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幼是所有動物的本能,尊老則是人類獨有的文明!

2021-01-09 N生活

今天有位網友給我留言,她說,愛幼是所有動物的本能 ,尊老則是人類獨有的文明!

我對這句話回味了很久很久。如果說,愛幼是所有動物的本能,當然要包括人類在內。我們可以想想,我們現在所有的家庭 ,有哪一個家庭不重視嬰兒幼兒。小孩子一生下來,父母、祖父母、姥姥姥爺疼愛有加,從玩具、奶粉、衣服,到上幼兒園,可以說從家庭到社會每個角落,對幼都是愛的。看看我們現在的幼兒園多麼普及啊,這就是愛幼的具體表現。

而如果說尊老是人類獨有的文明,這個文明到目前為止,還確實有點欠缺。為什麼?我們可以看看,現在有許多老年人,生活孤單,沒有錢養老,沒有人去照應。再說,從一個簡單的事實來看,是養老院的數量多,還是幼兒園的數量多?如果說哪一天養老院的數量,不要說有幼兒園那麼多,有幼兒園數量的五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我認為人類在養老問題上就足夠文明了。

相關焦點

  • 人類文明進化論 - 1.人不是動物
    人類進化過程論述  人類也是地球上的物種之一,所以人類的進化過程也是遵循達爾文進化論的,但是,人類的進化過程卻不單單只是達爾文進化論過程,還有一套人類獨有的進化過程,人類的進化過程應該分為兩個階段。  人類進化的第一個階段,那時候的人類還沒有思想,還不能稱為智人,其所有行為主要基於生存本能,和其它物種沒什麼兩樣,其進化過程也和其它物種一樣,遵循達爾文進化論中描述的過程。  人類進化的第二個階段,人類有了思想,成為了智人,人類的進化過程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人類的行為不再單單只是基於生存本能,而是更依賴於人類的思想。
  • 動物為何要吃自己的幼崽?
    都說「虎毒不食子」,說的是再兇猛的老虎,也不會把自己的幼崽吃掉,也常常用來形容愛子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如果幼虎身上沾染了其他動物的氣味,或者小老虎生病或死亡,在食物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母老虎可能會將其吃掉。
  •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人類嬰兒太弱了,出生兩個月才能抬起頭,6個月才能翻個身,一歲才能爬起,吃飯要人喂,睡要被人哄,行動要被抱,如果沒有成人照顧,結局一定是死亡。動物學家計算認為,嬰兒要被懷上18~21個月,才能達到黑猩猩的幼崽出生時的成熟度。而人類平均孕期是9個月,就說出生後9個月到一歲大的嬰兒才跟剛出生的猩猩差不多。那麼為什麼人類不能懷孕久點當嬰兒成熟度高一點再生下來呢?
  • 人類嬰兒出生必須大哭,其他動物的幼崽會不會?為什麼?
    在整個動物界,人類可以說是凌駕於其他動物之上的存在,這樣人類有著超強的優越感,即使從出生開始,人與其他動物就已經不同了。因為,在整個動物界,除了人類生下來是哇哇大哭外,其他的動物都是安安靜靜的,不會出現像人類的嬰兒那樣哇哇大哭的現象。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人類獨有的「聰明基因」被發現,我們真的被高級文明改造了?
    按照我們對生物的劃分,哺乳類動物處於較高的一層,因為人類也是哺乳動物,我們的存在抬高了其他哺乳動物的地位。哺乳動物也分為三六九等,毫無疑問,人類是最高一級,黑猩猩是僅次於人類的動物。再細分一下,人類和它都是靈長類動物。
  • 愛的起源與演化
    而人類和所有其他哺乳動物都共有的一種愛,是存在於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子聯繫。這種情感依賴的普遍存在性表明,它是最初的、最古老的情感聯繫——它是第一種愛,有了它,才有了其他形式的愛的演化。有證據表明,親子關係大約出現在2億年前,在三疊紀的最末期和侏羅紀的最早期。
  • 繁殖是動物的本能,那麼人類繁殖行為,是先天還是後天模仿?
    繁殖是動物的本能,那麼人類繁殖行為,是先天還是後天模仿? 人類就是一種奇特的生物,我們從園內發展計劃過來的,而且人類發展了這麼多年,依舊是靠著繁衍後代來延續我們的文明,當人類還是人類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學會了繁殖,那麼我們人類會繁殖到底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學習的呢?
  • 繁衍是動物本能,那麼人類的繁衍行為,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學習的?
    人類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從古猿進化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了。而人類發展進化這麼多年,都是依靠繁衍來延續人類文明的。從人類還是古猿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繁衍,那麼人類的繁衍行為,到底是先天性還是後天所學習的呢?接下來筆者就帶著大夥一起來探討一下。
  • 倫理的跨越:動物是否會發善心養育人類的嬰兒?
    人類的嬰兒比其他動物的幼崽要脆弱得多,他們處於這種無助狀態的時間要長得多。就算一隻動物可能試圖養育一個人類嬰兒,但由於其複雜性,這種動物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它們和人類已經很接近了,它們很可能能夠正常餵養一個人類嬰兒,而母猿的乳汁也可能足夠接近,足以滋養嬰兒。他們足夠聰明,能夠想出如何維持和與人類嬰兒溝通。猿類,大猩猩,尤其是黑猩猩,在情緒上非常敏感,能夠在寶寶不安時理解並幫助寶寶。另外,我認為認為猿類會撿起並照顧人類的嬰兒是合理的,因為它與自己的嬰兒非常相似,它能夠意識到它需要幫助,並本能地想要幫助它。
  • 動物之間也有愛情嗎?
    人類的愛與其它動物的兩性關係又有什麼區別呢?有一句經典的臺詞說:「愛情,沒有任何道理可言!」那這是真的嗎?愛情講道理當然不是!愛情雖然複雜,但也不是不可解構,我們需要的是分層理解人類與動物的區別,再從源頭分析愛情。首先我們還得有一個概念,人類其實並沒有什麼超能力,人類所有能力在所有其它力動物中都可以找到,無論是語言還是工具、情感、道德、甚至是抽象思維能力。
  • 一部人類交配本能的偉大電影
    中間歷經了數不清的磨難和危機,但是它一步步地走過來並且更強大了,憑的就是強大的生存的本能意志。在自然界中,動物和植物,以及各種微生物,都在不停地上演著生命的奇蹟。經常看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為了生存,每種生物都使出了渾身解數,進化出了各種本能和形態,只是為了存活和交配。而人類,作為高等生命的一種,自然也繼承了延續生命,把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的本能。
  • 人類自詡萬物之靈,為什麼幼崽出生就大哭?其它動物這麼做早完了
    更明顯的是,我們人類的幼崽和自然界其它動物的幼崽大不相同,一切套用在動物幼崽身上的東西,在嬰兒身上貌似都很難適用,成年人類統治地球,但是為什麼幼崽卻如此弱小?,那麼人類的幼崽就是脆弱的代表,毫無反抗能力、不能奔走站立、沒有思考、抵抗力脆弱、沒有皮毛……最有意思的一點是,所有的動物幼崽,無論是猛獸還是家禽,在出生之後都不會使勁叫,甚至在自然淘汰的法則裡,被母獸叼住後頸皮時喜歡叫的動物,也被淘汰了。
  • 貓咪掩埋糞便是一種動物本能,區別在於:「小貓」埋,「大貓」曬
    家貓被認為是非常愛整潔的動物,它們會自我清潔,能儘量保持皮毛無結,不需要訓練就會自己上廁所。 你可能會覺得,「這不正是愛乾淨的證明嗎」?其實這只是我們人類看到的表象。狗埋骨頭,貓埋便。把糞便埋起來是小型貓科動物隱藏在它們基因中的本能,可不僅僅是因為愛乾淨。
  • 是出於交配本能,還是捕食本能?
    交配本能說。母熊生育後,在哺乳期會休情,把小熊養大後才會再度發情。公熊殺死幼仔能結束母熊的休情期,令母熊儘快與之交配,生下自己的後代。這種做法對棕熊和大型貓科動物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北極熊與之不同的是,由於海冰不穩定,隨時可能融化和凍結,北極熊沒有固定的領域。
  • 人類嬰兒與動物幼崽的區別,沒有意識之前,兩者並沒有區別
    作為人類,我們也知道自己之所以區別於動物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人類擁有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也可以說是靈魂,也可以說是意識。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人類的意識或者是靈魂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才出現的?
  • 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
    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在這個崇尚科學的社會裡,卻依然有很多用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存在。比如災害來臨前,動物的反應,我們就一直搞不懂,是什麼讓他們對於災害有了一種特殊的反應。我們稱之為野獸的直覺。我們經常說,動物的本能是非常恐怖的,那是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磨礪出來的一種本事,現在的人類在經歷幾千年的文明洗禮後,漸漸失去了這一本能,可是有時我們卻會有一種直覺,這種直覺說不清道不明,就是突然出現,好像是上天給你的警示一樣。你一定聽說過,女人的第六感非常可怕,那為什麼第六感會那麼準呢?
  • 動物也會營銷自我?話說動物的自我營銷本能
    文/馬梓開相對於各種動物和植物來說,人類是一種超級生物。雖然到目前為止,關於人類的起源仍然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說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智慧,是各種動物所望塵莫及的。人類的存在,對於各種動物來說,那是一種超級強大的存在,一種無法撼動的存在。人類有情感,有精神,有文化,有知識,有技能,有各種神奇的本領,有超凡的理性。
  • 人與動物的同理心,動物是否和人類一樣,相互理解思考?
    但是,人們肯定會提出疑問,人的高級心理,如自我意識、道德觀念、對上帝的信仰燈絕對是人類所特有的,動物是不可能擁有這些心理能力的。如果說人是從動物進化而來,那麼人的這類心理能力是如何產生的呢?達爾文的解釋是,有一些心理能力可能是人類所特有,但這些能力僅僅是其他高度進步的智能所衍生出的結果,而且這些能力並非是全人類所共有的,文明社會的人和未開化社會的人差別也很大。
  • 動物中,獨立若干年後的幼崽還會認得母親嗎?
    其實大部分動物的親情感沒有那麼強烈,在已獨立生活的動物之間只有生存、繁衍,這和我們人類這種高社會化的哺乳動物是不一樣的。但是也有一些動物是特例的,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給動物分類來分析,因為不同動物的習性也是不一樣的。父母不哺育、撫養不管是動物的雌性還是雄性一方,都不會撫養後代幼崽,自然也就談不到認識父母這種事兒了。
  • 野生動物拋棄殘疾幼崽,人類卻會救治,醫療技術違背自然規律?
    從生物自然演化上看,這樣做似乎違背自然規律、可能導致人類基因弱化。但這正是人類與其它生物的區別,人類可以更好掌握自己命運,有能力救治和養活存在不足的人。反而更好地體現了人類的文明屬性,野生動物倒是想救治,也有不少野生動物幼崽死後遲遲不肯放棄,根本原因就是它們沒有那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