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積極防控撈刀河局部水面藍藻水華現象

2021-01-08 紅網

紅網時刻8月6日訊(通訊員 彭晃)近日,有群眾反映,位於湘龍街道的萬家麗北路撈刀河大橋下有綠色固態漂浮物蔓延至河面。長沙縣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立即派工作人員赴現場調查核實處理,目前該處水面藍藻水華已清理完畢,水面恢復清潔。下一步,長沙縣將繼續採取措施,確保藍藻水華現象得到有效防控。

接到群眾反映後,長沙縣環保局、生態辦、水務局等部門,以及安沙鎮、湘龍街道等鎮街對現場進行了全面巡查。長沙縣當即組織召開撈刀河流域藍藻水華防控緊急調度會議,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還邀請了湖南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相關環保專家,分析了藍藻水華現象產生的原因並提出應對措施。

專家解釋,這是在高溫天氣條件下,水中的氮、磷比以及pH值的變化而導致的藍藻水華現象。最近天氣炎熱、持續高溫,上遊來水不足,加之下遊水位頂託,水體流動性差,處於少氧狀態,水體具備發生藍藻水華條件,導致撈刀河幹流及部分支流局部水面藍藻零散發生。

會議要求各相關部門加強水質、水量、水溫等檢測,加強預警處置工作;各屬地鎮街要派專人分河分段全面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及時匯報;要加強水面保潔工作,對局部發生藍藻水華的水面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清理打撈,避免擴散。

目前,長沙縣對飲用水源地的排查持續進行中,沒有發現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有藍藻暴發現象。長沙縣將繼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及鎮街積極履職,組織環保專家研究制定具體治理方案,確保藍藻水華現象得到有效防控。

相關焦點

  • 長江支流「水華」現象如何調控
    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非常關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羅清泉、省長李鴻忠、副省長趙斌多次就做好水華應急處置工作作出批示,並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啟動環保應急預案,省直部門及沿線各級政府迅速出擊,積極部署,將其作為事關民生、極有緊迫的一件大事來抓。長江支流「水華」現象繼去年太湖藍藻事件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水產養殖過程中藍藻「水華」有哪些常見危害?如何防控?
    【常見問題】一些養殖池塘特別是高密度養殖池塘在夏季高溫季節,常可在水面見到一層厚厚的藍綠色藻漿,這就是藍藻「水華」。這種現象極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和水體環境惡化。【原因解析】隨著池塘養殖密度的增大,對水體的投人物品增加,當水體超過負載能力時,養殖水域中藍藻類含量逐步增加,水體富集了過多的氮、磷等營養物質。
  • 水產養殖貼士:水華調控 勿把裸藻當藍藻
    博羅鑫維康&nbsp供圖水華是水體藻類大量生長或聚集並達到一定濃度的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和特定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裸藻是古代原生動物眼蟲的植物學名稱,因為眼蟲同時具有動物與植物兩種特性,它是一種「原生動物」,但同時眼蟲細胞又有含葉綠素的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製造營養,所以植物學家認為它是一種「原生植物」。
  • 2020年,巢湖藍藻水華現象 將得到初步遏制
    2020年,巢湖藍藻水華現象 將得到初步遏制 2018-12-14 08:55:06   來源:市場星報
  • 生態環境部要求加大滇池藍藻防控
    記者趙偉攝近日,生態環境部下發《關於做好2019年重點湖庫藍藻水華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要做好太湖、巢湖、滇池、 洱海等流域藍藻水華防控。藍藻水華指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徵,主要由於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汙水進入水體後,藍藻、綠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後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
  • 太湖巢湖等5月初進入藍藻水華高發期,預警和監測並不容易
    「藍藻水華常常『來無影、去無蹤』,其出現和消失呈現較大的時空差異,以往研究無法很好地解釋這種現象。」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秦伯強課題組研究發現了藍藻水華發生的動態特徵及其驅動機制,並提出藍藻水華暴發過程的概念性解釋。5月初,太湖、巢湖等大型淺水湖泊進入了藍藻水華高發期。
  • 湞江河突發「水華」現象
    調查顯示,河面出現大量綠色漂浮物其實是藻類大量生長的「水華」現象。什麼是「水華」?王帆解釋,「水華」是指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徵,主要由於生活及工農業生產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汙水進入水體後,藍藻、綠藻、硅藻等大量繁殖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海水中若出現類似現象(一般呈紅色)則稱為赤潮。「水華」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水華」催生一個新產業 德林海讓藍藻治理不再難
    ⊙周健記者邵好○編輯邱江12年前,太湖突發「水華」事件,造成無錫全城自來水汙染,「藍藻」一詞就此進入公眾視野;12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水華災害」未再重現,藍藻治理產業從0到1、規模漸現;12年後的今天,藍藻治理行業的先行者已突出重圍,向科創板發起衝擊。自去年11月以來,已有超過150家公司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覆蓋科創板七大創新領域。
  • 和藍藻水華「較勁」30多年 武漢科學家巧用超聲波治理藍藻
    研發這項技術的,正是跟藍藻水華「較勁」30多年的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李仁輝和其團隊。人物簡介李仁輝,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從事藍藻水華的研究30多年,對藍藻的分類、藍藻水華的監測以及藍藻水華的治理做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
  • 藍藻局部發生 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考驗
    特別是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   歷經多年治理,為何太湖藍藻仍會年年局部發生?目前,在太湖藍藻防控防治上,用上了哪些治水新方法新技術?下一步該從哪些方面發力,以科學系統地推進太湖治理,確保沿湖城市飲用水安全?6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國內相關專家。
  • 合肥以戰時狀態 全面防控巢湖藍藻
    在高溫天氣和洪水等多重因素影響,巢湖藍藻快速生長,部分區段發生藍藻近岸堆積死亡發臭情況。8月6日上午,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當前,合肥以戰時狀態,全面打響巢湖藍藻防控攻堅戰,努力確保藍藻日產日清,防止近岸堆積,最大限度減輕對周邊市民生活的影響。
  • 水華 - 水華-海洋 -中國天氣網
    水華「水華」(water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絕大多數的水華是僅由藻類引起的,如藍藻(嚴格意義上應稱為藍細菌)、綠藻、硅藻等;也有部分的水華現象是由浮遊動物——腰鞭毛蟲引起的。「水華」發生時,水一股呈藍色或綠色。這種在自然界就有的「水華」現象,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就有記載。另外,水中出現此現象(一般呈紅色)則為赤潮。淡水中富營養化後,「水華」頻繁出現,面積逐年擴散,持續時間逐年延長。太湖、滇池、巢湖、洪澤湖都有「水華」,就連流動的河流,如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下遊漢口江段中也出現「水華」。
  • 藍藻爆發,如何防控
    藍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藍綠藻或藍細菌,在富營養水體中,夏季藍藻易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層綠色,叫「水華」,大規模藍藻爆發被稱為「綠潮」。種類:微囊藻,席藻,魚腥藻,顫藻,螺旋藻等#藍藻#藍藻的危害:藍藻過多形成「綠潮」會大量好氧,造成水體缺氧,嚴重時會導致螃蟹、青蝦死亡。藍藻中有些種類會產生藻毒素(微囊藻),會對水體動物造成危害,產生中毒現象,魚腥藻可以快速產生致死因子,破壞螃蟹的鰓組織,幹擾螃蟹呼吸新陳代謝,麻痺神經造成螃蟹缺氧,促使螃蟹上邊上草甚至死亡。
  • 研究發現太湖藍藻水華暴發時間提前
    新華社南京4月1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獲悉,該所太湖生態系統研究站科研人員通過對衛星遙感數據的綜合分析和計算,發現隨著氣候變暖,近些年太湖藍藻水華暴發的時間顯著提前。湖泊富營養化,是一種氮、磷等營養物質含量過多所引起的水質汙染現象。
  • 藍藻水華治理——打撈能否控制藍藻生長?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湖泊富營養化是一個國際性的環境問題,尤其在當下中國已是一個非常棘手的水生態難題,藍藻水華是其重要的體現形式。因此,藍藻水華的防治已成當務之急!目前治理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中的藍藻打撈被認為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防控手段,儘管其成本相對較高,但其作為一種應急措施仍被廣泛運用!
  • 藍藻的前世今生:提前防範遠比防控重要!思路和觀念更為重要!
    藍藻具有一般藻類的生長特點:其生長期大概為30天,什麼意思呢?你只要能熬過30天藍藻會自已滅亡(但後果是壞水),它的整個生命周期可分三個階段:生長期、高峰期、老化期。生長期的藍藻,如果我們用手感覺池塘的水,會發現水質比以前滑多了。形成這樣的原因是池塘底部環境變差,所產生有機代謝物跟隨二氧化碳氣體飄到水面上來了。
  • 湖北省政府召開漢江流域水華形勢分析會
    3月4日,湖北省政府召開漢江流域水華分析會。副省長趙斌要求相關部門和漢江沿岸政府高度重視漢江水華現象,認真分析水華形成的深層次原因,加強預防減災,做好應急預案工作。  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從不同角度分析了近年來漢江流域水華發生、變化的趨勢及其成因。
  • 科大團隊發現藍藻「天敵」尋找治藻新思路
    據江淮晨報報導 每年夏季,巢湖藍藻會進入快速生長期,當前,合肥全面打響巢湖藍藻防控攻堅戰。巢湖藍藻有何特性?為何如此難治理?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天敵」?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叢照,「解密」巢湖藍藻。周叢照長期從事藍藻研究,現主要研究方向為藍藻水華的形成機制和幹預策略。
  • 科大團隊發現藍藻「天敵」 尋找治藻新思路
    據江淮晨報報導 每年夏季,巢湖藍藻會進入快速生長期,當前,合肥全面打響巢湖藍藻防控攻堅戰。巢湖藍藻有何特性?為何如此難治理?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天敵」?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叢照,「解密」巢湖藍藻。
  • 近期寧波河道藍藻水華多發 內河管理處:總體可控
    圖為工作人員在打撈藍藻近日,記者昨天從寧波市城管局內河管理處了解到,針對當前部分河道藍藻明顯增多情況,各地已紛紛採取措施防控藍藻水華,目前水體總體處於可控狀態,未出現大規模水華爆發的嚴重現象。藍藻水華現象是指藻類在水體中形成優勢種群並大量繁殖,最終使水體呈現藍綠色的現象。藍藻爆發會直接影響河道水質,破壞生態系統,誘發水體惡臭,嚴重時會致使魚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