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加強監測農貿海鮮市場:記者實探長沙紅星冷鏈,貨物多次抽檢...

2020-12-05 瀟湘晨報

(6月16日,紅星冷鏈(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展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北京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這一消息引發了公眾對於進口食品檢疫檢驗的關注。那麼進口食品到長沙,要過哪幾關? 瀟湘晨報記者探訪了長沙紅星冷鏈,進口食品在這裡要經過三道關卡,入園、卸貨、入庫環節都有檢查。 紅星冷鏈一名負責人表示,針對近日北京新發地發現新冠病毒這一情況,紅星冷鏈已經接到通知,將迎來相關部門不定時的飛行檢查,檢查將對貨品經過的環境、貨品表面進行核酸檢測。 6月15日,長沙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第79次調度會召開。會議要求,集中對農貿市場、海鮮市場、生鮮超市、冷儲倉庫等進行新冠病毒外環境監測,對魚類、肉類等進行抽樣檢測,加強對各類海鮮水產、肉禽等生鮮食材質量把關。 那麼進口食品到了長沙,在進入批發市場之前,要經過哪些程序?記者6月16日探訪了紅星冷鏈(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冷鏈」)。每天,數百臺次車輛從這裡發往紅星大市場、高橋冷鏈市場、海吉星市場、馬王堆市場等長沙市配送點以及省內120個區縣。 關卡1貨物準入 海關查驗放行,司機籤承諾書提供綠碼 進口食品入境,先要經過海關報關手續。紅星冷鏈食安科科長曹競舟給記者出示了一份司機提供的荷蘭進口冷凍豬小排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記者在這份證明上,可以看到入境口岸、提/運單號等信息,寫有「上述貨物經檢驗檢疫合格評定,予以通關放行」,蓋有洋山海關的檢驗檢疫專用章。 據了解,進口貨物需要在入境口岸的海關被查驗。海關會開出這樣的檢驗檢疫專用章。 海關放行之後,貨物再被運到提供冷鏈、儲存服務的機構。 6月16日下午,貨車司機黃師傅將一車貨運往紅星冷鏈。在門口,他將貨車停下,先到入口處進行登記。 除了提供身份證等常規證件,黃師傅還出示了健康綠碼,掃描窗口貼著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小程序碼。隨後,他開始填寫一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承諾書」,包括來長方式和路線,本人及接觸的人員有無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本人有無發熱咳嗽等症狀,十分具體。 在窗口處,一行通知寫著:「所有來登記的司機朋友請先準備好健康碼、行程卡,再登記車輛信息。」 紅星冷鏈食安科科長曹競舟告訴記者,如果是進口雞、鴨、豬、牛、羊、兔、鵝產品,貨物進場需要提供合法有效的海關報關手續、生產單位資質;如果是進口海產類,貨物進場需要提供合法有效的海關報關手續、生產(流通)單位資質。 在提交了海關報關手續、生產單位資質,以及自身的行程碼、健康碼後,檢疫人員拿著證明材料,對黃師傅運來的貨物進行開箱核對。「主要就是核對貨物和證明材料是否一致。」曹競舟告訴記者。 在完成準入的證明材料收件、核對程序這「第一道關卡」後,黃師傅的貨車被允許入園。貨車緩緩駛入大門後停下,開始接受入園必須的消毒程序。消毒液半自動噴灑2分鐘左右,覆蓋整個貨車表面,貨車才最終允許進入。 關卡2卸貨檢驗 開箱檢查,核對產品信息及狀態 接下來,這些進口貨物還將迎來卸貨抽檢和入庫抽檢兩道「關卡」。記者跟隨曹競舟來到一個倉庫,在這裡,一車來自西班牙的冷凍豬後腳正完成卸貨。 曹競舟對其中一箱豬後腳進行了檢查,他仔細查看了貨物的中英文標識、產地、生產日期等信息,核對產品目的地是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記者看到這箱豬後腳的標籤寫著:產地西班牙赫羅納、裡德約茨,規格淨重10千克,保存溫度-18℃,生產日期2019年12月30日,保質期2021年6月30日,目的地中華人民共和國。 檢查完標籤後,他隨即拆開一箱豬後腳,對產品進行檢查。「主要是檢查產品是否解凍、產品是否有異常,對於豬肉類產品我們還要特別檢查表面是否有紅色斑點。」 關卡3入庫抽檢 再次抽檢入庫,近期還會有不定時檢查 曹競舟表示,入庫抽檢和卸貨抽檢基本是一樣的程序,往往一噸左右的貨物裡,進行一批次的抽檢,「一批貨物完成檢驗到最終卸貨,平均需要3小時左右。」 紅星冷鏈佔地面積400餘畝,冷庫總庫容達20萬噸,肩負著湖南市場60%以上冷凍產品供應重任。紅星冷鏈常務副經理彭文釗告訴記者,針對近日北京新發地海鮮市場出現新冠疫情,紅星冷鏈對每位業主發出了通知,要求經營進口肉食品、海鮮類產品的業主,切實落實好銷售者義務,索證索票完整、臺帳完善、庫內產品合法合規,提供產品品類、庫存、庫位等信息報公司備查。通知還要求各位業主密切關注國外疫情動態,特別關注進口冷凍產品的安全性問題。 彭文釗表示,針對入場的進口產品,紅星冷鏈一直嚴格執行入境產品的查驗、流通規範。針對近日北京新發地發現新冠病毒這一情況,紅星冷鏈已經接到通知,將迎來相關部門不定時的飛行檢查,檢查將對貨品經過的環境、貨品表面進行核酸檢測。

瀟湘晨報記者李姝 攝影記者張雲峰 長沙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四川省龍泉驛區市場監管局強化流通環節冷鏈食品疫情防控
    將核酸常態化抽檢工作主要以經營冷鏈食品的集中交易市場、貯存服務提供者、大中小型商超(如永輝超市、百倫新辰有限公司、萬達廣場、沃爾瑪等)為重點,以冷鏈食品的索證索票是否齊全、檢驗檢疫是否合格、進貨臺帳和記錄是否齊全等為重點檢查內容,規範冷庫倉儲、冷鏈食品追溯等行為,有針對性進行抽檢, 將生產經營冷鏈食品的企業,自建(備)冷庫和從事冷鏈食品貯存業務的非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備案信息及時推送區衛健局,進一步做好常態化核酸抽檢工作
  • 上海到南昌冷凍運輸公司冷鏈物流海鮮冷鏈2021推薦之一
    上海到南昌冷凍運輸公司冷鏈物流海鮮冷鏈2021推薦之一 上海踏信冷鏈物流有限公司主要做倉儲管理,城市配送,各大城市支線零擔整車運輸,上海發全國長途整車零擔運輸業務,主要涉及果蔬類,餐飲類,電子產品類,超市賣場類,畜牧業,食品類等。
  • 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切實防範進口冷凍冷藏肉品、海產品新冠病毒風險,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多措並舉,加強對轄區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風險排查及核酸檢測工作。一是加強排查。
  • 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監測具備區域輻射能力的大型農貿(集貿)市場
    農貿(集貿)市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加強對農貿(集貿)市場新冠病毒環境監測,對於深入開展病毒溯源和疫情防控意義重大。3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了《農貿(集貿)市場新型冠狀病毒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其中明確,監測重點為具備區域輻射能力的大型農貿(集貿)市場,特別是包括冷凍、冷藏功能的肉類和海鮮水產交易攤位,或者存在潮溼、密閉空間的市場。規範對農貿(集貿)市場的監測對象、監測內容、樣本採樣、檢測和實驗室生物安全等全流程提出了技術要求。
  • 《環球時報》記者探訪多地冷鏈「紅區」的超嚴管理
    該冷庫負責人還表示,從檢出核酸陽性的樣品起,這裡對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消殺、抽檢的工作量就增加很多,檢疫人員每天至少工作10個小時,「每一箱都會進行外包裝檢疫消殺,每一垛都會抽出一箱來進行肉品檢測」。該市場工作人員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貨車進入市場前都會進行消殺,進口貨物必須有海關檢驗檢疫,核酸檢測證明等證照才能入庫。冷庫工作人員每月一次核酸檢測,市場內商戶人員也須持相關檢疫憑證出入。市場貨物入庫出庫工作一切都正常。東方國際水產市場內一位商戶表示,疫情暴發以來他們的凍品售賣未受影響。他們年後預訂的進口海鮮凍品,大概40-50天就可運抵該市場冷庫,售賣一直在進行。
  • 長沙市資訊|探店|長沙打卡新地標,被安利了無數次的徐記海鮮開新店...
    探店|長沙打卡新地標,被安利了無數次的徐記海鮮開新店啦!在這個夏日炎炎的8月,徐記海鮮喬遷至君逸康年大酒店內,大氣、穩重、輕奢,排場依舊是他們的特色。「極目千裡,瞰閣萬家」,比鄰古城長沙地勢最高龍伏山頭的天心閣,君逸康年店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三樓的劃區更加豐富,設置了海鮮區、自選區、門廳和包廂。食客可以在海鮮區挑選好自己想吃的海鮮,每一種都是現撈現秤現做;瀝水的步驟更是誠意滿滿。
  • 定州市市場監管局關於加強冷鏈食品監管的通知
    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加強冷鏈食品監管的通知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倡導各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暫時不要生產、加工、經營、儲存進口冷鏈食品。
  • 紅星查驗場獲批 進口肉可直通長沙 物流成本大降
    華聲在線2月11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田風 通訊員 林俊)記者今日從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更新後的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和查驗場名單,湖南(紅星)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名列其中,意味著湖南(紅星)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正式獲批開展進口肉類業務,我省迎來又一重要的開放平臺
  • 開瑞海豚EV開上長沙街頭 共建長沙綠色城配新生態
    現場,綠色城市共配平臺與開瑞新能源汽車、德坤新能源籤署戰略合作,完成首批300臺海豚EV新能源物流配送車交車儀式,拉開多方聯合共建長沙綠色城配新生態的序幕。本次活動由紅星大市場、開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主辦,湖南省康程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湖南德坤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協辦。
  • ...企業名單公布:頤而康、文和友、養天和、永雄資產、長沙農商行...
    從具體分布區域來看,這263家擬上市(掛牌)企業,長沙高新區佔了59家,數量最多;瀏陽市排在第二位,有38家;芙蓉區和寧鄉市並列第三,為31家;其餘區域的情況則是雨花區22家,長沙經開區20家,嶽麓區15家,天心區14家,開福區和望城區均是12家,長沙縣9家。
  • 長沙暢通貨運物流 引來更多人流資金流
    星辰在線8月15日訊(長沙晚報首席記者 吳鑫礬)  李亮在湖南從事鋼鐵貿易多年,以往得先把貨物運至港口,再用汽車轉運。而今年開始,李亮只需在網上下單,就能在長沙新港提貨或者發貨,免去了中途的物流環節。由單一裝卸到產、供、銷、運一體,今年上半年長沙新港鋼鐵吞吐量就達77萬噸,在經濟新常態下不降反升。
  • 嚴控 嚴防 嚴查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冷鏈食品監管...
    細化內容 明確冷鏈食品整治重點核酸常態化抽檢工作主要以經營冷鏈食品的集中交易農貿市場、貯存服務提供者、大中小型商超為重點,以冷鏈食品的索證索票是否齊全、檢驗檢疫是否合格、進貨臺帳和記錄是否齊全等為重點檢查內容,規範冷庫倉儲、冷鏈食品追溯等行為,有針對性進行抽檢,進一步推進疫情防控風險排查工作。
  • 智慧農業,長沙株洲兩地強強聯手!
    8月16日上午九點,原瀏陽市市長、長沙市供銷社主任、商務局局長李興德,省智慧農業產業協會會長高光磊,「長沙好人」、長沙綠色聯盟商會會長陳雙華,初趣旅行董事長黃天保,聚誠農業董事長鄧豪,華控集團董事長鄧濱一行蒞臨湖南君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調研、指導工作。
  • 健康頭條|3天9地冷鏈凍品檢出陽性!那海淘的快遞怎麼辦?
    該批冷凍豬肉共24噸、1303件,產地為阿根廷,於11月11日從青島港(青島黃島區巴龍冷庫)由貨車發出,12日中午抵達鄭州萬邦市場,在入庫前的待檢區域,接受「每車每批」冷鏈進口食品抽樣檢測中被第三方檢測機構查出可疑陽性,經中牟縣疾控中心、鄭州市疾控中心復檢,從15份外包裝標本中檢測出5份陽性。該批貨物沒有流入市場。
  • 國際製冷科學院院士:加強冷鏈食品監管 切斷新冠病毒傳播
    國際製冷科學院院士孫大文:加強冷鏈食品監管 切斷新冠病毒傳播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 馬秀秀)「從科學角度而言,冷鏈能為食品保鮮,也能為病毒『保鮮』。一旦食品在流通環節中沾染新冠病毒,傳統冷鏈低溫高溼的環境反而更有利於病毒長期保有侵染活力。」
  • 長沙水質檢測服務進家庭
    華聲在線4月1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文)今天上午,為期2天的長沙水業集團水質檢測服務進家庭活動啟動。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長沙監測站水質專家在4月11日至12日,上門免費為30個幸運家庭檢測家中自來水水質。
  • 天津疫情溯源:神秘的第138號病例,隨機抽檢讓陽性樣品成漏網之魚
    「沒有在入境時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可能是因為抽檢的緣故,抽檢具有隨機性,如果陽性樣品沒有被抽到,那就成了漏網之魚。」一名在海關工作多年的職員告訴記者,抽檢確實存在著漏檢的風險,對所有進口商品包裝進行消毒後再流入市場會穩妥一些。
  • 長沙攔截一批放射性超標礦石
    本報長沙訊  9月20日,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1-8月,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湖南省各口岸共監測發現核生化有害因子78起,對其中危害較大的1批予以退運、3批移交後續處置。    今年9月8日,檢驗檢疫人員在長沙霞凝港口岸發現約200公斤貨物放射性超標。這批礦物化石標本從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啟運,收貨方為長沙某貿易有限公司。經了解,這類礦物化石標本主要用來製作觀賞石、項鍊、手鍊等與人群日常接觸的物品,如果人體長時間佩戴放射性超標礦石製成的首飾,將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目前,霞凝港辦事處工作人員已將該批貨物隔離保存,將移交環保部門進行後續處理。
  • 至少10起冷凍食品包裝新冠陽性事件 新冠病毒可在冷鏈長時間存活...
    為什麼進口生鮮外包裝上多次發現新冠病毒?是否存在疫情傳播風險?應如何預防疑似食品來源的病毒感染?進口食品外包裝檢出的新冠病毒多來自南美洲記者從深圳市龍崗區衛健局獲悉,外包裝帶有新冠病毒的巴西進口凍雞翅註冊號為SIF601,批號7720051522,系從位於平湖街道的海吉星市場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