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將推動人工智慧五大方向研發—新聞—科學網

2020-11-23 科學網

 

6月21日,2020北京智源大會在線上成功開幕。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大會致辭中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創新發展,提出了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發展思路。圍繞人工智慧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產業化應用、政策試點示範等,科技部加快新一代人工智慧規劃有關任務的落實,實施重大項目,深入推進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智能、群體智能、增強混合智能、自主智能系統等五大方向的研發。

科技部還積極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支持北京等11個地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開展技術示範,依託領軍企業建設自動駕駛、智能供應鏈、圖像感知等15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促進開放共享合作。

李萌表示,科技部高度重視人工智慧治理問題,已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原則》,並探索建立人工智慧治理國際交流平臺,推動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同時,積極培育發展人工智慧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改造。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人工智慧技術、企業、平臺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李萌指出,北京作為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科技資源和產業發展優勢突出,相信在人工智慧發展中能夠走在全國前列,堅持原創引領、改革引領、開放引領,聯合國際力量推動AI抗疫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為開放合作和包容共享的智能時代貢獻更多「北京智慧」。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科技部將推動人工智慧五大方向研發
    本報訊(記者鄭金武) 6月21日,記者從2020北京智源大會上獲悉,圍繞人工智慧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產業化應用
  • 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慧 將圍繞五大方向持續攻關
    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又有了新的進展。記者1月9日從科技部獲悉,科技部日前正式發布關於對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2020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的通知。徵求意見於1月9日前截止。
  • 科技部部長:把疫苗研發作為重中之重 加快推進抗體藥物研發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科技部部長:把疫苗研發作為重中之重,加快推進抗體藥物研發14天完成核酸檢測試劑研發和上市,迅速篩選評價一批有效治療藥物,推進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等5條技術路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科技界迎難而上,夜以繼日創新攻關,書寫了戰「疫」一線的「創新答卷」。
  • 科技部:我國疫苗研發整體處於全球領先位置
    央視新聞客戶端在21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科技部牽頭的科研攻關組,圍繞「可溯、可診、可治、可防、可控」的防控需求,聚焦病毒病原學、檢測技術和產品、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動物模型構建五大主攻方向,組織全國的優勢科研力量統籌推進科研攻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 智源研究院發布認知神經基礎重大研究方向—新聞—科學網
    智源研究院院長黃鐵軍,智源「認知神經基礎」重大研究方向首席科學家劉嘉,該方向候選學者陳良怡、方方、吳思、宋森、餘山,以及北京人工智慧領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代表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黃鐵軍表示,深度學習在人臉識別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並未真正解決感知問題,問題關鍵不在提高算力、增加數據,而是要重新思考智能模型。
  • 科技部:我國新冠疫苗研發整體處於全球領先位置
    在21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科技部牽頭的科研攻關組,圍繞「可溯、可診、可治、可防、可控」的防控需求,聚焦病毒病原學、檢測技術和產品、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動物模型構建五大主攻方向,組織全國的優勢科研力量統籌推進科研攻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 《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年度觀察2019》英文版發布—新聞—科學網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所長石謙介紹說,該報告是全球首份由全球業內頂級專家共同參與撰寫的人工智慧治理報告,也是首份由我國智庫發起、全球參與的人工智慧治理報告。   人工智慧治理作為一個新的全球性治理議題,已成為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於專家對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治理總體形勢的判斷,報告認為,當前全球人工智慧治理體系正處於成型的關鍵時期,表現出全球化、安全化、市場化、建制化、操作化五大顯著特徵。
  • 廣東醫檢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新聞—科學網
    會上,為加快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平臺體系,推進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新格局建設,廣東省科技廳正式發布了第三批「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其中,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域醫學)建設的「臨床檢驗與病理診斷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榜上有名。
  • 深圳先進院今年牽頭獲批7項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新聞—科學網
    深圳先進院今年牽頭獲批7項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 在「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中,共獲批4個項目。深圳先進院合成所嚴飛研究員獲批主持「高效超聲/光聲生物成像元件庫的挖掘與應用研究」項目;合成所鍾超研究員獲批主持「生物活體功能材料的構建及應用」項目;數字所曲強研究員獲批主持「多方協同合成基因信息安全存取方法研究」項目;合成所金帆研究員獲批主持「魯棒型人工基因元器件的設計原理與應用」項目分別獲批。
  • 2016百度世界大會 朱光解讀人工智慧五大金融科技方向
    就在當天上午舉行的主論壇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對外展示了百度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領域的最新突破。朱光明確指出,「Robin上午講了人工智慧在語音、圖像識別等等領域的豐富成果,而這些成果最好的應用場景都在金融。」也是承接這主論壇人工智慧的主題,金融科技論壇圍繞「金融科技」展開探討。
  • 廣東省科學院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聲—新聞—科學網
    廣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廖兵表示,廣東省科學院採用初創公司的模式育成孵化技術,通過建立利益捆綁、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將技術發明者、技術經理人、工程師、投資人、管理者等的利益以股權形式固化於初創技術公司,著力推動科技成果的育成孵化和產業化發展。 中科雲圖是一家致力於低空無人機遙感與地理空間智能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 「老藥新用」為企業藥物研發提供新思路—新聞—科學網
    事實上,已有眾多企業以「老藥新用」的思路,開展了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研發。此前,吉利德(Gilead)對於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建議,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最值得注意和最具影響力的藥物再利用方面的貢獻。
  • 電科院王繼業:人工智慧重點研發方向及發展展望(全文PPT)
    |會員服務|廣告服務| 您當前的位置: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 > 電科院王繼業:人工智慧重點研發方向及發展展望研討會介紹了國家電網公司在人工智慧方向的科研布局和研究規劃,展示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最新進展與成果,探討了人工智慧在電力系統應用研究中的問題和...
  • 人工智慧五大發展趨勢
    以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等為代表的人工智慧2.0關鍵理論與技術,將全面推動智能城市、智慧醫療、智能製造等等發展,未來的世界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在研究人工智慧過程中,發現原有人工智慧的目標——「讓計算機變得和人一樣聰明」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
  • 發布 |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積極推動AI國際合作
    》和《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及研發應用》等一系列智庫研究成果。報告分全球發展、創新環境、科技研發、產業化應用、人才培養、區域發展、人工智慧治理七個章節,力圖客觀反映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實施情況,揭示未來發展的新挑戰和新趨勢。
  • 華東師大首次實現燃料燃燒高精度計算機模擬—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朱通團隊結合人工智慧算法、量子化學理論以及分子動力學方法,實現了燃料燃燒的高精度計算機模擬,在原子尺度和亞飛秒時間解析度下獲得了甲烷燃燒的化學反應網絡
  • 先進機器人學與機構學國際學術論壇舉行—新聞—科學網
    與會專家圍繞後疫情時代先進機器人學與機構學研發工作展開學術交流,以促進在相關領域的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8位海內外專家學者作了主題報告,論壇除主會場外還同期開展了線上直播,線上線下共有近3000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 科技部:蝙蝠是最有可能攜帶新冠肺炎的源頭
    (原標題:科技部:初步排除新冠肺炎來源與已知家禽家畜的關係,蝙蝠是最可能的源頭)
  • 2019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情況 人工智慧...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是聚焦人工智慧重點細分領域,充分發揮行業領軍企業、研究機構的引領示範作用,有效整合技術資源、產業鏈資源和金融資源,持續輸出人工智慧核心研發能力和服務能力的重要創新載體。
  • 報告:中國以更加開放姿態推動人工智慧發展
    中新網上海10月22日電 (鄭瑩瑩)《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中英文版)22日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在2019年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積極推進與全球各國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中國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論文數量持續增長,中美兩國處於全球人工智慧科研合作網絡和產業投資網絡的中心,在全球人工智慧合作網絡中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