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春林
昨天春林收評提示各位,八連陽之後,市場面臨技術回落壓力,今天收陰的概率很大。今天上證指數小幅高開後震蕩回落,小幅收跌,個股跌多漲少,市場人氣有所回落。
近期兩大熱點分別是以漫步者為龍頭的無線耳機題材和以萬通智控為代表的胎壓監測題材,今天漫步者和萬通智控雙雙下跌,題材性熱點頓時群龍無首,賺錢效應減弱,市場順勢回調。
儘管如此,春哥依然認為,今天的調整是正常的休整,中級上漲行情值得期待。八連陽組合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出現之後往往都會起一波行情。
無論從上證指數還是創業板指數上看,MACD指標已經由綠翻紅,表明市場由空轉多,短線震蕩是投資者逢低吸納做多的機會。
上證指數短線重要技術支撐在2900-2890點之間,此區域接近年線,支撐較為明顯。創業板指數短線重要支撐在1700點附近。
熱點方面春哥繼續看好消費電子板塊,這個板塊的屬性類似我們此前分析的生物醫藥板塊,既有高科技的屬性,也有消費股的屬性,既有高大尚的黑科技黑題材,又能生根落地,快速地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近期的無線耳機、胎壓監測、智能音箱,莫不如此。
接下來一定還會有科技板塊當中的新題材脫穎而出,大概率出現在智慧型手機、5G通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應用容易快速落地的板塊中,投資者不妨密切關注其中的細分龍頭股。
另外,影視傳媒板塊近期異動,臨近春節,賀歲片密集上映,或有利於刺激影視板塊迎來行業春天。
昨天春哥和一個炒股的朋友聊天。他每天炒妖股,追漲殺跌不亦樂乎,我問他,你這樣賺錢嗎?他說能賺一點,但沒有做大波段賺的多,因為偶爾能碰到一些大牛股,賺的比較多,但是由於不敢重倉,然後再抵消掉操作失誤止損部分,最終其實不如一些波段股的收益。
我接著問他,既然你知道不如波段股賺的多,為什麼還要這樣做?
他很奇怪我為什麼會問這樣的問題,沒有直接回答我,反問了我一個問題:你以為炒股僅僅是為了賺錢嗎?
問得我一下子不知道怎麼回答他。
他說,現在股市已成為他日常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炒股可以充實他的日常生活,不至於和國家政策、社會事件太過脫節,時刻把握政經領域的最新動態。另一方面,炒股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可以通過成功的買賣,來實現自我價值,滿足交易快感,尤其是買到漲停板的時候,這種交易快感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足以抵消掉虧錢帶來的痛苦。
在實際操作當中,經常碰到的情況是,連續買賣幾把都能命中目標,這時交易者的信心指數快速飆升,自以為就是股神再世,然後開始加重倉位想一劍封喉,往往這個時候,重倉買入的股票一定會下跌,開始為過度自信買單。
股票市場專治各種不服,不管你是王侯將相,還是高知份子,到這裡一律平等,這裡既不看學歷,也不看顏值,在買賣最終落定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你為自己的決策負責,或盈利或虧損。
研究巴菲特的投資生涯,我們驚人地發現,他的致富之路,其實非常簡單,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複利。我們先來看看股神的財富增長曲線:
巴菲特財富增長曆程(單位:美元):
21歲,2萬
26歲,14萬
30歲,100萬
34歲,340萬
37歲,1000萬
43歲,3400萬
47歲,6700萬
……
66歲,178億
72歲,368億
83歲,585億
85歲,608億
從投資收益上看,股神從1965年到2014年50年間,收益最大的年份是1976年的59.3%,收益最小的年份是2008年-9.6%。我們驚奇地發現,他最大的本領,並不是抓住一夜暴富的黑馬機會,而是能夠很好的控制好回撤,控制好風險,最終實現了「截斷虧損,讓利潤一路狂奔」。
股神和剛才春哥那位朋友的區別是,股神其實一路在做投資的減法,選定自己的能力圈,精心選中目標之後,敢於重倉出倉,追求的是持續的、穩定的、複利式增長。而那位朋友卻是高頻射擊,淺嘗輒止,做的是投資上的加法,追求的是一夜暴富,立竿見影,一口氣吃成一個大胖子。
當對市場的認知到了一定程度,我們會更加全面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己的缺陷,然後在投資過程當中,儘可能地規避這些缺陷可能導致的失誤,然後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
為了激活大家的腦細胞,今天再出一道數學題,各位答一答看看你能答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