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者新冠肺炎病亡風險更高!疫情之下,世衛組織建議立即戒菸

2021-01-13 瀟湘晨報

關於菸草使用和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之間的關係,世衛組織5月11日發表了基於目前研究的最新聲明,聲明表示吸菸者發展為重症和出現死亡的風險更高,而且目前沒有足夠的信息證實菸草或尼古丁對於預防或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有任何關聯。

資料圖 新華社發 趙玉國 攝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人死於菸草。其中700多萬人因直接使用菸草而死亡,約120萬不吸菸的人因接觸二手菸霧而死亡。

吸菸是許多呼吸道感染的已知危險因素,並會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嚴重程度。由世衛組織於2020年4月29日召集的公共衛生專家所做的研究綜述發現,與不吸菸者相比,吸菸者更有可能患重症2019冠狀病毒病。

2019冠狀病毒病是一種主要侵襲肺部的傳染病。吸菸造成肺功能損害,使人體更難抵抗冠狀病毒和其他疾病。菸草還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當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影響時,已存在這類疾病的人罹患重病的風險更高。現有研究表明,吸菸者發展為重症和出現死亡的風險更高。

世衛組織正在不斷對新研究開展評估,包括一些審查菸草使用、尼古丁使用和2019冠狀病毒病之間相關性的研究。世衛組織敦促研究人員、科學家和媒體對誇大未經證實的菸草或尼古丁可以降低2019冠狀病毒病風險的說法持謹慎態度。目前沒有足夠的信息證實菸草或尼古丁對於預防或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有任何關聯。

尼古丁替代療法,例如口香糖和貼劑,旨在幫助吸菸者戒菸。世衛組織建議吸菸者立即採取行之有效的戒菸措施,例如使用免費戒菸熱線,手機簡訊和尼古丁替代療法。

戒菸後20分鐘內,增高的心率和血壓就會下降。12小時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降至正常。在2-12周內,循環系統出現改善,肺功能得以提高。1-9個月後,咳嗽和氣短症狀會有減輕。

世衛組織強調在倫理方面得到認可的高質量系統研究的重要性,這將有助於促進個人和公眾健康,同時強調,鼓勵使用未經證實的幹預措施可能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所以,想要真正的健康,只有戒菸和遠離二手菸才是正解!

延伸閱讀:

吸菸對身體有哪些危害?中年戒菸也能降低肺癌風險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一支煙能讓人減少13.8分鐘的壽命。研究發現,每天一盒煙的吸菸者,一年後,相當於至少拍了100次胸片。香菸中含有一种放射性物質,叫釙210,可釋放α射線,這種射線的穿透能力很弱,射程很短,自然界中α射線對身體幾乎不存在外照射危害。但吸菸時,會使釙隨煙霧進入呼吸道、肺泡等內部,並附著在表面,這時就會產生很大的危害。

國外一項研究發現,吸菸者即使中年戒菸,也會減少以後患肺癌的危險,中年之前戒菸,會使菸草所致的肺癌風險減少達90%以上。

統計數據顯示,小於35歲的人群只要戒菸成功,並且堅持十年以上不吸菸,那麼,肺是有機會恢復正常的。數據顯示,戒菸3-9個月後,氣管和支氣管的黏膜上出現新的纖毛,其處理黏液的功能也會增強,肺會變得更乾淨。

一句「吸菸有害健康」,警示效果還不夠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表示,全球事實證明,在煙盒包裝上印製健康警示可以顯著提高公眾對菸草危害的認識,從而減少菸草消費。2019年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完善捲菸包裝菸草危害警示內容和形式」。

菸草雖不屬毒品範疇,但它同樣對身體健康有害無益,這點眾所周知。但是難就難在如何抗拒菸草的誘惑。對於眾多菸民來說,他們不是不知道菸草的危害,可就是很難做到向菸草說不。這也正是控煙工作一直推進艱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可否認,隨著社會觀念的提升和控煙措施的不斷加強,控煙在我國還是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的。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成人菸草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菸率與既往調查結果相比呈下降趨勢。二手菸暴露情況有所改善。

但是正所謂喜中有憂,截至2018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菸率仍達26.6%,與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控煙目標——「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下降至20%」仍有較大差距。更讓人憂慮的是,至少仍有很多人意識不到吸菸的巨大危害。尤其是現行在煙盒上印上一句「吸菸有害健康」的警示語並不能起到鮮明、直觀的警示效果,甚至對此早已讓人習以為常,也難以真正引起足夠警覺。

2018年中國成人菸草調查顯示,當前吸菸者在注意到煙盒包裝上的健康警示後考慮戒菸的比例幾乎沒有變化,2010年為36.4%,而2018年為36.3%。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表示,這表明當前中國煙盒包裝上的健康警示在警告吸菸的危害方面可能並無效果。

那麼能不能在煙盒上印刷上更為直觀,衝擊力更強的警示圖案呢?答案當然是可以的。事實上,此舉早已成為國外菸草銷售的慣常做法,就算是國產菸草,在國外銷售的話也必須遵守這一規則,在煙盒上印製各種表現菸草危害的直觀圖面。

對此,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解釋,相對於面積較小和只有文字的健康警示,警示越大越顯著,並帶有圖形健康警示,更能清楚地傳達健康風險,引起更大的反應,促進吸菸者戒菸。

國內專家也認為,「煙盒包裝上應有黑肺、爛牙、病容等警示圖案,通過這種觸目驚心的圖案,可以使青少年、婦女清晰地了解菸草使用和接觸菸草煙霧帶來的嚴重健康後果,有助於阻止產生新的年輕吸菸者。」

觸目才能驚心。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世界很多地區都採用了圖形健康警示,其中91個國家採用了圖形健康警語標識,且大小至少佔包裝主要展示區域的50%或以上,覆蓋全球超過半數的人口。在這種形勢下,我國要進一步推進控煙工作,特別是控制新菸民的增長,確有必要在國內菸草銷售中實行「大而明確、醒目和清晰」地警示圖文印刷新規,以各種圖文並茂、非常醒目的方式向人們展示菸草的危害,與世界接軌,更多造福民眾健康和空氣環境。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世衛警告抗瘧疾無進步 病亡人數或因新冠攀升
    世衛警告抗瘧疾無進步 病亡人數或因新冠攀升沈敏世界衛生組織11月30日警告,從2016年到2019年全球患瘧疾和因瘧疾死亡的人數未能顯著減少,今年瘧疾致死病例數可能因新冠疫情佔用醫療服務資源而攀升。在非洲貧困地區,增加的瘧疾死亡病例甚至可能多於當地新冠病亡人數。世衛組織當天發布的《2020全球瘧疾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報告2.29億例瘧疾病例,自2016年以來基本保持同一水平;病亡人數一度迅速下降,而去年估算逾40.9萬人死於瘧疾,與2018年的41.1萬相比無顯著變化,大多數是非洲最貧窮地區的嬰幼兒,而新冠疫情「幾乎必然」推高今年的數字。
  • 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當地時間 9 月 25 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 · 範 · 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 世衛組織:確信病毒來自自然界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5月2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3334416例累計死亡237943例世衛組織5月1日宣布:鑑於當前形勢新冠疫情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同時表示
  • 世衛組織發布新冠肺炎傳播方式科學簡報
    當地時間7月9日,世衛組織發布科學簡報,介紹新冠肺炎傳播方式。治療新冠肺炎感染者時,可產生攜帶病毒的氣溶膠,沒有穿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的人可能會吸入這些氣溶膠。因此,執行這些醫療操作的所有醫務人員必須採取針對空氣傳播的保護措施,包括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此類區域不應允許來訪者進入。此外,存在新冠肺炎在一些封閉場所暴發的情況,尤其是感染者在擁擠不堪、通風不良的室內場所中與他人長時間相處時,不能排除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 世衛組織:機艙傳染新冠風險雖然低,但並非不可能
    在美國國防部的一項研究稱佩戴口罩乘坐客機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非常低之後,世界衛生組織提醒,乘飛機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雖然非常低,但並非不可能。據路透社10月22日報導,世衛組織發表聲明稱,乘飛機時發生的新冠病毒傳染「是可能的,但風險似乎非常低」。
  • 不管世衛意見 巴西堅持推薦羥氯喹治新冠
    不管世衛意見 巴西堅持推薦羥氯喹治新冠沈敏世界衛生組織25日宣布,為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暫停全球範圍內探索新冠病毒療法的「團結試驗」項目中,與羥氯喹有關的分支試驗。然而,巴西衛生部同日表示,不會改變推薦羥氯喹作為新冠患者早期治療藥物的立場。
  • 世衛警告:歐洲再次成為新冠疫情震中,每17秒就有1人病亡
    世衛警告:歐洲再次成為新冠疫情震中,每17秒就有1人病亡 時間:2020年11月20日 08:01:20&nbsp中財網   當地時間19日,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漢斯·克盧格在哥本哈根警告稱
  • 全球新冠肺炎累計死亡超100萬例,世衛稱新冠真實病亡數據被低估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28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00萬例。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瑞安周一表示,目前每日公布的新冠死亡數據均來自確診病例,沒有包括超額死亡數,因此真正的新冠病亡數或許高出現有統計數據。
  • 世衛組織建議醫生不要用瑞德西韋治療新冠
    (WHO)的一個小組建議醫生們不要使用吉利德科學公司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來治療住院的新冠患者,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種藥物可以提高生存率或縮短康復時間,這與美國有關該藥物的監管指導意見形成鮮明對比。
  • 世衛組織:飲酒會增加感染新冠病毒風險 酒精會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16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飲酒會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如果你已經感染,會使病情更加嚴重,並建議世界各國政府領導人限制人們在新冠疫情封鎖期間獲得酒精類飲料。世衛組織歐洲區辦事處周二晚間在其網站上表示:「酒精會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加不良健康後果的風險。」研究顯示,飲酒與一些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有關,這些疾病可能使一個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它還可能加劇心理健康問題和冒險行為,並引發暴力行為,特別是在已採取社會隔離措施的國家,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使居民被隔離在家中。
  • 世衛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新冠肺炎簡稱 NCP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宣布,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此英文縮寫象徵著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
  • 世衛組織:乘飛機感染新冠並非不可能
    在美國國防部的一項研究稱佩戴口罩乘坐客機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非常低之後,世界衛生組織提醒,乘飛機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雖然非常低,但並非不可能。據路透社10月22日報導,世衛組織發表聲明稱,乘飛機時發生的新冠病毒傳染「是可能的,但風險似乎非常低」。世衛組織稱,目前已發表的研究文獻中沒有大量記錄此類傳染,但不代表這不會發生。
  • 世衛組織公布追溯新冠疫情病毒的專家組成員,為什麼沒有中國專家
    10月30號,中國專家組與世衛組織國際專家組舉行新冠病毒溯源視頻交流。中方專家介紹了新冠病毒人群,環境,分子,動物溯源以及冷鏈等傳播途徑領域開展的工作進展。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出席了這次視頻會議,並表示世衛組織將全力支持新冠病毒溯源全球科研合作,更好的防範和應對疫情。
  • 全球疫情daily速報丨多國回應川普斷供世衛組織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在一些國家的疫情出現了放緩的跡象之時,一些國家的疫情還在加速蔓延。俄羅斯疫情平穩度過兩個月後確診數驟升,高峰或未到來。目前,俄羅斯的疫情防控已經進入關鍵時期。面對日益嚴重的疫情,俄羅斯將進一步加大管控力度。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簡稱為「NCP」 世衛組織也將謹慎正名
    通知指出,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世界衛生組織也正謹慎地重新命名2019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以避免汙名化疫情起源地湖北省武漢市或是中國人民。
  • 新冠疫情傳壞消息!世衛公布研究新進展,鍾南山擔心的還是發生了
    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爆發,世界各國都陷入疫情當中。我國採取有效措施很快將疫情遏制住。可隨著天氣轉冷,疫情在很多國家開始捲土重來。如今全球人民都知道新冠病毒的危害。正當那些已患新冠病毒肺炎已治癒者慶幸自身不會再感染病毒之時,就在12月6日,美國短新聞網站AXIOS發布一則消息稱,國際世衛組織的工作人員透露研究新進展。該研究結果顯示已患新冠病毒肺炎的患者雖體內含有新冠病毒抗體,可抗體隨著時間逐漸下降。如今隨著天氣變冷,這批人員還是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其實在這之前鍾南山就曾在11月13日提及過關於類似問題。
  • 世衛組織:電子菸的二手菸比傳統捲菸更有害,是新空氣汙染源
    原標題:世衛組織:電子菸的二手菸比傳統捲菸更有害,是新空氣汙染源  有一種產品近年來全球市場成倍增長,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群中使用率顯著上升,在波蘭的青少年使用率甚至高達62%。這一現象引起了全球以及世衛組織的廣泛關注,因為我們發現,這類產品不僅有害,而且還會使原本不吸菸的青少年成為新的吸菸者。
  • 世衛組織給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病毒命名有「門道」
    英國政府網站發布公告提示疫情相關風險。/網站截圖除了泰國的病例之外,新加坡衛生部1月5日發公告稱,發現首個不明肺炎可疑病例,後經調查檢驗證實與武漢新型肺炎無關。韓國疾病管理本部8日表示,韓國出現首例「不明原因肺炎」疑似病例,3天後排除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
  • 你的運動量因新冠疫情而減少?世衛:這不是藉口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中央社」25日報導,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許多人因封鎖等措施一度被迫「宅」在家裡。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新冠疫情不是運動量不足的藉口,在疫情暴發前,很多人就缺乏運動。據報導,11月25日,世衛組織健康促進司司長克雷奇(Rudiger Krech)表示:「世衛呼籲,疫情期間大家要持續保持運動,若我們不維持運動,我們將面臨久坐不起所造成的另一種疾病大流行風險。」
  • 拉美疫情升溫:巴西日病亡首超美國,墨西哥病亡統計數恐偏低
    近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震中」——拉丁美洲的疫情仍在繼續升溫。 在過去的24小時內,巴西報告了超過11000例新增確診病例,與此同時,巴西的單日病亡人數首次超越美國;秘魯報告了超過4000例新增病例;智利報告了3700多例;阿根廷最大的貧民窟也暴發了疫情。同時,一項研究表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病亡人數有可能被大幅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