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小球藻防控養殖水體藍藻水華的初步研究
利用小球藻防控養殖水體藍藻水華的初步研究出處:《當代水產》 作者:張新農 孔苗苗 水產養殖網 2014-06-06 23:40:00 隨著我國水產養殖業集約化養殖模式的深入推廣,大部分養殖水體常年處於富營養化狀態,水華頻頻暴發,藍藻作為最常見的水華種類之一,已經嚴重製約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
今年重點湖庫暴發藍藻水華風險較大,環境部印發通知部署防控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生態環境部 獲悉,近期,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重點湖庫藍藻水華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分析重點湖庫形勢,就防控藍藻水華暴發提出要求。
-
長沙縣積極防控撈刀河局部水面藍藻水華現象
長沙縣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立即派工作人員赴現場調查核實處理,目前該處水面藍藻水華已清理完畢,水面恢復清潔。下一步,長沙縣將繼續採取措施,確保藍藻水華現象得到有效防控。接到群眾反映後,長沙縣環保局、生態辦、水務局等部門,以及安沙鎮、湘龍街道等鎮街對現場進行了全面巡查。
-
總結了桃小食心蟲的危害特點、形態特徵、發生規律並提出防控措施
總結了桃小食心蟲的危害特點、形態特徵、發生規律,並提出防控措施宮慶濤等桃小食心蟲(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屬鱗翅目果蛀蛾科害蟲,又稱桃蛀果蛾、桃小食蛾、桃食捲葉蛾,簡稱「桃小」,是中國北方果樹生產中危害最大、發生最普遍的食心蟲類害蟲。
-
關於做好2019年重點湖庫藍藻水華防控工作的通知
為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保障飲用水安全,各地應積極採取相關措施防控湖庫藍藻水華災害。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強化監測預警。嚴密監控重點湖庫水質和藍藻水華動態,在藍藻水華暴發敏感區和高發期,制定和實施加密監測方案,綜合水文、氣象、水質和藻類監測結果,加強藍藻水華形勢分析和預測預警。
-
水產養殖水體藍藻爆發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藍藻大量死亡時可產生藻毒素、大量羥胺及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直接危害水生動物。死亡的藍藻釋放大量的有機質刺激了化能異養細菌的生長,其中部分對養殖動物是致病菌,導致繼發感染細菌性疾病。這種情形和對蝦養殖過程中倒藻引發蝦塘發病的情形類似。養殖水體中常見的藍藻可分作兩類:營個體生活的絲狀藍藻,包括顫藻、魚腥藻和螺旋藻等;營群體生活的單胞藻,如微囊藻等。
-
藍藻水華不再令人「談虎色變」—新聞—科學網
據介紹,今年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全球範圍內的藍藻水華問題似乎比往年更突出。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藍藻水華危機,成為各國政府和科學家的共同命題。 理性看待藍藻水華 藍藻水華是淡水中部分藍藻種類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過度生長,在水面聚集形成浮渣的現象。
-
生態環境部要求加大滇池藍藻防控
記者趙偉攝近日,生態環境部下發《關於做好2019年重點湖庫藍藻水華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要做好太湖、巢湖、滇池、 洱海等流域藍藻水華防控。藍藻水華指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徵,主要由於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汙水進入水體後,藍藻、綠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後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
-
探究藍藻水華與水體富營養化共同治理策略
當水中藍藻含量較少時,其以個體分散在水中,若遇到水溫、富營養化、有機磷等適宜條件【2】它們就會快速生長,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群體效應,聚集後呈綠色油漆狀覆蓋於水面,稱之為水華, 水華會通過多種途徑引起水體中溶解氧濃度下降, 從而造成魚蝦等水生動物死亡, 進而對水環境和水生生態系統造成危害【3】。
-
水產養殖過程中藍藻「水華」有哪些常見危害?如何防控?
【常見問題】一些養殖池塘特別是高密度養殖池塘在夏季高溫季節,常可在水面見到一層厚厚的藍綠色藻漿,這就是藍藻「水華」。這種現象極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和水體環境惡化。【原因解析】隨著池塘養殖密度的增大,對水體的投人物品增加,當水體超過負載能力時,養殖水域中藍藻類含量逐步增加,水體富集了過多的氮、磷等營養物質。
-
秋季加州鱸魚幾種常見病害的防控攻略
秋季加州鱸魚幾種常見病害的防控攻略2016-10-04 07: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廣州容川 因此,在由夏轉秋換季的特殊時期,大家對加州鱸的病害防控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避免造成重大損失。現階段加州鱸的病害防治依然要堅持「有病早治、無病早防、防重於治」的原則。現將這個階段加州鱸幾種常見病害的防控措施介紹如下,以供廣大養殖戶參考。一、寄生蟲病:現階段,主要寄生蟲是錨頭鰠,俗稱「釘蟲」。
-
識藍藻「廬山真面目」 探究藍藻水華暴發之因
藍藻本身沒有多少危害,就怕藍藻上浮形成水華。藍藻的生長經歷越冬休眠、春季復甦、生長和集聚上浮等階段。藍藻上浮能夠改變自身在水中所處的深度,從而獲得適宜的光能和充足的營養鹽。所以藍藻上浮是水華暴發的關鍵階段。尤其是水體達到富營養化狀態,在一定的光照、溫度等條件下,上浮藍藻大量暴發性繁殖和聚集,形成肉眼可見的藻類聚集體,在水面形成綠色或其他顏色類漂浮物。
-
武漢湖泊接連發生藍藻水華暴發及死魚事件
新華網武漢7月13日電 (記者魏夢佳、黎藜)連日來,武漢的水果湖、南湖接連發生大面積藍藻水華暴發、死魚事件,引發市民高度關注。儘管近年來武漢投入巨資對湖泊實施截汙治理,然而藍藻、死魚依然頻頻發生。「湖泊之痛」再次為我們敲響警鐘,讓湖泊重煥光彩,依然任重道遠。
-
水體藻類的危害竟然是……
淡水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
-
藍藻水華動態盡在掌握,無錫打撈處置全方位「加速度」
尤其6月以來氣溫升高,藍藻生長速度加快,太湖藍藻防控「攻堅戰」已全面打響。藻情變化是否盡在掌握?每天打撈處置多少藍藻?如何確保市民喝上安全穩定優質的放心水?連日來,記者走訪了環境監測中心、藍藻打撈點、藻水分離站以及水廠等多個單位發現,眼下各部門正全力做好藍藻打撈處置、水質監測預警、管網安全保供等應急處置方面工作,確保太湖無錫水域連續十三年安全度夏。
-
藍藻的前世今生:提前防範遠比防控重要!思路和觀念更為重要!
在養殖中常見的藍藻有:微囊藻、魚腥藻、顫藻、項圈藻等等,其中以微囊藻最常見也最好殺,顫藻最難殺。藍藻具有一般藻類的生長特點:其生長期大概為30天,什麼意思呢?你只要能熬過30天藍藻會自已滅亡(但後果是壞水),它的整個生命周期可分三個階段:生長期、高峰期、老化期。生長期的藍藻,如果我們用手感覺池塘的水,會發現水質比以前滑多了。
-
滲碳常見缺陷危害及防止措施
滲碳是一種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主要是用來提高金屬材質的硬度,耐磨度等,在對金屬材質進行表面處理滲碳時,我們也常會發現一些缺陷,這些缺陷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會給金屬帶來不良性能,下面中華標準件網告訴大家滲碳常見五大缺陷危害以及相關防止措施。
-
藍藻水華是啥?大氣怎麼體檢?這裡告訴你答案
藍藻水華會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導致家畜及野生動物腹瀉、乏力、嘔吐、嗜睡,甚至死亡,使魚卵變異、魚類生長異常,最終由食物鏈積累危害到人類健康。針對這個問題,目前有化學法、物理法和生物法三種防治措施,最好的辦法是採用生物法,通過生物間的營養競爭和牧食關係來控制藍藻水華。
-
黴菌毒素對水產養殖的影響及其防控措施
此外,黴菌毒素之間能夠產生相互作用,而黴菌毒素間的協同作用對動物的危害比任何一種黴菌毒素單獨作用的危害都要大(Swamy, 2003)。總的來說,黴菌毒素汙染已成為阻礙飼料業和水產養殖業發展的一大障礙。由於不同水產動物對黴菌毒素的耐受存在很大差異,因而水產飼料中各種不同的黴菌毒素也都具有一定的防控價值,其重要性和緊迫性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
「藍藻水華」是個啥?還要動用超聲波才能除掉!水產養殖的鄉親來...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博士 副研究員 虞功亮:這就是我們從野外分離出的一種藍藻,藍藻長多了以後,它就會在水體表面形成一種堆聚,在水動力的作用,在風的作用下形成一種在表面上大家看得見的一層東西,這層東西,我們把它叫作藻類水華,由藍藻引起的水華,我們就叫藍藻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