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西命理,其是這兩種命理技術都源於天文,只不過中式命理中紫薇鬥數、七政四餘(也叫果老星宗)在民間流傳不廣,八字以天幹地支的生、克、制、化來表達,讓大家以為八字跟天文沒有關係。甚至有一次我跟一個搞國學的人談起我在學佔星,當時給她嚇壞了,就好象遇到了什麼妖魔鬼怪一樣,一個勁的勸我別學,無論我怎麼給她解釋佔星在來源也不聽。還有一些看營銷號學風水的人更是覺得玄學的盡頭是易經,而不知伏羲畫卦是依據什麼。
為什麼說八字與佔星都是以天文為根本呢?
1.八字當中年支就是歲星,就是木星對稱的位置(歲星不是木星,而是根據木星假想出來的一個順時針正圓軌道的點)
2.月支就是太陽的位置,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太陽星座,但是這裡有一點區別,中式命理以節氣的「節」換月支,(上半年大多數在每個月的6日,下半年在每個月的8日)。佔星是以節氣的「氣」換座(上半年大多數在每個月的21日,下半年在每個月的23日)最多相差一兩天。
口決:上半年是6 21,下半年是8 23,最多相差一兩天
中式命理判斷旺衰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與月支的關係,所謂「真神需從月中出」就是這個道理。
3.日支就是月亮的位置,但由於月亮的周期是28天,與天幹地支的的進位存在差異,因此這個在推算過程中並不能完美契合,我 在初級班演算這個部份的時候比較頭疼。
4.時柱與上升星座關係密切,上升星座的形成就是根據出生時間來確定的,上升星座代表了人三十歲之後的樣子,八字 中時柱也代表了人晚運的情況,這會時巧合嗎?
5.土星跟木星繞地球運行的周期的最小公倍數就是60年,恰恰也正是中式命理中的六十花甲子。
6.代表意外、分離的天王星運行周期是84年,中國有句民諺: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也難道也是巧合?當然如果就此斷定中國人很早就知道了天王星的運行周期,那也有些YY。
7.八字地支合化的五行與十二星座守護星完全一致。
注意:生肖年的木星可不是在上面對應的星座內,而是在對稱的星座內。
如果在掌決上掐,是不是玩佔星骰子就簡單多了
另外還有地支三合也與風象、火象、地象、水象大三角吻合,我就不列舉了,大家自己看。
個人認為,八字起源於唐代李虛中,這跟唐代實行了最嚴格的禁止百姓私自學習天文有關,「諸玄象器物、天文圖書、讖書、兵書、七曜歷、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違者徒二年」。由於天文研究的禁絕,李虛中在前人的基礎上以天文入幹支,創立了八字測命體系。
另外提一句,這位八字祖師李虛中生於公元761(辛丑年),今年2021年,等過了立春也正好是辛丑年,是他誕辰1260年。
其實,不僅僅是八字,在中式玄學系統裡,太多中式玄學都是以天文為基礎,比如太乙、六壬都是基於十二宮位的設定,七政四餘也是基於金木水火土日月七顆星星的位置設定,紫薇鬥數是基於南鬥、北鬥與十二宮結合的體系,奇門遁甲則是在北鬥七星與十二宮兩個體系內進行了有機的結合。
玄空風水的飛星體系也是基於北鬥七星體系。
包括中式玄學的根基河圖洛書,也隱隱有天文的痕跡。
「河出圖,洛出書」,難道就一定是黃河,而不是銀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