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過去相比,現在做社交APP有什麼不同?

2020-12-01 人人都是..

本著分析和學習的目的,一方面探索一下,自2018年往後,再想做社交APP領域的創業,需要關注的點在哪些方面,或者說,如今現在做社交APP新品與過去做,有什麼不同?

我一朋友,稱得上富二代,國外留學創業過三次,最近一次創業就是做一個社交APP,自帶貨幣系統,不僅具備IM通訊的功能,也支持信息流、朋友圈,同時也玩投票卡片、眾籌,對外宣稱是:價值社交。

可以說他的這個APP本身沒有特別大的亮點,但是有比較專業的白皮書和高門檻技術底蘊,對外宣稱的所謂信譽信息排名機制、分布式記帳、ONOT、共同綱領等等,同時不僅做公眾號、訂閱,還要做小程序、開放平臺,匿名社交等。

當我和他交流多次之後,我意識到他犯了很多初創業者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做大平臺、功能多、還想樣樣兼顧。

你做社交APP,哪怕現在社交APP這個市場幾乎已經容不下新的創業者了,但是他仍然一股腦的扎進去,我看到他這樣的執著,但可能他有自己的想法,畢竟有錢啊,我同時也問問我自己在創業做產品的時候,是不是也會總想把什麼事都做的很完美。

當你試圖跟普通用戶解釋這些的時候,你可能會得到一個回答:這些與我有什麼關係?

從17年開始,移動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已過,基本看不到什麼或者說沒有太多人在社交APP領域投入過多精力,畢竟大家都在找流量,而不是想搭平臺,畢竟有微信這樣的龐然大物在這裡,誰也邁不過去。

本著分析和學習的目的,一方面探索一下,自2018年往後,再想做社交APP領域的創業,需要關注的點在哪些方面,或者說,如今現在做社交APP新品與過去做,有什麼不同?

一、純粹的基本IM通訊類APP

這就不要再想了,做了基本沒戲,首先市場沒有這方面需求,再者用戶也不買帳,只想一頭勁紮根這裡的,肯定死的不能再死了,除非你說做企業級的、安全性能加密級的,不是走普通用戶市場的另說。

但是你做社交APP,做IM通訊可以分兩種:

  • 一個是類似於弱通訊,就是私信內容,強調的是平臺的信息內容,私信只是滿足IM通訊的部分功能而已;
  • 另一個是比較完整的IM通訊體系,包含好友、群組、搜索添加、圖片視頻等,像ONO就是屬於這一類的。

理論上不建議,但既然如此,如果決心做大做全,做強IM通訊的話,可以參考:

  • 參考脈脈做二度、三度人脈,本質上是手機通訊錄的關係鏈,不一定說要做職場,大致方向是增加用戶粘性,新的社交APP最困難的是保持粘性和喚醒。
  • 結合QQ的互相共同好友功能,變相的二度三度人脈,儘管被很多人吐槽,但是有存在的價值。
  • 既然做信譽價值體系了,不如乾脆直接接入支付寶芝麻信用,基於LBS做真正的「價值社交」,比如:發現附近的「有錢人」。
  • 網紅免費IP:滴滴打人、滴滴叫船。不僅僅是段子,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在裡面的,用戶是感興趣的,不然怎麼變成網紅IP。

二、社交內容發布&首頁推薦

這一塊其實是社交APP的靈魂、也是核心,能否成功,不是說你APP的加密技術、功能多好多全,而是你APP的文化怎麼樣,整個用戶群體的氛圍是怎麼樣,舉例來說:

  • 一種是自生塑造的文化,像抖音,是刻意引導的下推薦+廣告(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舞蹈、才藝+運鏡技術,這樣的形成一種年輕化的、具備某種潮流引導的有意思 (不是純顏值性感)的舞蹈,形成的文化;
  • 另一種是像快手、內涵段子,用戶的內容在一定時間的沉澱下,基於自身平臺的用戶喜好自發形成的一種文化。
    所以不論是做內容,還是做短視頻,亦或者是段子,往後的社交APP發展方向,不是行業與行業的區別,更重要的是方向,是首頁的熱門推薦,想給用戶展現的內容是什麼方面的,就決定了日後自己的用戶是什麼類型、決定了用戶的喜好。

這是新一代社交APP做首頁推薦內容的核心,既要注重「大眾用戶推薦」的高點擊內容,又要考慮到「被忽略」的原創內容。

前面很好理解,大眾用戶推薦的內容,例如:微博。你第一次接觸使用微博,一定看到的是大家都在看的,都在關注的內容,然後當你隨著使用的深度,有了自己的洗好和關注的博主,逐漸才能說在微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內容,但目前微博的推薦算法不是根據時間來的,所以你不一定能及時看到。

被忽略的內容:還是以抖音為例,你去刷抖音,不僅僅推薦的是你喜歡的內容、大眾用戶推薦的內容、官方設置的精選,也會推薦0點擊或者少量點擊的「被忽略」的內容,而這些內容都具備一個特點:原創。

所以我個人比較看好抖音的用戶文化,和首頁推薦機制,這是一種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決策,真正意義上的用戶體驗。

三、全民投票&評分社交

從最早的搜尋引擎推薦算法,到微博點讚計入熱度統計,再到新聞媒體的由點擊量決定排名等,評分值&投票制的作用,更多的是獲取用戶的喜好,所以產品經理一定注意了,當用戶每次打開使用APP的時候,都能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並且在關閉之後,還能與朋友之間進行討論,這種粘性是高強度的,才是真正的用戶體驗,抖音在這一塊做的非常好。

評分一定不能完全決定首頁推薦的內容,一個比較搞笑的邏輯:所謂大眾選出的內容,不一定是真正大眾喜歡的內容。

社交APP一開始,面向新用戶做首頁推薦的內容,一定是滿足大眾推薦和照顧被忽略的內容這種良性可持續發展的策略,但是當用戶持續一段時間後,還是基於投票&評分機制獲取用戶的喜好,來為每個人推薦不一樣的內容。

四、虛擬貨幣價值&區塊鏈的炒作

一個APP裡面你單純的說,我有貨幣、積分體系、獎勵機制,可能作用不大,畢竟同類化產品太多、而且做社交不是像你做遊戲,有「強充值」的理由。社交的虛擬貨幣,不說微信、QQ人家大企業用戶基數夠大,就單論創業APP來說:還停留在想像中的美好,屬於產品經理坐在家裡空想,理想中的獎勵機制,只要用戶滿足1234條件,我就給他獎勵、甚至紅包等等。

舉例:火山小視頻,支付寶。之前有提到:

你APP自身表達出一個什麼樣的理念,對外宣傳什麼樣的口號,那你用戶屬性,也就是什麼樣的類型。

火山小視頻,發視頻領紅包,火力值;支付寶,集五福送錢。用戶來到這裡可能不是為了看你的內容,是為了想從你這裡獲取好處,當他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原來這種好處太難獲得,或者好處太少,那麼這樣的用戶就會流失,那留下來的就是利用無所不用其極的「人性營銷」獲勝者,收割著一批又一批的韭菜用戶,綜合這兩個平臺的整體內容上來看,火山小視頻和支付寶社交群聊、圈的質量不會太高。

那又想做好虛擬貨幣也想發展社交APP,還想提高平臺質量,請直接參考網易星球等「網際網路偽區塊鏈概念」的虛擬貨幣產品,邀請好友註冊(通過口令),獲得OP獎勵,OP=網易星球原力,ONOT=黑鑽,每周限時開放競拍(iPhoneX、Apple Watch)等,網絡宣傳買KOL轉發高調宣傳價值社交,新的炒幣平臺,等等,水軍QQ群、貼吧散布高價收購虛擬貨幣的消息,然後等某個時間,官方再發帖正聲,請合理對待價值社交ONO,禁止低俗炒作,聯合國家XX機構共同打擊xx。

當然,在這裡還是跟上了比特幣、區塊鏈的熱點做炒作,如果換一個時間段,這樣的套路可能不一定行得通,需要另覓他法。

綜合以上所述平心而論,在2018年往後走社交APP創業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如果硬是要走這條路,首當其衝是建立自身APP的文化,對用戶輸出高質量的內容,也吸引、引導用戶建立具備理念、文化一致的內容,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和增加新功能,積極獲取用戶反饋快速版本迭代,才有可能在這條路上走的長遠。

 

本文由 @大雕哥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摩擦——做最真實的社交App
    此種情況下,一款強調真實性的社交App——摩擦應運而生,並且於去年6月在應用寶首發。與其他社交軟體不同,摩擦App採用真人視頻認證,保證用戶信息的真實性,從根源淨化用戶社交環境,增加陌生人交往的信任度。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減少用戶戀愛交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同時也大大提高了陌生人交友成功的機率。
  • 現在做社交還有機會麼?
    為讓問題更聚焦,我把主題拆成如下幾個子問題:為什麼要探討做社交這個問題?當下的社交產品有哪些?以Soul為標杆,分析它的成長路徑,看有哪些可複製?如果我想切社交賽道,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有什麼坑?下面我們一一展開聊下:一、為什麼要探討做社交這個問題?
  • 校園社交app競品分析報告
    根篩選出的校園社交 App 上線時間來看,2012 年至 2016 年,App Store 中校園社交 App 數量開始逐年增加,後期增長迅速越來越快。2016 年校園社交 App 數量激增,一年上架 54 款產品,較 2015 年相比翻了一番,其中具有代表向的是主打校園戀愛脫單的「班外」。
  • 今日頭條蓄謀已久的飛聊社交app剛上線,結果就被網友們定義抄襲
    當「社交大佬」微信很快就做出了應急防禦措施之後,身披「黃金甲」的這款社交app「飛聊」很快就被繳了械,瞬間就出現了這樣尷尬的局面:已停止訪問該網頁,網頁存在安全風險,被多人投訴,為維護綠色上網環境,已停止訪問。如果要問「社交大佬」微信為何要這樣做?
  • 我們以巖石為概念,給一個社交APP做了一套字體
    未來社交 ZHILIYOUXIANDESIGN 幾個月前,我們給一個社交APP做了一套字體,並以字體為主體衍生了一套主視覺。 REMOVE未來社交是一款為年輕人提供全新關係網的社交APP。
  • 騰訊匿名社交App燈遇交友上線 馬化騰到底是什麼打算
    而我們都萬萬沒想到的是,騰訊在今年已經推出了多款社交App,針對現在的微信QQ。在推出貓呼、輕聊、有記、朋友之後,馬化騰於近日又推出了一款名為燈遇交友的匿名社交平臺。騰訊的手已經有了QQ和微信,為何還要再繼續推出社交App呢?而且馬化騰一口氣就推出了5款應用,這也表明了騰訊在向新的社交領域進行探索的決心。那麼,馬化騰到底在打什麼算盤呢?
  • 寫給App創業者的一封信:自己做還是外包
    現在很多App創業者,對行業的了解和調研不夠仔細,所以導致了小坑都能把你絆倒。就拿App開發這個事情來說吧,如果行業外的創業者進入這個行業,首先會做一個App,做App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己招人才,組建開發團隊,這樣算下來成本很高,有的人寫了文章算下來將近60萬到100萬,質量會好一些,比較自己的團隊自己把控比較嚴格。
  • 聯盟廣告和SEM廣告、信息流廣告以及DSP廣告四者之間有什麼不同?
    比如一些像唯尚聯盟這樣的專門針對美女直播類app推廣的cpa廣告聯盟平臺就做得非常不錯,不僅流量精準、成本低,而且覆蓋的範圍廣,對於app推廣獲客是非常有好處的。流量覆蓋:像百度網盟這些平臺上面的流量很大但是質量比較差,不過一些專精於某個領域類的平臺不僅流量可觀而且質量非常高,還是值得信賴的,像唯尚聯盟這樣的專門推廣美女直播,聊天交友類的app產品,其主要受眾屬於男性澀粉流量,其上面的流量渠道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在這個流量領域類的個人站長和有這部分流量的推廣人員。
  • 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未來
    原標題: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未來  樂夢融   人類等了30年,終於等到了2015年10月21日。   這個日子有什麼特別的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電影三部曲《回到未來》中有個情節,主角麥克弗萊和布朗博士乘坐時間旅行車從1985年到達了未來,他們的「目的地」就是2015年10月21日。
  • Google+初步體驗:不同於Facebook的新社交
    什麼是Google Plus(又名Google+)?它是Google最機密的社交項目,已經開發近一年。Google盡力對此輕描淡寫,就算一次又一次洩露信息,但依然不知道Google在鼓搗什麼。 現在它終於來了。 如你所見,事實是Google努力不讓Google+看起來很重大。並非Google不對它抱有希望,也不是認定它一無是處。
  • 美圖秀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今年進入第二個十年,我想談談我們正在做什麼。首先是美圖社交圈正式公測,這是高品質的圖片社區,大家因為共同興趣聚集在一起,我們邀請所有愛美人士入駐,在這裡分享自己的品質和生活。美圖社交圈裡有什麼?右邊的坐標圖,橫軸是興趣,縱軸是社交,無論你有什麼興趣,無論你的年齡性別是什麼,我相信都可以在美圖社交圈找到自己的興趣,分享很好的內容。
  • 關於神秘的Growth Hacking,Facebook都做了什麼?(中)
    這篇比較長,內容也很豐富,另外有很多之前在FB的軼事。所以,如果看請深看。下面是正文:現在我們來看什麼是 Growth Hacking ?遙想當年(2005-2007):MySpace 和其他一些社交網站都是關注在自己的註冊用戶上,Zuck則希望整個公司忽略註冊用戶數,而是只看月活和日活。現在看來,你可能覺得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在2005那個年代,的確很多公司都是以註冊用戶數(而非活躍用戶)作為公司關注的指標。2. 同時,不同的公司裡,對於不同的數據指標的重視程度是不一樣。
  • App Store上有哪些冷門但逆天的 App?
    比LaunchCenterPro更加強大的工作流軟體,Workflowapp更容易上手,界面更加友善、直觀,他讓真正的極客們充分挖掘iPhone的潛力。 3、識貨 識貨app是一個生活購物網站——識貨網手機客戶端,識貨app專業生活購物導購應用,為海淘用戶貢獻全球廉物美的優品正品運動裝備。
  • 2017三季度中國App排行榜:快手霸榜短視頻
    跟上半年排名相比,有幾個上榜的短視頻app值得關注:排名12、13的快視頻和想看視頻,都是小米系的app,由此可見小米在做了小米直播之後,仍然有進軍泛娛樂社交的決心。與獵豹大數據在8月的排行榜相比,直播排行榜又一次有了變動:第一名從虎牙直播變成了YY,不過都是歡聚時代旗下的app。
  • 社交APP「摩擦」:做陌生人移動社交領域的9158
    DoNews 7月17日消息(記者 安宏)陌生人交友在經歷過一輪市場淘汰賽後,仍有不少創業者前僕後繼地奔赴這一看似趨於飽和的市場定位於陌生社交的APP產品「摩擦」,在接受DoNews採訪時講述了他們基於LBS地理定位的移動社交新玩法。 返璞歸真 鮮花轉換虛擬貨幣 隨著陌陌、遇見等早期陌生交友產品用戶活躍度逐漸降低,基於LBS地理定位概念的APP也飽受詬病。究其原因,是產品始終無法提振交友成功率。
  • 路口app分析報告:社交電商的十字「路口」
    提到社交電商,你會想到什麼?拼多多、「小紅書」還是「什麼值得買」?這篇文章中筆者拋開熱門的社交電商app,來和你聊聊小眾的「路口」app。相比於傳統電商的購物場景,社交電商重新定義了「人、物、場」的關係:消費者通過社交網絡實現裂變式傳播,用戶既是購買者也是推廣者;商品基於用戶個體的去中心化傳播,為長尾商品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消費場所在社交網絡下從搜索式購物發展為發現式購物,快速促成購物,提高轉化率。
  • 關於比心APP的市場分析及發展策略
    比心在遊戲陪玩app中的量級很重,與上一篇比心產品報告顯示的數據相比,撈月狗等同類競品已經沒有詞量了。而新人大神如果在兩周之內都沒有接到什麼單,則會放棄這個平臺,這無異於一種資源浪費。3.3 用戶存活率不高從2016上半年到現在,比心仍然只有少量用戶,用戶存活率不高。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大神和老闆的資源不對等、商業模式有問題。如果說比心是陪玩與被陪玩的供需市場的話,那麼市場裡面的供求關係應該是供遠大於求的。
  • 什麼是社交銷售?社交銷售有什麼特點?
    什麼是社交銷售?即社交營銷,是一種基於社交關係的營銷模式,參與程度高、互動性強、主題特定、具有心理歸屬感的網絡社交便於企業向用戶傳達品牌信息,尤其是通過用戶間口碑傳播的力量更使品牌傳播效果迅速增長。而什麼是社交銷售?即社交營銷,是一種基於社交關係的營銷模式,參與程度高、互動性強、主題特定、具有心理歸屬感的網絡社交便於企業向用戶傳達品牌信息,尤其是通過用戶間口碑傳播的力量更使品牌傳播效果迅速增長。「社交營銷」其本質就是「基於社交關係開展的營銷」,也就是「社交關係營銷」,後者表述得更精確一些。
  • 社交電商的PK之戰,小蜜蜂APP如何春筍般的拔地而起
    經過不斷地產品升級,最大限度地挖掘平臺潛能,建立長期穩定的購物分享生態圈,由品質好物帶動用戶自覺分享,將購物與社交完美結合,讓省錢與賺錢雙線並行。小蜜蜂作為社交分享型電商平臺智能導購APP,始終貫徹社交電商為主的新思路。社交電商通過利益驅動放大Social的屬性,從而製造更多的消費,通過用戶交互形成多邊市場,基於用戶價值交互打造共創共贏生態圈。
  • 小說中的過去、現在、將來
    說的是這種情感可以留待將來去回憶,可是在將來的回憶裡,過去情景很難想起,讓人感覺到無奈和迷失。他身處現在,想像著在未來的時間裡怎樣追憶過去,這種方式是當時作家裡少有的。他有一首詩《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首詩的後兩句,也是在想像著未來,自己會在未來某一天裡追憶過去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