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霍金反對找外星人?臺稱嫦娥五號另有任務,國際社會一片譁然

2021-01-21 網易

2020-12-01 14:11:36 來源: 天下有軍武

舉報

  據外媒11月30日,在嫦娥5號升空引發全球熱議之時,一些不懷好意的勢力卻也站出來藉機炒作,試圖博取收視關注。日前,海峽對岸部分媒體竟帶著有色眼鏡指責嫦娥5號的發射另有任務在身,實際是在尋找地外外星人。這種譁眾取寵的宣傳造勢讓國際社會一片譁然,也讓自身陷入眾矢之的。

  

  

  眾所周知,為加快太空探索事業,我們國家於2004年開始實施探月工程這一重大科學項目,引發世界航天領域的極大關注。按照該工程各階段任務目標,此前我們國家先後發射了嫦娥1號至4號探測器,對月球地理環境等進行了各項觀測,獲取了相關數據。11月24日凌晨,我們國家在文昌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嫦娥5號探測器,以此執行月球土壤採樣任務。截止目前,該探測器已完成兩次軌道變軌,採取了近月制動,距離降落月球表面已為期不遠。

  

  在嫦娥5號順利升空並展開各項任務期間,世界各國均對此予以重點報導,其中許多國家和地區聲稱這是當前人類探月計劃的又一大創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在成就的背後,仍有一些敵對勢力心理可謂酸溜溜的,對此予以挖苦乃至刻意攻擊,比如海峽對岸。長期以來,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和政治因素,海峽對岸少部分媒體在宣傳報導大陸事務時,均進行各種人為幹預,混淆民眾判斷力,試圖減弱大陸和平統一攻勢。比如前幾年它們造謠我們國家民眾連茶葉蛋都吃不起。

  在這種惡意宣傳背景下,嫦娥5號探測器也順理成章的成為它們藉機發揮的主題,於是就有了尋找外星人的陰謀論之說。許多媒體機構指出,如果當前執行的是美國的登月行動,那麼對岸媒體絕不敢如此放肆,反而會像小貓一樣順從。

  

  其實,按照我們國家航天事業的總體部署,嫦娥5號探測器的真正任務是前往月球表面進行月壤採集的。據悉,為增強對月球的認知,並最終實現載人登月目標,我們國家這才研製了嫦娥5號探測器,以此作為整個無人探測月球計劃「繞、落、回」的最後收官任務。在專家看來,對岸那種聲稱尋找外星人的說辭不僅毫無根據,而且簡直可笑至極,顯得十分的無知。

  

  國際社會在獲悉海峽對岸的外星人說法後,對此顯得莫名其妙,聲稱這種評論一點都不專業,會給民眾造成誤導性影響。在外界看來,海峽對岸的宣傳已被政治所綁架,上演過各種所謂的鬧劇。比如此前為打壓拜登的總統競選,對岸媒體在美國時任總統某種授意下,就曾偽造過拜登兒子的郵件,試圖抹黑其外部形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嫦娥五號任務是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國際社會點讚嫦娥五號探月 華春瑩:以開放包容姿態促進外空探索
    近來,多家外方航天機構祝賀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日對相關美好祝願表示感謝。她說,嫦娥五號探測器1日成功在月球著陸並將開展後續工作。這是中國進行外空探索的歷史性一步,也是國際合作與和平利用外空的歷史性一步。  華春瑩介紹,從一開始,嫦娥五號探測器探月任務就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 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最新動態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承載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使命的嫦娥五號任務正在穩步開展。從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的最新動態,表達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讚嘆和國際航天合作的期待。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伯奎斯特告訴記者,歐洲航天局在探月及火星探測工程當中已與中國國家航天局開展多次合作,此前已為嫦娥一號、二號及四號探月任務提供技術支持。伯奎斯特認為,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不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從科學價值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
  • 玉兔號在月球突然驚人大發現 世界一片譁然
    原標題:玉兔號在月球突然驚人大發現 世界一片譁然   當中國的月球車上個月首次在月球上著陸時,許多美國人的反應不以為然。畢竟,美國40多年前就把人送到月球上了,蘇聯也把月球車送到過那裡。  但美國8日報導稱,嫦娥三號探月任務仍然激起了月球科學家相當大的興趣。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值得期待的嫦娥六號、七號和八號根據官方信息,嫦娥五號探測器之後我國還將發射多顆無人月球探測器。11月25日,為期3天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在海口進行。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論壇上表示,後續中國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同時還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明後兩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11次發射任務,包括四艘載人飛船;我國計劃與國際合作論證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不顧國際社會反對 日本捕鯨船隊前往南極海域
    不顧國際法院的禁令和動物保護組織的抗議,日本一支船隊12月1日起航前往南極海域,恢復「科研捕鯨」。  【自稱「合法」】  捕鯨船隊由4艘船組成,並且有日本政府巡邏船護航。它們預定月底至明年3月在南極海域從事「科研捕鯨」。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期待凱旋
    央視新聞12月16日消息,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月球表面真的有外星人?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再登月......
    近日有報導稱,霍金再發警告不要登月,科學家證實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霍金一直非常擔心人類的安危,屢屢發出警告,其中就有一條,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嘗試登月,而給出的理由是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有關科學家似乎非常認同霍金的這種說法,並且已找到證據,或許月球背面真的有外星人!這個聳人聽聞的說法,到底是真是假呢?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恰似一部追了23天的宇宙大片,人們期待著、盼望著,晝夜不息。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驚起一團煙雲,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新的歷史。  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 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月面採樣返回核心任務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首個月面採樣返回任務,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中至關重要的一步,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為後續月球及深空探測等任務奠定科學和工程基礎。如果成功,我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三個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相比最近的前蘇聯1976年月球24號採樣返回任務,時隔44年。
  • 前義大利空間局局長:「嫦娥五號」任務難度可以和阿波羅計劃媲美
    前義大利空間局局長巴蒂斯通接受總臺記者採訪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殷欣):近日中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前義大利空間局局長、物理學家巴蒂斯通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技術難度可以和阿波羅計劃媲美,中國將在未來的航天國際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 前義大利空間局局長:「嫦娥五號」任務難度可以和阿波羅計劃媲美
    前義大利空間局局長巴蒂斯通接受總臺記者採訪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殷欣):近日中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前義大利空間局局長、物理學家巴蒂斯通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技術難度可以和阿波羅計劃媲美,中國將在未來的航天國際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 華春瑩:期待嫦娥五號探測器平安回家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截圖中國網12月2日訊 據外交部官方微信「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今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昨天,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說:「這些天,中國很多民眾都像我一樣,密切跟蹤著嫦娥五號的軌跡,同嫦娥五號探測器一起遨遊太空。
  • 中國靠它尋找外星人,霍金:算了吧,還是找超級地球比較靠譜
    大型射電望遠鏡的威能不止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能不能找到外星人和超級地球就看它了。為什麼我們對探索宇宙如此執著?因為我們發現我們知道的太少,未知的太多,我們天生就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人類社會發展史中的每一次變革,都是求知慾個好奇心在背後推動的。
  • 中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引發歐洲各界關注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布魯塞爾11月25日電(記者 鄭彬)日前,中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消息在歐洲引起了廣泛關乎。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一文讀懂與以往探月任務有何不同
    但是,執行本次嫦娥五號的發射任務,非長徵五號莫屬。這是為什麼呢?從原理上講,採用多大運載能力的火箭發射探測器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看探測器有多重,二是看探測器要飛往哪裡。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嫦娥五號的情況: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整體重約8.2噸,目的地是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剛好能夠滿足要求,因此必須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