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海馬體之外還有形成記憶的新系統

2021-01-13 生物谷


2017年1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直到現在,海馬體仍然被認為是與形成和喚醒記憶有關的最重要腦部區域,其他區域只起到次要作用。但是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腦部的內嗅皮質區域在其中發揮著新的獨立作用。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大鼠的內嗅皮質能夠進行運動記憶的重放不需要經過海馬體。

當空間記憶形成,內嗅皮質區域的細胞特別是網格細胞會發揮導航系統一樣的作用。它們為海馬體提供位置信息並提供一些動物移動距離和方向的提示,大鼠通過海馬體內形成的神經元網絡編碼位置和移動信息。當海馬體的神經元網絡以一種高度同步的方式激活就會發生記憶的喚醒,直到現在一直認為海馬體是記憶重放的發起者,負責協調記憶的鞏固,而內嗅皮質只負責將信息轉播到其他腦部區域。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大鼠的記憶喚醒過程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位於內嗅皮質外表層的神經元會在記憶任務中發生激活,並進行路徑編碼,這部分神經元中包括網格細胞,可以向海馬體輸入信號。令人意外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內嗅皮質表面區域神經元的重新激活不會伴隨海馬體神經元的重新激活。無論是在睡眠時間還是清醒階段,內嗅皮質表面區域神經元都只會觸發自身的重新激活,獨立於海馬體進行記憶的喚醒和鞏固。

文章第一作者Joseph O`Neill對上述結果如何改變我們對記憶形成過程的認識進行了解釋:「單靠海馬體本身並不能完全決定記憶的形成和喚醒。內嗅皮質和海馬體可能是負責記憶形成和喚醒的兩套系統。儘管兩者存在關聯,這兩個區域仍然可能獨立工作。它們可能通過不同途徑發揮不同作用。」(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DOI: 10.1126/science.aag2787 

Superficial layers of the medial entorhinal cortex replay independently of the hippocampus

J. O』Neill*, C.N. Boccara, F. Stella, P. Schoenenberger†, J. Csicsvari*

相關焦點

  • Science重磅新發現:這個腦區也能影響記憶
    Jozsef Csicsvari 說:「目前為止,內嗅皮層被認為是輔助海馬體形成和回憶記憶的,但我們的研究顯示內嗅皮層可以重放與移動在獨立於海馬體的迷宮相關的射擊模式,內嗅皮層可能形成了一個平行於海馬體的新記憶系統 「
  • 【Science】MIT研究長期記憶神經迴路,海馬體和新皮層記憶同時產生
    當我們拜訪一個朋友或去海灘時,大腦會在一個叫做海馬體的部分存儲短期的記憶。一段名為海馬腦部的經驗的短暫記憶。這些記憶之後會被「鞏固」——即轉移到大腦的另一部分進行長期存儲。一項最新的針對基於這一過程的神經迴路的MIT 研究首次揭示出,記憶是在海馬體和大腦皮層中的長期儲存區同時形成的。
  • Science最新發現:睡眠δ波有助於長期記憶的形成
    生物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表明,我們睡眠時發出的δ波並不像科學文獻幾十年來所描述的那樣,是大腦皮層休息時靜默期的產物。
  • 研究新發現!刺激大腦海馬體的不同部位可以增強或控制記憶
    現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拉米雷斯和一組合作者向我們展示了,如果你知道應該刺激海馬體的哪個區域,那麼記憶是多麼的柔韌——有一天,這將為那些被特別令人不安的記憶困擾的人提供個性化的治療。
  • 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竟在同時形成 | Science 論文推薦
    莫萊森手術之前的記憶完好無損,他也還能學習新的操作流程和廣義概念,只是無法以意識圖像和故事的形式回憶起發生過的事情。 這對莫萊森來說是個悲劇,但神經病學家從他的手術創傷中了解到,雖然長期記憶實際儲存在大腦表層名為新皮層的部位,其形成卻與海馬體有關。這種記憶轉移的現象讓研究人員相信,短期記憶是先形成並儲存於海馬體中,再整體轉化為長期記憶的。
  • 神秘的記憶機制:果然和海馬體有關,科學家確定相關基因
    在12月9日的《自然》雜誌上,他們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機制,成年老鼠海馬體的神經元會調節從其他神經元接收到的信號,這個過程對記憶鞏固和回溯至關重要。研究人員觀察到,新的經歷會激活海馬體中表達Fos和Scg2 2個基因的稀疏神經元群。這些基因允許神經元微調來自抑制性中間神經元(抑制神經元興奮性的細胞)的輸入信號。
  • 海馬體啟發的記憶模型
    我們說生物系統與之不同的是, 記憶不是為了存儲而是為了預測(The hippocampus as a predictive map - Kimberly L. Stachenfeld),這點尤其體現在模仿海馬體的模型裡。生物系統的靈活記憶機制納入到系統裡,就需要模擬大腦, 尤其是生物系統的海馬體。
  • 海馬體在學習過程中的新作用,不僅僅只是輔助記憶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人類大腦活動的模式,發現海馬體(這對記憶至關重要的大腦區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聯想方面的作用是未知的。該研究報告將於3月6日在《自然通訊》上發表。小而強大的大腦區域海馬大約是口香糖大小的三分之一,而這種小的大腦結構對於記憶形成至關重要。沒有它,人們就無法形成關於事實或事件的新記憶,例如今天是什麼日子或同事的名字。在記憶形成過程中,海馬代表事件的各個細節,例如您將車停在哪裡,彼此之間要儘可能地不同。
  • Science:揭示記憶儲存在印跡神經元突觸中
    隨後,在20世紀40年代,加拿大心理學家Donald Hebb提出當神經元編碼記憶以及在共活化記憶或印跡之間形成的連接(也被稱作突觸)時,神經元就得到強化了---這一理論被廣泛地轉述為「一起放電的神經元連接在一起(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這兩種觀點已成為記憶研究的基石---並且在它們首次出現後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們已經積累了大量支持它們的證據。
  • Science:科學家揭示記憶長期儲存新機制
    眾所周知,人類的大腦中存在一個與記憶相關的腦區——海馬體。在我們睡覺時,海馬體將新信息轉化為永久記憶。這項新研究的資深作者、紐約大學教授György Buzsáki博士在之前的工作發現,在睡眠過程中,大腦海馬體神經元會釋放的高頻脈衝信號——漣漪(ripples),並猜測它們在記憶存儲中扮演著重要作用。這項新研究證實了睡眠過程中海馬體內的ripples,並在聯合皮質內(大腦表面處理複雜感覺信息有關的區域)的某些部位也發現了ripples。
  • 激活兩個不同腦區 形成語義與情景記憶
    新奇的經歷誘導海馬體中的多巴胺釋放,這是一個促進記憶持久性的過程。雖然來自中腦腹側被蓋區(VTA)的軸突通常被認為是海馬多巴胺的唯一來源,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藍斑(LC)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可同時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和海馬體多巴胺,其中多巴胺也能促進記憶保留。
  • Science:新皮質在記憶形成中的門控假說
    記憶形成之後會被轉移到皮層長期儲存,這期間的神經機制一直以來是研究者們試圖解釋的謎團。內側顳葉和新皮質之間的大腦結構之間的信息傳遞在學習記憶中至關重要。然而,新皮質結構中與記憶儲存的腦區分布廣泛,給進一步解釋環路機制帶來了困難。近日德國柏林洪堡大學Matthew E.
  • Science: 新發現!睡眠時我們的大腦記憶是如何儲存的?
    2019年10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來自法國法蘭西學院生物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表明,我們睡眠時大腦產生的三角波並不會隨著皮質區域的靜止而變得沉默,相反,它們會通過隔離一簇特殊的神經元而有助於長期記憶的形成。這些結果於2019年10月18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大腦記憶規則被「改寫」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同時形成無先後
    大腦記憶規則被「改寫」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同時形成無先後 來源:科技日報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4-12   今日/總瀏覽:2/3745
  • 海馬體集合記憶相關表觀基因組和轉錄組相互作用
    海馬體集合記憶相關表觀基因組和轉錄組相互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8 22:33:02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saf Marco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長期記憶如何形成?
    在接受到中間神經元發送過來的指令後,這些神經元會形成一個協調的環路。1953年,一名代號為H.M。的年輕人躺上手術臺,接受一場賭博式的手術——為了治療癲癇,他同意外科醫生切掉他的部分大腦。從治療癲癇上看,手術進行得很成功,但這場手術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醒來之後,這名年輕人儘管認知和語言能力一切正常,卻無法形成新的長期記憶。
  • 大腦可能有兩套短期記憶系統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11月9日發布新聞公報說,他們的研究表明,傳統理論對人類大腦中長期記憶系統和短期記憶系統的區分可能不正確
  • 美科學家捕捉到老鼠大腦記憶形成的過程
    最新視頻顯示老鼠大腦中的分子移動形成新的記憶,研究人員稱,這對於我們理解大腦如何運行具有重要意義。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研究人員最新視頻拍攝到老鼠大腦中記憶的真實形成過程,視頻中顯示老鼠大腦螢光分子移動形成新的記憶。
  • 科學家發現長期記憶形成的新因素,可成為治療新靶點
    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需要大腦中合成新的蛋白質。這是科學家們幾十年前就已經了解的。最近一項來自麥吉爾大學的研究發現,在長期記憶形成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興奮神經通路在發生作用,抑制性神經通路也會參與其中。相關研究發表在 Nature 上。
  • 不如多鍛鍊保護好海馬體!
    我們對大腦作用最普遍、最淺層的認知除了控制人體活動以外,還有就是記錄所經歷的事情。那麼我們靠什麼來記住自己的經歷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大腦重要組織之一——海馬體。長度不到10釐米的海馬體「內存」比很多手機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