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最美海岸線,收穫不同的海洋文化

2020-12-04 時尚旅遊NGT

談論福建省的旅遊景點,許多人只能想起南靖土樓和鼓浪嶼,其實福建還有很多其他景點,擁有這兩個景點無法概括的美麗,福建一些景點文化特色十分濃厚,無論是廈門,還是小雨,全球的武夷山,都讓福建成為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福建這塊風水寶地,還隱藏著國內最完美的海岸線,來到最美海岸線打卡,一定能收穫不同的海洋文化,領略低調絕美的風光,雖然最美海岸線很少有人知道。

福建自古以來都與大海有著很深的聯繫,無論是海浪還是潮汐,都是美麗的化身。以陽光為主題的霞浦灘涂,以強勁海風為神來之手的島嶼,所有的一切從福建開始。福建人已經習慣了靠海吃海的生活方式,朝著國內最美海岸線出發,尋找最原始的海洋文化。第一站前往落日餘暉最燦爛的東壁村,趁著日落十分,東壁村的一切都被落日蒙上了薄紗,依山而建的村子,將所有稀罕的土地都用在了房屋上。幾百年前閩東人佔據了東壁,他們用時光和生活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海洋文化。

蜿蜒曲折的溪流穿過灘頭沃口,隨著時間的衝刷,讓這裡變成了紋理密布的地方。海上到處都是船隻,伴隨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奏,質樸美麗,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收穫。東壁村欣賞日落只是第一站,第二站我們朝向最美灘涂-北岐灘涂出發。海洋人的生活總是依賴潮漲潮落。三沙鎮還沒有出現漁民前,人跡罕至荒蕪的灘涂,只有波浪拍打海岸。

三沙鎮從建立起來開始,就參照祖輩人飼養海產品,時光不斷前進,這裡成為了全國知名的海帶之鄉和紫菜之鄉。船隻忙碌的一個接一個穿行在紫菜架中間。船隻、藍天、大海、遠山相互依賴變成了最美景色。不管春夏秋冬哪個季節,潮漲潮落成為日常生活,當地人們早已習慣了以海為田,以舟為車的海洋生活。最美灘涂生生不息的方式,令人最為愜意。走過最美海岸線,用心和眼睛去欣賞海洋文化。福建省的海洋文化深厚,你參觀過福建旅遊景點嗎?

相關焦點

  • 傳統開漁節玩起新時尚:「雲」上看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
    上述消息來自8月3日在寧波市象山縣召開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暨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會。  為迎接東海全面開漁,象山每年一屆舉行的「開漁節」開創了中國獨一無二的海洋慶典活動,集文化、旅遊、經貿活動於一體,具有濃鬱的漁鄉風情和海濱旅遊特色。
  • 象山聯合抖音用短視頻打造「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
    此次結合巨量引擎「美好目的地計劃」,象山「最美海岸線」藉助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進行線上創意傳播和用戶深度種草,不僅實現了對海洋文化的創意輸出和沉澱,同時也通過短視頻等形式有效提升品牌形象與知名度。截止8月3日,僅上線一周的抖音話題#象山最美海岸線#已經用10.3萬支視頻投稿,累計播放量3.6億次。千萬短視頻愛好者通過他們的鏡頭,記錄下了這裡的海岸風光和漁音迴響,為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這一新IP,創造海量優質內容。
  • 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這6大旅遊線路你喜歡哪條?
    在象山,一條最美海岸線串起了各色美好出遊體驗。下午(8月3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暨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會,在半邊山旅遊度假區舉行。每年一屆的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開創了中國獨一無二的海洋慶典活動,集文化、旅遊、經貿活動於一體,具有濃鬱的漁鄉風情和海濱旅遊特色。
  • 第二十三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暨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會...
    丁繼敏攝8月3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暨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會在寧波象山召開。作為著名的濱海城市,寧波象山每年一屆舉行的「開漁節」,集文化、旅遊、經貿活動於一體,具有濃鬱的漁鄉風情和海濱旅遊特色。
  • 從「美好目的地計劃」到「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抖音助力象山打造...
    最美海岸線,塑造「抖」範象山IP  象山的海岸線全長 925 公裡,串聯了象山獨特的山海風光、半島風情、漁家民俗等海洋旅遊資源,構成為寧波「特色最鮮明、資源最集中、業態最豐富、產品最完善」的黃金海岸線和半島風景帶,是眾多遊客心中的「美好目的地」。
  • 海洋的最美卻是海岸線
    海岸線是海洋與陸地的分界線,它的更確切的定義是海水向陸到達的極限位置的連線。由於受到潮汐作用以及風暴潮等影響,海水有漲有落,海面時高時低,這條海洋與陸地的分界線時刻處於變化之中。因此,實際的海岸線應該是高低潮間無數條海陸分界線的集合,它在空間上是一條帶,而不是一條地理位置固定的線。為了管理操作的方便,相關部門和專家學者將海岸線定義為平均大潮高潮時的海陸分界線的痕跡線,一般可根據當地的海蝕階地、海灘堆積物或海濱植物確定。海岸線是陸地與海洋的交界線。一般分為島嶼海岸線和大陸海岸線。它是發展優良港口的先天條件。
  • 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 揚起體育旅遊之帆
    據亞帆中心建設部相關負責人周揚介紹,亞帆中心所在的松蘭山海域,屬大目洋近岸海域,自然條件優越,海域面積、風向風力、洋流浪向、氣候水溫均非常適合舉辦大型海洋運動比賽和常年開展海洋運動,因此在這裡舉辦帆船帆板比賽再合適不過。  空中俯瞰,亞帆中心的場館一半在陸地,一半在海中,整體建設雛形已現。
  • 象山北緯30°最美海岸線 | 旅見新鮮,一口吃掉一片大海~
    象山北緯30°最美海岸線,鹹鹹的海風把小夥伴們吹到象山石浦的這一個漁村,體驗海邊人家的生活。坐落於石浦港畔的中國漁村,由漁文化民俗街、皇城沙灘和歐美風情小鎮等組成。一艘巨大的三桅船,「中國漁村號」,它是中國漁村的標誌,預示著人類第一次揚帆起航,踏上夢想的徵途,去尋找那海天一色。
  • 隱藏在溫州一座小漁村,被譽「浙江霞浦」,冬天也能收穫最美日出
    這個12月,和小夥伴一起來到了浙江溫州,這一年已經來過三四次溫州了,這次不去溫州雁蕩山,也不去楠溪江,也不去泰順,而是沿著海岸線來到了沿浦這座小漁村,去過福建的朋友都聽說過「霞浦」,而在浙江也有這樣一處美如畫的地方,這裡還被譽為「第二霞浦」,據說冬天也能收穫最美的日出,帶著我們的好奇心,準備去試試運氣
  • 寧波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時尚運動「嗨」翻天
    這片全長2.5公裡、處於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上的東旦沙灘成為時下熱門旅遊打卡地。據了解,8月7日至8月9日,由第二十三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執委會主辦的「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東旦時尚運動海灘親水運動嘉年華之東旦沙灘風情音樂節正式開幕。
  • 海洋生態資源面臨嚴重威脅 臺灣搶救消失的海岸線
    臺灣:搶救消失的海岸線  本報記者 汪靈犀  在赴臺遊客心中,臺灣的原始海岸線是最美的風景之一,碧海藍天,細沙椰林,柔風拂面,世界忽然安靜下來,心中只剩純淨唯美。然而,想要體驗的遊客如今要趁早了,因為受多種因素影響,近年來臺灣的海岸線大幅後退,海洋生態資源面臨嚴重威脅,許多美景被大海吞噬,不斷消失的海岸線亟待搶救。  「漲潮時就半沉海中」  「全臺海岸線都在退縮。」臺灣高雄市水利局官員說,他們下轄的旗津區原本是旅遊熱門地,但海岸線遭嚴重侵蝕,短短幾年海浪拍到民宅門口,最嚴重時原本離海幾十米遠的房屋都快要保不住。
  • 到青島西海岸 欣賞海岸線上綻放的美麗
    然而,說起海岸線,這樣的一個地理概念還真的被許多人所不知。我拜訪了中國海洋大學的王教授,他告訴說:海洋和陸地是地球表面的兩個基本單元,海岸線就是陸地與海洋的分界線,一般指海潮時高潮所到達的界線。地質歷史時期的海岸線,稱古海岸線。海岸線分為島嶼岸線和大陸岸線兩種,但海岸線不是一條線。
  • 中國最美海岸線:美麗的朱家尖島
    曾相繼獲得全國文明鄉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最佳休閒度假勝地、中國最美海岸線、浙江省十大最佳旅遊度假勝地、浙江省最美生態鄉鎮、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新農村特色鄉鎮、等榮譽稱號,被譽為中國最美海岸線,中國最佳休閒度假勝地。朱家尖自然旅遊資源以花崗巖峰巒、巖洞和海礁、沙灘為主要特色,融海景、山景、沙景、石景、洞景、礁景、林景等自然景觀於一體。
  • 臺灣:搶救消失的海岸線
    (資料照片)  在赴臺遊客心中,臺灣的原始海岸線是最美的風景之一,碧海藍天,細沙椰林,柔風拂面,世界忽然安靜下來,心中只剩純淨唯美。然而,想要體驗的遊客如今要趁早了,因為受多種因素影響,近年來臺灣的海岸線大幅後退,海洋生態資源面臨嚴重威脅,許多美景被大海吞噬,不斷消失的海岸線亟待搶救。
  • 福建省深化海域使用管理改革 推進海岸線保護工作
    整治修復 擦亮「風景線」柔軟細膩的沙灘、風光旖旎的海岸線,如今廈門觀音山的沙灘已成遊客的「打卡」勝地。很難想像,以前這裡的沙灘淤泥遍布,沒人想在此停留。廈門市自然資源局海域海島處調研員林煌偉介紹說,原來觀音山的沙灘並不平整,夾雜淤泥,被海浪侵蝕嚴重。
  • 深圳最美海岸線毀容:上百平方米垃圾觸目驚心
    細軟的沙灘,嶙峋的島嶼,千姿百態的礁石與海蝕巖,在碧海藍天下奪目耀眼———這裡正是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海岸線之一的南澳東西湧海岸線。  1個多月前,一場主題為「我們守護最美海岸線」的環保活動在這裡展開。50多名義工不到1天就撿了60多麻袋垃圾。然而,改善被汙染現狀單憑此義舉是不夠的。
  • 「進士第一村」、最美海岸線,周末來這裡邂逅動人風景
    由於經濟、文化、地理環境等因素,走馬塘村至今還保存著多年前的生活狀態和建築原貌,其中一些文化和習俗,更是現代生活很難再體現的。走進走馬塘,就好像走進歷史、走進先民的生活。古村和散落其間的古代建築所蘊含的深厚文化,令每個來到這裡的人深為嘆服。
  • 行走海岸線|煙臺修復一條近萬米長的海岸線,咋做到的?
    曾經髒亂差的近萬米海岸線,經過整治修復,如今正呈現出煥然新姿。煙臺市區幸福片區內,曾經髒亂差的近萬米海岸線,經過整治修復煥然一新。最美大道添「新成員」提起濱海路,在煙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徜徉在濱海路上,海岸風光盡收眼底。這條觀光路,堪稱煙臺的「最美大道」。
  • 加強海岸線整治修復 打造廣東黃金海岸線
    我省大陸海岸線長達4114.3千米,居全國之首,且海域遼闊、海灣和海島眾多,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海岸帶資源稟賦。而湛江海岸線綿長,濱海景觀豐富。如何將這些天然的優勢利用起來?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孫省利建議,要大力實施海岸線整治修復工程,留住海岸帶美麗容顏,全面構築起海洋生態安全保護屏障,打造全國最美的廣東海岸景觀帶。    他建議,要以海岸線為基準,向陸域後退200米至500米不等(港口和公共碼頭除外),將該範圍同劃歸為國有或者集體所用,以便於統一規劃,統籌安排開發利用活動。這一公共區域可進行景觀化和生態化建設,也可以形成新的海岸帶生態產業。
  • 復旦教授引種紅樹:50年後申城或可見最美海岸線
    圖片說明:上海種植的紅樹林。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鍾揚帶領他的團隊於2007年開始引種紅樹,他們希望破解紅樹北移難題,探索50年後在上海見到最美海岸線的可能性。鍾揚更是希望,以紅樹種植為契機,宣傳和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尤其是希望公眾對海洋生態學能夠有更深入的了解,  創新是「捅破窗戶紙」的勇氣  在上海浦東南匯東灘溼地附近一塊十畝大小的田地裡,種植著一片綠色的樹苗,那便是鍾揚培植的紅樹樹苗。這片紅樹,最早的一批是8年多前種下的,最高的樹苗已經高出地面兩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