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樸道玄燈
粒子包括光子,是真空的激發態,真空是粒子包括光子的基本態,這是量子力學實驗證實的能量與真空的關係。
狄拉克對電子的行為研究後,發現了電子的波粒二象性,開始從物理意義的角度研究真空,發現真空量子態的物理規律。
按照愛因斯坦相對論,能量和動量滿足以下關係
E表示粒子的能量,p表示粒子動量,m0表示粒子靜質量,c是三維空間真空中的光速。
相對論粒子有正負兩種能態,正能態有個下限+m0c^2,負能態有上限-m0c^2,上下限之間有一個2m0c^2的能態禁區,任何粒子都不能出現在這個禁區中。
真空中沒有正能態粒子,一般情形是被負能態粒子充盈其中。狄拉克把能態的這種分布情形稱為「負能電子海」。在禁區上方的正能態粒子不會踏進負能區,這樣保證了自然世界中的實物電子的穩定,負能態的電子如果「吃」了至少2m0c^2的能量餐,就會跨過能態禁區,躍遷進入正能態,於是正能區出現了一個正能態電子,而負能區少了一個負能態電子,真空出現「電子空穴」對,空穴就是反電子,相當於正能態電子。反粒子陸續被實驗發現證實存在。
狄拉克的發現證明「真空不空」,在普朗克尺度下存在量子漲落存在最基本態的零點能。
n為0或正整數,當n=0時,真空不存在物質及粒子,但還存在最少的能量,叫「零點能」,h是普朗克常數,ν是空間能量波動時的振動頻率,零點能的存在,說明真空並不寧靜死寂,充滿了頻率振蕩和能量漲落,不停地有粒子和反粒子瞬間剎那出現又剎那湮滅消失,正反相互轉化,出現真空極化現象,形成複雜多變的真空結構。
在五維時空中,長寬高的三維空間作為質量維,捲縮於三維空間的第四維作為能量維,時間作為單獨的第五維,物體的質量從三維轉化為第四維變成能量,融化復歸於真空,真空回到凝聚物質最少時的基本態,當能量從捲縮的第四維溢出到三維空間的質量維,從虛空憑空凝聚出物質,「結氣成形」,這種溢出凝聚出物質的情形,叫真空激發態。
微觀尺度的真空量子態對宏觀世界物質存在的影響,神奇玄幻,美妙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