因為這些恰好完全符合法國的國家利益,所以更加給人一種真誠的感覺。

德維爾潘的觀點,不僅反映了現代法國人的世界觀,而且充分反映了法國人關於國際和平的更加廣泛的思想傳統——這種傳統可以追溯至18世紀。他的演講微妙卻有力地再現了18世紀作家阿貝德·聖皮埃爾的理想主義主張:保障世界和平的最佳手段,是由志同道合的國家組成一個聯盟(這個聯盟自然由法國來領導)。這位外交部部長的高談闊論,也讓人想起另一位富有才智的政治家阿里斯蒂德·白裡安——他曾試圖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通過外交和國際合作來促進世界和平。簡而言之,它深深紮根於一種豐富而複雜的法國思維模式之中。

在這本書中,我將探究法國思想體系的不同方面,重點表現它的長期特徵和演變,以及它延續到今天的文化表現,展現思想活動如何(以及為何)在法國公眾生活中佔有如此特殊的地位。除了找出法國人表現自己和想像世界的多種方式,我的最終目的,正如本書書名所言,是試圖解釋法國人是如何思考的;換句話說,是試圖弄清楚他們喜歡的概念、體系和思維模式,以及他們對特定風格的迷戀。這其中包含了一些典型特徵,比如他們相信自己天生就傾向於創造性思考,正如作家布萊斯·帕斯卡評論他的同胞時所言:「我談的不是傻瓜,我談的是最具智慧的人;正是在他們之中,想像力才極具說服力。」同樣普遍的是,法國人素來思路清晰,這源於法語本身的特點——作家裡瓦羅爾曾傲慢地說:「說得不清楚的,不是法語。」

這種語言上的精確伴隨著一種樂天派的輕率,批評家希波呂忒·泰納承認這一點:「法國人所渴望的,就是激發自己和他人產生充滿快樂想法的氣泡。」法國人的典型特徵,還包括漫不經心的態度,正如哲學家孟德斯鳩指出的,「(法國人)嚴肅地做瑣屑之事,輕率地做嚴肅之事」——但是也存在一種叛逆、傲慢的趨勢,正如歷史學家厄內斯特·納維斯指出的,「我們生來就不是溫順恭敬的人」。而(另一位歷史學家)儒勒·米什萊將「喜爭好辯」視為法國受過教育的階層的特異屬性之一:「我們閒聊,我們爭吵,我們用說話來耗費我們的精力;我們說狠話,我們在最無關緊要的話題上吵得怒氣衝天。」法式思維風格,尤其以熱愛普遍觀念而著稱。散文家埃米爾·蒙泰居說道:「沒有哪一個民族中抽象概念扮演如此重大的角色。

法國的歷史充斥著如此驚人的哲學傾向,人們對事實毫不關注,但是對抽象的東西充滿了高度的渴望。」或者如作家朱利安·班達更加積極的詮釋:「一種真正豐富的思想,涉及的是普遍的問題,而不是個人的問題,而且它未必嚴格地貼合實際。」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會看到以上所有這些法蘭西精神,以及其他精神的表現:最值得注意的是,法國人偏愛圍繞理想化的、形而上的概念(如君主政體、理性、共同意志、無產階級、國家)來進行關於美善生活的爭論。事實上,法國人是如此地喜愛形上學,以至於這個術語甚至被認為能夠適當地描述「在暑假期間,購買新鮮出爐的麵包時遇到的困難」。同樣,法國人也普遍熱愛整體論,喜歡從整體上考慮問題,而不是考慮其各部分的表現。正如哲學家菲利普·柯爾庫夫評論的,這種本質主義,對於法國思想來說不可或缺,它在關於各種主題的集體性討論中都有所體現(從共和國、國家,到多元文化、安全、美國等)。哲學家米歇爾·拉克魯瓦在描述他的基於對法國性的「本體論式理解」的愛國主義時,為這種本質主義的思考方式提供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種整體主義在法國人將一切——從法規章程、權利條款到政治綱領——編纂為詳盡的法典的衝動中顯露無遺(雖然常常會漫不經心地忽略掉一些有疑問的條款)。法國人的思考風格同樣值得注意,因為它能夠賦予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談話、穿著、飲食,到慶祝儀式和語言運用本身)以理論的和現實的特性。於是,我們看到在2014年初夏,極具法國特色的第十屆詞語節在艾裡克·歐森那院士的贊助下,於涅夫勒省羅亞爾河畔的拉沙裡泰舉辦。據組織者說,該節日的目的是「讓詞語發出嘹亮的聲音,這樣我們就可以懷著『語言要與絕大多數人共享』的信念,仔細思考它們的魔法和力量」。

法國人也普遍熱衷於表達和形式的問題。這表現在他們對學術活動的審美品質的信念;喜愛分類法和新詞彙;以及正如在默茲省巴勒迪克的龐加萊數學院的一名學生在考試之後,得意揚揚地對當地報社所說的話——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應該圍繞命題、對立命題、綜合論證的「辯證規劃」,進行謀篇布局。她的論文設法解決了人類的選擇是基於「理性」還是「激情」的問題,這展現了也許是法國式文體最顯著的特徵:痴迷於把事物一分為二,這一點在德維爾潘先生身上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正如一位經驗豐富的巴黎智識生活的觀察家所注意到的:法國人習慣圍繞著幾個常見的主題來組織公共辯論,包括:開放和封閉、停滯和變革、自由論和宿命論、統一性與多樣性、文明與野蠻、進步與衰落。(本文節選自《法國人是如何思維的》)

《法國人是如何思維的》

ISBN:978-7-5166-3310-6

[英]蘇迪·哈扎裡辛格 著

新華出版社 2017年8月

定價:68.00元

原文轉自:新華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為什麼選擇昆蟲作為帝國標誌?
    墨洛溫王朝是法蘭克王國的第一個王朝,它被認為是法蘭西歷代國王之宗。墨洛溫王朝的標誌是蜜蜂。考古學也印證了這一觀點。17世紀人們發現了墨洛溫王朝開國君主克洛維父親的墓,墓室裡就有數百隻金色「蜜蜂」。加上墨洛溫王朝的疆域廣大,大致相當於現在法國和德國西部的一部分。
  • 法蘭西的工業基因-虎嗅網
    從上遊材料到下遊精密製造,法蘭西幾乎樣樣精通。有北美作為競爭對象,如何留住人才創造生力,一直是歐盟的重要話題。法國憑著工程師學院,有效阻止了精英外流,還從原殖民地吸收到一定數量的可塑之才。全世界的理科生削尖了腦袋,要擠進法國的工程師學院。
  • 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範曾與法蘭西學院總院長德布羅意對話...
    原標題: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範曾與法蘭西學院總院長德布羅意對話:中法語言各有千秋 德布羅意 範曾   12月15日下午,一場主題為「語言之美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範曾與法蘭西學院總院長加布裡埃爾·德布羅意,分別就中文與法文的特點和歷史演變以及對各自國家的文字發展、語言互融、文化交流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德布羅意和範曾指出,「清晰性」和「模糊性」是法中兩國語言各自的精妙所在。
  • 馬克龍一開口,法國人就把眉皺
    話一出口,守在電視機前的法國人紛紛表示沒聽懂,懷疑學了假法語。學了《馬學》,包你法語水平狂飆,在聊天時驚豔法國人~ 競選期熱詞 總統大選的辯論場上,瑪麗娜·勒龐咄咄逼人的態度和不屑一顧的口吻顯然激發了馬克龍的語言戰鬥力,這位「超級辯手」在battle過程中展現出了驚人的詞彙量,各種高級老詞噴薄而出,使以法語為榮的法國人聽得心旌蕩漾~下面就跟著總統一起學習如何優雅地懟人吧
  • 法國人每年消費3000噸結核病牛肉
    法國人每年至少消費3000噸來自結核病牛的牛肉,商家並未在牛肉包裝上做特別標明,而這一切都是合法的。食用病牛肉可能導致人類罹患類似疾病。普通人並不了解出售病牛肉合法,也不清楚每年都有人因病牛而感染結核病。法國人每年至少消費3000噸結核病牛的牛肉法國著名政治諷刺媒體《綁鴨報》10月25日報導,法國人可能經常吃到患結核病的牛肉,並且毫不察覺。
  • 《法蘭西特派》曝光全新劇照 畫面陰冷倍感悲傷
    1905電影網訊被人們稱為「寫給法蘭西的情書」的韋斯·安德森新片《法蘭西特派》,日前曝光了全新的劇照。在劇照上,影片的主演米歇爾·菲佛和盧卡斯·赫奇斯正一副復古打扮,坐在汽車的後座。兩人面無表情,也沒有交流,看上去非常悲傷。
  • 誰是法蘭西第一美女?你只知道蘇菲瑪索就out了
    「法蘭西嘉寶」阿爾萊蒂同樣是一個」紅顏薄命」的右翼無產者,一系列不同的悲劇穿織成她的銀幕生涯。《天色破曉》時,青年為了她這個賣花女與卑劣的情敵玉石俱焚;在《北方旅館》裡她扮演妓女,反過來要與另一個女人爭奪一個流浪漢:最令人扼腕的是《天堂的孩子們》裡在眾目下出賣色相的嘉朗絲,選擇了瀟灑和華貴.只能與心底的愛人相顧無言。
  • 法國人說英語,是Sexy還是Funny?
    法國人說起英語,能把自己逗笑每每提起法國人的英語,我身邊去過法國的朋友都是又無奈又想笑。但也不少母語是英語國家的人,則覺得他們帶著法語口音的英語非常浪漫性感。你是覺得SEXY,還是FUNNY呢?而法國人自己,對國民的英語水平其實心裡非常有B數,所以每每提到英語能力的時候,大多數人是很謙虛的他們喜歡對自己的英語水平自嘲,也喜歡互相嘲笑,雖然有時候是五十步笑百步,但不失為朋友間插科打諢的小笑點。
  • 法國人十分喜愛中國文化
    樺榭傳媒集團總裁D·吉尤說:不斷發展的中國吸引著法國人,我們重視有關中國的一切。這兩位法國政界和傳媒界重要人物在3月26日晚法國參議院一場招待會上,對法國媒體、政界和各界人士強調指出了中國對法國和法國人的吸引力。  當晚法國樺榭傳媒集團在法國參議院舉行盛大招待會,為該集團專門報導中國的雜誌《中國》(CHINE PLUS,可以譯為《深入中國》)最佳讀者頒獎。
  • 諾曼徵服:法蘭西的公爵為何成了英格蘭國王
    1066年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逝世,法蘭西王國的諾曼第公爵威廉宣稱繼承英格蘭王位,但英格蘭貴族推舉哈羅德·戈德溫森為國王。威廉於是遠徵英格蘭,打敗哈羅德·葛溫森,成為英格蘭國王。那麼威廉是如何徵服英格蘭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法國人如何優雅的吃蝸牛,一份六顆就300元,網友:嚮往的生活
    不過,這樣的美食是大多法國人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甚至有的法國朋友還每天都必須吃呢。像這樣的蝸牛美食在法國是很受歡迎的,但是這蝸牛美食的價格就讓小優覺得有些小貴了。6個蝸牛就要300塊錢,這要是換做在國內賣的話,肯定是沒有人會買單的。不過,法國人卻非常喜歡吃,有網友看了之後就說這樣的生活確實是嚮往的生活,不知道你們看完後想說些什麼呢?
  • 《法蘭西特派》配樂師大讚
    1905電影網訊著名作曲家亞歷山大·德斯普拉是韋斯·安德森新作《法蘭西特派》的配樂,近日他透露自己已經在前不久看完該片的完成版,稱讚影片是韋斯·安德森目前生涯最佳,「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美麗,有趣,瘋狂」,他說「甚至比《布達佩斯大飯店》更宏大,有更多的故事,不同的場景,每個鏡頭都有許多想法。
  • 偉大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一世
    1799年8月,拿破崙遠徵埃及受挫,歐洲各國趁此機會再次組成反法聯盟發起反法戰爭,11月拿破崙隻身回到巴黎,11月9日發動霧月政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圖為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隨後拿破崙率軍翻越阿爾卑斯山(這幅著名的油畫就是以此為背景創作的)1800年6月14日法軍在皮埃蒙特的馬倫哥之戰中大敗奧軍,法奧籤訂呂內維爾條約,第二次反法同盟崩潰1804年11月6日,法蘭西共和國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
  • 法國人自嘲效率低得像樹懶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蒙】電影《瘋狂動物城》中車管所辦事員樹懶「閃電」的形象令人捧腹大笑,也讓法國人似乎看到身邊一些公務員辦事時不緊不慢的樣子。法國公務系統一直是人們嘲笑的對象,已故政界要員兼學者阿蘭·佩雷菲特在《法蘭西病》一書中進行過入木三分的分析。在法國,我也時常遭遇「樹懶」型的公務員。
  • Laure Baume:打造一座最有中國思維的機場
    中新網3月26日電 日前,巴黎機場管理局執行副總裁,首席客戶官 Laure Baume同Grand Véfour星級廚師Guy Martin受邀來華參加2018屆美味法蘭西活動。2018屆「美味法蘭西」活動在北京法國大使館舉辦。這一次晚宴是中法在美食方面的非常好的交流和推廣機會。與巴黎機場的未來發展計劃不謀而合。
  • 從語言結構看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事風格――由小到大
    這似乎就是美國人的行事風格吧,著眼點往往是從小到大,從具體到一般。例如,如果你在美國網購了東西,地址欄上第一個出現的、而且是大寫的黑體字的一定是人的姓名,然後下面是門牌號、街名、區名、城市名,州名,美國放在最後,這個思路正好是由小到大。想想看,在中國一定是中國、省、市、區、街名、門牌號,最後才是收件人,這個順序正好是由大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