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發布《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年度觀察2019》英文版。據悉,該報告由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團隊牽頭,聯合國際合作夥伴共同完成。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所長石謙介紹說,該報告是全球首份由全球業內頂級專家共同參與撰寫的人工智慧治理報告,也是首份由我國智庫發起、全球參與的人工智慧治理報告。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圖靈獎獲得者John Hopcroft、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Irakli Beridze、歐洲議會議員Eva Kaili、AAAI2021主席楊強和AAAI2020主席Francesca Rossi等50位(44組)專家撰稿參與。
人工智慧治理作為一個新的全球性治理議題,已成為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於專家對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治理總體形勢的判斷,報告認為,當前全球人工智慧治理體系正處於成型的關鍵時期,表現出全球化、安全化、市場化、建制化、操作化五大顯著特徵。
同時,相較於前幾年,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各項進展既有延續性也有突破性,從政府的全球戰略角度來看,OECD人工智慧原則發布並影響廣泛、人工智慧治理進入「軟法」向「硬法」過渡的新階段、人工智慧治理從政府主導向「政府+市場」主導轉型三方面進展和趨勢值得關注。
專家表示,在過去幾年,政府是發布人工智慧治理規則的主體,企業技術創新和科學家的研究是被動的治理對象,但是從最新的發展趨勢來看,企業逐漸從被動接受治理規則,變為主動謀求制定規則。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