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購物網站上瀏覽過的商品,會出現在網站推薦中。和同事一起打車,路線和車型完全一樣,價格卻不一樣!和朋友同時在訂票平臺買同一影院和場次的電影,作為老顧客的你買到的價格卻比朋友貴!
被套路、被殺熟……
這些事情之所以會發生,可能是因為你生活在一個「黑箱」時代!
「黑箱」概念由馬裡蘭大學教授弗蘭克·帕斯奎爾提出。將我們當下所處的大數據時代,稱為「黑箱時代」。大數據時代的「黑箱」就像飛機上的黑匣子,可以將所有重要信息記錄清楚,但我們只是信息的生產者,卻不知道這些信息將被用於何處,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其實,當你在上網娛樂、學習、瀏覽新聞或從事商業活動時,已經無形中陷入一張數據採集的網絡,這張網的覆蓋面之廣你絕對難以想像。
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僅僅是點擊某一熱門新聞網站的動作就會觸發並激活350多個網絡伺服器。
我們似乎正處在一個由眾多信息企業構建的巨大鐵籠裡,時刻被注視著。這好像一個現實版的《楚門的世界》。
電影《楚門的世界》中,三十多歲的楚門一直生活在一個小鎮,生活平淡與眾人無異,但最後卻發現自己一直居住在一個攝影棚裡,生活的每個細節都是預設好的劇情,而自己在這裡上演了一場三十多年的真人秀。
在現實生活中,當你瀏覽某個網站時,可能會發現一個心儀商家的廣告彈出來,那只是冰山一角,下面隱藏著無數令人不齒的勾當。
一些網站平臺會把大量的潛在瀏覽客戶信息賣給數據經紀商,這些數據經紀商會對名單進行「提煉」,從中挑出合適的目標,最後再賣給那些能為了這份名單出高價的「不法」商家。
網站對我們的定位會影響到它們將選擇什麼樣的內容呈現給我們。準確契合的搜索結果可以吸引用戶,而準確鎖定的用戶則可以吸引廣告商。
在為我們提供折扣或者捷徑的同時,搜尋引擎通過大數據也可能正在以另一種形式暗中牟利或者正在廣泛地搜尋獲利目標。我們的信息就是他人獲得巨額利益的源頭,但付出代價的人卻是每一個普通的你。
有的人可能會說,有的公司還是會很「友善」地影響我們的選擇過程。比如一些網站上的推薦引擎通過自動呈現的信息可以很好地為我們提供建議。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建議背後通常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因素,而這些公司的目的只是為了在其構建的網絡世界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我們如今的生活已經受到了信息的影響,甚至我們的思想都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制定一個緊跟時代的信息管理框架已迫在眉睫。
也許,我們需要一個公共機構來利用全面的數據提供信用評分,用一個開放的、可解釋的算法決策工具來代替黑箱系統,真正將黑箱社會變成顯式社會,確保最重要公司的關鍵決策是公平的,一視同仁的,能接受批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