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星巨大「黑點」風暴一年後逆轉路線:由向南轉變為向北移動

2021-01-07 cnBeta

據外媒報導,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來觀測宇宙中一些最遙遠的區域,但它的最新發現發生在離地球更近的地方。科學家們利用哈勃望遠鏡觀察了海王星並發現巨大的「黑點」風暴正在其大氣中攪動,它在那裡做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從地球上看,這場風暴看起來像一個模糊的黑點,當它在2019年被觀察到時,它正在向南移動。現在,NASA在一篇新的博文中披露,更多近期拍攝於2020年的照片表明,風暴正在逆轉路線、向北移動並遠離風暴消失的區域。

也許比大黑點自發的方向變化更令人興奮的是,它似乎還有一位朋友--一個更微弱但仍可見的黑點出現在主風暴旁邊,這表明它可能是由更大的風暴造成。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風暴逐漸遠離大風暴然後從視野中消失。

「我們對這些觀測結果感到興奮,因為這個較小的暗碎片可能是黑點破壞過程的一部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該現象的科學家Michael H. Wong在一份聲明中說道,「這是一個從未被觀察到的過程。我們看到其他一些黑點逐漸消失並且最終消失了,但我們從未見過任何破壞,即使這是計算機模擬預測的。」

如果想知道這些風暴到底有多大那麼準備好驚訝吧。雖然它們看起來像是海王星霜面上的小瑕疵,但這些風暴實際上是巨大的。其中較大的一個直徑約有4600英裡,較小的也綿延了3900英裡。更大的風暴可能會完全吞沒地球上的整個大西洋,這顯然是一個很大的尺寸。

圍繞該風暴的另一個謎團是,它似乎已經失去了2018年哈勃第一次發現它時擁有的淺色光環。科學家們對海王星上的風暴是如何運轉的仍知之甚少,人們也不知道雲環是如何消失的,但它肯定已經不在那裡了。

相信未來的觀測以及太陽系外圍行星的訪問任務都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

相關焦點

  • 海王星上的黑暗風暴正在轉向,或已「產子」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海王星快照展示了一場巨大的黑暗風暴(上中)及其附近出現的一個較小黑斑(右上)。 最近,天文學家們利用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到:海王星上一個神秘的黑暗漩渦在進入預測中的「死亡區」之前突然轉向,向相反方向移動。 這場漩渦風暴誕生於藍色星球的北半球,直徑約3900英裡,比大西洋還寬。2018年,天文學家首次用哈勃望遠鏡發現這一漩渦,它向南漂移,靠近赤道。
  • 這隻海王星風暴拒絕領盒飯,並開始了自由發揮
    Fry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海王星上的一個深色的風暴突然轉向,從死神的魔爪中逃脫了出來,這讓天文學家們十分困惑。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2018年首次發現了這個渦旋。一年後,這個風暴沿著幾個「前輩」的路徑,開始向著海王星的赤道南移。
  • 海王星上的大型黑暗風暴似乎已經分離出「碎片」並改變了方向
    我們知道海王星表面有一場肆虐中的風暴,它的面積比大西洋還大。
  • 圍繞海王星深色的光環是怎麼產生的?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鵬楊科普,1989年在離開地球12年後,旅行者2號成為了第1艘造訪海王星的太空飛行器,那時人們對這顆行星所知甚少,科學家們只是預測了它的存在,並沒有實際觀測到它,當旅行者2號飛越的時候它拍攝下了海王星的首批照片,向人類展示了一個中央帶有巨大深色斑點的光滑藍色圓球,這個深色斑點之後發現是一場大風暴
  • 太陽系的超級風暴秀,嘉賓模特: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
    辨識度:四星 黑色風暴髒髒的很可怕火星風暴,一旦形成就是飛沙走石,橙色的氧化鐵塵土和巖石塊都被捲入塵暴,看起來非常髒。所以,火星上的超級風暴,好像是一股黑旋風,從極地向赤道蔓延,這種超級風暴會肆虐整個星球,一旦風暴形成就很難塵埃落定!持續時間會長達數周數月!
  • 澳洲又迎來十年一遇沙塵暴,從北向南橫跨數千公裡
    2020年1月11日,根據NASATerra衛星光譜儀(MODIS)拍攝到的自然圖像顯示,澳大利亞上萬平公裡的天空上布滿了一層厚厚的橙黃色塵埃,從北向南前進,橫跨數千公裡。在此之前的一個小時間裡,Landsat 8衛星用OLI高清相機也捕捉到一張圖片,該照片顯示出,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埃羅曼加地面完全看不清,能看到的只有天空上塵埃。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泰迪」加速向北離開百慕達;風暴「貝塔...
    文 / 爾東琛2020-09-22 07:55:21來源:FX168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泰迪」加速向北離開百慕達;風暴「貝塔」正逐步向得州海岸移動,得州中部沿海地區出現暴雨。
  • 北印度洋熱帶氣旋「法尼」繼續向偏北方向移動
    北印度洋熱帶氣旋「法尼」(Fani)今天上午08:00時中心位於北緯15.9度,東經84.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4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0百帕,強度為特強氣旋風暴(相當於我國強颱風等級)。
  • 10號颱風路徑實時最新消息今天 颱風「海神」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
    天氣網訊 根據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的中心今天(4日)早晨4點鐘位於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並且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預計未來幾天將加強為超強颱風級,隨後繼續向日本西南部到韓國南部一帶沿海靠近。
  • 地球的磁北極正在異常移動,科學家擔心會引起全球混亂,導航會失靈
    但現在磁北移動的速度非常快,迫使世界地磁專家提前一年更新世界磁模。研究人員表示,磁北極正在從加拿大向西伯利亞漂移,移動速率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期。地球磁北極正在從加拿大「漂移」到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研究人員表示,它正以每年約50公裡的異常高速移動。科學家不確定地球的磁場為什么正在發生變化。這或將影響交通系統安全。人類會不會找不到北?
  • 海王星的軌道海王星一年有多長
    在地球上,一年持續大約365.25天,每天持續24小時。在一年的過程中,我們的星球經歷了一些相當明顯的季節性變化。這是我們的軌道周期,旋轉周期和軸向傾斜的產物。當涉及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時,情況也是如此。考慮海王星。作為距離太陽最遠的八個行星,海王星的軌道極寬,軌道速度相對較慢。
  • 南太平洋熱帶氣旋一年更比一年強?
    從氣象監測數據上看,「溫斯頓」的強度與2015年3月14日前後重創萬那杜的南太平洋史上最強熱帶風暴「帕姆」相差無幾;也有消息指,「溫斯頓」峰值強度已超越「帕姆」。  那麼,「溫斯頓」何以威力巨大?連續兩年出現「Boss級」熱帶風暴,南太平洋看似平靜的洋面之下,究竟湧動著怎樣的暗流?
  • 菲律賓以西熱帶低壓生成,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周末或為廣州帶來風雨
    當天下午17時,該熱帶低壓位於北緯12.4度、東經119.6度,距離海南西沙永興島東南方向約92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預計該熱帶低壓將以每小時10-15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按照中央氣象臺9月15日18時製作的路徑預報圖,該熱帶低壓預計在9月16日加強至熱帶風暴強度,在9月18日可加強至強熱帶風暴強度,橫過南海並在越南登陸。
  • 太陽系第三大風暴,比地球還大,最近出現了詭異的變化
    很快,哈勃望遠鏡就在海王星上發現了4個新的風暴,由於這些風暴(包括旅行者2號發現的2個)比周圍顏色深,所以統稱為暗斑,而最大的那個則被稱為大暗斑。在過了4-6年的時間後,又會有一組新的暗斑出現,繼續上面的過程,如此循環。2018年的時候,哈勃望遠鏡觀測到了迄今為止人類記錄下的第四次大暗斑,這一次它出現在了北半球,並且被命名為NDS-2018。
  • 木星有大紅斑,海王星有大黑斑,且變化要迅速得多
    天文學家認為,這個較小的風暴可能是巨型風暴的一個碎片,它從主風暴中斷裂、漂移,後來消失了。研究人員認為,較小的黑暗碎片可能是黑斑破壞過程的一部分。我們知道海王星表面有一場肆虐中的風暴,它的面積比大西洋還大。這場風暴一直出現在行星的北半球,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在2018年首次窺見的。
  • 火星將很快在天空中「逆轉它的路線」
    但是在6月28日,那個穩定的東移路線將會停止。實際上,自6月初以來,火星的東向軌跡似乎已經放緩,幾乎看似動搖,似乎已經變得不確定了。最後,在6月28日,它會暫停。然後,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它將在天空中逆轉它的路線並且似乎向後移動到星形背景 - 向西。 8月28日,行星將再次暫停,然後恢復正常的東移。
  • 科普:真實的海王星及其發現歷史,人類能徵服海王星嗎?
    2009年,一項研究表明,伽利略至少意識到了,相對於固定恆星理論,他觀測到的恆星是移動的。1821年,阿列西·布瓦爾發表了海王星的鄰居天王星的軌道天文表。隨後的觀測結果顯示出了與這些數據表的巨大偏差,這使得布瓦爾推測說,一個未知的天體通過引力相互作用幹擾了它的軌道。
  • 揭秘:天王星白帽和海王星暗旋渦是怎麼形成的?
    自從10年前第一次在天王星北極地區觀測到巨大白帽以來,它已經大幅度增長。資料圖:美國宇航局、歐空局、A.Simon(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M.H.Wong和A.Hsu(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王星上出現一個巨大的白帽似乎令人擔憂,但正如行星科學家們所了解的,這就是遙遠的冰原巨人上漫長的夏天的樣子。
  • 宇宙深處,天王星和海王星,你不知道的秘密
    另一方面,海王星則是從圍繞其軌道繞行的星體中,通過重力作用捕獲了最大的衛星——海衛一。海王星的其他衛星也是通過重力作用捕獲,它們形狀不規則,並且似乎具有內部熱源。新的任務可以幫助完善這些模型,並向我們詳細介紹這兩個星球如何變成今天的樣子。天王星:天王星(古希臘語為οanραν)是太陽系中的第七大行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為29億公裡,被認為是類似木星的外行星。它由威廉·赫歇爾(Wilhelm Herschel)於1781年3月13日發現,並以希臘天空之神Uranos命名。
  • 科學家:磁北極繼續向南移動!未來可能縱穿中國
    研究發現,地球的北磁極如今已從加拿大北部漂移到了西伯利亞,且仍在以創紀錄的速度向南移動。自1831年發現該現象開始,地磁北極移動裡程數已達到2250公裡。對此,科學家們至今也完全無法理解其中玄妙。 磁北極的移動會導致地磁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