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玄學的根本是天文

2021-01-12 卜源文化

說到中西命理,其是這兩種命理技術都源於天文,只不過中式命理中紫薇鬥數、七政四餘(也叫果老星宗)在民間流傳不廣,八字以天幹地支的生、克、制、化來表達,讓大家以為八字跟天文沒有關係。甚至有一次我跟一個搞國學的人談起我在學佔星,當時給她嚇壞了,就好象遇到了什麼妖魔鬼怪一樣,一個勁的勸我別學,無論我怎麼給她解釋佔星在來源也不聽。還有一些看營銷號學風水的人更是覺得玄學的盡頭是易經,而不知伏羲畫卦是依據什麼。

為什麼說八字與佔星都是以天文為根本呢?

1.八字當中年支就是歲星,就是木星對稱的位置(歲星不是木星,而是根據木星假想出來的一個順時針正圓軌道的點)

2.月支就是太陽的位置,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太陽星座,但是這裡有一點區別,中式命理以節氣的「節」換月支,(上半年大多數在每個月的6日,下半年在每個月的8日)。佔星是以節氣的「氣」換座(上半年大多數在每個月的21日,下半年在每個月的23日)最多相差一兩天。

口決:上半年是6 21,下半年是8 23,最多相差一兩天

中式命理判斷旺衰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與月支的關係,所謂「真神需從月中出」就是這個道理。

3.日支就是月亮的位置,但由於月亮的周期是28天,與天幹地支的的進位存在差異,因此這個在推算過程中並不能完美契合,我 在初級班演算這個部份的時候比較頭疼。

4.時柱與上升星座關係密切,上升星座的形成就是根據出生時間來確定的,上升星座代表了人三十歲之後的樣子,八字 中時柱也代表了人晚運的情況,這會時巧合嗎?

5.土星跟木星繞地球運行的周期的最小公倍數就是60年,恰恰也正是中式命理中的六十花甲子。

6.代表意外、分離的天王星運行周期是84年,中國有句民諺: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也難道也是巧合?當然如果就此斷定中國人很早就知道了天王星的運行周期,那也有些YY。

7.八字地支合化的五行與十二星座守護星完全一致。

注意:生肖年的木星可不是在上面對應的星座內,而是在對稱的星座內。

如果在掌決上掐,是不是玩佔星骰子就簡單多了

另外還有地支三合也與風象、火象、地象、水象大三角吻合,我就不列舉了,大家自己看。

個人認為,八字起源於唐代李虛中,這跟唐代實行了最嚴格的禁止百姓私自學習天文有關,「諸玄象器物、天文圖書、讖書、兵書、七曜歷、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違者徒二年」。由於天文研究的禁絕,李虛中在前人的基礎上以天文入幹支,創立了八字測命體系。

另外提一句,這位八字祖師李虛中生於公元761(辛丑年),今年2021年,等過了立春也正好是辛丑年,是他誕辰1260年。

其實,不僅僅是八字,在中式玄學系統裡,太多中式玄學都是以天文為基礎,比如太乙、六壬都是基於十二宮位的設定,七政四餘也是基於金木水火土日月七顆星星的位置設定,紫薇鬥數是基於南鬥、北鬥與十二宮結合的體系,奇門遁甲則是在北鬥七星與十二宮兩個體系內進行了有機的結合。

玄空風水的飛星體系也是基於北鬥七星體系。

包括中式玄學的根基河圖洛書,也隱隱有天文的痕跡。

「河出圖,洛出書」,難道就一定是黃河,而不是銀河嗎?

相關焦點

  • 三元九運(玄學最根本的規律)
    如果你對玄學感興趣,那你有沒有思考過這一類的問題:一甲子為什麼是60年?而不是61年;五行為什麼是5個,而不是6個;天幹為什麼是10個?地支為什麼是12個?而不是11個;這些特定的數字是怎麼得來的?是人為規定的嗎?
  • 網際網路玄學,在線算命
    從篤信星座的90後,到給伺服器開光的網際網路人,從《我是個算命先生》到火熱的盜墓、風水等玄學氣息濃厚的影視IP,再到社科院開設周易預測學博士學位授權點。風水、八字、面相,種種玄學產品和玄學概念愈發火熱。玄學產品也在網際網路浪潮的推動下進入了線上線下結合甚至純線上的時代。那麼玄學是什麼?當前的玄學產品是如何開展網際網路業務的?玄學產品為何會存在?人們為什麼會選擇相信玄學?
  • 大唐盛世把風水玄學推向高峰,背後一個真相,讓人感到悲催
    鼎盛的國力,創造出了燦爛的文明,大唐不只是中國詩歌的巔峰,其它很多領域都走向了一個高峰,比如玄學預測,比如風水堪輿。有唐一代,湧現出了很多玄學風水大師,代表人物有:袁天罡、李淳風、一行高僧、楊筠松等,他們知天文,曉地理,通陰陽,精於數術,上至六壬奇門,下至尋龍點穴,俱都十分靈驗。
  • 別開生面,茶餘飯後,從玄學的角度看今晚的超級大月亮
    作為一個玄學愛好者,正如小青年看流星雨一樣的清奇思路,來看待本次超級月亮的天文現象。天人感應論支持者認為,天象的運動必然會對應人類社會的活動狀態。奇特的天文現象,對應奇特的社會現象,這種思維,在東西方都有,人類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就只能祈求上天憐憫了。在這裡聯想到兩件事情,來呼應這個超級月亮現象,也是很有意思的。
  • 玄學盛行,人們對「天」感到好奇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天文學發展的原因和背景天文學得到發展的最初原因,也是最根本原因,是由於人們對於星空最原始的好奇,經過長期的生產經驗總結,得到了發展的慣性規律而衍生出來的一門學派,亦或者說是學科。其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農業用途,二是為了滿足統治者迷信需要。
  • 迷上了玄學的中科院院士,不能自拔,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玄學?
    但是,令很多人所不解的是,這樣一位一輩子都在做科學研究的學者,到了晚年,卻迷上了玄學而不能自拔,這不僅讓我們想到了經典力學的創始人,物理學家牛頓從27歲開始就把他的研究轉向了神學。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就是玄學了嗎?什麼是玄學?其實,很多人對玄學一直都存在著誤解,甚至是扭曲和歪解。
  • 孔子和蘇格拉底,中西方的文化巨匠,造就中西方各異的文化精神
    這兩個文化在形成期,都曾被各自文化中早期文化巨匠的精神內涵所影響,並因此形成中西方文化中,完全不同的文化精神核心,並進而影響中西方的價值體系。中西方文化巨匠中國的孔子中國的文化形成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時期,當時各家各派,對於社會的走向紛紛宣揚自己的觀點。雖然在當時,法家因為"重典"而契合當時亂世的社會需要。
  • 繼NVH玄學之後,底盤性能也變成了玄學?
    在知乎上曾經出現過一個討論,「為什麼很多汽車工程師都說【NVH是玄學】?」,從此之後,「NVH是玄學」變成了一個「梗」,在汽車工程圈裡時不時地被大家開玩笑時提起。大家可以在知乎自行搜索,回溯關於這件事的討論。
  • 中西方交流中的誤解和偏見,為啥從800年前持續到現在?
    答案,就隱藏在中西方科技交流的海量歷史細節中。今天,阿信就選取其中記述和研究都比較豐富的中西方古代天文學交流史,作為一個樣本,為大家提供一個思考的參照系。1645年,攝政王多爾袞任命傳教士湯若望為中國最高天文機構——欽天監的主要管理者。後來,順治皇帝甚至下詔,要求欽天監的所有官員改為學習西方天文學知識。德國耶穌會傳教士約翰·亞當·沙 爾·馮·貝爾,中文名為湯若望,與當時的清朝皇室關係密切。到了康熙帝時期,由於對漢人缺乏信任,特別是在與天文有關的佔驗方面,皇帝一般都會毫不猶豫地直接採用歐洲人的成果。
  • 量子不神秘,也非玄學
    不過,對量子世界的淺薄認知,也使得很多人將量子與哲學、玄學聯繫在一起,似乎懂了量子科學,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本文試圖通過淺顯的解釋,帶領各位讀者認識目前科學家們探索的量子世界,揭開量子世界的玄學面紗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們目前能夠實現的所有觀察手段(從天文望遠鏡對宇宙的觀察,到電子顯微鏡對分子級物質的觀察),都是通過光、電子等作為媒介,與被觀察對象發生反應,從而實現觀察的目的。比如,我們觀察一輛火車的運動,是火車將光漫反射到我們的眼睛內,然後經過神經反應,在我們的大腦中形成影響。整個過程中,光(或者叫做光子)實現了信息的傳遞,但對火車並沒有什麼影響。
  • 近代天文學家道長,曾對太陽系天文進行論述,考察結果相當先進
    他曾受地方官府之命,攜帶西洋油畫進京城向朝廷進貢,因而有暇到主管天文歷數的欽天監觀摩,從而開闊了對傳統的天文學認識。回到廣州後,他依據自己歷年對天文現象的觀察成果,並結合中西方天文學的資料,陸續寫成了《寰天圖說》三卷、續編兩卷。全書論述了對太陽系星球位置及對日蝕、月蝕成因、地球晝夜節氣變化的測定之法,並對自然現象作了探討。
  • 量子物理學與玄學之間的秘密
    玄學玄學是道教的一個分支或一種改良。這也是書院以來中國本土哲學的進步。經過三國、魏晉時期推崇玄學。今天,玄學主要以易經和風水為基礎。玄學之一的「玄遠」是指脫離具體事物,專門討論「超言節相」的本體論問題。就像古代的劉伯溫、東方朔等現代的許世宇一樣,因為斷交準確,所以毛主席都叫他「許露」。萬物都是根據自然規律決定的,動物也有靈性。例如黃鼠狼、烏鴉、青蛙等。南美的那隻蝴蝶必須在那個特別的地方扇動翅膀,才能在遙遠的德克薩斯州產生龍捲風。
  • 為什麼說科學的終點是玄學
    有人說,科學的終點是玄學。科學研究到最後會發現玄學才是正確的。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不妨來簡單聊一聊,別問我為什麼不說深奧一點,因為深奧的我也不會。而玄學則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是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產生於魏晉,隨著人們對老莊和周易的深入研究,越發覺得這其中蘊含著宇宙至理,人間真相。
  • 玄學遇上網際網路,無孔不入的生意與騙局!
    萬物互聯時代,玄學也開始從街頭巷尾、寺廟古院等秘而不宣的隱秘角落逐漸走向網際網路。從微博評論區算命測字的圖片廣告,到明星錦鯉人設、雨神人設,再到創投圈看八字定投資,玄學可謂是五花八門、無孔不入。大家測字算命、轉發錦鯉是真的相信玄學嗎?答案並不盡然。
  • 東方玄學和西方科學
    有人問:「老師,東方玄學很厲害,為何近代沒有偉大的科學發明?現代我們用的手機、高鐵、飛機無不依賴高科技的創造,但是東方玄學沒有做出什麼傑出的貢獻吧!」答:「這個問題很有深度,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近代科學高度發展的根源,來自於信息技術的革命,而發明信息技術的源頭是什麼?
  • 揭秘量子糾纏與玄學之間的秘密
    玄學玄學是道教的一種分支或改進的一種。也是西元以來,中國本土哲學的進步體現。東漢末年,儒家思想沒落。歷經三國,魏晉時期,推崇玄學。而如今,玄學主要以易經和風水為基礎理論。山東大學設立了易經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東南大學設立有風水專業。
  • 「玄學」的解釋最後歸納到「量子力學」,經典物理學:這鍋我不背
    什麼是「玄學」呢?首先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一章中有「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樣的話語。魏晉時期很多人崇尚老子,於是獨立出一個新的派別——玄學來專門研究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古代有煉丹師,這個大家都知道,實際上這不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化學」嗎?
  • 玄學~起源
    也為玄學提供的基礎理論。更為重要的是,中國風水學的這些星宿理論,在與現代宇宙星體學的接軌中得到了一一驗證。因此可以說,風水學是中國古代的宇宙星體學。
  • 《玄學札記》:果然有通靈的人嗎?
    我們談論玄學,是想讓人類獲得真正的智慧。——題記 近日,我的老師給我介紹認識了一位預測大師。老師用三句話介紹他:中國玄學的核心是《易》,把「易學」的預測用到極致的是《推背圖》,而這位大師可謂就是當今「推背學」的創始人!
  • 漢魏晉唐時期,玄學思想,哲學本體論
    大家好,我是劉民輝,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漢魏晉唐時期,玄學思想,哲學本體論。秦王朝只存在了十五年,就在農民起義的風暴中覆滅了。代起的漢王朝統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訓,感到有建立新的統治思想的必要,開始轉向法治和德治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