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鴻吉生物的生產車間見到董事長匡新生的時候,他正一邊仔細端詳著產品的成色,一邊與湖南來的經銷商交談著。匡新生說:「生物科技是一條無盡的道路,我覺得只要不斷研發、創新,將生物科技與農業、環境結合併普及開來,前景將非常美好……」
20多年執著生物科技的匡新生見證和參與了江西農業生物科技成長的過程,他說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生物科技;一生也只打算開一家公司,就是江西鴻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把鴻吉生物一直傳承下去。
鴻鵠高飛
就在記者採訪前幾天,鴻吉生物的專家團隊在匡新生的帶領下應邀到湖南省最大的內陸養殖湖「大通湖」進行水質勘察。
為配合環洞庭湖經濟圈發展建設,益陽市各級政府對大通湖的生態環保高度重視,特邀鴻吉生物的專家團隊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並商討大通湖水質治理修複方案。匡新生當即承諾:「只要你們相信我,我們就一定會把它治理好,並且達到Ⅳ類水質以上。」
近年來,這樣的片段在鴻吉生物的發展之路上頻頻出現。
鴻吉生物採用「三合一」模式及低溫肥水技術,在生物科研及生態環保過程中配合使用小球藻+藻神+酵母粉+五氧化二磷等產品,利用排洩物供小球藻的營養,微生物分解有機質,實現營養平衡,既養活了水資源又改變了富營養的生態結構。他們自創的汙水治理方法使得原本因城市發展、生活汙水排放導致藍藻泛濫的江、湖重新煥發了生機,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
專業鑄就專家,專業成就品質。鴻吉科技是一家既專業也不乏專家的企業,公司目前建立了5條生產線,具有多種水質改良劑的生產能力,擁有一支由江西省科學院領導及領銜,具有雄厚科技研發能力的研發團隊。現有多種改良劑,營養保健藥物,優勢藻、菌、微生物等產品。
鴻吉生物還在全國12個省市建立了市場營銷網絡,遍布華中、華東、華南等區域,強大的營銷網絡為公司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其中,江西九江1.3萬畝水產養殖基地,江蘇1.7萬畝自有基地。此外,還擁有示範養殖基地5000畝,苗種培育基地200畝,微生物培育中心、二氧化氯生產中心分別為13個,產品研發生產中心25個,具有6項國家科研專利成果,成為江西省最大的生態養殖企業。
執著初心
匡新生說,他給自己的人生設了一個三定目標,即定一個行業、一個企業、一個家庭。匡新生的故事也就圍繞著這三定徐徐展開。
在創立鴻吉生物之初,匡新生也與其他創業者一樣,品嘗過創業路上的各種酸甜苦辣,甚至遭遇過3次失敗,才終有了第四次的成功。
上世紀90年代初,匡新生到沿海的一家與農產品相關的臺資企業做銷售,在銷售過程中,他預測到生物科技及生態環保將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匡新生在福建多處奔波,與眾多專家學者交流,學習引進臺灣技術,了解生態環保產業。
2002年,匡新生和家中的兄弟徹夜暢談生態農業的各種可能,並說服其與自己一起在這條路上奮鬥。而後,兩兄弟一同上贛北的廬山西海開展水產養殖,代理了一些生態水產養殖產品的品牌,驗證著生態養殖模式的可行性。談起這段經歷,匡新生也是感慨萬千:「當時面對的客戶群體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人,思想還比較落後,很難接受生物科技的概念。」由於管理不善,這次創業最終以虧損幾十萬而告終,當時可謂是心痛不已。
不過,正因為有了這些經歷,通過不斷摸索和嘗試,匡新生更加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做水產生態環保產業。
2008年,匡新生來到南昌,選擇在這裡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並建立了江西鴻吉水產服務公司。次年,我國通過《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生物科技產業展現出無比廣闊的前景。
時勢造英雄,匡新生看準時機,鴻吉生物在2009年應運而生。鴻吉生物是由江西省科學院、江西省科學院生物保健品廠與江西鴻吉水產服務公司共同組建的高科技服務型企業,依託江西省科學院雄厚的科技力量和豐富的市場經驗以提供優質優勢的產品。由此,鴻吉生物依勢而起,在行業裡脫穎而出,特別是在江西市場已做出了非常大的影響力,深受廣大水產養殖行業的讚譽。
匡新生經常說,「成功可靠的養殖模式」是唯一給用戶帶來效益的最佳途徑,而遍及12個省市的客戶的滿意度就是他實現價值的最好的反饋。
百年大計
去年8月7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要深入開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種養業協調發展。鴻吉生物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奔赴到水產養殖的各個角落。
據了解,傳統養殖模式沒有系統的生產計劃及完善的模式理念,導致養殖戶風險增大。鴻吉生物創新研發了一系列成功的養殖模式:一是利用低溫發酵、定期培水系統的精養吃食魚養殖模式;二是利用全能發酵技術穩定的水質修復技術的蝦養殖模式;三是大水面利用生物發酵技術的濾食性魚類養殖模式;四是採用低成本生物修復技術治理城市湖泊汙水。
未來還不僅限於此。為了不斷擴大企業的業務範圍,匡新生還把土壤修復技術納進了自己的目標。
有前景必然有阻礙,目前鴻吉生物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地方政府與民眾對生物科技的了解與重視不夠。「無論是水治理還是土壤修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過生物科技的幫助,讓生物自我淨化,形成一個健康的生物鏈,這樣既能節省資金成本,又造就了一個美好的環境,可謂百年大計。」匡新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