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森島,舊譯「英屬哈德孫島」,位於南太平洋的皮特凱恩群島中,是其中最大的島嶼,也是南太平洋中最為偏遠的島嶼之一。亨德森島面積為37.3平方公裡,位於皮特凱恩島東北193公裡處。
幾個世紀前,居住在皮特凱恩島上的唯一居民,就是一些逃亡的叛亂分子,而亨德森島,除了有偶爾拜訪的科學家和皮特凱恩島上的人外,沒有人居住在亨德森島上,同時,這裡也幾乎沒有遊客的到來,最近的大陸離這裡也有5000多公裡。
現狀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亨德森島絕對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然而,為什麼島上充滿了各種漁網、塑料瓶和其他垃圾呢?
據研究人員介紹,大約有3800萬個塑料片,重量高達18000公斤,散落在島上。約70%的碎片甚至是看不見的,因為它們被埋在一層沙子下面。
在亨德森島海灘上,每平方米表面就有20至670個塑料碎片,而且10釐米厚的沙子下面,埋有50至4,500個碎片。在該島的北部海灘,每天約有3750個新的廢料碎片被衝走。如果這些是正確的估計,那麼亨德森島可能是世界上塑料汙染指數最高的地方。
這些垃圾從何而來?
事實上,它來源一個巨大的塑料場,即:海洋。亨德森島位於南太平洋的「郊外」,是一條巨大的旋轉洋流,在澳大利亞和南美洲之間循環,並以赤道為界。循環的旋轉流,從太平洋南部和遙遠的大陸收集垃圾,然後將垃圾「帶到」了亨德森的海岸上。與此同時,在北半球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北太平洋的塑料被衝到夏威夷的卡米洛海灘上。
來自塔斯馬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這個項目進行了研究,並追蹤這些殘骸的來源,涉及到世界各地的24個不同國家。一旦塑料被衝到島上,來自太陽的紫外線照射就會使塑料變得脆弱,甚至會變成數百到數千個碎片,其中,有些碎片的直徑小於2毫米,這樣塑料微粒被埋在沙土中,成為島的永久「居民」。
令人驚訝的是,在1988年,整個亨德森島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教科文組織的網站上繼續是這樣描述該島,即:「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環礁島之一,其生態幾乎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
結語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不好好保護我們生態,最終遭殃的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