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人「敬神」卻不「信神」,其實早在商朝的古人就已醒悟了

2020-12-03 大咖說史

眾所周知,東西方文明是存在很大差異的。不過在對待神明的態度上卻出奇一致。西方的基督教認為,世間的上帝無所不能,而人類則是到世間贖罪的,因此人們對於上帝的態度是非常敬畏的。

同樣,伊斯蘭教也是如此,認為真主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神,態度也很敬畏。在古代中國,人們對待神明的態度也是畢恭畢敬,非常虔誠。

但是後來卻慢慢發生了改變,變得「敬神而不信神」,為什麼人們的思想會發生這樣的轉變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西方人敬畏上帝

在商朝的時候,神明的概念就出現了。這一時期,人們對神非常的尊敬,更是「以神為尊」。那時候普遍認為巫師能夠與神明交流,得到神明的指點。

所以君主在遇到大事或者猶豫不定時,都會讓巫師通過佔卜來決定。商朝用龜甲來佔卜,而周朝則用筮。雖然佔卜工具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樣的,都希望能夠得到神明的授意。

可見,這一時期神明的帝位如同西方人眼中的上帝一樣,很崇高。

圖片:商朝用龜甲佔卜劇照

當時,商朝有一個叫做伊尹的賢者,他是商朝的開國功臣,後來被商王封作了輔政大臣。這一職位非常之高,相當於後世的丞相。

據史料記載,伊尹還有一個更特殊的身份,就是巫師。「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當時商朝的祭祀與兵戎之事都是重大之事,而伊尹作為巫師自然主持著相關祭祀事宜。

由此,他的地位在朝中非常高,甚至高過了當朝天子太甲。因為太甲荒淫無道,直接被伊尹給放逐了,然後自己處理政務。等到太甲反省之後,才又迎回太甲,將執政權歸還於他。

由此可見,巫師的地位竟然比天子都還高,這也說明了天神的至高地位。

圖片來源於網絡:商朝的伊尹

伊尹身為輔政大臣,又兼著巫師的身份。按理說大權在握,應該發展自己的勢力。但伊尹並沒有被欲望所蒙蔽,只希望國家能夠發展好,天下太平。因此,伊尹一直強調人的「德行」,希望人們注重品德與言行。

為了讓天子太甲施行仁政,伊尹曾借著神明的身份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神明主張為政以德,假如一國之君治國有方,那麼神明便會降下福祉。不然的話,上天便會降下懲罰」。

這番話現在聽起來很可笑,但是當時太甲卻是一副嚴肅的模樣,非常虔誠。

那麼伊尹是真的相信神明存在,還是藉此名義規勸天子呢?這個我們無法得知。

但是我們可以知道,這一時期,天神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著至高的分量,沒有一個人敢違背天神的旨意。就連天子太甲無道都能被伊尹以天神的名義廢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輔政大臣伊尹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神明的地位依舊不變,但是人們對神明的態度卻發生了轉變。這一轉變則是由伊尹的兒子伊陟造成的。

伊尹去世之後,輔佐商王的重任就落到了伊陟的肩膀上。因為受到父親的教誨,伊陟也主張「以德治國」,只有德行昌盛一國才能發展壯大。抱著這樣的信念,伊陟開始深入研究並進一步發展父親的理論。

伊陟所輔佐的商朝君主是太戊,商朝的第九位國君,他統治了商朝七十五年,是商朝執政生涯最長的一位君主。但是在太戊剛繼承君主之位時,商朝的境況並不大好,顯露出了衰敗之勢。

當時,還發生了一件特別奇怪的事情,引得人們震驚不已。事情發生在商朝國都的朝堂之上,桑樹和楮樹竟然結合到了一起。更出人意料的是這棵怪樹一夜之間瘋長,更是達到了需要一人兩手合抱的程度。

眾所周知,當時是封建迷信社會。人們對這一奇異的怪事產生了諸多想法,普遍認為這是神明給世人帶來的暗示,要有不祥之事發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商朝第九位國君太戊

這樣的輿論越演越烈,引起了太戊的擔憂。他十分害怕上天會懲罰他或是讓王朝走向滅亡。憂慮之下,太戊向伊陟求助,希望他能想個辦法。

對此,伊陟早有對策,於是說:「我知道有一句話,就是妖神再厲害,也無法勝過君主的德行。」言外之意,就是要讓天子太戊注意自己的品行,讓他以德治國。

這句話現在來看也很是普通,最多就是聽出個崇尚德行的道理。但是對於太戊來說,這就是救國的良方。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卻是封建迷信時代的常事。從這以後,太戊就更加注重自己的品德。

就這樣,在太戊的「德行治國」之下,商朝又開始恢復了生機,步入了繁榮。由此,這件事情還引出了一個成語,就是「妖不勝德」。在太戊以德治國之後,那棵被人們視為不祥的樹木也無端枯死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伊陟

在伊陟的輔佐下,太戊成為了一個賢德之君,與太甲、祖乙並稱為對商朝貢獻最大的君王。伊陟所提出的「妖不勝德」概念,對於古代歷史進程有著極大的進步意義,並且對中國哲學史做出了貢獻。

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人們雖然仍舊迷信鬼神之說,但是對於鬼神的態度,卻不像西方人對待上帝的態度那般恭敬了。

後來,鬼神思想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演變為了「天人合一」,君王自己與天神息息相關、後世君王自稱是天選之人,上承天意,治理黎民。

君王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天神的注視,如果荒淫無道,天神就會降下災禍,懲罰帝王。

圖片:君王劇照

可見,後來的神明完全成為了帝王掌控權利的工具,以君權神授的思想束縛黎民,來穩固自己的統治。而平民百姓思想愚昧,也跟著君王將天神的帝王推向頂峰,只知道跟著拜祭天神。

後來,在佛教的流入,人們又對佛有了新的認識。天神也就是佛門中的各路神仙,這時,人們拜佛也有了目的,就是祈禱心目中的意願能夠實現。

所以現在的人們燒香拜佛,也只是希望神明能夠庇佑自己實現願望而已。雖然知道這是不現實的,但還是去做,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寄託而已。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為何「敬神」卻不「信神」?早在商朝時,太戌就破除了迷信
    但其實對於神明,中國人的態度更多的是尊敬而不是信仰。這就是有很多外國人都「詬病」中國人的一件事,說中國人缺乏信仰,他們或相信上帝、或相信釋迦牟尼、或相信耶穌,在他們心裡都有著明確的信仰方向。然而只有中國人,雖然敬重神明,但卻不信神明。但其實這是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到的!
  • 中國人為何「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前幾年,批評國人的時候,一定會提起「中國人缺乏信仰」這個論點。西方人,甚至幾乎所有的外國人,都一向自詡「有信仰」,他們或者相信上帝,或者相信真主,亦或者相信釋迦摩尼,似乎只有中國人,敬神卻又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
  • 中國人為什麼「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中國人為什麼「敬神」卻不「信神」?
  • 中國人為什麼「敬神」卻不「信神」?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有答案
    然而他到底存在不存在,是不得而知的。因為沒有人見過,哪怕科技再發展的今天,對這個字也沒有定論。 其實在很多年前,中國人 對神明這件事就有著自己主觀上的判斷。而這個判斷並不是普通的,在我看來已經發揮到了極致。他們認為信奉這種東西就是在自己身體健康時,不斷地交錢保佑自己;如果自己遭受到了一些身體上的病症,就會希望「神」給自己庇佑。更多的時候,它是一種精神寄託。
  • 古人為何只「敬神」卻不「信神」?而國外都信神,究竟為什麼呢?
    甚至不受自然法則的限制,相反,它高於自然法則。它支配著物質世界,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物質世界。因此,外國人非常相信神,而我們中國人只敬神,卻不相信神為什麼?「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就是孔聖人在幾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所說的話。如今,神的含義被解釋為神的通稱,並且有著宗教的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但是實際上,中國人對神的態度比較尊敬。
  • 古人為何對龜如此崇拜?它象徵著哪些美好寓意?
    龜文化與佔卜的關係由於封建社會時期鬼神之說的盛行,因此早在商周時期,社會中就出現了佔卜之術。人們通過佔卜,去感知天意,預測未來,達到很多未雨綢繆的目的。其實,在商周時期之前的原始社會中,人們就發現了龜殼可以用於佔卜之術。當時的人們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因此也只能依靠一些鬼神之說去進行社會生產活動。由此可見,龜文化最早可以追溯於原始社會中。
  • 印第安人祖先是中國人?第1個到達北美的是商朝人,比哥倫布早了2800年
    但是在前段時間北美的考古發現,卻正在慢慢的推翻這個看似已成事實的定論。之後又有考古學家在北美發現了一些甲骨文,可以將北美洲的發現提前到3300年前,這比哥倫布發現北美洲還要早了2800年。這些甲骨文不只是跟中國甲骨文類似,而是實實在在的是同一種字體結構。根據考古發現,再結合科學和史料記載,已經讓事實的真相呼之欲出了。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試過
    貓而我國古人也很好研究美食,能將各種各樣的植物穀物做成各種美味和形態各異的食品,讓中國人的餐桌上的飯菜不僅美味而且好看對美食很有研究的中國人,把很多食材運用到極致,但是卻唯獨不用貓肉。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而且古人嘗試過。
  • 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拜神、敬神為何又「罵」神,外國人為何看不懂
    關於宗教信仰,不少外國人認為中國人沒有什麼信仰?其實,那是不懂中國人的想法。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和歐美世界不同,西方的神話故事常常是神造了人。但是,在中國的神仙體系裡,神仙都是「人造的」。
  • 美國人疑惑:中國為何那麼多無神論者?中國人:我們信的是這種神
    難道是因為我們的神管不了他們嗎?其實縱觀中國的歷史,中國人是信神的,只不過信的是這種神。我國歷史最早在商朝時,有帝王統治國家的時候,就和日本一樣,說自己手中的權力是神明給的,結果怎麼樣?時間一長,帝王的權威開始受到威脅,其地位越來越不穩定,最終被推翻,從那之後,帝王信奉的不再是神明,而是「德行」,而且這一信仰一直延續到後來的朝代之中,也不知道日本是怎麼騙了那麼多年的?
  • 中國人為啥不信上帝而信神呢
    可見,大學問家在科學的徵途上攀登,最後不能不對自身的認識——「心用工具」加以研究都要走上「內學」。如一位大學者所說,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成佛路上,經過無數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大雷音寺,抬頭一看,原來如來佛就是他自己。佛就在你心中,這就體認到香港二郎廟中的對聯,「心中有天何必焚香告夜,意中無我自然與物同春」的「內學」。這種思維方式就是中國人不信上帝而信神的理論根據。
  • 【旁觀日記】外國人問:中國人真的不信神嗎?那他們信什麼?
    外國人問:中國人真的不信神嗎?那他們信什麼?    《紐約時報》:A Problem of 『Religion,』 and Polling, in China  國際知名的調研機構WIN/蓋洛普發布了一份對全球宗教信仰的最新調查結果。
  • 魯迅:外國人用火藥製造武器,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
    因為單論影響力,火藥對世界進程以及中國的作用是最大的,甚至一度改變了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從東方入侵,再到西方入侵,小小的一團火藥為何有著這麼大的作用?一、火藥為何能在中國誕生火藥的最初發現是由中國春秋時期的煉丹術士在煉丹中發現的,但是在誕生之初卻沒被用在軍事上。
  • 隕鐵熔點很高,商朝不能熔化隕鐵,為何卻能打造隕鐵兵器
    誠然,后母戊鼎不但出土時間早,更是我國的鎮國之寶,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可問題是1977年出土這件長度僅為8.7釐米,名為「商鐵刃銅鉞」的商朝文物雖說只是一件冷兵器,可其並非后母戊鼎那樣通體青銅打造。而是有著一部分是由「鐵」打造的。
  • 瑪雅人原來是商朝時期的中國人遷移過去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瑪雅人和古代中國人都是黃種人,因為在地球上,黃色人種就東亞和中美洲有,其它地方要麼是黑人,要麼就是白人了,這實在是太巧了。最重要的是瑪雅文化和殷商巫術文化簡直是太像了。瑪雅人的雕塑和商朝時期三星堆的雕像就像兩姊妹,瑪雅人和商人都特別信奉巫術,他們對待自然的哲理也極其相似,更重要的是瑪雅文化的殷商文化都是農耕文明。就在瑪雅文明前,中國有幾十萬人消失在歷史的謎團中,剛好跟瑪雅文化在時間上對得上。
  • 對待「神」的態度,中西方差異甚大,其實中國古人早已看穿一切
    其實,早在千年以前,我國古人就已經看穿了「神明」,也是從那時候起,人們對神明的態度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圖片:遇事求佛劇照一、中西方神明觀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他們認為人類本身就是罪惡,一出生就帶著罪惡而來,必須要經過耶穌的指引才能洗去我們身上的罪惡。
  • 商朝之後為何不見神仙幹涉朝政?
    然而,從現存的史料來看,在商朝時期活躍在朝堂之上的神仙們,商朝之後卻為何再也不見神仙幹涉朝政,絕天地通了?商朝在神仙地位,用其為王權背書商朝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也是我國第一個存在同時期文字記載的王朝。
  • 猛禽與萌禽:中國人與貓頭鷹的愛恨情仇
    後來一查,才發現貓其實是一種半馴化狀態的動物,能和人住一起的貓是最早在中東被馴化的,後來與人親近的貓在漢代才隨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在漢代之前,中國史上沒有被馴化的貓的,漢代的貓數量也非常有限,因此河南地區很可能還沒有貓。漢墓中出土的東西應該是貓頭鷹,古人將其稱之為鴞(xiāo)或鴟鴞。
  • 三星堆人明明曾生活在中國,為何長得不像中國人?專家:來源複雜
    三星堆人明明曾生活在中國,為何長得不像中國人?專家:來源複雜三星堆遺址在四川,因發現地在三星堆,故命名為三星堆文明。三星堆遺址明明在中國,可出土的文物展現出來的人物形象,卻長得一點也不像中國人。再者,三星堆文明距今4000多年,遠遠早於傳說中的夏朝。
  • 為何古代筷子長度為七尺六寸?有三層特殊含義,你知道幾個?
    不過,野史上卻有著明確記載,說筷子是由商朝的妲己發明的,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學會了使用筷子,是世界史上第一個使用筷子的國家。千萬別小瞧了筷子,筷子不僅是一種吃飯工具,同時也蘊藏著中國特有的文化思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史書上記載筷子的標準長度都為七尺六寸,這是為何呢?其實裡面有三層特殊含義,你知道幾個?第一,代表著七情六慾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