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感是人類智能的衍生物還是動物基因的本能?

2020-11-29 網易科技

(原標題:「第六感」真的存在,還是基因決定的)

科學家找到了決定人體「第六感」,又稱本體感覺的基因。

為了揭開人體感覺系統的神秘面紗,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對這兩位因PIEZO2基因發生突變而患有觸覺和軀體感覺障礙的年輕患者展開了研究。圖片來源:Bönnemann Lab, NIH/NINDS, Bethesda, MD

在兩個患有罕見神經疾病的年輕患者的幫助下,來自NIH的科學家發現一個名為「PIEZO2」的基因,正是它控制著人類的觸覺與本體感覺。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有時被稱為 「第六感」,表徵的是人類對於自身軀體在空間位置的感知。PIEZO基因突變導致了兩個年輕患者出現運動和平衡障礙,同時伴有部分觸覺的消失。儘管存在這些障礙,但是依靠視覺和其他感覺來彌補,他們似乎也能應付自如。

「我們的研究闡明了PIEZO2基因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掌控著人們日常的感覺系統。」Carsten G. Bönnemann如是說道。Carsten G. Bönnemann是一名醫學博士,擔任美國神經疾病及中風研究所(NINDS,NIH's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的高級研究員,同時也是此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Carsten進一步解釋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PIEZO2是人類控制觸覺和本體感覺的基因。了解該基因在控制這些感覺中所扮演的角色,可能會為許多神經疾病的研究提供線索。」

G. Bönnemann博士的團隊利用先進的基因工程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協助診斷兒童非特異性疾病(難以診斷的疾病)。此項研究中的兩名患者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其中一個今年9歲,另一個19歲。兩位患者都存在行走障礙,以及臀部、手指和足部畸形,脊柱也出現異常彎曲且被診斷為進行性脊柱側彎。

在NIH輔助和綜合健康中心Alexander T. Chesler博士實驗室的協助下,研究人員發現攜帶突變的PIEZO基因的患者,他們的細胞無法產生足夠量的Piezo2蛋白,或者產生的Piezo2蛋白沒有生物活性。Piezo2是一種具有機械敏感性的蛋白,它能夠感知到細胞形態的變化,同時發出電神經信號。例如當你把手壓在桌子上時,皮膚細胞和手部神經細胞就會變形,此時Piezo2蛋白便會發出電信號。通過小鼠實驗,科學家發現Piezo2蛋白存在於控制觸覺和本體感覺的神經元中。

「作為一個平時只在小鼠身上研究Piezo2的研究者,研究這兩位病人讓我感到非常惋惜,」 Chesler博士說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患者的觸覺是缺失的。他們體內的Piezo2蛋白無法正常工作,因此神經元無法產生觸覺,也無法感受肢體移動。」

NIH臨床研究中心(NCCIH)的進一步檢測結果表明,這些年輕患者同樣存在本體感覺意識缺失障礙。這使得他們行走極度困難,時常步履蹣跚,一旦沒有輔助物支撐就會跌倒。當研究者將這兩名患者和正常的自願者(對照組)比較時,他們發現與正常人相比,患者很難準確觸摸到放在他們眼前的物體。如果閉上雙眼,患者就無法猜出他們的關節被挪動的方向。

這些患者某些形式的觸覺也同樣不夠靈敏。例如,他們無法像對照組那樣有效感受音叉的振動。如果將圓規的尖端壓在患者的手掌上,儘管他們能感受到壓力,但是他們卻分不清壓著的圓規是一隻還是兩隻。對於其中一名患者進行的腦部掃描結果顯示,當用毛刷刷過其手掌時,患者的腦部沒有任何反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尚保留一些其他形式的觸覺。我們知道撫摸或者梳理皮膚上的毛髮通常會給人一種舒適感。不過,儘管這兩名患者同樣可以感覺到皮膚上毛刷刷過的觸感,但其中一名患者卻表示當毛刷刷過皮膚時,他會產生不適感。對該患者進行腦部掃描,結果顯示在毛刷刷過皮膚時,他的腦部產生了與正常人完全不同的反應。

除了上述的異常現象,患者的神經系統發育與常人別無二致。他們有痛覺,可以感覺得到癢和溫度變化;他們四肢的神經電傳導速度非常快,大腦的認知能力也和同齡人沒有區別。

「最引人注目的是,這些患者的神經系統很大程度上補償了機體缺失的觸覺和本體感覺,」Bönnemann博士表示,「這種補償暗示我們,人類的神經系統可能存在許多感覺神經通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以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此前的研究發現PIEZO2基因的突變會對Piezo2蛋白產生許多影響,導致遺傳性肌肉骨骼疾病,包括遠端關節攣縮症第5型、Gordon症候群(以高血鉀、高血氯、酸中毒、低腎素高血壓為臨床表現,也稱為家族性高鉀性高血壓或Ⅱ型假性醛固酮減低症)和Marden-Walker症候群(以大腦半球和腦幹發育不良,嚴重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面容呆板為臨床表現)。Bönnemann和Chesler認為,這些患者所出現的脊柱側凸和關節畸形的問題說明Piezo2可能直接參與骨骼肌肉的生長分化,或者說觸覺和本體感覺間接引導了骨骼肌肉的發育。

「我們的研究證明了臨床和基礎研究是相互作用緊密相連的,」Chesler說,「實驗室的基礎研究引導我們診斷兒童疾病,從疾病研究中獲得的知識又可以促進後續研究的開展,比如如何設計實驗驗證PIEZO2基因在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系統發育中所起的作用。」

來源Science Daily

翻譯 張銀連

審校 胡家僖

本文來源:《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 責任編輯:王真_NT5228

相關焦點

  • 第六感為什麼那麼準?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
    第六感為什麼那麼準?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在這個崇尚科學的社會裡,卻依然有很多用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存在。比如災害來臨前,動物的反應,我們就一直搞不懂,是什麼讓他們對於災害有了一種特殊的反應。我們稱之為野獸的直覺。
  • 人類有第六感嗎?第六感是對磁場的感應嗎?還是直覺?
    人類有五感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是沒有爭議的。可是人類有第六覺嗎?人類先不提,有些動物肯定是有第六感的,比如一些鳥類,就可以通過磁場來分辨方向。那麼人類有這種能力嗎?也許人類真的對磁場有反應,只是反應微乎其微,我們無法察覺。既然我們都無法察覺,人類對磁場的感應有資格成為第六感嗎?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第六感,那我肯定支持直覺。直覺是我們可以感覺到的,往往我們做的一些選擇,都是靠直覺來決定的。直覺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我們所有生活經驗的積累。動物可以把對磁場的感應當成第六感,人類不行。人類的直覺在人的一生中更加重要。
  • 動物的「磁場第六感」可能來自細菌
    地球磁場,例如,海龜就可以利用「磁場第六感」作為導航回到出生的海灘。相關研究持續了50年,但這種「磁場第六感」的來源仍然沒有得到解決。了解生物體如何與磁場相互作用,可以增進人類對地球磁場導航的理解,還可以促進生態研究,幫助人們了解人為改變磁場環境的影響(如建造輸電線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對動物與磁場相互作用的研究也有助於開發利用磁場給藥的療法。
  • 繁衍是動物本能,那麼人類的繁衍行為,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學習的?
    人類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從古猿進化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了。而人類發展進化這麼多年,都是依靠繁衍來延續人類文明的。從人類還是古猿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繁衍,那麼人類的繁衍行為,到底是先天性還是後天所學習的呢?接下來筆者就帶著大夥一起來探討一下。
  • 繁殖是動物的本能,那麼人類繁殖行為,是先天還是後天模仿?
    繁殖是動物的本能,那麼人類繁殖行為,是先天還是後天模仿? 人類就是一種奇特的生物,我們從園內發展計劃過來的,而且人類發展了這麼多年,依舊是靠著繁衍後代來延續我們的文明,當人類還是人類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學會了繁殖,那麼我們人類會繁殖到底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學習的呢?
  • 好色是基因裡的本能,但人類卻改變了它,收好這部好色進化史
    如果有人說你好色,你肯定會不好意思,因為在人類的道德裡,「好色」可不是件什麼好事。輕則被旁人白眼,自己也感到羞恥;重則會受到父母長輩的責備,還可能受些皮肉之苦……可要是在動物世界,好色的待遇可能就完全不一樣!好色,乃動物本能!天經地義!不好色者不配做動物!
  • 動物繁殖是本能,人類生殖行為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性的?
    生命能夠得以延續,這是因為繁殖行為,動物雖然沒有人來那麼聰明的大腦,但是很多物種都有固定的交配季節,只要到了時間它們的身體就會發出各種信號,找到最心儀的交配對象繁衍後代,以延續它的家族。可見繁殖是動物的本能,那麼人類的繁殖行為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學習呢?
  • 人類的磁性第六感首次被證實,第六感能預知未來嗎?
    那這些奇妙的經歷,究竟是巧合,還是人們真的有預測未來的能力?科學家把這種直覺稱為第六感。第六感的學名是超感官知覺,又叫心覺,也就是說,除了我們現有的五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外,身體還能利用其它的感官來收集信息,並預知即將要發生的事情。
  • 一部人類交配本能的偉大電影
    中間歷經了數不清的磨難和危機,但是它一步步地走過來並且更強大了,憑的就是強大的生存的本能意志。在自然界中,動物和植物,以及各種微生物,都在不停地上演著生命的奇蹟。經常看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為了生存,每種生物都使出了渾身解數,進化出了各種本能和形態,只是為了存活和交配。而人類,作為高等生命的一種,自然也繼承了延續生命,把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的本能。
  • 陳根:揭示動物「第六感」,活細胞的磁反應
    文/陳根 對於人類來說,第六感被認為是一種「超感官知覺」,又稱「心覺」,是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有趣的事,動物身上也有這樣的「第六感」,不同的是,動物的「第六感」是一種磁感,即探測磁場的能力。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有些人天生「第六感」敏銳
    近日,人類的「第六感」首次得到了科學證實。3月19日,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在eNeuro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人類大腦可以感應到磁場,並且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長期以來,科學界都認為地球周圍存在著一個磁場,它可以為蜜蜂、海龜和鳥類等生物導航,幫助它們在世界各地自由遷移。但是,人類是否也能感應磁場這一問題卻困擾科學界數十年。
  • 大腦磁場感應真的是「第六感」嗎?
    即便證明動物和人都有感應磁場的能力,但把這種感知稱為第六感,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及相關學科的大多數專業人員的認可。3月19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在eNeuro上的一項研究,似乎對人們歷來相信的「第六感覺」給出了答案:人們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這就是第六感。所謂第六感,就是除現有的五種感官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之外的另一種感覺。對於第六感,一直以來有不同的解釋。
  • 為什麼只有人類的意識可以超出本能的範疇,而其他動物意識卻有限
    為什麼只有人類的意識可以超出本能的範疇,而地球上絕大多少的動物意識只能限制於本能的範疇內?試想一下,在人類文明創建之前,我們人類的自身情況,充滿了劣勢,相對於大型食肉動物,沒有高大的體型,沒有鋒利的利爪和牙齒,正是這種種的劣勢,我們人類必須要團結起來,群居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我們相對於大型食肉動物的巨大劣勢,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去跟捕食者之間來爭鬥,或許是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人們想到用石頭或者石塊來抵禦猛獸,這樣,我們才意識到我們必須要靠外物的力量才能抵禦野獸
  • 動物也會營銷自我?話說動物的自我營銷本能
    文/馬梓開相對於各種動物和植物來說,人類是一種超級生物。雖然到目前為止,關於人類的起源仍然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說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智慧,是各種動物所望塵莫及的。人類的存在,對於各種動物來說,那是一種超級強大的存在,一種無法撼動的存在。人類有情感,有精神,有文化,有知識,有技能,有各種神奇的本領,有超凡的理性。
  • 人類的第六感首次被「證實」?科學再一次解釋這個未知數
    這種想法也被稱之為:人的第六感。關於第六感而言,很多人都希望它能夠被科學所解釋、能夠讓別人也理解這究竟是什麼,但是無論再怎麼說也是徒勞。可是「第六感」真的只是少部分人才能感受到的嗎?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它吧。
  • 愛幼是所有動物的本能,尊老則是人類獨有的文明!
    今天有位網友給我留言,她說,愛幼是所有動物的本能 ,尊老則是人類獨有的文明!我對這句話回味了很久很久。如果說,愛幼是所有動物的本能,當然要包括人類在內。我們可以想想,我們現在所有的家庭 ,有哪一個家庭不重視嬰兒幼兒。
  • 人類「第六感」是真的:人腦對磁場具有強烈感應
    人類「第六感」是真的:人腦對磁場具有強烈感應 2019年03月28日 10:38作者:NJ章志睿編輯:NJ章志睿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科學解讀:大腦磁場感應真的是「第六感」嗎?
    即便證明動物和人都有感應磁場的能力,但把這種感知稱為第六感,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及相關學科的大多數專業人員的認可。
  • 科學實驗發現人類「第六感」
    對於動物是如何感知地球磁場的,一直以來,存在著兩種主要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地球的磁場可以觸發稱為「隱花色素」的蛋白質中的量子反應。這些蛋白質已經在鳥類、狗甚至人類的視網膜中發現,但還不清楚它們如何將磁信息反饋回大腦。
  • 大腦磁場感應真的是「第六感」嗎?| 新京報專欄
    即便證明動物和人都有感應磁場的能力,但把這種感知稱為第六感,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及相關學科的大多數專業人員的認可。▲資料圖,圖文無關。圖/視覺中國文 | 張田勘當下,很多人都相信人有第六感。研究人員把人和動物感應磁場的能力稱為第六感,基於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在動物,如蜜蜂、烏龜和鳥類中,都發現了有這類磁力導航的組織或器官;二是現在在人腦中也發現了這種感知能力,雖然尚未發現具體的組織器官,但是在腦電波中,其存在已經獲得了證明;三是在34名志願者大腦中獲得了可重複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