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無人島塑料垃圾汙染全球第一

2021-01-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華盛頓5月16日電(記者林小春)一提到海島,我們也許會想到陽光、海水、沙灘等美景。但南太平洋偏遠無人小島亨德森島不一樣,科研人員發現,這裡的沙灘上散布著近3800萬件塑料垃圾,是世界上塑料垃圾汙染密度最大的地方。

  亨德森島是英國皮特凱恩群島的一部分,面積37.3平方公裡,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無人小島,曾在1988年因其海鳥等資源被聯合國評為世界自然遺產。由於距離最近的南美洲大陸也有5000公裡之遠,科研人員每5到10年才去考察一次。

  英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由於亨德森島接近南太平洋環流的中心,他們在2015年的考察中發現這裡已經成為垃圾島,大量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被洋流衝到海灘上,其中99.8%是塑料,估計有些垃圾是從南美洲漂來的,有些是從漁船上丟棄的。

  這次考察顯示,亨德森島海灘上每平方米有多達672件塑料垃圾,密度之高居世界之冠,此外每平方米還有多達4497件垃圾被埋在沙灘之下10釐米之內。總體估計,這個島上存在3770萬件塑料垃圾,重量合計17.6噸。此外,每天還有大量新的垃圾被衝到沙灘上。

相關焦點

  • 南太平洋「亨德森」無人島 世界自然遺產成垃圾堆場
    南太平洋被稱作「人間最後淨土」的無人島-亨德森島,原始生態之美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但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海洋垃圾都會隨著南太平洋環流,被衝到亨德森島,讓這裡成為全球塑料垃圾密度最高的地方。垃圾遍地的亨德森島,來源:網絡雪白沙灘環繞的亨德森島,是南太平洋無人居住的珊瑚環礁,1988年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被譽為世界最後淨土。
  • 地球上汙染最嚴重的無人島
    數年來,北太平洋亞熱帶渦流將來自海岸或船隊的塑料垃圾聚集起來,捲入漩渦,再通過向心力將它們逐漸帶到渦流中心——一個面積為343萬平方公裡的區域(超過歐洲的三分之一)。據統計,這片水域中的塑料垃圾與浮遊生物的比例已為6噸對1噸。在這一水域的主要部分,塑料垃圾的厚度可達30米。
  • 南太平洋中央的海島:無人居住卻堆滿垃圾,清理難度太高令人頭疼
    在這種對比中,幾乎沒有人關注這個小島,特別是名不見經傳的無人島,如亨德森島。然而到了2015年,這個無人島卻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和議論,主要是因為塑料垃圾的問題太嚴重了,只可惜後來又陸續有其他一些新聞,把這件事掩蓋了,亨德森島又一次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據了解,亨德森島位於南太平洋中央,屬皮特凱恩島管轄,在距離亨德森島190公裡之外,屬於英國海外領土。
  • 海鳥被迫在垃圾中築巢 日本西之島塑料垃圾汙染嚴重
    來源:經濟日報據日媒報導,位於日本東京以南約1000公裡的太平洋無人島西之島的塑料垃圾汙染嚴重,岸上散落著被海浪衝來的塑料瓶、牙刷、浮標等汙染物,並對當地海鳥的生存構成了一定威脅。據報導,10月,日本攝影師中村惠美隨測量調查隊登島時,發現到了西之島塑料垃圾的情況。
  • 全球海洋塑料汙染加重 南極海域被塑料微粒汙染
    日本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南極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汙染,部分地區汙染水平與北太平洋地區相當,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汙染的嚴重性。塑料垃圾佔海洋漂流垃圾的約70%,在風吹日曬下塑料垃圾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稱為塑料微粒。
  •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嚴重 每年致150萬動物喪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費加羅報》10月21日報導,2013年,150萬動物成為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犧牲品。法國發展研究院(IRD)成員勞倫斯•莫裡斯表示,這一問題可能會繼續加劇。據報導,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汙染對動物存在巨大影響。勞倫斯•莫裡斯在一場研討會上指出,在北太平洋,30%的魚會吃下塑料。
  • 全球大量塑料垃圾,通過洋流運動聚集形成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
    由於大量固體廢棄物大量堆積需要佔用大量土地,另外垃圾堆積產生的垃圾液體也會汙染地下水,所以垃圾填埋場就像一個劇毒的定時炸彈,威脅生態環境。世界洋流分布圖這些塑料類垃圾進入自然界當中,很難被降解,他們就被流水衝刷到河流裡,然後隨著河流的流動,最終被匯入海洋,全球每年匯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總量可能超過800萬噸。
  • 太平洋垃圾帶
    在1997年,摩爾船長在美國加州至夏威夷州的太平洋裡,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帶—太平洋垃圾帶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根據2018年的估計,該垃圾帶的面積近16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至少100個北京市的面積。垃圾帶當中的塑料垃圾估計更高達8萬噸 ,比以往的估計多4至16倍。
  •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2020-11-03 10:56:50 來源:科技日報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
  •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1500萬海洋生物死亡
    海洋汙染會為海洋生物帶來極大的危害。本周,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一次環境論壇上,勞倫斯·莫裡斯女士表示:「據統計在北大西洋,有30%的魚類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食入大量的塑料垃圾。」受海洋汙染影響的海洋生物種類十分廣泛,例如魚類、鯨類、烏龜等,塑料垃圾對他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 全球塑料垃圾生產榜,美國排名第一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0月30日一篇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此前的一項研究使用了2010年的數據,認為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對廢物管理不善造成的海洋塑料汙染排名第20位,但當時沒有考慮塑料廢物出口的數據。研究人員使用了2016年世界銀行報告的關於217個國家或地區垃圾產生情況的數據。
  • 南太平洋發現第4條巨大垃圾帶,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州的2倍
    據MNN自然之母網8月7日報導,人類發現的第一條海洋垃圾帶是由一堆垃圾和高濃度塑料組成的,裡面有廢棄的漁網,甚至是汽車輪胎,這條垃圾帶在北太平洋周圍移動,面積相當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大小。上世紀70年代初,在北大西洋發現了第二個垃圾帶,它的長度相當於古巴到維吉尼亞的距離。
  • 塑料海洋:全球海岸線發現的海洋垃圾90%與塑料製品有關
    隨著長大,她逐漸發現,海灘上這些美麗的自然造物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造垃圾取代,甚至她還曾在海灘上看到過冰箱和電視機。對這些東西來源的好奇,和對於背後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的思考促使她拿起相機,前去海灘記錄這些垃圾的來去與命運。  近十年來,Mandy Barker一直追蹤海洋塑料汙染,開拓自己的攝影主題。她與科學家合作,深入海洋塑料汙染的第一線,拍攝全球各地的海洋垃圾。
  • 聯合國警告:海洋塑料微粒汙染危害全球
    報告稱,從2004到2014年,全球塑料產量增加了38%。如果處理不當,這些塑料垃圾會破碎、分解成為更小的塑料顆粒,進入海洋之後,貽害無窮。報告說,塑料垃圾碎片化之後,直徑可能不到5毫米。統計顯示,僅在2010一年,就有大約480萬至1270萬噸塑料垃圾被傾倒入海,幾經輾轉之後,竟然到了鯨的肚子裡。
  • 外媒:太平洋成地球垃圾場 塑料瘟疫正在蔓延
    專家說,人們注意到的只是海面上漂浮著的垃圾,而這只是問題的一部分。深海中還藏著數量更為巨大的垃圾物。馬克說:「問題很嚴重。單單是在北海,據估測海底就沉積著30萬噸塑料垃圾。」  太平洋是全球最大的垃圾場?  海洋中的垃圾隨著波浪和風暴的推卷,不斷移動著,從一片大陸漂向另一片大陸。
  • 中國塑料製品產量全球第一 塑料汙染治理呼喚全流程管理
    這一消息為深受塑料垃圾圍困之苦的公眾帶來了信心,也為儘早實現海水可降解塑料的產業化帶來了希望。回顧中國塑料產業的發展之路和塑料汙染治理中的關鍵事件,對當下和未來的環境治理有重要意義。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塑料薄膜進入土壤,廣大農村的土壤質量和鄉居環境受到很大影響。這一時期,塑料垃圾的汙染逐漸被政府認識到,並開始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塑料汙染的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2016年公映的紀錄片《塑料王國》中,在塑料回收點玩耍的國內兒童。
  • 北太平洋「垃圾島」要獨立建國
    英國新聞娛樂出版機構LADbible和美國非營利組織「塑料海洋基金會」近日向聯合國遞交了正式申請,要求承認北太平洋上一個「島嶼」為新國家。和其他島嶼不同的是,組成這個「島嶼」的是海洋上漂浮的塑料垃圾。據路透社報導,包括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英國著名演員朱迪·丹奇女爵士、英國中長跑名將法拉赫在內的11萬多人都已獲得了垃圾島「公民」資格。戈爾是垃圾島首位「公民」,朱迪·丹奇則已同意擔任垃圾島的「女王」。垃圾島位於北太平洋,由于洋流作用,從環太平洋各條河流衝入大海的塑料垃圾匯聚到了這裡,形成了一片面積有法國那麼大的「島嶼」。人們於1997年發現了這片「大太平洋垃圾帶」。
  • 太平洋上的超級垃圾漩渦(圖)
    從夏威夷到日本東海岸之間的海底洋流漩渦,吸附了太平洋上大部分的塑料垃圾,這些垃圾最後形成了一個約有兩個美國大陸大小的海上垃圾場。  英國《獨立報》報導,現代人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人們對身邊的垃圾非常敏感,卻對海洋汙染的現狀不甚了解。
  • 7.9萬噸塑料漂浮太平洋垃圾帶
    科技日報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被人們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上,正漂浮著超過7.9萬噸海洋塑料,這一數字比之前估計的高了近16倍。位於荷蘭的海洋清理基金會的科學家研究了處於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巨大海洋塑料堆積區,也就是太平洋垃圾帶。
  • 荷蘭90後男生對抗海洋汙染 用青春清掃太平洋垃圾
    這個夏天,北太平洋的海面並不平靜。  近30艘航船自西向東並駕齊驅,從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島駛向美國西部舊金山口岸,歷時一個月。  每一艘船的船尾都系有用來收集海水中塑料碎片、量化塑料汙染程度的拖網,船員們還使用GPS定位系統和一項專門設計的手機觀測應用來記錄塑料出現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