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6日訊 11月26日,濟南市市中教育赴謝家灣駐校研修分享論壇在濟南市市中區教體局舉行。據悉,今年10月11日至11月6日,濟南市中教育赴謝家灣駐校研修團一行八人在謝小度過了極其難忘的一段時光。26天、624個小時、8場專題報告、17次主題交流、22場學科教研,充實而有意義的駐校生活讓每一名研修團成員都浸潤在謝小的文化磁場中,問道與求索,回到工作崗位,開始思考實踐與行動。
據介紹,重慶謝家灣小學創建於1957年,隸屬於重慶市九龍坡區教育局,現有老校區和華潤校區兩個校區,是重慶市首批示範小學。兩校區共計145個教學班,6112名學生,502名專任教師。2004年,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提出並組織實施了「六年影響一生」辦學理念和「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學校文化建設,堅定不移地把孩子的立場作為辦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於通過課程整合促進小學教育綜合變革,領銜建構「小梅花」學校課程。2018年,謝家灣小學素質教育育人模式在第三屆中國質量獎評選中榮獲中國教育領域第一個中國質量獎。
在分享會上,研修團成員從課程改革、教師隊伍建設、學生立場出發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濟南市市中區泉潤學校小學部校長張成燕重點推薦了謝家灣小學素質教育模式的四大亮點——「頂層設計、課程體系、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及實踐價值——「高度、內涵、邏輯、創新、成效」,深度剖析了「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育人模式背後的智慧和力量是劉希婭校長的領導力,並結合工作實踐分享了對於提升領導力的深入學習和系列思考。
多位教師都表示在一個月的與劉希婭校長校長的接觸中發現,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並不是一句空話,校長的自我領導力、對課程,管理團隊和教師隊伍的領導力都會對學校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不斷進行創新探索新嘗試
濟南市陡溝小學執行校長羅凱分享了對於課程變革的觀察,重點推介了謝家灣小學的創新探索,「517個專題活動、200餘個社團、半日制課程模式、單班制任課方式、跨年級社區式學習空間、小組圍坐拆除講臺、取消上下課鈴聲......」,透過這些變革行動,都在強調浸潤性學習的重要性,從被動輸出到讓學生主動接受與思考是各地不斷進行課程改革的初衷,謝家灣小學所有打破常規的新探索都是為了培養更全面的人在努力。
羅凱在接受閃電新聞記者採訪時,用一個簡單數學課通過讓學生走出教室通過實地社會調查來理解方位的例子表明謝家灣小學對於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濟南市南上山街小學副校長李峰總結到,一所學校成功的因素離不開一位好校長,堅持落實好理念,積極打造好文化,建設一支好團隊,注重實施好管理,研發配置好課程,努力創造好成績。正是有重慶謝家灣小學這樣的榜樣的力量也同樣激勵著濟南市教育工作者不斷融合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素養,不斷增強服務師生的意識,根植市中教育沃土,為培養「身心兩健,氣質獨特,心繫家國,放眼世界」的市中學子貢獻自己的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段嘉琪 報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