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吉」在生物科技大道上狂奔

2020-11-26 環球網

在鴻吉生物的生產車間見到董事長匡新生的時候,他正一邊仔細端詳著產品的成色,一邊與湖南來的經銷商交談著。匡新生說:「生物科技是一條無盡的道路,我覺得只要不斷研發、創新,將生物科技與農業、環境結合併普及開來,前景將非常美好……」

20多年執著生物科技的匡新生見證和參與了江西農業生物科技成長的過程,他說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生物科技;一生也只打算開一家公司,就是江西鴻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把鴻吉生物一直傳承下去。

鴻鵠高飛

就在記者採訪前幾天,鴻吉生物的專家團隊在匡新生的帶領下應邀到湖南省最大的內陸養殖湖「大通湖」進行水質勘察。

為配合環洞庭湖經濟圈發展建設,益陽市各級政府對大通湖的生態環保高度重視,特邀鴻吉生物的專家團隊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並商討大通湖水質治理修複方案。匡新生當即承諾:「只要你們相信我,我們就一定會把它治理好,並且達到Ⅳ類水質以上。」

近年來,這樣的片段在鴻吉生物的發展之路上頻頻出現。

鴻吉生物採用「三合一」模式及低溫肥水技術,在生物科研及生態環保過程中配合使用小球藻+藻神+酵母粉+五氧化二磷等產品,利用排洩物供小球藻的營養,微生物分解有機質,實現營養平衡,既養活了水資源又改變了富營養的生態結構。他們自創的汙水治理方法使得原本因城市發展、生活汙水排放導致藍藻泛濫的江、湖重新煥發了生機,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

專業鑄就專家,專業成就品質。鴻吉科技是一家既專業也不乏專家的企業,公司目前建立了5條生產線,具有多種水質改良劑的生產能力,擁有一支由江西省科學院領導及領銜,具有雄厚科技研發能力的研發團隊。現有多種改良劑,營養保健藥物,優勢藻、菌、微生物等產品。

鴻吉生物還在全國12個省市建立了市場營銷網絡,遍布華中、華東、華南等區域,強大的營銷網絡為公司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其中,江西九江1.3萬畝水產養殖基地,江蘇1.7萬畝自有基地。此外,還擁有示範養殖基地5000畝,苗種培育基地200畝,微生物培育中心、二氧化氯生產中心分別為13個,產品研發生產中心25個,具有6項國家科研專利成果,成為江西省最大的生態養殖企業。

執著初心

匡新生說,他給自己的人生設了一個三定目標,即定一個行業、一個企業、一個家庭。匡新生的故事也就圍繞著這三定徐徐展開。

在創立鴻吉生物之初,匡新生也與其他創業者一樣,品嘗過創業路上的各種酸甜苦辣,甚至遭遇過3次失敗,才終有了第四次的成功。

上世紀90年代初,匡新生到沿海的一家與農產品相關的臺資企業做銷售,在銷售過程中,他預測到生物科技及生態環保將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匡新生在福建多處奔波,與眾多專家學者交流,學習引進臺灣技術,了解生態環保產業。

2002年,匡新生和家中的兄弟徹夜暢談生態農業的各種可能,並說服其與自己一起在這條路上奮鬥。而後,兩兄弟一同上贛北的廬山西海開展水產養殖,代理了一些生態水產養殖產品的品牌,驗證著生態養殖模式的可行性。談起這段經歷,匡新生也是感慨萬千:「當時面對的客戶群體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人,思想還比較落後,很難接受生物科技的概念。」由於管理不善,這次創業最終以虧損幾十萬而告終,當時可謂是心痛不已。

不過,正因為有了這些經歷,通過不斷摸索和嘗試,匡新生更加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做水產生態環保產業。

2008年,匡新生來到南昌,選擇在這裡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並建立了江西鴻吉水產服務公司。次年,我國通過《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生物科技產業展現出無比廣闊的前景。

時勢造英雄,匡新生看準時機,鴻吉生物在2009年應運而生。鴻吉生物是由江西省科學院、江西省科學院生物保健品廠與江西鴻吉水產服務公司共同組建的高科技服務型企業,依託江西省科學院雄厚的科技力量和豐富的市場經驗以提供優質優勢的產品。由此,鴻吉生物依勢而起,在行業裡脫穎而出,特別是在江西市場已做出了非常大的影響力,深受廣大水產養殖行業的讚譽。

匡新生經常說,「成功可靠的養殖模式」是唯一給用戶帶來效益的最佳途徑,而遍及12個省市的客戶的滿意度就是他實現價值的最好的反饋。

百年大計

去年8月7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要深入開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種養業協調發展。鴻吉生物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奔赴到水產養殖的各個角落。

據了解,傳統養殖模式沒有系統的生產計劃及完善的模式理念,導致養殖戶風險增大。鴻吉生物創新研發了一系列成功的養殖模式:一是利用低溫發酵、定期培水系統的精養吃食魚養殖模式;二是利用全能發酵技術穩定的水質修復技術的蝦養殖模式;三是大水面利用生物發酵技術的濾食性魚類養殖模式;四是採用低成本生物修復技術治理城市湖泊汙水。

未來還不僅限於此。為了不斷擴大企業的業務範圍,匡新生還把土壤修復技術納進了自己的目標。

有前景必然有阻礙,目前鴻吉生物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地方政府與民眾對生物科技的了解與重視不夠。「無論是水治理還是土壤修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過生物科技的幫助,讓生物自我淨化,形成一個健康的生物鏈,這樣既能節省資金成本,又造就了一個美好的環境,可謂百年大計。」匡新生如是說。

相關焦點

  • 玩爐石學英語74:狂奔的魔暴龍+巫術時刻
    大家好我是愛爐石愛的William,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衝鋒德的組件,狂奔的魔暴龍Charged devilsaur和巫術時刻Witching hour。第一張卡牌狂奔的魔暴龍Charged devilsaur,其中Charged後面的詞綴ed是表示一個主動的狀態,而前半部分charge是衝鋒的含義,也就是衝鋒(狂奔)的魔暴龍Devilsaur是一個暴雪創造的詞彙,後半部分-saur表示恐龍,而前半部分devil是惡魔的含義,連在一起就是和惡魔一樣兇猛的恐龍。
  • 女孩每天狂奔上班成網紅!大爺自製假人拉車在街頭行走|卡馬拉...
    女孩每天一路狂奔踩點上班】近日,新疆烏魯木齊。一名狂奔去上班的女孩走紅。視頻中女孩為了踩點上班,一路狂奔衝到公司樓下,讓不少網友直呼「不進國家隊可惜了」。據李女士自己介紹,因為家住得離公司比較近,再加上平時早上起床比較困難,所以每次上班都是踩著點到公司,在路上基本上都是一路奔跑。老闆和同事就把她每天跑步上班的畫面拍了下來,讓她成了公司的「網紅」。
  • 在昆明大街狂奔的鴕鳥咋樣了?腿腳受傷正在「療養」
    掌上春城訊「那只在大街上狂奔的鴕鳥現狀如何?它還好好的嗎?」3月30日上午11時20分左右,一隻巨大的鴕鳥在昆明市東三環上奔跑,後來被送到雲南省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對於這隻鴕鳥的現狀,這兩天來有不少市民都在關注。
  • 截斷虧損,讓利潤狂奔50年
    八連陽組合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出現之後往往都會起一波行情。無論從上證指數還是創業板指數上看,MACD指標已經由綠翻紅,表明市場由空轉多,短線震蕩是投資者逢低吸納做多的機會。上證指數短線重要技術支撐在2900-2890點之間,此區域接近年線,支撐較為明顯。創業板指數短線重要支撐在1700點附近。
  • 萬家基金: 指數狂奔,「增強」一下?
    今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高開,上證指數大漲2.18%,時隔5年再次站上3600點。雖說經歷了兩年的上漲,但2021年開年指數繼續狂奔,一周多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近4%,創業板指上漲7.22%。指數狂奔,基金投資者若想戰勝指數表現,指數增強型基金是不錯的選擇。(數據來源wind)巴菲特一直建議投資者買指數基金,成分股透明、手續費低廉。
  • 美國發布的人類登月影像,49年前就開車在月球上狂奔,是真的嗎?
    1969年7月,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科林斯三人執行太空任務,坐著阿波羅11號飛入太空,成功登上月球,成為了有記載的文明史上第一批登上月球的人類,從而名揚世界。圖為阿姆斯特朗和月球上的第一面旗幟。登月期間,太空人們在月球表面行走時間21.6小時,繞月球軌道飛行30次。
  • 中古生物科技聯合創新中心實驗室儀器設備採購項目公開招標中標公告
    中古生物科技聯合創新中心實驗室儀器設備採購項目公開招標中標公告受永州中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委託,湖南中技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對中古生物科技聯合創新中心實驗室儀器設備採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經評標委員會認真、細緻的評審,採購活動已順利結束,現將中標信息公告如下:
  • 胡文祥:在通往諾貝爾獎的科研大道上
    其中的一個課題「膽鹼能藥物的分子力學研究」獲得了1996年度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關於分子力學與量子化學聯算程序的學術論文簡報於1992年發表在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上。這再次充分表明了,胡文祥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離諾貝爾獎的距離真的很近!有關部門也在鼓動胡教授申報一等獎!
  • 銀河系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為什麼星空看起來卻一點都沒變?
    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走向不歸路的銀河系,究竟要去哪裡?自轉中的地球無時無刻都在圍繞著太陽公轉,同樣的,自轉中的太陽也在圍繞著銀河系公轉,推而廣之,銀河系又是圍繞著什麼在運動?而銀河系運動的速度又是多少?
  • 遊資龍虎榜 | 大象狂奔,踩死螞蟻,37股上榜只有4股上漲是什麼鬼?
    大象狂奔,踩死螞蟻——是近期市場的真實寫照,加之監管的強化,永吉股份三板特停,翔港科技則是兩板就特停,直接將一大把次新股摁在地上摩擦。除了有少數大佬投機一號文件概念股,所有的資金幾乎都撲向了藍籌股。今日滬市龍虎榜上榜37隻個股,只有4隻上漲,也可以稱得上蔚為壯觀了。
  • 生物科技領域頂尖盛會即將亮相園區!
    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以下簡稱大會)擬定於2020年11月2日—4日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辦!屆時,重磅大咖齊聚園區共商中國生物技術創新發展!,加強生物技術領域交流與合作,擬定於2020年11月2日-4日在蘇州舉辦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
  • 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走向不歸路的銀河系,究竟要去哪裡?
    每小時狂奔225萬公裡,走向不歸路的銀河系,究竟要去哪裡?自轉中的地球無時無刻都在圍繞著太陽公轉,同樣的,自轉中的太陽也在圍繞著銀河系公轉,推而廣之,銀河系又是圍繞著什麼在運動?而銀河系運動的速度又是多少?
  • 百篇相對論,常樸子:混沌黑體正在作用著拉尼亞凱亞星系團狂奔
    前不久,今日爆點上刊登了一篇題為《宇宙神秘力量將毀滅地球?銀河系正以200公裡小時的速度莫名狂奔》的一篇報導,這一科學發現,證明了我的宇宙模型中的「混沌黑體」的存在,故在這裡轉述這篇文章並再次表明我的觀點。
  • 地球帶著我們在宇宙中狂奔,一年189億公裡
    既然我們人是生活在地球上的,那麼我們就跟著地球一起在運動。在地球的赤道上,地球的自轉速度可達到每秒鐘463米,也就是每小時1667公裡。這樣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在一天之內就會跟隨著地球轉動了4萬公裡。 也許有朋友會感到困惑,「既然地球自轉速度這麼快,我怎麼感覺不到呢?」那是因為我們和地球處於相對靜止狀態。
  • 江右時評:「量子大道」奮鬥的足跡最亮眼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的雲飛路兩側,密布著20多家量子科技企業,被稱為「量子大道」。在這條路上,量子猶如一束光,指引著青春集聚。走進這條路上的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工位上、走廊裡,處處是年輕人的面孔。這裡百餘名員工中,「90」後佔了七成以上。
  • 西行紀:妖怪大道變幻,樹木會吃鳥,四腳蛇也像恐龍一樣大
    目前西行紀第三季已經更新,在前兩季中,妖怪大道是唐三藏師徒的必經之路,他們到西天取奇經,需要經過妖怪大道,到西天取奇經,又要去西天取奇經,現在第三季開始了,估計還要再去妖怪大道。
  • 松山湖大道附近有人看到藍鯨魚!!
    松山湖大道附近有人看到藍鯨魚!!2016-11-24 大道松山湖據說,這個周末在松山湖大道附近有一隻……比波音737還大的「藍鯨」。它吞噬了無數顆發光球,眼睛blingbling的。。。所到之處……「 刷爆朋友圈,萌翻小盆友!」
  • 為什麼「大道行思」
    儘管在此之前只是在會議上見到過俞老師一兩次,但我自己對於俞老師的印象不僅極其深刻,而且心中一直充滿著敬意——這當然首先是因為早就拜讀過他以知名政治學學者身份發表的有關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研究與思考的文章。所以,事實上這次談話,是我與俞老師第一次面對面的交流。談話內容,自然是圍繞著圖書出版展開的。他對於當時的中國圖書出版境況十分了解,認真傾聽了我對於如何搞好一家出版社的想法。
  • 網際網路「社會摺疊」:我們一邊狂奔,一邊害怕被「系統」異化
    科技網際網路行業在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後,人口紅利已經消失殆盡,市場趨於飽和,創新愈發艱難,競爭格局逐漸固化,所有參與者都害怕被時代拋棄,無法成為獲益者。而在殘酷的商業競爭支配下,參與者又無法停下狂奔的步伐。
  • 火星上出現了青石大道?地球人又神叨了
    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從上個世紀60年代至現在,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和火星比起來,金星距離地球更近,金星卻沒有受到人類這樣熱情的追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火星要比金星更適合人類生存,人類登陸月球後的下一個目標就是登陸火星。另外,火星還寄託著人類發現地外生命的希望,探測器到達火星表面後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尋找火星上的生命存在或曾經存在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