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自然萬物界中的最高者,沒有物質軀體的存在,但又無形之中在控制每個人。人們對這個東西的理解或聽說,都是在宗教信仰界。然而他到底存在不存在,是不得而知的。因為沒有人見過,哪怕科技再發展的今天,對這個字也沒有定論。
在宇宙誕生之初,天地間出現了一些所謂的「元靈」,而這些元靈的由來正是由於「神」的出現。但這兩者在本質上有著根本的區別,「元靈」在一段時間之後會分散,並不是一種永恆的存在。而「神」這個字是世界唯一,只是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中有著不同的定義,而在中國人的眼裡卻是一個「謎」一樣的存在。
在西方世界伊斯蘭教中,他們認為宇宙獨一無二的主宰存在是真主安拉。它被認為是創造宇宙萬物,並且養育整個世界的主;基督教的信仰以耶穌為核心,他被信奉為上帝,認為自己的一切都是神創造的,其中包括自己的孩子。各個宗教有著各種不同的「神」存在,所以在我看來,如果你相信有神論,神就是無處不在的。
然而生活在中國卻很少聽到這樣事情的存在,甚至很多人認為「有神論」這一說法非常的荒謬。
其實在很多年前,中國人 對神明這件事就有著自己主觀上的判斷。而這個判斷並不是普通的,在我看來已經發揮到了極致。他們認為信奉這種東西就是在自己身體健康時,不斷地交錢保佑自己;如果自己遭受到了一些身體上的病症,就會希望「神」給自己庇佑。更多的時候,它是一種精神寄託。
說白了中國人依賴神明,但又有著自己的獨立思維,不受它的「主宰」。因為自古而來,中國人所了解的神話就是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等傳說,但無非也只是內心上的敬仰,中國甚至也因這一點將自己腳下這片稱為「神州大地」。
根據文獻的記載,我們真正開始敬神是從夏朝開始。當時的朝代有一個主張,就是以「人」為核心治理天下。不過「神」這一東西並沒有得到完全的隱藏,而是被作為輔佐國家的一種手段,所以也就有了巫師這個職業的存在。但也並不是任由它的主宰,只是作為一種輔助。在決定某些國家大事之前,偶爾做一個參考。不過話說回來,還是「有神」。
到了春秋時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正式強調了人的作用。這一點的重要意義不可否認,無疑對當時的時代進步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提倡通過祭禮來改變人們的道德文化水平,慢慢儒家的基本觀念也被人們接受。後來這一思想統一中國幾千年,直到現在還被人們研究運用。
儒家思想強調人們的主觀性能,提倡人們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的存在。人們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從「信神」變成「敬神」。
時代發展到了今天,人們對這個「神」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什麼都可以信,唯獨不信神。中國人對「神」的定義就是離去的人,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升官發財、生活變好,所以也有屬於自己的精神寄託,慢慢也有了關公等人的存在。但人們拜關公是內心出於敬意,並希望為自己帶來好運,而且這個人在過去正是英雄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