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作文,在根子上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兩個:「寫什麼?」「怎麼寫?」就是把我們平日所見、所聞、所做、所想的寫出來,為什麼同樣的生活,有人能寫得形象生動,有人抓耳撓腮也寫不出半個字?那就是不知道如何把文章寫具體。
在作文練習中,我是通過看、聽、感、想、做」等幾種方法指導學生來寫的。比如有一次寫一個害怕的片段,有個學生這樣寫的:爸媽常在晚上出門,我一個人待在家裡,非常害怕。晚上看家,實在可怕,非常的可怕。這種可怕是文章所寫不出來的。啊!晚上看家,太可怕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害怕跟高興、慚愧、傷心……等情緒,都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是抽象的。
寫抽象的文章,要採用具體化方法,使它生動。那麼要怎樣使抽象具體化呢﹖我告訴學生有一個好方法,那就是通過「看、聽、感、想、做」等幾種方法去描寫。我以《晚上怕看家》為例子指導學生:那時候我的眼睛看到什麼﹖耳朵聽到什麼﹖心裡感到什麼﹖腦裡想到什麼﹖有沒有動作?你按照這個順序寫下來,就很好了,學生經過指導這樣寫的:爸、媽上街去了,我一個人待在家裡。當我看到行人從窗外走過的黑影(看),或是聽到廚房裡傳來「砰砰」的聲音(聽),我便以為小偷來了,嚇得說不出話來(感)。假如小偷來了,他會把我綁起來,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讓我喊叫,然後偷我家的錢,搬走我家的電視機(想)。我不敢捉小偷,所以跑進臥室裡,鎖起了房門,躲在被窩裡(做),在被窩裡,我一直祈禱:爸、媽,趕快回來吧(想)!應用看、聽、感、想、做這幾個方法,就像神仙那點石成金的五根手指頭一樣,可以把抽象的意思,生動的描寫出來。
又如《那個孩子真髒》學生就用了聽看和想的方法寫得很傳神:只聽「哧——哧——」兩聲(聽)那個孩子擤了一把鼻涕,往牆上一抹,接著用手背對著鼻孔擦了兩下,又伸出舌頭,往上唇舔了舔(看)。怎麼有這麼髒的孩子呢(感)!真讓人噁心!學生寫《外婆家的小狗》:我們來到外婆家,看到原本胖嘟嘟的小狗瘦了許多,我很心疼。我指導學生用「看、想和做」等簡略方法再來寫一遍:你看到小狗什麼樣子?心裡想了些什麼?怎樣做的?
學生修改後是這樣寫的:我們來到了外婆家,我發現小白狗原來那圓滾滾的肚子凹了進去,胸部的肋骨,一根一根地可以數出來,皮緊緊地貼在骨頭上。才幾天不見呀,我心愛的小狗就變成這樣了?在這幾天裡它受了什麼折磨呢?是病了?還是外婆沒餵好它?我真是心疼極了,趕緊把它抱起來。
總之,把作文寫具體是寫作的基本要求。寫具體就是要做當作文清楚完整,詳略得當。除了要交代清楚六要素,它還要求起因寫得簡潔、明了,經過寫得詳細、生動,結果寫得自然合理。只有把作文寫具體,才能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大家覺得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