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捐骨髓成教材案例 講好身邊事讓思政課更有「溫度」

2020-12-05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5月24日訊(通訊員 楊莎莎 記者 鄧桂明)在正式授課前,我們首先通過一個新聞故事來了解我們學校最近的一位網紅大學生。」5月24日,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堂上,思政教師徐雷給學生們播放了一個新聞視頻。 視頻講述的主人公名叫廖宇釗,是該校一名大三學生,中共預備黨員。5月20日上午,廖宇釗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進行骨髓捐獻(造血幹細胞捐獻),經過5個小時的採集,他200CC(毫升)的造血幹細胞由配型成功受捐者所在醫院的醫生帶走,去完成「生命接力」。

這個剛剛發生在師生身邊的故事迅速成為了該校思政課堂上和其他堂課「育人三分鐘」環節的熱門話題,廖宇釗也因此成為了「校園明星」,成為大家爭相學習的榜樣。課堂上,老師們將廖宇釗的事跡和思政課的教學知識點一一對應、融合,引導學生從中深刻了解奉獻、責任和擔當的真正含義。

近年來,湖南工業職院完善授課方式,通過收集講好發生在師生身邊的故事,為思政課注入鮮活材料。

「某種程度上說,身邊的故事就是國家的故事,講好了身邊故事,也就講好了中國故事。」該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部長蘇茂芳認為,身邊的小人物、小故事所呈現出來的中國力量更能打動人、感染人,用這些故事作為課堂案例,能讓思政課「有力度、有厚度、有深度、有溫度」。

相關焦點

  • 知情意行: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四維規約
    其中,廣大思政課教師要想達到理論堂堂到位、對話面面相對、理想聲聲入耳、信念句句連心的教學效果,講情懷至關重要。講情懷的前提是要做到「明事」「知時」和「識勢」。「明事」就是要明國家事、社會事,更要明學生事;「知時」就是要知過去時、現在時,更要知將來時;「識勢」就是要識世界大勢、中國大勢,更要識人類大勢。有感於事,才能滋養情愫共鳴;有感於時,才能喚起情感共振;有感於勢,才能創建情懷共生。
  • 辦好思政課 教師是關鍵——探索思政課改革創新的「上海特色」
    光明日報記者 孟歆迪 曹繼軍 怎麼講、誰來講、講什麼?這三個問題是思政課能否富有魅力的關鍵。上海緊抓關鍵環節,打造思政課改革創新「上海特色」。率先邁出一步每一次思政課改革,上海都走在前列;每有重大進展,上海都率先邁出一步。
  • 看井岡山大學「爆款」思政課是怎樣「煉」成的?
    講紅色故事比賽如何打造既「有意義」又有「有意思」的思政課?如何將井岡山獨特的紅色資源融入到思政課當中?如何提高大學生參加思政課的獲得感?為了幫助大學生深刻理解當年井岡山革命鬥爭的那段歷史,歐陽小華情不自禁地在課堂上一展歌喉,也讓大學生由抗拒思政課到發自內心的喜歡。如今,《井岡山精神與當代大學生》這門課已經在江西省各高校全部推開。事實上,井岡山大學的思政課改革一直在路上,如何讓思政課上得「有滋有味、有稜有角、有虛有實」,也是該校思政課教師毛丹在思索的命題。
  • 高校思政課教學怎樣堅持八個「相統一」
    1999年退休後,我也從未離開講臺,一直繼續為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黨支部幹部講課;參加各種活動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旁聽思政課,與其他老師探討怎樣上好思政課。我寫的理論文章和著作也都和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緊密相關。我今年87歲了,精力大不如前,但只要一上講臺,就還會像過去一樣有精神。60年的教學和研究,我親身經歷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改革、完善。
  • 小課堂大情懷:江蘇開放大學探索高校思政課「新的打開方式」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要求,江蘇開放大學近年來全面創新思政課模式,通過混合式教學、社會實踐教學等方式創新思政課形式,以「新的打開方式」,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在學思踐悟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習近平總書記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吉林高校引起...
    「思政課教師一定要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要闡述理論的魅力;要提升本領,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提升思政課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講好思政課,還要把有意義的內容講得有意思,把有深度理論講得有溫度。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僅是明理的,還是動情的;不僅是仰望星空的,還是腳踏實地的。」  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吳宏政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講到的「八個統一」印象深刻。
  • 怎樣加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
    ,講出情感,講出文化自信;四是深刻把握我們黨長期以來在辦學治校方面的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抒愛國情、明強國志、突出報國行,講出信心,顯出能力;五是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要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繫思政課教師。
  • 30個要點,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文章
    3.總書記說:「辦好思政課,是我非常關心的一件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後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我就思政課建設多次講過意見。我對教育工作在這方面強調得最多,教育工作別的方面我也強調,但思政課建設我必須更多強調。
  • 大連理工大學深化改革創新讓思政課「活」起來
    大連理工大學深化改革創新讓思政課「活」起來構建育人大格局 拓展育人新陣地記者侯永鋒報導 著力推進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創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情景教室」。作為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創新思政課教學,探索融合集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啟發性於一體的教學形式,讓思政課煥發無限活力。
  • 立德樹人,思政課的重要性
    而上好思政課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提高學生思想覺悟,轉變學生思想,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環節。為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態度奠定基礎。 加強思政課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須先立志。志既立,則學問可次第著力。立志不定,終不濟事。」
  • 堅持「八個統一」 改革創新思政課
    實踐的社會歷史性告訴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不可能一勞永逸,要緊跟新時代前進的步伐,堅持和把握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相統一」,積極實踐思政課的改革創新。一是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思政課教學要充分講社會主義理論,在增進對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解力、說服力上下功夫。
  • 用活「戰疫」教科書,築夢智慧微課堂 ——「求知行遠」思政課移動...
    疫情期間,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課堂主陣地不動搖,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錄製並在平臺上推出思政戰「疫」小課堂系列主題微課,通過運用該平臺輔學引導、評價驅動、調查回應、展示激勵四大模塊功能有效解決了思政課教學互動難、實踐難、評價難的問題,構築思政課網絡育人新生態。
  • 凱裡學院「八個相統一」重新定義高校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2019年3月18日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強調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這「八個相統一」直擊思政課的重點和難點,重新定義了高校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切實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
    理直氣壯講好思政理論課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熊曉琳分享了參加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體會,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本身就是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懷的思政課,是一堂「金課」。熊曉琳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思政課建設也經歷了快速發展的過程,思政課教師必須把講好思政課當作一項事業來做。
  •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 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推進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一體化」建設要求內涵,樹立系統思維,打破學段區隔,堅持分層分類,統籌好德育目標一致和內容梯度銜接的關係,統籌好教育主體的整體性和不同學段教學規律的關係;堅持強基固本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改革創新打造思政金課,建設好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關鍵課程」。
  • 魯東大學挖掘校園典型案例 豐富教學內容——師生身邊事走進思政課
    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最美大學生村官」等榮譽的魯東大學2009屆畢業生張廣秀事跡報告會在這裡舉行,張廣秀的班主任孫明以《魯大故事:「最美大學生村官」張廣秀》為題深情講述了她的事跡。    這是魯東大學近期開展的講好「魯大故事」系列報告會之一。該活動旨在用生動、鮮活、真實的故事,彰顯榜樣力量、推進立德樹人,讓高校思政教育內容上更「新」、方式上更「活」、效果上更「實」。
  • 大中小學校思政課怎麼改 雲南出臺系列新舉措
    學校都要配備思政課教師   「用一個幽默的小故事講一個深刻的理論觀點,使理論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再使教學體系轉化為語言體系,這樣一來,理論講得透,學生能參與進來。」在雲南大學,王文兵老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很受歡迎。
  • 「綻放抗疫青春•決勝全面小康」第四屆吉林省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決賽在長春師範大學舉行
    ,不斷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的參與度與獲得感,進一步擴大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的覆蓋面,10月17日,由吉林省教育廳主辦的 「第四屆吉林省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決賽在長春師範大學舉行。,尤其要注重提升大學生對思政課教學的參與性,這樣的活動實現了大學生知、情、意、信、行的統一,切實提升了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認同感和幸福感。
  • 守正創新 立德樹人 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要回答好複雜問題,讓學生信服,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還要有「徹底的理論」。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科學研究,破解理論上的瓶頸。教師要真懂、真信,才能在教學中講真話、講正話,堂堂正正、守正創新,獲得學生的認同。
  •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 湖南大學召開研討會
    新湖南客戶端3月24日訊( 通訊員 李妍蓉 記者 左丹)3月22日,湖南大學召開「認真學習習總書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研討會,來自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數十位教師圍繞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展開了熱烈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