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布2019地方立法藍皮書,全景展現年度立法狀況

2021-01-07 澎湃新聞
上海發布2019地方立法藍皮書,全景展現年度立法狀況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2021-01-05 17:13 來源:澎湃新聞

全國首部地方立法藍皮書——《上海地方立法藍皮書(2019年)》正式發布。

2021年1月5日,《上海地方立法藍皮書(2019年)》舉行新書發布會,這是全國首部以一個地區的地方立法為內容的專門的「立法藍皮書」。

該書對2019立法年度上海地方立法作了全領域、全景式的梳理研究,以權威、翔實的資料展現了該年度上海地方立法的狀況。

全書正文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地方立法工作總評述、立法篇、法治綜合篇和理論研究篇。

其中,地方立法工作總評述部分系統總結、評述了2019年度上海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總體情況;立法篇按照立法背景、主要內容、工作評述的框架結構對11件地方立法的相關情況作了描述;法治綜合篇匯集了基層立法聯繫點、備案審查、長三角立法協同以及制度建設的基本情況;理論研究篇摘錄了市委、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相關重要講話,收錄了部分代表專家對立法工作的評價,展示了立法研究所部分立法研究成果。

附錄則收錄了2019年度人大代表的立法議案及審議結果報告、2019年度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2019年度新制定和修改的上海市地方性法規的文本。

《上海地方立法藍皮書(2019年)》由上海市立法研究所承擔編寫。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上海市立法研究所所長丁偉表示,立法作為依法治國的源頭,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法治化水平高低、核心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指標,也是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環節。上海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型城市,不僅是中國經濟活力最強、開放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法治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法治正在成為上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1979年被依法授予地方立法權,40多年來,上海不斷完善立法體制機制,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創造了很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之所以編寫這本書,丁偉稱目的在於進一步總結上海地方立法的成功經驗,推動立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加強地方立法的預測研究。

目前,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以一個地區的地方立法為內容的專門的「立法藍皮書」暫時還沒有,《上海地方立法藍皮書(2019年)》是該系列藍皮書的開創之作。

「這是第一次編寫年度立法藍皮書,未來將會成為常態。」丁偉表示,希望該藍皮書成為社會公眾了解上海地方立法的重要窗口,成為專家學者研究上海地方立法的重要資料庫,也成為上海法治智庫建設最具影響力的品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地方立法,上海,藍皮書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地方立法藍皮書(2019年)》發布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姚麗萍)法治,要成上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今天下午,《上海地方立法藍皮書(2019年)》發布。法治,作為依法治國的源頭,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法治化水平高低、核心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指標,也是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環節。
  • 全國首部地方立法藍皮書在滬發布
    《上海地方立法藍皮書(2019年)》昨天發布。這是全國首部由專業研究機構編制、以一個地區的地方立法為內容的「立法藍皮書」。該書對2019立法年度上海地方立法作了全領域、全景式的梳理研究,以權威、翔實的資料展現該年度上海地方立法的狀況。藍皮書全書由正文和附錄組成。
  • 介紹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和中國語言生活狀況,發布年度...
    教育部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東風快遞等熱詞備受關注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2日電 今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和中國語言生活狀況,並發布六大年度報告,包括《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上海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 立法法施行20年,聽地方立法者講述立法故事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許安標指出,組織這次集體採訪,有利於講好立法故事,展示地方立法的成就和立法隊伍的風採,彰顯地方立法在促進地方治理方式轉變和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12月1日,《法治日報》「人大視窗」專版刊發《立法法施行20年,聽地方立法者講述立法故事》專題報導。
  • 長江活化石,法律來保護(地方立法新實踐)
    「上海的長江口水域對於中華鱘來說,既是『待產房』,又是『幼兒園』。」上海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孫雷說,中華鱘獨特的生活習性,讓這條魚的命運與長江緊緊聯繫在一起。近些年來,隨著長江流域水域環境狀況的不斷惡化,水生生物資源急劇衰退。
  • 《慈善藍皮書》發布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
    2020年1月5日,《慈善藍皮書》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會暨慈善藍沙龍第11期在北京舉辦。「關於評選的範圍與方法,採用的是《慈善法》意義上的『大慈善』的界定,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財產或者提供服務等方式,自願開展的公益活動。」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慈善藍皮書》副主編朱健剛表示,熱點事件的評選屬於公眾層面與行業內部,均具備一定的關注度。
  • 上海,全球首個將口罩寫入地方立法的城市
    上海 全球首個將口罩寫入地方立法的城市! 市民 ▽ 支持將「戴口罩」寫入地方性法規 江寧路街道是市人大常委會設在靜安區的一個基層立法聯繫點
  • 老年教育發展滯後難以滿足需求 亟待立法保駕護航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國內新聞】;老年教育亟待立法保駕護航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除了一些老年人跟不上時代步伐外,老年教育發展滯後難以滿足老有所學的需求,也是重要因素 近日,據《法治日報》報導,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程萍建議,及時總結多地以地方立法形式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權利的成功經驗,儘快在國家層面開展老年教育立法工作,對老年大學和其他老年教育機構的法律地位等內容作出明確,為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提供法治保障。
  • 做好行使地方立法權各項準備 推動我市科學立法全面開展
    充分認識地方立法權的性質和根本要求,對設區的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正確認識和時刻把握地方立法權的性質和根本要求,才能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市首先在於如何保證憲法和法律、法規等上位法在本地很好地實施,才能避免產生對地方立法急於求成的思想,防止地方立法中地方保護和部門利益的傾向,才能保證地方立法實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目的,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 重磅藍皮書發布!
    今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組織行業全力推進5G網絡建設和應用推廣等工作,各地方政府積極出臺政策,為5G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目前全國已經有31個省份、106餘個地市出臺了支持5G發展的政策文件。基礎電信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加快建設步伐,產業鏈上下遊加強協同,不斷夯實產業基礎,5G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 淄博立法 以民為本
    《淄博市電梯安全條例》《淄博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已經實施,《淄博市禁放煙花爆竹規定》已報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待批准,還有預備立法項目《淄博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條例》《淄博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規定》……翻開淄博市人大常委會近兩年來的立法成績單,從首次為文明立法到立法禁放煙花爆竹等,無一不彰顯著人民至上的立法理念。淄博立法,以民為本。
  • 上海的這列「立法直通車」,擁有了更強有力的引擎
    基層立法聯繫點,顧名思義,是在民意和立法機構之間構建起的一列「直通車」,為的是讓立法機構能夠聽到最「接地氣」的聲音。今年,在曹楊新村街道基層立法聯繫點,類似的立法徵詢活動已經進行了12場。而在整個上海,像這樣的聯繫點有25個,不僅實現了16個區的全覆蓋,還把傾聽民意的觸角延伸到了產業園區、行業協會、企業等各類組織機構。
  • 淄博市人大常委會「為人民立法」系列報導一淄博立法 以民為本
    《淄博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條例》《淄博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規定》……年終歲尾,翻開淄博市人大常委會近兩年來的立法成績單,從首次為文明立法到立法禁放煙花爆竹等,無一不彰顯著人民至上的立法理念。   淄博立法,以民為本。   近年來,懷揣「為人民立法」的初心,淄博市人大常委會充分行使地方人大立法權,積極擁抱新技術,通過「高質量立法信息化系統」拓寬公眾參與立法渠道,將「人民性」充分體現在立法全過程,讓一件件地方性法規成為對淄博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大保障,成為幫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破解城市治理難題的法律武器。
  • 我國社會工作立法的重點議題
    中央立法可以借鑑地方立法,將社會工作界定為「專業性的職業活動」。 關於社會工作者的界定,中央和地方的法規政策都有規定,但是相互之間差異很大,已經呈現某種程度的混亂。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把社會工作者界定為「專業工作者」,而民政部將其定義為「取得職業水平證書的人員」。
  • 立法監管電子菸勢在必行
    2019-08-02 10:16圖文來源:北京青年報 面對電子菸泛濫且危害日盛的態勢,讓立法走出先手棋,實屬依法監管電子菸的剛性要求。
  • 寧波市新一屆政府立法聯繫點和立法志願者出爐
    寧波市新一屆政府立法聯繫點和立法志願者出爐 2019-11-20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松林:黃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管理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關鍵詞:濱江公共空間管理 立法 必要性 可行性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建設工作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紀、新階段,為延伸浦東開發開放效應,進一步增強上海城市綜合競爭力,作出的一項意義深遠的重大戰略決策。2017年,黃浦江兩岸貫通後,如何加強和規範兩岸濱江公共空間的管理,倍受社會關注。
  • 賽為智能發布智慧城市藍皮書(2019)
    日前,由賽為智能智慧城市研究院、馬鞍山學院智慧城市研究所聯合編制的《智慧城市藍皮書(2019)》正式對外發布。藍皮書從智慧城市總體、目標、內容、智慧、價值、路徑以及國內外優秀實踐案例等多個維度,對智慧城市行業進行了深入剖析,為地方政府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培育數字經濟土壤提供了合理的建議,並為智慧城市行業人士實踐操作提供了科學的指導。
  • 《中國電影藍皮書2019》發布 選出2018十大影響力影片
    昨日,《中國電影藍皮書2019》和《中國電視劇藍皮書2019》首發式暨「網際網路時代中國影視創意力、想像力、影響力主旨演講」在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特別單元舉行。   《中國電影藍皮書2019》和《中國電視劇藍皮書2019》由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與浙江大學國際影視發展研究院聯合發起,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旭光、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範志忠分別擔任兩部藍皮書的主編。
  • 江西財經大學陳幸歡:野生動物保護地方立法家長主義與趨同性省思
    「環境法律的重要特徵是頻繁修改,其平均適用年限為7.5年」(何江,2019)。[3]三種體例的地方性法規,均由省級的人大常委會通過,56%的省級地方立法仍為實施型立法階段,並表現出從實施辦法到規定,再到條例的升級過程,展現出從實施型立法到創製型立法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