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收集器可從局部環境產生功率,從而免除無線傳感器中的電池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6082.htm

超低功率微控制器的近期發展造就了具有空前集成度的器件 (對於其運作所需的功率而言)。這些器件是片上系統,採用了新銳節能方案 (例如關斷空閒功能電路的供電)。事實上,運行這些器件所需的功率非常之低,以至於許多傳感器逐步實現了無線化,因為它們可以方便地通過電池來供電。不幸的是,電池必須定期更換,這種維護工作既費錢又費事。而從傳感器的局部環境中採集環境機械能、熱能或電磁能則有可能是一種更為有效的無線電源解決方案。

圖 1 所示的 LTC3588-1 是一款完整的能量收集解決方案,專為諸如壓電傳感器等高阻抗源而優化。它內置了一個低損耗全波橋式整流器和一個高效率同步降壓型轉換器,用於將能量從一個輸入存儲器件傳輸至輸出,以產生一個可支持高達 100mA 負載的穩定電壓。LTC3588-1 採用 10 引腳 MSE 封裝和 3mm x 3mm DFN 封裝。

圖 1:專為諸如壓電傳感器等高阻抗源而優化的完整能量收集解決方案

環境能量源

環境能量源包括光、溫差、振動梁、射頻 (RF) 發射信號或任何其他能夠通過某種換能器產生電荷的信號源。例如:

· 人們採用小型太陽能電池板為手持式電子設備供電已有多年,此類電池板在陽光直射和間接光照射的情況下能夠分別產生幾百 mW/cm2 和幾百 μW/cm2 的功率密度。

· 當存在溫度梯度時,塞貝克 (Seebeck) 器件可將熱能轉換為電能。熱能量源多種多樣,從體熱 (可產生幾十 μW/cm2 的功率密度) 到鍋爐排氣煙囪 (其表面溫度能產生幾十 mW/cm2 的功率密度) 各不相同。

· 壓電器件可通過器件的壓縮或彎曲而產生能量。壓電組件能夠產生幾百μW/cm2 的功率密度 (取決於其尺寸和結構)。

· 射頻 (RF) 能量收集由天線來完成,可產生幾百 pW/cm2 的功率密度。

要成功地設計完整的獨立型無線傳感器系統,就需採用節能型微控制器和傳感器,它們消耗極少電能,並可從低能量環境獲取能量。目前,這兩類器件在市面上都很容易獲得,而所缺失的一環則是能夠將傳感器輸出轉換為一個可用電壓的高效功率轉換產品。

圖 2 示出了一款能量收集電源系統,它包括能量源 / 傳感器、一個能量儲存組件和一種用於將該儲能轉換為一個可用穩定電壓的設備。另外,在換能器和能量儲存組件之間或許還需要布設一個電壓整流器網絡,用於防止能量回饋至傳感器中,或在採用壓電器件的情況下負責對 AC 信號進行整流。

圖 2:能量收集系統組件

應用實例

對於在 D0 和 D1 輸入引腳上設定的特殊輸出電壓,LTC3588-1 要求傳感器的輸出電壓高於欠壓閉鎖上升門限限值。為了實現能量傳輸的最大化,換能器必須具有一個兩倍於輸入工作電壓的開路電壓、以及一個兩倍於所需輸入電流的短路電流。這些要求必須在信號源的最小激勵電平條件下滿足,以實現連續輸出功率。

壓電傳感器應用

圖 3 示出了一個壓電系統。當被置於氣流之中時,該系統可在 3.3V 電壓條件下產生 100μW 的功率。在 50Hz 頻率下,壓電組件的彎曲量為 0.5cm。

圖 3:壓電式能量收集器

Seebeck 傳感器應用

圖 4 示出了一個能量收集系統,該系統採用了由 Tellurex 公司提供的 Seebeck 傳感器。溫差產生了一個可支持 300mW 輸出負載的輸出電壓。把傳感器連接至 PZ1 輸入可防止反向電流在熱源被拿掉時回流至 Seebeck 器件中。100Ω 電阻器負責提供電流限制,以保護 LTC3588-1 輸入橋接器。

圖 4:Seebeck 能量收集器

由標準螢光燈產生的 EM 場收集能量

此項應用需要一些有別於傳統的創造性思維。圖 5 示出了一個從高電壓螢光燈管周圍的電場收集能量的系統。兩塊 12」 x 24」 銅板被放置在距離一個 2』 x 4』 螢光燈具 6」 的地方。銅板以容性的方式從周圍的電場採集了 200μW 的功率,而 LTC3588-1 則負責將該功率轉換為一個穩壓輸出。

圖 5:電場能量收集器

結論

LTC3588-1 通過從周圍環境收集環境能量而使遠程傳感器能夠不依靠電池來運作。該器件包含了所有關鍵的電源管理功能:一個低損耗橋式整流器、一個高效率降壓型穩壓器、一個負責接通和關斷降壓型轉換器的低偏置 UVLO 檢測器、以及一個用於在電源可用時喚醒微控制器的 PGOOD 狀態信號。LTC3588-1 僅利用 5 個外部組件即可支持高達 100mA 的負載。


相關焦點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能量收集應用介紹
    在許多情況下,使用能量收集的應用往往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大體積的電池。 典型例子包括可穿戴技術,如健身小工具和健康監測設備,以及諸如環境或結構狀況監測應用中的無線傳感器節點。 通常情況下,從諸如太陽能、振動或溫差等環境能量源收集的能量,需要經過轉換、升壓和暫存後才能得到有效利用。 現如今,多家公司針對能量收集應用推出的電源轉換和電源管理集成電路日益增多。
  • 精確,自給自足無線溫度傳感器設計方案
    現在不必面對在工廠內部布設電纜帶來的挑戰和高成本問題了,因為可以安裝可靠的、工業級強度的無線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靠小型電池工作很多年,或者依靠從光、振動或溫度變化等可用來源收集的能量工作。該電路由一個可從電池或太陽能電池板獲取電能的能量收集器供電。(BATTERY:電池;SOLAR PANEL:太陽能電池板;DUTY CYCLED:所設定的佔空比;WIRELESS NETWORK:無線網絡;THERMISTOR BRIDGE:熱敏電阻器電橋)信號鏈路這個設計用一個熱敏電阻器測量溫度。
  • 麻省理工團隊造出低成本光敏傳感器 用於傳輸數據 電池可用數年
    它利用信息傳感設備和網絡,把所有人們生活生產中的東西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互,從而實現智能識別和管理。專家預測,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包括收集有關基礎設施和環境實時數據的傳感器)可能會增加到750億。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傳感器需要頻繁地更換電池,這對長期監測來說可能是個不小的問題。
  • 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環境傳感器網絡中的模擬信號與電源管理
    一種包含傳感器的閉環反饋系統,將有助於用戶和當地政府調整和改善當地的空氣品質,從而提高當地人口的健康水平、降低醫療成本、延長壽命並改善生活質量。1Itednc下面我們將從電化學傳感器開始,因為它們具有超低功耗,而超低功耗是這種系統中採用的無線傳感器節點的關鍵要素。
  • 能量採集系統環境能量轉換器基礎知識
    這些進步帶來大量新興應用,例如:無線微傳感器網絡、可穿戴醫療電子設備、工業及家庭自動化傳感器和電子貨架標籤。理想情況下,這些系統都可以在沒有電池的情況下正常工作。但是,當要求使用電池時,我們仍然需要盡力延長電池使用時間,這樣系統便可在其壽命周期內無需更換電池。
  • 鋰亞硫醯氯電池,無線傳感器網絡電源新選擇
    打開APP 鋰亞硫醯氯電池,無線傳感器網絡電源新選擇 三宅常之 發表於 2013-07-30 09:16:21   面向監測建築物的劣化情況及耕地環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的電源用途
  • 無線溫度傳感器設計方案集錦
    把控制終端作為主設備,將電源管理程序設計在終端的應用控制層中,並由控制終端完成設備的查詢、配對、建鏈等工作,當無線傳感器與控制終端配對成功並連接後進入休眠模式,此時主從設備仍然保持著信道,只是不能發送和接收數據。當需要進行數據傳輸時,退出休眠模式進入呼吸模式,通過呼吸時隙發送數據,呼吸間隔可設為20~40 ms,間隔過大會帶來明顯延遲,當數據傳輸結束後再次進入休眠模式,從而儘可能地降低能耗。
  • 採用超低電壓轉換器改善從熱電能源的能量收集
    背景  測量和控制所需的超低功率無線傳感器節點的激增,再加上新型能量收集技術的運用,使得由局部環境能量而非電池供電的全自主型系統成為可能。
  • 適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基於織物的壓電能量收集器
    適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基於織物的壓電能量收集器基於織物的可穿戴電子產品由於其連接性,耐磨性,舒適性和耐用性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4IR)時代變得越來越重要。KAIST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基於織物的傳統可穿戴電子設備,但仍需要複雜的方法或額外的支撐物才能製成衣服並縫製在衣服上。
  • 基於射頻無線電力傳輸供電的無電池資產跟蹤模塊的先進監控系統
    編者按:涉及精準定位和運輸數據的資產跟蹤模塊,非常適合組建無電池節點的無線傳感器網絡(WSN)。無電池的網絡節點幾乎可以部署在任何環境中,對維護工作的需求很少甚至沒有。
  • 低功率轉換為能量收集
    有大量的環境能源在美國和能量收集的傳統方法在世界各地已經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機。然而,新的捕撈工具使我們能夠從各種各樣的環境資源產生電能。此外,它不是很重要的電路的能量轉換效率,但更多的「平均收穫」能量可用來驅動它的量。
  • 隨著電子設備的增加 從RF收集能量作為電源的方案越來越普遍
    相比之下沒有那麼普遍但是正在迅速普及的則是從RF/微波信號中收集能量的方案,它可以從無線電/電視廣播站和無線設備上獲取能量。在物聯網(IoT)傳感器和射頻識別(RFID)標籤等低功耗應用中,這種能量收集方案可以替換電池。重複使用能量可以降低運營成本,並提高現有電子系統和設備的能源使用效率。 從RF/微波信號中收集能量是一個清晰明確的物理過程。
  • [圖]溫差發電:飛行用「自供電傳感器」將很快到來
    根據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的創新工場和維也納科技大學的報告稱,其正在開發一個用於監控飛行器完整性的"自供電傳感器"項目,且這個溫差能量採集模塊(thermoelectric
  • 淺談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於變電站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介紹變電站內存在的各種幹擾和無線傳感器網絡使用的直接序列擴頻技術,並對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於變電站中這種高電磁幹擾環境中可行性進行論證
  • 一種新型可穿戴式發電機可為現有的無線傳感器供電
    加州理工學院醫學工程助理教授高偉一直在開發一系列廉價的可穿戴傳感器,以及利用人體為其供電的方法為可穿戴傳感器供電。如何為隨身設備供電一直是科技業界最大的挑戰,雖然電池是一種選擇,但由於電池體積大,而且電池會耗盡電量,所以並不理想。
  • 《我的世界》等價交換能量收集器如何使用 等價交換能量收集器使用...
    在我的世界手遊中等價交換能量收集器可以將物資轉化為高能量貯存物轉換路線,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等價交換能量收集器怎麼用 能量轉換器會... 在我的世界手遊中等價交換能量收集器究竟該怎麼使用呢?
  • 具有無線供電功能的火災報警系統
    ,具有無線供電功能的夜間火災報警系統,白天天線通過無線供電模塊為電池充電存儲電能,夜間啟動低功耗的傳感器模塊,檢測溫度和光照強度,進行對周圍環境溫度和光強的監測,並通過MCU判斷是否超過閾值以啟動警示燈進行火災預警。
  • 無線傳感器網絡知識大全
    無線傳感器網絡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節點、網關和軟體。空間分布的測量節點通過與傳感器連接對周圍環境進行監控。監測到的數據無線發送至網關,網關可以與有線系統相連接,這樣就能使用軟體對數據進行採集、加工、分析和顯示。路由器是一種特別的測量節點,你可以使用它在WSN中延長距離以及增加可靠性。
  • RF無線技術:工業用無線傳感器網絡
    近年來,隨著無線通信、電源效率、極度微型化(如透過 MEMS 傳感器達到的迷你規格設計)以及嵌入式運算技術的不斷演進,發展出越來越多適用於嚴苛工業環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WSN)。
  • 無線測溫傳感器的功能與特點
    小編匯總了無線測溫傳感器的功能與特點,一起來看下:   無線測溫傳感器特點   1、無線測溫傳感器利用數位化故障指示器的卡線結構,可安裝到高壓輸電線路上。運行時,指示器灌膠面上的導熱板和溫度探頭緊貼在輸電線路的下面,使得測溫更準確、及時。利用絕緣操作杆和安裝託杯,可帶電裝卸。   2、無線測溫傳感器採用測溫盒與取電盒分離設計思路,之間通過很短的高溫線纜進行連接,用戶根據需要選擇是否需要取電盒來做自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