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意行: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四維規約

2021-01-15 中國社會科學網

  8月1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必須認真總結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經驗,積極探索改革創新的規律和方法,站穩、守牢高校思想陣地。

  一、重知:強化高校思政課的理論魅力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科學認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思政課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如何客觀面對高校思政課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如何切實增強辦好思政課的信心以及全面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是開展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研究的關鍵議題。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這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理論教學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方法,在近年的課程內容建設中卻稍顯遲緩,甚至成為影響教學質量提升的短板。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既是高校思政課改革的方向,也是思政課創新的要求。我們需「重知」,為新時代的思政課程改革擦亮時代進步的思想武器、標記思想認識的高度共識、彰顯思想理論的經久魅力。

  二、講情:激發高校思政課的情感共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必須要為教育教學工作開闢新的著力點,努力探尋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為師之道和育人之法。其中,廣大思政課教師要想達到理論堂堂到位、對話面面相對、理想聲聲入耳、信念句句連心的教學效果,講情懷至關重要。講情懷的前提是要做到「明事」「知時」和「識勢」。「明事」就是要明國家事、社會事,更要明學生事;「知時」就是要知過去時、現在時,更要知將來時;「識勢」就是要識世界大勢、中國大勢,更要識人類大勢。有感於事,才能滋養情愫共鳴;有感於時,才能喚起情感共振;有感於勢,才能創建情懷共生。

  在教學改革中,思政課教師講情懷,就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教學內容的安排以及教學環節的設計,直接關係到能否點燃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為此,教學設計既要以教材重點、難點為基礎,也要關照學生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既要關注社會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做到理論聯繫實際,也要切實了解學生的成長問題和思想困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作為青年學生的引路人,這批與青年朝夕相處、並肩成長的教師隊伍,只有「講情」,才能最正面、最直接、最充分地助力一批又一批青年去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三、求意:凝聚高校思政課的信仰力量

  讀懂一個時代需要讀懂時代的問題,同樣,要贏得青年,就要把準青年的問題。凝聚高校思政課的信仰力量,要求我們積極打造精準思政課堂,以問題為導向,用科學的思想理論為青年大學生答疑釋惑。教學設計要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學生學會發問,教師勇敢答疑,鼓勵青年探求真相、明辨真理,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問題、抓住本質規律,及時準確地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貫穿工作、融入生活,讓學生在觀點交鋒中體會思想、理論和信仰的力量。

  與此同時,每個青年的成長,都開始於一場「模仿秀」,卻上演了形式不同的「真人秀」,起初源於榜樣的作用,後來都化為自我前行的力量。思政課要堅持自我教育與榜樣教育相結合,精準點染、適當留白。在教育教學的改革過程中,既要激發青年自我教育的動機,也要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自我教育是理論教育的延伸,是青年基於自我認知,結合自身的人生經驗和閱歷,磨礪品格、錘鍊修養、完善心智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的「人生思考」適當留白,要給生活中的「先進典型」精準點染,以激發學生的自我認知,並鼓勵大學生釋放青春激情,燃續理想光芒。

  四、力行:提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大學生思想的發展,思想教育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出現了若干新情況,產生了新變化。基礎課應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全力推動課程教學體系的創新。教學實踐中,我們要積極促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現實轉化,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綜合運用教學方法,拓展高校思政課的踐行空間。

  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用原理來解釋現象、用事實來驗證理論的過程。理想的教學設計是講解的原理可以準確解釋現象,所選的事實可以充分驗證理論。但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往往不可規避一個事實,就是教師以為的「準確」和「充分」,學生卻不以為然,出現了教學對話中最大的脫節。思政課教學,沒有「最恰當」或「最有吸引力」的案例,教學中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時間不同、對象不同,案例的課堂效果也就不同。

  因此,思政課教師要力行於課外,深入了解青年學生的專業背景、學習任務、就業規劃、業餘生活等相關信息,在授課中有針對、有側重地設計教學內容,進行精準施教;要力行於課內,抓住「正在發生的」、同學們「正在遲疑的」、「對比最鮮明、反差最大」的教學案例,才能提高課堂吸引力,增強理論說服力。新時代廣大思政課教師要身體力行地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爭做一名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和思想理論的真戰士!

  (作者系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蘭州大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辦好思政課 教師是關鍵——探索思政課改革創新的「上海特色」
    「2010—2016年,改革重點在思政課建設,同時在一些專業課程和學校中嘗試性實踐,我們把這一階段理解為理論先行階段。而2017—2018年,我們把這一階段理解為全面啟動階段。」上海市教委有關負責同志說。當前,上海成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綜改試點區,這是繼教育綜合改革、高考改革之後,承擔的又一項新的重要試點任務。在此體系中,課堂是主渠道,課程思政是改革核心。
  • 切實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
    原標題:切實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高校思政課教師培訓研討會綜述   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6月14~16日,高校思政課教師培訓研討會在大理舉行。
  • 高校思政課教學怎樣堅持八個「相統一」
    1999年退休後,我也從未離開講臺,一直繼續為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黨支部幹部講課;參加各種活動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旁聽思政課,與其他老師探討怎樣上好思政課。我寫的理論文章和著作也都和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緊密相關。我今年87歲了,精力大不如前,但只要一上講臺,就還會像過去一樣有精神。60年的教學和研究,我親身經歷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改革、完善。
  • 大連理工大學深化改革創新讓思政課「活」起來
    大連理工大學深化改革創新讓思政課「活」起來構建育人大格局 拓展育人新陣地記者侯永鋒報導 著力推進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創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情景教室」。情景教室設置序廳、研習書屋、沉浸迴廊、浸潤教室四大功能板塊,全方位營造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良好情景,實現優質課程資源與課程環境的有機統一,築牢鑄魂育人的堅實陣地。作為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創新思政課教學,探索融合集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啟發性於一體的教學形式,讓思政課煥發無限活力。
  •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 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利用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優勢,將城市紅色基因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推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依託上海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優勢,開展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提高思政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辦好思政課,必須推動改革創新。
  • 堅持「八個統一」 改革創新思政課
    實踐的社會歷史性告訴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不可能一勞永逸,要緊跟新時代前進的步伐,堅持和把握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相統一」,積極實踐思政課的改革創新。一是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思政課教學要充分講社會主義理論,在增進對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解力、說服力上下功夫。
  • 大中小學校思政課怎麼改 雲南出臺系列新舉措
    新形勢、新時代,大、中、小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怎麼搞,如何突破其中長期存在的制約瓶頸問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全省各地各級學校陸續實現錯峰開學後,近日,雲南出臺了《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措施》,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 怎樣加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
    在配齊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加快思政課專業教師隊伍後備人才培養,出臺落細落實可操作的以教學為導向的思政課教師職務聘任改革文件,建立大中小學一體化的思政課教師教育信息通報和聯動機制。第三,拓展思政課堂空間,強化協同效應。
  • 習近平總書記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吉林高校引起...
    思政課教師的使命即是在思政課教學中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思政課教學為人民服務、為黨的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想解決長期困擾思政課教學「如何把思政課這麼有意義的事情講得有意思」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從六個方面給出了標準答案。我們每個思政課教師都應該認真對照這個標準答案,客觀地分析梳理一下自己,做到揚長避短,補足短板。只有這樣,才會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
  • 凱裡學院「八個相統一」重新定義高校思政課的正確打開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在2019年3月18日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強調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 湖南大學召開研討會
    新湖南客戶端3月24日訊( 通訊員 李妍蓉 記者 左丹)3月22日,湖南大學召開「認真學習習總書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研討會,來自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數十位教師圍繞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展開了熱烈研討。
  • 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中怎樣堅持八個「相統一」?
    今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相統一」。
  • 「綻放抗疫青春•決勝全面小康」第四屆吉林省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決賽在長春師範大學舉行
    ,打好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水平攻堅戰,不斷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的參與度與獲得感,進一步擴大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的覆蓋面,10月17日,由吉林省教育廳主辦的 「第四屆吉林省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決賽在長春師範大學舉行。
  • 深化改革舉措紮實 立德樹人成效明顯——「十三五」時期高校思政課...
    這五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等多部門出臺部門規章和文件,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建設指導委員會,政策「組合拳」頻頻落地,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四梁八柱」基本定型。
  • 30個要點,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文章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2.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對思政課建設都作出過重要部署。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先後出臺10多個關於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對思政課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
  •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在東華理工大學...
    在昌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思政部主任、思政課教師代表及所有參賽選手一同參加了頒獎大會。  劉雲海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他指出,本次比賽有力促進了高校思政課青年教師的學習交流和成長進步,推動了全省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
  • 以「八個相統一」為根本 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
    因此,在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八個相統一」的豐富內涵,把握其精神實質、思想精髓和原則要求,將其系統、全面地融進高校思政課的人才培養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科研體系、評價體系、教師隊伍建設體系之中,使這些與思政課建設和改革創新相關的各個體系都在「八個相統一」的指導下配套銜接、
  • 桂林理工大學思政課社會實踐基地落戶廣西桂林市灌陽縣
    11月16日下午,桂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黨委書記陸平與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柳州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韋錦鋒代表校企雙方,在紅色高速灌陽服務區舉行了思政課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協議籤約儀式。灌陽服務區作為新時代高速公路,以因地制宜的優勢打造「長徵精神、紅色驛站」為主題的紅色文化服務區,結合紅色長徵精神開展了黨支部基層的五大建設工作,提出了建設「三大功能黨支部」,推出了「先鋒+三三」黨建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教育資源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小課堂大情懷:江蘇開放大學探索高校思政課「新的打開方式」
    「對公眾場合的過分親密行為,不贊成、但也表示理解」……學生們議論紛紛,當看到有意思的彈幕跳出時,整個課堂充滿了積極踴躍的討論聲,思政課的氛圍活躍起來。突出時代感、增強吸引力,是這一輪思政課改革的著力點。
  • 學者熱議:改革開放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創新
    「改革開放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創新研究論壇」開幕式現場。 人民網北京5月30日電 近日,「改革開放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創新研究論壇」在福州大學怡山校區成功舉行。據悉,此次論壇共進行四場學術報告會和一場學術沙龍,來自50所高校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