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24日訊(通訊員 楊莎莎 記者 鄧桂明)在正式授課前,我們首先通過一個新聞故事來了解我們學校最近的一位網紅大學生。」5月24日,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堂上,思政教師徐雷給學生們播放了一個新聞視頻。 視頻講述的主人公名叫廖宇釗,是該校一名大三學生,中共預備黨員。5月20日上午,廖宇釗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進行骨髓捐獻(造血幹細胞捐獻),經過5個小時的採集,他200CC(毫升)的造血幹細胞由配型成功受捐者所在醫院的醫生帶走,去完成「生命接力」。
這個剛剛發生在師生身邊的故事迅速成為了該校思政課堂上和其他堂課「育人三分鐘」環節的熱門話題,廖宇釗也因此成為了「校園明星」,成為大家爭相學習的榜樣。課堂上,老師們將廖宇釗的事跡和思政課的教學知識點一一對應、融合,引導學生從中深刻了解奉獻、責任和擔當的真正含義。
近年來,湖南工業職院完善授課方式,通過收集講好發生在師生身邊的故事,為思政課注入鮮活材料。
「某種程度上說,身邊的故事就是國家的故事,講好了身邊故事,也就講好了中國故事。」該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部長蘇茂芳認為,身邊的小人物、小故事所呈現出來的中國力量更能打動人、感染人,用這些故事作為課堂案例,能讓思政課「有力度、有厚度、有深度、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