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青生二級巡視員組織巨災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研討會

2021-01-17 瀟湘晨報

為落實市領導關於提升首都巨災和重大風險應對能力批示要求,市應急局擬制了溝通研討計劃,與各巨災預案編制牽頭單位和重點相關部門進行「一對一」溝通,進一步細化完善工作方案。1月14日下午,單青生二級巡視員組織召開超高層建築高層火災專題研討會,預案處、市消防救援總隊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圍繞超高層建築高層火災情景,結合既往相關巨災情景構建和國內外突發事件典型案例,對本市發生超高層建築火災的可能致災情景和次生衍生災害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並就下步推進專題工作達成了一致意見。

下一步,市應急局將按照會議精神,會同市消防救援總隊進一步細化完善超高層建築高層火災專題有關內容,細化完善工作方案。

【來源:北京市應急管理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嶽西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嶽西縣包家鄉人民政府-嶽西...
    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安徽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制定本預案。、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組織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調查、險災情核查、監測與趨勢預測,為現場應急處置提供技術指導;及時向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險災情及發布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動態信息;組織開展預案演練、培訓及地質災害知識的宣傳普及等。
  • 市應急局組織召開《北京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地質災害...
    近期,市應急局組織召開地震地質災害項目編制工作驗收會,驗收通過了《北京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地質災害現場應急救援技術規範》項目。市應急管理局防汛處、安科院,項目實施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參加驗收會議。會上,市應急局聽取了項目承擔單位關於項目編制背景、編制思路、主要內容、實施情況、完成成果等情況的匯報,審閱了相關的成果報告,一致認為達到了項目預期目標,同意通過驗收,並對《北京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徵求意見稿)、《地質災害現場應急救援技術規範》(報審稿)中主要內容提出了修改建議。
  •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編制目的建立健全省應急管理廳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機制。承擔省應對重大災害指揮部綜合性工作,跟蹤事故發展態勢並提出應對處置建議;承辦協助省委、省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重大災害應急處置有關工作。協助協調指揮應急專業隊伍,承辦消防救援隊伍調動有關工作,銜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應急救援。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應急...
    省級層面應急響應一般可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原則上,一級響應由省委、省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指揮(必要時報請國務院或國家相關部門組織指導協調),二級響應由省委、省政府指定的負責同志組織指揮或指導協調,三級響應由牽頭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組織指導協調。具體響應分級及其標準在相關省級專項應急預案中予以明確。
  • 環保部:《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
    ,我部組織編制了《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評審工作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評審工作指南》規定了企業組織評審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基本要求、評審內容、評審方法、評審程序,供企業自行組織評審時參照使用。請各地結合實際,加強宣傳、培訓、指導,切實發揮評審作用,推動企業不斷提升預案質量。附件: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18年1月30日抄送:國務院辦公廳應急辦。
  • 2021年安全工程師複習資料:預案編制的程序
    (一)預案編制的程序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編製程序包括:(考點三★★★★案例)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資料收集、風險評估、應急能力評估、編制應急預案和應急預案評審6個步驟。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
    總體應急預案是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本級人民政府組織應對突發事件的總體制度安排。專項應急預案是為應對涉及面廣、情況複雜的某一類型突發事件,預先制定的涉及多個部門(單位)職責的工作方案。部門應急預案是有關部門為應對本部門(行業、領域)某一類型突發事件,或針對應急資源保障等涉及部門工作而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市、區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根據實際,組織編制重要基礎設施保護、重大活動保障和跨區域應急預案。
  • 內江修訂地震應急預案:市級層面設置一、二、三級應急響應
    修訂後的預案新增應急響應章節,明確市級層面針對特別重大或重大、較大、一般地震災害分別啟動一級、二級、三級響應。  《內江市地震應急預案》於2014年3月發布實施。期間,內江經歷了9•8威遠5.4級地震和12•18資中5.2級地震抗震救災考驗,總結積累了相關經驗,同時也發現預案執行中的一些短板不足。
  • 日本熊本地震應急響應分析及借鑑
    在救助工作中,政府在災區的36個市町村,快速開放615處避難場所,接納67136人;在災後5天內,緊急調派並發放90萬份食物,內衣、襪子20萬套(雙),除菌液10萬瓶等大量物資。 二、國家巨災應急響應準備工作分析 日本政府積極開展巨災應對準備工作,為此次響應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是把國土強韌化作為一項國家基本戰略。
  • 攀枝花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2)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原則  根據我市環境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實行條塊結合,以條為主,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的管理原則,市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對全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啟動、指揮、協調、組織,縣(區)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轄區內事故應急預案的組織實施和協調配合。
  • 危險源辨識、評價與監控及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11.2、組織機構(1)危險源辨識評價小組組 長:XXX副組長:XXX組 員:XXXXXXXX(2)職責:對施工現場的主要和關鍵工序中的危險因素進行辨識、評價,確定本項目重大危險源,並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及應急救援預案。
  • 安塞區地震應急預案
    一、總 則(一)編制目的。為全面做好我區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使我區的地震應急工作能夠協調、有序和高效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特制定本預案。(二)編制依據。
  • ...組織召開秦皇島市信息化「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專項研討會
    秦皇島市委網信辦 組織召開秦皇島市信息化「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專項研討會 2020-11-25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園山體滑坡應急預案_2020年公園山體滑坡應急預案資料下載_築龍...
    工程概況:山體滑坡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巖土在重力(包括巖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動靜壓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見地質災害之一。
  • 新牆水庫應急預案
    》和《湖南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編制本預案。1.4 預案編製程序本預案編制嚴格參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環發[2010]113號)的規定進行,其編製程序詳見圖1.4-1。
  • 嶽西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草案試行)-應急預案-嶽西縣醫療...
    主要職責:負責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日常工作;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相關法規、規章和相關文件的起草;建立與完善監測和預警系統;制訂和修訂應急預案,組織預案演練;組織對專業人員的應急知識和處置技術的培訓;承辦救災、反恐、中毒、放射事故等重大安全事件中涉及公共衛生問題的組織協調工作等。
  • 國家地震應急預案
    1總則  l.1編制目的  使地震應急能夠協調、有序和高效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l.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 安徽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北極星大氣網訊:1總則1.1編制目的建立健全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機制,提高重汙染天氣預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降低重汙染天氣危害程度,保障環境安全和公眾身體健康。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全省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全省大氣環境質量監測,推進重汙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牽頭做好重汙染天氣預警信息發布;指導和督促各市加強工業企業環境監管和秸稈禁燒工作;組織開展應急預案啟動和響應措施落實的監督檢查。
  • 深圳市地震應急預案(2019年修訂)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保證地震應急工作科學統一、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廣東省防震減災條例》《廣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國家地震應急預案》《廣東省地震應急預案》《深圳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  1.3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分工合作,協同應對;快速反應,科學處置。
  • 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 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建立國家海上搜救應急反應機制,迅速、有序、高效地組織海上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行動    1.2 編制依據     1.2.1 國內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