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紅兔子島」:一半是可愛,一半是死亡

2021-01-19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王昱

關於如今的「兔子島」,人們已經不太想得起來它原本的名字,也不太記得在這座島上曾經發生過的那段黑暗歷史。然而廢棄的廠房,破敗的神社和擺放著令人不安的防生化服的資料館在告訴我們,這座島上發生的一切並不那麼「可愛」。


一大早,我們趕上了從日本愛媛縣大三島盛港出發的第一班輪船,伴著隆隆的發動機聲,在一面霧氣的海上朝著大久野島出發。


從輪船上遠眺「兔子島」。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在卡哇伊文化盛行的日本,許多與動物有關的地方都成為了熱門的打卡景點,比如愛媛縣的青島是非常著名的「貓島」。擁有世界遺產嚴島神社的廣島縣宮島,上面棲息著500多匹梅花鹿,是相當有人氣的「鹿島」。只有600人的衝繩縣波照間島因飼養著大量山羊,被稱為「山羊島」等等。


不難發現,這些地方有許多共同點,如四面環海,人煙稀少。孤獨的海上小島成為了動物們自由繁衍的「天堂」。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大久野島,雖然在如今的瀨戶內海地區相當知名,但人們大多只記得它另一個名字——「兔子島」。


萌寵文化下崛起的「兔子島」


不到15分鐘,輪船已經抵達了港口。有趣的是,未下船遠眺島嶼時,視野所及之處只有鬱鬱蔥蔥的樹林,並未看到一隻兔子的身影。但當我們手中裝有胡蘿蔔的袋子隨著踏上陸地的腳步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時,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一群兔子就「瘋狂」地向我們奔來。


遊客一上島,一群兔子就奔了過來。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靠近碼頭的地方正好有一個涼亭,抵達的這一天,天空中飄著一些小雨,兔子跟遊客一塊兒躲在涼亭下,灰的,白的,黑的,雜色的,圍著遊客的腳邊討食吃。


大久野島隸屬於廣島縣竹原市,面積只有0.7平方公裡,是一個「用腳就可以丈量」的小島。據記載,在明治時期這裡曾居住有4戶人家,共有26人。如今島上有22人,但都是島上度假村的工作人員。


雖然少有人居住,但島上棲息著近一千隻兔子。由於兔子的繁殖能力超強,島上也沒有天敵,兔子的數量每年都在不斷地增加(據當地統計,2007年島上約有300隻兔子,2018年增長為約900隻)。


肆無忌憚地擋在路中間的兔子們。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碼頭的左邊有一個遊客休息中心,休息中心提供各種語言的觀光手冊,裡面詳細地告誡遊客「不要用人類的食物去餵兔子」,「不要在道路中央餵食,以免與單車騎行者相撞」,「不要把島上的兔子帶走」等等。除此之外,還售賣許多與「兔子」有關的周邊和紀念圖章。


即便兔子很可愛,但是遊客不能把兔子從島上帶走。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島上的兔子大多都不怕人,又因為是散養,無人管理,行走的路面上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洞,遊客一不留神可能就會跟愛麗絲一樣掉進「兔子洞」裡。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的文化中,兔子「繁殖能力強,一胎多子」的形象包含有「安產祈福,子孫繁榮」的寓意,這一特色也被兔子島的觀光網站利用了起來,作為吸引情侶遊客的宣傳語。對於出生率極其低下的日本來說,顯得十分意味深長。


觀光巴士的起點站也在碼頭附近,每隔半個小時才會來。坐上巴士,遊客可以去島上唯一的度假村酒店——大久野島休假村。


白色的建築是島上唯一的酒店——「大久野島休假村」。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上世紀60年代,隨著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人開始厭倦都市生活,通過野外活動、海島度假放鬆身心的潮流興起。1960年,在日本厚生省和廣島縣的推動下,「國民休假村」計劃開始在大久野島上啟動。


然而,在如此一個偏僻的小島上修建一個度假村,著實是一件很少見的事。畢竟從交通來說,遠在日本四國地區瀨戶內海上的大久野島並不便利,島上也沒有其他的娛樂設施,也沒有衝繩海岸那樣迷人的沙灘。


正當很多人不太理解政府為何如此有信心地開發這座默默無名的小島時,隨著國民休假村的開業,關於島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開始暴露在白日之下。


從地圖上消失的毒氣工廠


如果在大久野島上打開手機地圖app,你會發現許多「非常刺眼」的名字出現地圖上,「大日本帝國陸軍毒氣研究室遺址」、「三軒家毒氣儲藏庫遺址」、「長浦毒氣儲藏庫遺址」,還有發電廠,炮臺遺蹟和防空戰壕的遺蹟標誌等等。


大久野島上主要的遺蹟和景點。來自谷歌地圖 


這些與「兔子島」形象格格不入的字眼吸引著我們沿著環島公路向東走。我們來到了此行的第一個景點——「發電廠遺址」。


有意思的是,在進入發電廠遺址時,要穿過一個像防空洞一樣的通道,通道內側的牆壁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吸菸許可」。旁邊有一條奇怪的標語: 「讓我們一起合作吧!」下面還有「厚生省」三個大字。


通道內側牆壁上清晰地寫著四個大字「吸菸許可」。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走出通道,眼前赫然出現了一棟巨大的廢棄大樓。如果不說是在兔子島上,我們可能以為身處恐怖片片場。


這是一棟已經被「掏空」的發電廠大樓,正面一排排巨大的窗洞在陰慘慘的光線下像是骷髏的眼睛。我曾經在許多廢墟攝影愛好者的相冊中看到過這座建築。許多探險愛好者喜歡在這裡拍照,期待發生些什麼靈異事件。


警示牌寫著「建築內危險,請不要跨過欄杆進入裡面」。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然而,這座發電廠背後的歷史,可能比「靈異事件」還要可怕,它所生產的電量用來支撐的是一個龐大的「毒氣工廠」。


1963年,國民休假村開業。在政府的大力宣傳下,原本無人問津的小島上,開始陸陸續續地出現觀光客前來度假。這時,社會上出現了一種奇怪的聲音,「國民休假村真的安全嗎?」。


發出質疑的是一群生活在大久野島附近島嶼的村民,他們聲稱自己曾在大久野島上的「毒氣工廠」工作過。而時任內閣總理大臣池田勇人(其出生地也是竹原市),面對質疑拋出了「就是因為總是被說毒氣、毒氣的讓人困擾,所以要趕緊建國民休息村」的論調。


輿論一片譁然,難道政府打造「國民休息村」就是為了抹去曾經是「毒氣工廠」的歷史嗎?大久野島上是否還殘留著「化學武器」?這座小島上到底曾發生過什麼可怕的事情?


「三軒家毒氣儲藏庫遺址」。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時光回溯到上個世紀20年代。1927年,在全國35處備選地中,大久野島被日本政府選中,成立了「東京第二陸軍造兵廠忠海製造所」。


當時日本經濟並不景氣,附近的村民得知要建設軍需工廠時,都不約而同地都覺得是個好消息,因為軍需工廠不會倒閉,可以解決就業問題。於是,雖然不知道工廠到底要生產什麼,都紛紛前來報名成為從業人員。


1929年,「東京第二陸軍造兵廠火工廠忠海兵器製造所」正式開始投入生產,當時有80名村民被僱傭。這個數字據說在1941年的時候暴增至4000至5000人,員工日夜不停地兩班倒工作,工廠24小時不停歇運轉。


據後來的資料記載,所有入廠的員工都需要進行一個月的培訓,工廠內的信息也絕對不能洩露出去。村民們每天拉著拖車在山路上運輸著巨大的罐子來來去去,在人手不夠的時候,一些13歲-15歲的孩子和女學生也被動員加入工作。


諷刺的事是,在他們的工作手冊上寫著的是「瓦斯工廠」等字樣,但他們完全不知道自己每天搬運的這些罐子裡裝的不是「瓦斯」,而是「催淚劑」,「血液劑」,「嘔吐劑」,「糜爛性毒劑」等化學武器。


據日本廣島縣竹原市的「毒氣歷史研究所」統計,1931年至1945年間,大久野島上生產的各種毒氣總量達到了6616噸,戰敗後,本土殘留約3647噸。至少3000噸以上的化學武器被運用在了戰場上,其中大量使用在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大久野島作為當時日本陸軍在國內唯一的毒氣製造工廠,是日本二戰時期臭名昭著的「毒氣島」。


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掩蓋這座「毒氣島」的秘密,甚至將其從地圖上「抹去」。


雙重身份的「網紅島」


走在大久野島的西海岸,沿途總有一種特別「分裂」的感覺。


首先相對於東邊,這裡開發的更加完善,非常符合「度假村」的風格。沿途種植著兩排高大的棕櫚樹,有白色的沙灘,海水浴場、網球場、公園等等。


擁有白色沙灘的海水浴場」。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大久野展望臺上的白色燈塔是著名的「打卡景點」」。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但同時,在不經意間,你會發現網球場的附近有一個廢棄的坑洞,旁白的指示牌寫著「毒氣罐儲藏室遺址」,海邊的樹林裡隱藏著一座廢棄的神社,旁邊巨大的石頭上面寫著「慰靈碑」。


長浦毒氣儲藏庫遺址。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1929年毒氣工廠開業之際,工人們修復了島上的「大久野島神社」,作為島上祭祀活動的祈福場所。如今,這座神社已經破敗不堪。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這種「分裂」的感覺正映照出大久野島的「雙重面相」。它曾經承載著與戰爭、死亡相關的黑暗的歷史記憶,如今卻努力地以「兔子島」的形象,在人們眼前展現鮮活美好的一面。


沿途中,我們又遇到了一群兔子,它們聚集在一座紅磚砌成的屋子前,似乎知道這裡一定會有觀光客來。這座紅色房子就是「大久野島毒氣資料館」。


大久野島毒氣資料館。東方IC 資料圖 


這裡保存了許多與「毒氣工廠」相關歷史資料,還有當時人們製造毒氣時穿戴的防毒面具、防毒服,廢棄的毒氣罐等。在資料館後面有一個教室,教室四周的牆壁上掛著許多「毒氣受害者」的照片,這些受害者中不但有侵華戰爭中受日軍化學武器毒害的中國老百姓,還有當年參與搬運和處理毒氣而被感染的日本村民等。


由於技術的限制,當時毒氣生產中需要許多人工操作的環節,人們必須穿上厚厚的防毒服工作 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1945年日本戰敗後,美軍佔領大久野島,「毒氣工廠」也隨之被勒令拆除,遺留下的約3000噸毒氣主要採用「海洋投棄」(將毒氣裝入船內,將船沉入海底),「燃燒」,「島內掩埋」三種方式進行處理,毒氣工廠和儲藏庫等建築則用火焰噴射器燒毀。


然而,在毒氣處理的工作中,一些當地老百姓受到高工資的誘惑,對毒氣危險性認識不足和缺乏訓練的情況下參與了工作,許多人在事後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在隨後的幾十年裡,對島內防空壕內掩埋毒氣的汙染問題,海洋投棄產生的環境汙染問題等等的擔憂至今也未停止。


紀念大久野島毒氣受害遇難者的慰靈碑,旁邊是訪島遊客送上的千紙鶴。澎湃見習記者 王昱 圖 


結束「兔子島」之行時,突然想起來一個問題,為什麼大久野島上會有這麼多的兔子?有人說這些兔子是從毒氣實驗室「逃生」出來倖存者們的後代?果真是這樣嗎?


事實上,當年的那些兔子並沒那麼幸運。 1963年,國民度假村成立後,人們在商議用什麼樣的動物來做大久野島的「吉祥物」。 最後,人們還是選擇了與大久野島有著歷史羈絆的兔子,並在島上放生了30隻,後來經過不斷的繁衍,才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2014年,一名外國遊客在Youtube上傳了一個標題叫做「被上百隻兔子追趕的女人(Woman Chased By Hundreds of Rabbits)」的視頻,點擊量突破了上百萬次,被西方媒體大量轉載,「兔子島」因此一炮而紅。


我很好奇,在如今「卡哇伊文化」包裝下越炒越紅的大久野島,還有多少人願意去了解和記得它背後的歷史?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盤點日本的「網紅貓」,都長成了什麼「可愛模樣」?
    最近,在日本的ins有不少的「網紅貓」,憑藉自身的天然呆和自帶萌走紅,吸引無數的粉絲關注。接下來走進日本網友的真實生活裡面,去盤點這些網紅貓,究竟都長成了什麼「可愛模樣」?一半是「招財貓」,一半是「紅辣椒」。頭上的裝扮,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隻愛吃辣的小可愛。
  • 印尼有17000多個島嶼,為何一半人口和主要大城市都在爪哇島
    然而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這麼大的印尼卻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小小的爪哇島上。號稱萬島之國的印尼是由大約17508個島嶼組成的,然而印尼排名前十位的城市清一色集中在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由此造成印尼人口和經濟分布極不均衡的現象。如今印尼的一些島嶼甚至還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部落文明時代。這也是成為了印尼始終無法躋身世界強國行列的一個重要原因。
  • 黑瞎子島一半今回歸 最東領土明年開放旅遊(圖)
    第2頁:「東方第一」是無形廣告   黑瞎子島一半今日回歸 最東方領土明年開放旅遊  □晚報記者 李寧源綜合黑龍江日報報導  黑瞎子島,一個神秘的地方。自1929年中東路事件俄方佔島至今,一直在俄方(前蘇聯)控制下。 2005年6月2日,中俄兩國外長互換《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標誌著協定正式生效,作為爭議土地,黑瞎子島約一半歸中國所有。  今天上午,黑瞎子島將正式回歸中國,這塊327平方米的土地成為了中國最東方的領土。
  • 【雙面人生】一半天使一半惡魔的寶寶
    作者:寶寶知道 JY瑾寶寶都說小孩子是一半天使,一半惡魔,以前我還不理解,小寶寶們都那麼可愛,那麼萌萌噠怎麼會是惡魔呢。自己當了媽之後,才懂得這句話。瑾寶睡著的時候,每次看著他沉睡的小臉,我都覺得心都被萌化了;好想上去親親他,天哪,怎麼會這麼乖,這麼可愛,就像個小天使一樣。每次瑾寶看著我,對我露出甜甜的笑,我就覺得我受再大的苦,再多的挫折都可以忍受;生活中有多少不快和心煩,只要看到瑾寶立馬全都煙消雲散。毫不誇張的說,我能對著乖乖的瑾寶看上一整天,啥不都不幹。
  • 秦皇島,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感受咫尺與天涯
    聽說在北方有一處神奇的地方,就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身為一個北方姑娘,還是第一次聽說,在北方居然有這麼一個地方,它位於秦皇島的黃金海岸線上——翡翠島,你去過麼?漁島的日出絕對是來這裡必看的一個自然景觀,漁島的日出時間特別早,大概4點多的時候天已經開始微微有亮光了,所以為了看這場日出,早晨4點就出發就海邊了,當太陽出來的那一刻,天空與海面都變成了紅色,海水拍打著岸邊的沙灘,輕輕的海浪聲,迎著陽光,肆意的舞動著。
  • 李淵有一半匈奴血統,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他們都是正宗的漢人
    最近我在教兒子讀《清史稿》,兒子問我說:「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田川氏。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他是正宗的漢人嗎?」 我覺得這個話題非常有趣,就寫了一篇帖子,講述這個問題。咱們漢人的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統為傳承。只要父親是漢族人,不管母親是日本人,還是外星人,他都算是正宗的漢人。
  • 年均溫24°C的小城,一半是蔚藍大海,一半是綠野仙蹤
    萬寧,這個年均溫24°C的小城,一半是蔚藍大海,一半是綠野仙蹤。 加井島 加井島是一座無人島,它位於石梅灣
  • 一半以上的珊瑚礁因白化而死亡,好好珍惜現在的珊瑚美景,珍惜吧
    據BBC報導,因氣候變暖,全球已有一半以上的珊瑚因白化而死亡。在世界上有著眾多的珊瑚礁旅遊景點,但是最著名的有:世界上最大的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附近的海域;馬爾地夫的珊瑚礁;紅海的珊瑚礁;斐濟第二大島和第三大島之間的彩虹礁;菲律賓的圖巴塔珊瑚礁等地。
  • 619平方公裡大的河島:只有崇明島一半大,卻住了約1500萬人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薩爾塞特島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個島位於印度的西海岸,也是因為河流而形成,雖然一面靠海但也被定義為河島。只不過這個面積僅約為崇明島一半大的小島上,卻居住著約1500萬人。
  • 貓嶼3千燕鷗 只剩一半
    貓嶼海鳥保護區中,玄燕鷗等保育鳥類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半。圖/黃國揚提供     華夏經緯網7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每年此時會有三千多隻燕鷗登上澎湖貓嶼繁殖,但據鳥友觀察,到六月底貓嶼島上燕鷗只有約一千六百隻,比去年少了一半,且島上有許多疑似被蓮花颱風強風巨浪打傷無法孵卵的傷鳥,卵也掉落巖礁發臭,讓鳥友憂心。
  • 世界上最奇葩的動物,「一半植物一半動物」,太神奇了!
    世界上最奇葩的動物,「一半植物一半動物」,太神奇了!這個東西就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啊?有沒有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都有哪些自然是有的?不過在說之前吐槽要先說劃分動物和植物,最重要的依據那就是葉的依據,那就是葉綠素的體和細胞壁的油汙。
  • 現存唯一生活在島上的虎:體型是東北虎一半,10年後可能野外滅絕
    現存唯一生活在島上的虎:體型是東北虎一半,10年後可能野外滅絕在印度尼西亞,曾經生活著3種老虎:峇里虎、爪哇虎和蘇門答臘虎。自從峇里虎和爪哇虎在20世紀滅絕後,生活在蘇門答臘島上的蘇門答臘虎就成了印尼唯一的一種老虎,也是世界上現存唯一一種分布在島嶼上的老虎,也成了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小的老虎。然而,由於最近幾十年來人類對蘇門答臘虎的非法捕獵以及對其棲息地的破壞,蘇門答臘虎的生存受到了嚴重威脅。動物學家們對此十分擔憂,如果人類不儘快採取行動,大力消除威脅蘇門答臘虎生存的因素,在10年之後,它們很有可能在野外滅絕。
  • 全球性價比最高的海島,100元能玩一整天,一半火山一半海島
    01一半火山一半海島的甘米銀甘米銀島是菲律賓的島嶼和省名,它也可以叫做卡米金島,位於菲律賓南部保和海,總面積是230平方公裡,總人口74,232人,在菲律賓大約7000多座島嶼中,甘米銀常被大家認為是菲律賓群島中最美麗的島,也是菲律賓第二大的島嶼。
  • 珠穆朗瑪峰一半在中國一半在尼泊爾,但是屬於我國,猜猜為什麼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是屬於中國的山峰,我們為此感到自豪,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最高峰,總高度在8000米左右,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珠穆朗瑪峰的一半在尼泊爾,一半在中國,為什麼屬於中國?
  • 研究:過去25年,大堡礁一半的珊瑚已經死亡
    法新社10月14日消息,科學家周三說,在過去的25年裡,大堡礁一半的珊瑚已經死亡,並警告說氣候變化正在不可逆轉地破壞水下生態系統。
  • 蜜蜂與現代農業:從「取一半,留一半」到「送蜜蜂上戰場」
    一、殘酷的蜂蜜之地「取一半給自己,留一半給蜜蜂」是紀錄片《蜂蜜之地》中女主人公哈蒂茲在收穫蜂蜜時經常說的一句話。哈蒂茲和她的母親生活在北馬其頓共和國的一個偏遠山村,村子與外界交通隔絕,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她和母親是村子裡僅剩的兩個居民。哈蒂茲靠賣土蜂蜜為生,她從祖父那裡繼承了當地傳統的養蜂法,在懸崖峭壁搜尋野蜂並把它們招引到家附近的石壁中築巢。
  •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獅子就是這樣愛恨鮮明的人
    1,獅子座是王者,和她們在一起可以感受一下被人寵的感覺,在她們眼裡另一半就是全世界。愛一個人就是不顧一切,性格的強勢和霸道,雖然在有些事情做的不是那麼好,但出了事是會第一時間站出來維護。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別人,責任心都很強,既然別人愛自己,就要讓別人覺得自己是值得愛的。
  • 日本科學專家:宇宙中一半以上行星可能是地球同類
    新華網東京5月27日電據日本媒體27日報導,日本專家最近經研究發現,類地行星可能佔行星總數的一半以上。這樣,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可能不再是寂寞的「獨生子」。  太陽系的行星按質量、結構等大致分為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兩種。類地行星主要由巖石、鐵等物質組成,密度大,重力使它們規規矩矩地在離太陽較近的軌道上運行。
  • 日本女生喜歡被人稱讚「可愛」還是「漂亮」?
    「漂亮派」的意見 「漂亮」這個詞一般只對真美女說 「「可愛」這個詞,對什麼東西都能說,人,動物,玩偶等等,但是漂亮只是用來稱讚真正賞心悅目的東西!」(33歲/食品/事務職) 「日本人的「卡哇伊」太容易脫口而出了」(23歲/建設/技術職) 「漂亮」這個詞主要是用來形容外表,人們一般對極度美麗的事物才會用這個詞語,相反在有些女生眼裡「可愛」更像敷衍了事的客套話。長得不好看,那退而求其次,就勉強稱讚你「可愛」吧。
  • 全球超一半珊瑚已死亡 科學家妙手移植「超級珊瑚」回海裡
    全球超一半珊瑚已死亡 科學家妙手移植「超級珊瑚」回海裡  Emma Chou • 2019-12-28 10: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