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自貿港 尋找最美護林員」之二|鸚哥嶺符建靈:能聽出百餘種...

2021-01-08 瀟湘晨報

鸚哥嶺的鳥兒太漂亮了!這是符建靈沉迷鳥類觀察的直接原因,他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鸚哥嶺分局南開分站護林員。工作8年來,他已修煉到高階段位:不用看鳥兒長啥樣,光聽鳴叫就能準確識別出八十餘種鳥兒。

在熱帶雨林間行走,符建靈「聽力」超群:能聽出覓食、求偶、呼救、驚嚇等不同情境下的鳥鳴聲,還能分辨出被模仿的「冒牌」鳥鳴聲。「我一天不上山就渾身難受」,常年行走在廣袤的鸚哥嶺熱帶雨林中,符建靈與諸多同事們是最接地氣的「行走派」專家。

巡護途中,符建靈(左一)與隊員們做短暫休整。受訪者供圖

一、守護家鄉山水與鳥結緣

即便在盛夏,行走在鸚哥嶺濃蔭蔽日的熱帶雨林間,總有難得的清涼。古樹參天,藤蔓蜿蜒間鳥鳴清脆。

符建靈所在的工作小班共9個人,每人管護著2325畝公益林。9個人行動一致,一起上山同進退。一個月上山22天,休息8天。

「2013年2月19日,我來鸚哥嶺上班,成了一名公益林護林員。」符建靈對自己入職時間記得相當準確,1986年出生的他是白沙南開鄉什才村人,黎族。大專畢業後,他曾在三亞跟人學習養蘭花,成為護林員後,單位領導自然將他的工作方向劃入蘭花觀察。

「我與同事們都很慶幸能進入鸚哥嶺這個集體,單位從成立之初就著力培養護林員,依每個人的興趣愛好,為大家劃定巡護業務方向。時間一長,每個人都有一項拿得出手的專業技能。」

最初,符建靈跟著單位林業專家學習蘭花知識。熱帶雨林中,最多的是千姿百態的野生蘭花。蘭花是奇怪的植物,不開花時,僅從外表無法分辨,開花後方露真容,學習起來困難很大。一段時間後,符建靈決定「轉行」。

符建靈在巡護時拍攝的白喉冠鵯。

剛入職時,符建靈陪同一個科考組上山,進行陸生野生動物調查。那段時間,山上美麗的小鳥深深吸引著他,他決定學習觀察鳥類。

「專業方向調整過一次,不能再調整第二次,不管學習觀察鳥兒有多苦,都要咬牙學下去。」

二、「海南山鷓鴣在我心中是最美」

2020年12月下旬,符建靈隨工作小班在管護區內清山,年終歲末,這是海南省林業系統的「規定動作」。符建靈的裝備跟大家不一樣,他胸前掛著專業望遠鏡,背著鼓囊囊的單眼相機,還有一支插在肩袋中的錄音筆。

雨林中的「歌唱家」棕背伯勞「zhiga-zhiga-zhiga-zhiga」叫聲響起,符建靈模仿著,相似度極高地回應過去,對方更高頻次的叫聲綿延而來,不絕於耳。這是早已聽慣的鳥鳴,符建靈不會停下腳步,隨著大夥勻速前行。遇有珍稀鳥兒歌唱,他會停下腳步,舉起望遠鏡尋找,按亮錄音筆後,端著相機不停地找最佳拍攝位置。

現在的從容,源自8年間鍥而不捨的學習。「剛開始,看到鳥兒就臉盲,覺得它們長得都差不多,嘰嘰喳喳的鳴叫聲更是難分彼此。」鳥兒在參天大樹間穿梭,想看清楚非常難。為了摸清鳴叫鳥兒的種類,做好巡山護鳥工作,入職後不久,符建靈揣上錄音筆開始「捕捉」鳥鳴聲。

鸚哥嶺熱帶雨林的垂直落差大,森林質量好,歷次科考積累了翔實的數據,鳥類記錄數據不斷刷新。2019年出版的《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記載,鸚哥嶺地區已記錄到的250種鳥類中,非雀形目鳥類97種,雀形目鳥類153種,其中,留鳥為146種,候鳥為104種。

這些鳥兒,都是符建靈上山巡邏時的錄音對象。

想為鳥兒錄音,得有耐心與毅力。最初,為了錄下一段沒有雜音的鳥鳴,符建靈需要一動不動地趴在灌木叢裡或樹根底下一個多小時。這份痴迷令他幾次遇險,腳邊盤過竹葉青毒蛇,險些撞上籃球般大小的馬蜂窩。

剛開始錄不了幾段。符建靈只要上山就堅持錄音,珠頸斑鳩、銀胸絲冠鳥、黑短腳鵯、褐頂雀鶥、白額燕尾……山上的鳥鳴被他一段一段錄下來,下山後再請教保護區的鳥類保護專家,整理命名,反覆聆聽,強化記憶。海南山鷓鴣叫聲略顯單調,黃眉柳鶯細尖清脆,白額燕尾是響亮又薄尖的雙哨音,山皇鳩低渾……

符建靈在巡護時拍攝的灰卷尾鳥。

撐過剛入行的苦,兩年後,符建靈聽熟了一些常見鳥的鳴叫聲,也「捕捉」到它們美麗的身影,多幅鳥類圖片被《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收錄。「要說最美的鳥,還是咱海南的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海南山鷓鴣,那色彩美極了。」

三、當「聽眾」8年 聽懂了鳥語

作為一名鳥語「聽眾」,符建靈現在能準確識別八十餘種鳥兒,還多次獲得省內觀鳥比賽大獎。這並不容易做到,因為機靈的鳥兒為了生存,叫聲中有許多變幻與「詭計」。

同一種鳥兒在覓食、求偶、呼救、受驚嚇時發出的鳴叫聲是不一樣的。比如,紅喉歌鴝在繁殖期的鳴叫聲多韻而婉轉,還能模仿不同小昆蟲的鳴叫聲。棕背伯勞平時只會發出重複的哨音聲調,可它總是模仿紅嘴相思鳥、黃鸝等鳥兒的鳴叫聲,叫得婉轉悠揚,迷惑性不小。

符建靈在巡護時拍攝的銀胸絲冠鳥。

8年苦學轉眼就過去了,符建靈回憶起來,只記得其中的甜。鸚哥嶺片區的鳥兒不僅品種多,且不乏珍稀品種,目前已有51種鳥類被列入不同鳥類保護或紅色名錄,佔海南受保護鳥類的61.45%。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為40種,一級保護物種有海南山鷓鴣和海南孔雀雉,二級保護物種有38種,包括各類綠鳩、皇鳩和猛禽等。

與這些鸚哥嶺精靈做伴,用心聆聽悅耳的鳥鳴,符建靈也記不清自己曾經錄下多少種聲音,幾經篩選,現在他精心保存著40餘種鳥鳴。「巡護山林時,在不幹擾鳥兒棲居的前提下,想方設法記錄它們更翔實的信息,能更好地服務科考與科普工作。」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首席記者 康景林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在最美自貿港 尋找最美護林員」之二 | 鸚哥嶺符建靈:能聽出百餘...
    鸚哥嶺的鳥兒太漂亮了!這是符建靈沉迷鳥類觀察的直接原因,他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鸚哥嶺分局南開分站護林員。工作8年來,他已修煉到高階段位:不用看鳥兒長啥樣,光聽鳴叫就能準確識別出八十餘種鳥兒。  在熱帶雨林間行走,符建靈「聽力」超群:能聽出覓食、求偶、呼救、驚嚇等不同情境下的鳥鳴聲,還能分辨出被模仿的「冒牌」鳥鳴聲。
  • 黑龍江省董紅雨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
    人民網哈爾濱9月22日電(焦洋)近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組織開展的尋找「最美護林員」宣傳活動落下帷幕,龍江森工集團迎春林業局有限公司護林員董紅雨在全國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22名全國「最美護林員」殊榮獲得者之一。「最美護林員」董紅雨。
  • 鸚哥嶺識鳥人
    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收錄了符建靈拍的照片。符建靈蹲在樹下觀察鳥兒。在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處,樹葉婆娑間,不時傳來幾聲清脆又悅耳的鳥兒鳴叫聲,可當你循聲覓去,鳥兒似乎又沒了蹤影,但「處處聞啼鳥」的意境,恰能給這片熱帶雨林增添更多的神秘感。「不用看鳥兒長啥樣,光是聽鳴叫聲,我至少能辨別得出七八十種鳥兒。」
  • 海南日報數字報-鸚哥嶺「自然大課堂」開課啦
    今天,在鸚哥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山腳下的一片林子裡,10多個孩子正圍著一株益智邊觀察,邊聽隨行老師和護林員的講解。近年來,鸚哥嶺國家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鸚哥嶺保護區)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學校、當地社區共同打造特色自然生態教育課程,把自然當做大課堂,引導青少年到自然中探索體驗,培育、傳播生態文明觀念。
  • 海南日報數字報-鸚哥嶺經驗播灑四方
    鸚哥嶺保護區管理站站長李之龍說,生態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他們根據保護區的實際情況,總結提煉出了「團隊+機制+社區」為核心的資源管理模式,簡稱「TMC」模式,主要是指年輕有活力的團隊和專業的工作人員,       (下轉A02版)(上接A01版)通過不斷完善的管理模式來進行人員管理,在維護保護區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為周邊社區改善了生活條件、增加了經濟收入。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夜探「物種寶庫」鸚哥嶺 走進熱帶雨林...
    順著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符惠全手電筒的光線看過去,這棵不起眼的植物葉片並沒有特別之處,定睛一看,在密不透風的熱帶雨林裡,這片葉子突然動了起來。「這是葉,它全身上下都擬態了樹葉而特化,是雨林中的『偽裝大師』。」聽著符惠全的解釋,仔細觀察這隻葉子蟲,它身體的邊緣還會模擬出樹葉壞死的病斑及傷痕,讓人一時難以分辨它和葉子的不同。
  • 【尋找最美家庭】讓抗疫一線家庭來詮釋「最美」含義
    【尋找最美家庭】讓抗疫一線家庭來詮釋「最美」含義 2020-04-0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鸚哥嶺,夜探熱帶雨林中的「深夜食堂」
    日前,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來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鸚哥嶺林區,在護林員符惠全的帶領下,走進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夜探熱帶雨林中的「深夜食堂」。  「噓,你們悄悄地,看這片葉子。」順著符惠全手電筒的光線看過去,這棵不起眼的植物葉片並沒有特別之處,定睛細看,這片葉子卻突然動了起來。
  • 尋找南京最美梧桐樹
    圖片來源:網絡80年前,宋家三小姐在總統府邸不經意回眸,她隔著門帘望見一個光腦袋的戎裝男人,就此動了芳心;幾年後,那個男人不遠萬裡運來了她所鍾愛的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直灑到中山北路,滿街的梧桐,都是他為她種下的情和愛
  • 尋找城市之光,探秘「夜空之眼」最美建築
    10月31日,在世界著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絕筆之作——北京麗澤SOHO即將交付使用之際,中建八局一公司攜手新浪愛拍共同舉辦中建八局「走進·與祖國同行」大型主題傳播活動暨「探秘最美建築」麗澤SOHO攝影賽。全國各地近百名城市風光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以及10餘家媒體及攝影界記者前來探秘這棟絕美建築。
  • 書香迎新:開啟最美最好
    1月3日,獲選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的《植物先生》在杭首發,作者是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袁明華。這本抒寫植物的書,這本「二十四節氣植物研學課」,清新而唯美、輕柔而舒適,是優雅美麗、洋溢著春天氣息的讀物。以「最美的書」來「閱享美好」,是真正的開啟最美最好。《植物先生》將和其他入選的中國「最美的書」一起,代表中國參加2021年度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
  • 第四屆「共築鋼鐵長城·尋找最美軍嫂」最美名單來了!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4日電 由中華志願者雜誌社、中國青年網、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中華慈善總會共同主辦,軍嫂網、營口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關愛軍嫂工作委員會等單位承辦,北京友好傳承文化基金會作為公益支持單位的第四屆「共築鋼鐵長城·尋找最美軍嫂」活動已進入最美軍嫂名單公示階段。
  • 我用72小時,穿越了整個鸚哥嶺
    #一段高智商的旅途行動##一段高情商的旅途行動##一段勇敢者的旅途行動#一處自然與人文並存的熱帶雨林揭開了行動派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危機一位從業十年的護林員見證了崎嶇山路上的興衰成敗在極端的自然條件下大學生志願者們該如何生存?
  • 杭州尋找七大系列最美古樹名木·杭州日報
    昨天,「尋找杭州最美古樹」活動儀式啟動現場,75歲的徐大伯說,他是朝暉一帶的老杭州人,童年就在這兩棵樹下玩耍納涼,香樟樹遷移以後他還常去看看它們。10多年前杭州對這兩棵樹的保護成為全民的熱議話題,也喚醒了公眾的環保意識。   據市林水局古樹名木普查建檔調查顯示,全市目前共有古樹24380株,這些古樹都超過100年的樹齡。
  • 浙江評出五類25種最美鳥類
    本報訊 記者何曉玲 通訊員謝瓊環報導 浙江省近日通過網絡投票,評出五大類25種「浙江最美鳥類」。這是繼「最美森林」「最美古樹」和「最美森林古道」後的又一浙江最美系列評選。        五大類最美鳥類分別是「珍稀之鳥」「天姿之鳥」「百靈之鳥」「愛情之鳥」和「吉祥之鳥」。
  • 點讚「小蜜蜂」——尋找最美快遞員
    我們幾乎每天都跟他們接觸卻很少交流他們可能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們有個專屬名稱:快遞小哥他們越是節假日越忙碌像勤勞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勞動者為大家生活帶來了便利快遞小哥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現在我們要開始點讚「小蜜蜂」尋找最美快遞員啦
  • 戰地照片——戰地天使 最美女兵
    最美女兵-朝鮮戰場硝煙中的青春時逢紅軍團(平江起義團)八十周年慶典活動,2008年11月23日,在團隊戰鬥過的老首長老戰友老朋友被邀請參加。在參觀團史館時,老前輩們都在尋找自己的戰鬥足跡。錢金安:都不認識,照的時候也不知道,我父親55年到北京受閱,參觀軍事博物館看到這個照片聽介紹說的,我和媽媽都是在紀念抗美援朝50周年報紙上才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
  • 邂逅浪漫 尋找美國最美七座廊橋(圖)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美國《赫芬頓郵報》近日報導,一起去尋找美國最美的七座廊橋,去邂逅屬於您的浪漫吧。西康沃爾廊橋 康乃狄克州康沃爾賞葉者蜂擁至休斯敦尼克草甸州立公園,他們有的在河畔野營有的在1萬英畝(約4千公頃)的葉林裡徒步。這座州立公園是阿巴拉契亞山道在康乃狄克州唯一的一段。當您開車經過公園,留心其紅木地標西康沃爾廊橋。
  • 打卡最美海岸線,收穫不同的海洋文化
    福建這塊風水寶地,還隱藏著國內最完美的海岸線,來到最美海岸線打卡,一定能收穫不同的海洋文化,領略低調絕美的風光,雖然最美海岸線很少有人知道。 福建自古以來都與大海有著很深的聯繫,無論是海浪還是潮汐,都是美麗的化身。以陽光為主題的霞浦灘涂,以強勁海風為神來之手的島嶼,所有的一切從福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